《我爱幼儿园》
★ 法国著名童书画家、多项国际童书奖得主塞尔日 布洛克经典作品
★ 幼儿园入学心理准备必读绘本,常年稳居法国图书畅销榜前列
看着稚嫩的小生命从呱呱坠地、蹒跚学步,再到走向幼儿园的门口,每一对父母的心中,是怎样的欣慰与不舍!为了迎接孩子人生中这个重大的转折时刻,几乎所有爸爸妈妈都为他/她拍下了无数的照片、准备好神气的小书包、添置了漂亮的新衣服……但是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也许我们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
可曾想过孩子要在一天之内,从家中众星捧月的掌上明珠变成幼儿园几十个小朋友中*普通的一员?可曾想过他/她不能再随时要求*亲密的目光和怀抱?可曾想过他/她要全靠自己吃饭、睡觉、如厕、穿衣?可曾想过孩子因此会多么不适、焦虑、抗拒和哭泣……
如何才能鼓励和帮助孩子摆脱分离的焦虑,适应全新的环境?不不,千万不要简单地对孩子说:幼儿园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幼儿园阿姨就像妈妈一样。这样的敷衍之辞甚至会适得其反。
《我爱幼儿园》中,莱昂也遇到了这样的困扰:入园那天,他起不来床、觉得幼儿园“真恐怖”,认为自己就要被卖掉,上完一天就再也不想去了……但后来,他爱上了幼儿园,因为那里有他的老师和朋友,虽然他一开始不懂“开学”和“上学”的区别,后来也没理解什么是老师说的“社交生活”,但是他学会了运动、分享、照顾自己和许许多多的事情……书中以小莱昂自述的角度淋漓尽致地勾勒出孩子对幼儿园*真实细腻的情感,小莱昂公天真的口吻和古怪的念头让大人和孩子们都忍俊不禁。作者就是用这样一个邻家小孩子般的故事,来唤起同龄孩子们的心理共鸣,抚慰他们焦虑的内心,释放他们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
但也许,读过这本书,孩子入园的**天,仍忍不住哭泣。请爸爸妈妈们相信,这天的泪水就像小鹰拍打翅膀奋力高飞的那一跃,艰辛但有益。
重要的,并不是阻挡孩子的眼泪,而是陪伴孩子用坚定的脚步走向人生的新阶段。
因为正如小莱昂所说:“在幼儿园里,我有许多朋友。有时我会哭,有时我会笑。在幼儿园里,我长大了!”
《和爸爸一起真好》
★ 《我爱幼儿园》姊妹篇,幽默深情的父爱绘本
★ 向孩子展示平日里不易察觉的父爱,让每个孩子都能切身感受到伟大父爱的无声滋养
大多数中国读者听说塞尔日 布洛克的名字,是因为《我爱幼儿园》。这本讲述小莱昂入学的图画书,无疑堪称优秀绘本的典范,从立意、到内容、到图画,无懈可击。如今,它受到无数入园孩子和家长的喜爱,也获得众多童书推广人推荐,还被娘娘孙俪比作“幼儿园的说明书”进行微博推荐。
16年入学季,塞先生专门为《我爱幼儿园》的中国小读者们录制了一段致谢小视频。他提到,幼儿园这本书的创作初衷,是因为他的小儿子莱昂在入园时产生了焦虑,所以他想做一本书送给莱昂,让他开心。
而这本《和爸爸一起真好》,则是塞先生怀着同样的舐犊之情,创作送给自己的大儿子萨米的。因为是萨米,让他第1次成为了父亲。绘本中塞先生用自己的一贯幽默,描述孩子眼中的点点滴滴,尽是父与子生活的日常。串起来,就成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塞先生笔下的孩子,总是有烦恼也有缺点,真实得就像你家我家走出来的熊孩子。萨米和爸爸在一起时,“见到水坑就去踩,见到水泥墩就往上跳”,玩打仗总能赢;明明是在跟爸爸疯闹,还要故意呼救叫来妈妈,让爸爸“挨批”;说是去“散步”,上坡的时候不是骑在爸爸肩膀,就是坐在爸爸自行车后座……被大人们列为 “淘气捣蛋”的种种行为,让人不禁莞尔。其实,这些应该也是你我童年时*爱的小把戏吧?短暂的童年时光,能拥有一位乐于包容、陪伴“疯玩”的父亲,孩子能得到的快乐,千金难换。
那萨米眼中的塞先生是什么形象呢?送孩子上学时匆匆忙忙地走在前面,催着“快点快点”;去买完东西拎着大包小包落在后面,喊着“慢点慢点”……读到这里,不觉被塞先生的深刻细腻感动。在爸爸的强大庇护下,妈妈、萨米和莱昂的小家庭,满是小确幸其乐融融,最后挤在一起入睡的画面让人心中暖暖的。父爱不易觉察,却一直在无声滋养。得到这份馈赠的孩子,相信会受用一生。就像萨米那样,学会关心,叮嘱爸爸开车慢点;更学会承担,“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当爸爸!”
在眼下这个忙碌的世界,大家不吝批判“父爱缺失”,但也许更好的做法,是给爸爸们一些鼓励,和体贴地去解读原本就不善言辞的父爱,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爱与陪伴。因为父爱并不荒芜,只是扎根太深。
《我爱幼儿园》
“以前,我上的是托儿所。
但现在,我已经长大了,
我甚至有了一位老师,
她像公主一样有着长长的头发。
我上学啦。
我上的是幼——儿——园!”
看到小莱昂如此欢欣的宣言,是不是以为他走进幼儿园的那一天也快乐得手舞足蹈?
其实不然,他和我们身边许多小朋友们一样,在开学的那天根本不愿意起床。因为前一天夜里,他起来了好几次,一会儿要喝杯水,一会儿要妈妈抱抱,一会儿要听磁带,一会儿要爸爸亲亲……而来到幼儿园之后,他的*个想法居然是“难道他们要把我们卖掉?”
但是后来,他爱上了幼儿园,因为那里有琳娜老师,有好多的小伙伴,还有……
《和爸爸一起真好》
在我家里,有一个爸爸。
有时候,我管他叫“胖爸爸”。
他会很不高兴!
不过,听我说“胖爸爸”是昵称,他就不再生气了。
……
作者简介:
塞尔日 布洛克(Serge Bloch)1956年出生于法国东北部城市科尔马,毕业于斯特拉斯堡装饰艺术学院,是法国著名的儿童书刊画家、插画家、设计师,还是欧洲幽默图画协会会员。曾担任法国著名儿童杂志《阿斯塔比》的美术总监,并与美国多家知名报社有密切的合作。
创造了许多炙手可热的形象,其中“马克西和莉莉”已经成为近百种图书的主人公,而最初为法国儿童杂志《小苹果》创造的卡通形象“桑桑”则登上了电视荧屏,风靡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5年荣获美国插画家协会第47届年展金奖,2006年荣获法国巴欧巴童书奖,2007年荣获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青少年图书奖。
创作的绘本《我爱幼儿园》深受中国孩子的喜爱,获得众多童书推广人的推荐,被演员孙俪比作“幼儿园的说明书”。
萨米和他爸爸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孩子眼中看到的天伦之乐,才是真正的天伦之乐。成功的父母,能让孩子盼望自己也早日成为父母。
——北京大学教授、法国教育骑士勋章获得者、法兰西道德与政治学院外籍终身通讯院士、傅雷翻译出版奖评委会主席 董强
这是一本特别适合爸爸给孩子读的绘本。图文之中蕴含着一位父亲的舐犊之情,让人读了不禁会心一笑,感同身受。
——常青藤爸爸
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不仅会成为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恒久而温暖的记忆,更是这个孩子的信心、勇气和力量的重要来源。而对爸爸而言,只要足够投入和专注,那么陪伴孩子的时光,也是自己的时光;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育儿名博博主 王人平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了爸爸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本绘本或许能让父母和孩子都产生共鸣。书中呈现的画面让人觉得很亲切,孩子在阅读中会不由自主地想:“这就是我的爸爸呀,我可以和爸爸一起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这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爱,和爸爸一起真好。
——小小包麻麻
我儿子是今年九月入园的。我给他讲完这本书后他立刻爱上了这个故事,因为这就像是他自己的故事一样。书中非常全面和写实地刻画了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学那天起的生活,而且还有个意外的小收获就是书中还穿插了好几首儿歌。强烈推荐!
—— 伊萨 2007年10月31日
我的女儿每一页都很喜欢,所以我每天晚上都要给她读这本书。虽然内容比较长,但是她已经完全能记下来了。
—— 娜塔莉 2010年10月22日
对于需要做好入园心理准备的家长和孩子们来说,这本书很有帮助,它涉及了幼儿园生活的各个细节:开学日、初次入园印象、孩子们的哭闹、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流程、园内活动、师资人员、小朋友的纷争等等。它能解决很多孩子们入园时的困惑,以放松的心情来面对这个重大的转变,非常好!
—— 狼妈妈 2011年8月29日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完全不像有些故事书,前言不搭后语,或者高潮部分来得太突然让孩子摸不着头脑。它更像是一部温和的、循序渐进的儿童电影。比如在描述“第一次去户外探险”的情节时,作者没有急于让主角面对困难,而是先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绘主角做准备的细微动作,比如整理背包、检查鞋带,这种铺垫让孩子在情绪上做好了接受后续刺激的准备。我的儿子,一个略显敏感的五岁男孩,通常对突发事件反应较大,但读到这个故事时,他从头到尾都保持着一种期待但又安心的状态。这种成熟的叙事结构,无疑是在潜移默化地教导孩子“计划性”和“预见性”的重要性。它不是简单地讲一个“发生了什么”,而是细致地展现了“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这对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时间观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对叙事流的精雕细琢,让这本书从一堆快餐式绘本中脱颖而出。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角色情感时的细腻和克制,这一点在很多针对学龄前儿童的读物中是很难得的。他们往往倾向于用夸张的表情和直白的语言来表达“高兴”或“难过”,但这本书里的人物,那种微妙的情绪变化,需要家长稍微引导一下,才能让孩子真正捕捉到。例如,在主角因为玩具坏了而感到沮丧时,画面并没有画出嚎啕大哭的特写,而是用了一个低垂的眼神和微微颤抖的肩膀,配上大面积的冷色调背景。我当时停下来,问我的小侄女:“你看,他是不是有点难过,但好像又在努力忍着?” 她的回答出乎意料:“嗯,他好像在想办法怎么修好它,没有哭很久。” 这说明,这本书激发了孩子对非语言信号的解读能力,这远远超出了一个简单故事所能提供的价值。它在教导孩子们,感受是复杂的、有层次的,而不是单一的“开心”或“生气”就能概括的。这种对“情绪的成人化”处理,非常有助于构建孩子更成熟的共情系统。
评分这本画册的色彩运用简直是天才之举,那种饱和度拿捏得恰到好处,看得出来设计师对儿童视觉心理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讲述“分享的快乐”那一页,那抹亮黄配上柔和的靛蓝,瞬间就能抓住小家伙的眼球,让他静下心来仔细看。我女儿,三岁半,平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得令人发指,但她竟然能对着其中一个场景看了足足五分钟,一直问我:“妈妈,为什么小兔子把饼干给小松鼠了呀?” 这种基于视觉冲击力引发的深入提问,正是早期绘本教育的精髓所在。而且,纸张的质感摸起来也极其舒服,那种略带哑光的触感,既耐翻又不会反光刺眼,即便是小手沾了点果酱擦一下也基本不留痕迹,这点对于经常把书当“玩具”的低龄宝宝来说,简直是救星。我得承认,我之前买过几本图案华丽但纸张薄得像报纸一样的书,翻几次边角就卷了,这本在耐用性上绝对是加分项。从包装到内页的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出版方对儿童阅读体验的尊重,让人感觉物超所值,强烈推荐给注重细节的家长们。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堪称典范,它既保持了童谣般的韵律感和音乐性,又避免了为了押韵而牺牲逻辑的弊病。文字的编排非常讲究,大量使用了重复性的短句和感叹词,这对于正在积累词汇量和学习句子结构的幼儿来说,是绝佳的范本。我发现,我的孩子在读完这几页后,第二天在描述自己的想法时,不自觉地开始使用书里的一些句式结构,比如“我看到一个大大的,圆圆的,亮亮的……”这种对语言节奏的模仿,是语言学习初期最自然的反馈。更难得的是,作者在一些关键的转折点上,会突然插入一些富有哲理但又非常口语化的短句,像小小的“金句”一样,让人回味无穷。这使得这本书不仅能被孩子听懂,连大人读起来也不会觉得幼稚乏味,完全可以成为家庭亲子共读的优质资源。
评分从主题的选择上来看,这本书的选材非常贴近当下都市儿童的生活痛点,而不是那些脱离现实的童话设定。它没有出现城堡、魔法师或者会说话的动物,而是聚焦于那些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场景:排队、等待轮到自己、学习使用公共设施,甚至是面对同伴间的轻微摩擦。我发现,在读到“在游乐场要学会等待”的那一章时,我儿子立刻联想到了上周在蹦床公园的经历,并开始复盘当时他是如何插队的,然后自己主动提出了下次要怎么做。这种极强的代入感和现实参照性,让这本书的功能从“娱乐”直接升级到了“行为矫正与引导工具”。它不带说教意味地展示了社交规则的必要性,比我们家长口头说教一百遍都有效得多。这种基于日常情境的教育渗透,才是真正高效的启蒙教育模式,非常实用。
评分书本不错,纸质很好,好评
评分快递包装5分送货速度5分配送员服务态度
评分好!!!!!!!适合3岁小孩,买早了
评分好!!!!!!!适合3岁小孩,买早了
评分质量不错,物流很快,就是价格稍微贵点
评分京东双11活动,多屯点绘本给孩子看
评分很好,很喜欢。带宝宝亲子阅读
评分非常好的书,质量好,孩子爱看。
评分扫下图领红包,找我全额变成软妹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