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挑战压轴题,挑战满分!
《挑战压轴题?中考化学: 精讲解读篇》(含盘)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目前已出版至第9版,已累计助力全国几十万莘莘学子复习备考。在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发起的2016~2017年度品牌教辅TOP榜评选活动中,“挑战压轴题”荣获品牌教辅TOP榜影响力百强(总复习类银奖)。
在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省市的重点初中的毕业班学生中,几乎人手一本,成为征服压轴题、挑战满分、冲刺重点高中必备用书。
本书的一大亮点是书后所附的光盘。光盘中包含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让你在纸质图书学习的过程中,延伸学习解题之外的拓展内容。光盘中还有图书编者为部分中考真题录制的思路点拨视频,相信你会从中受益匪浅。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精选2015-2017年的中考试题中的压轴题,通过动感体验、思路点拨、满分解答、考点延伸等栏目对试题进行讲解、点拨与延伸,对一些抽象的解题思路通过课件或录像的形式展示,让学生通过多少方式学习解答中考化学压轴试题。本书带光盘。
作者简介
赵华,江苏省教育局教研室化学教研员,化学教育硕士,中学特级教师。主要从事化学教育研究工作,在《化学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目 录
第一部分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多样性
1 2017年扬州市中考第24题/
2 2012年金华市中考第14题/
专题2 物质的微观构成
3 2017年南京市中考第21题/
4 2015年上海市中考第19题/
5 2015年泰州市中考第19题/
6 2014年广安市中考第7题/
专题3 物质组成的定量研究
7 2017年扬州市中考第26题/
8 2016年福州市中考第17题/
9 2016年金华市中考第10题/
10 2015年连云港市中考第16题/
11 2014年南京市中考第21题/
12 2014年扬州市中考第26题/
13 2014年福州市中考第17题/
第二部分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专题4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1 2017年无锡市中考第17题/
2 2016年衢州市中考第12题/
3 2016年江西省中考第19题/
4 2015年北京市中考第30题/
5 2014年苏州市中考第33题/
专题5 质量守恒定律
6 2017年天津市中考第26题/
7 2016年衡阳市中考第22题/
8 2016年娄底市中考第37题/
9 2015年天津市中考第26题/
10 2015年佛山市中考第28题/
11 2015年宜昌市中考第29题/
12 2014年潍坊市中考第26题/
13 2014年烟台市中考第24题/
专题6 化学变化的定量计算
14 2017年盐城市中考第15题/
15 2016年扬州市中考第20题/
16 2015年莱芜市中考第20题/
17 2015年盐城市中考第15题/
18 2014年盐城市中考第15题/
19 2012年扬州市中考第25题/
第三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题7 有关空气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探究
1 2017年南京市中考第19题/
2 2015年武汉市中考第31题/
专题8 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知识的研究
3 2017年雅安市中考第17题/
4 2016年成都市中考第19题/
5 2016年德州市中考第12题/
6 2015年长沙市中考第23题/
专题9 溶解度和有关溶液浓度的定量计算
7 2017年安徽省中考第10题/
8 2016年江西省中考第24题/
9 2016年台州市中考第34题/
10 2015年厦门市中考第10题/
11 2015年盐城市中考第18题/
专题10 有关金属和金属矿物的探究
12 2016年青岛市中考第22题/
13 2016年安徽省中考第13题/
14 2016年扬州市中考第26题/
15 2015年安徽省中考第15题/
16 2015年无锡市中考第20题/
专题11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17 2017年江西省中考第19题/
18 2017年重庆市中考第21题/
19 2017年临沂市中考第29题/
20 2016年广州市中考第24题/
21 2014年呼和浩特市中考第15题/
22 2012年泉州市中考第20题/
专题12 物质的推断及转化
23 2017年甘肃省中考第14题/
24 2016年安徽省中考第15题/
25 2014年广安市中考第22题/
第四部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
专题13 能源、资源及材料的综合利用
1 2017年雅安市中考第15题/
2 2015年济宁市中考第14题/
专题14 生产工艺的分析
3 2017年扬州市中考第25题/
4 2016年连云港市中考第15题/
5 2015年扬州市中考第25题/
6 2014年泰安市中考第26题/
专题15 化学与科学技术
7 2016年扬州市中考第25题/
8 2015年扬州市中考第26题/
9 2014年泉州市中考第17题/
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
专题16 实验装置变化的科学探究
1 2016年台州市中考第11题/
2 2014年武汉市中考第31题/
3 2014年福州市中考第16题/
4 2013年黄石市中考第52题/
专题17 常见物质的制取、检验和区分
5 2017年淮安市中考第18题/
6 2017年无锡市中考第16题/
7 2014年兰州市中考第22题/
8 2013年泰安市中考第21题/
专题18 有关物质性质的科学探究
9 2017年无锡市中考第18题/
10 2016年广州市中考第29题/
11 2016年重庆市中考第23题/
12 2015年乐山市中考第56题/
13 2015年无锡市中考第19题/
专题19 有关物质成分的科学探究
14 2017年安徽省中考第15题/
15 2016年安徽省中考第14题/
16 2016年德州市中考第14题/
17 2016年青岛市中考第30题/
18 2015年宜昌市中考第27题/
19 2014年泰安市中考第28题/
20 2013年宜宾市中考第15题/
专题20 其他类型的科学探究问题
21 2017年盐城市中考第19题/
22 2014年连云港市中考第39题/
第六部分 原创试题
1 原创试题1/
2 原创试题2/
3 原创试题3/
4 原创试题4/
5 原创试题5/
6 原创试题6/
7 原创试题7/
8 原创试题8/
9 原创试题9/
10 原创试题10/
11 原创试题11/
12 原创试题12/
13 原创试题13/
前言/序言
进名校是每一个初三学子的梦想,他们每天在为这个梦想而奋斗;高的名校升学率又是每位毕业班教师的追求,他们每天在为这个追求而孜孜不倦。本书为满足教师们的追求、实现学生们的梦想而生。
这是一本经典又时尚的高分题典。本书的内容为“压轴题”,但这里的“压轴题”并不局限于中考化学试卷的最后一个到两个题目,而是选取区分度高,或者有一定难度的,也就是影响考生得高分的题目。这部分题目对参加选拔性考试的考生影响最为显著,考生在基础部分已掌握得较好的情况下,谁赢得了这一部分,无疑就会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全书按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的命题特点,分为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原创试题五部分。每一道压轴题除题目(注明出处)外,由4个版块组成,所选习题既有近几年的经典好题、特色题,又有2017年最新最前沿的压轴题,这些题既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名校的大门,又可以指导教师进行考试研究,创设既高效又具有魅力的课堂。
这是一节节灵动而富于变化的动态课堂。【动感体验】是这本书的特色,这里有名师制作的动态课件,有指导解题的特色实验视频,部分压轴题还附有名师讲解的课堂实录。学习时,只需打开与该压轴题对应的光盘文件,按照提示分析题意,即能突破难点,打开思路。
这又是一本讲究思路研究的解题方法大全。【思路点拨】是这本书的亮点,它解读了每道压轴题所考察的化学思想与方法;【满分解答】引导学生严谨规范地解题,力求满分;【考点延伸】是在该压轴题基础上的一种解题方法或内容的迁移与延伸,更有利于方法的总结与考点的拓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扬州电教馆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他们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动态、富有特色的课件与视频素材。在此,我们对扬州电教馆的鼎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茫茫书海中,发现这本书是您的幸运,选择这本书是您对我们的信任。因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大家在使用这本书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和建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yzzhaohua@126.com, lanyyt111@126.com)。
本书编写组2017年7月
2018中考压轴题攻坚:精细解析与提分策略 本书旨在为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提供一份精准、高效的备考指导,尤其聚焦于中考化学试题中极具挑战性的压轴题部分。通过对历年中考压轴题的深入剖析,本书提炼出命题规律,归纳总结出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思路,帮助广大考生在短时间内突破难点,提升解题能力,在考场上稳操胜券。 第一部分:中考化学压轴题概览与题型分析 本部分将首先概述中考化学压轴题在整个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考察的知识范围以及其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随后,我们将对历年中考化学压轴题进行细致的分类,梳理出以下几种主要的题型: 1. 实验探究综合题: 这类题目通常以一个实际的实验装置或实验现象为基础,要求考生根据所给信息,进行实验原理分析、方案设计、现象预测、误差分析、优化改进等。考察点可能涉及物质的性质、制备、分离、检验,以及对实验过程的科学推理能力。例如,可能出现“某物质的制备与纯化”、“物质的性质检验与含量测定”、“绿色化学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等。 2. 计算综合题: 这类题目往往将化学计算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可能涉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配制与稀释、混合物的组成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计算、物质的纯度计算等。常常会以“生活中的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化学”、“环境保护中的化学”等为背景,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严谨的数学运算。例如,可能出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或物质的量浓度”、“分析工业生产中原料的利用率”等。 3. 框图推断综合题: 这类题目以物质的转化关系或组成关系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的文字描述、化学方程式或框图,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质的化学式、名称,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考察点常常涉及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转化规律,以及对化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例如,可能出现“根据框图推断出A、B、C、D各代表的物质,并写出转化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元素周期表和物质性质进行物质推断”等。 4. 信息迁移与新情境应用题: 这类题目通常会提供一段新的化学信息(如一种新物质的性质、一种新的反应原理),要求考生在理解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题型旨在考察考生的信息获取、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能出现“根据新反应的特点,预测其产物和条件”、“利用类比推理解决类似问题”等。 5. 图表分析与数据解读题: 这类题目以图表(如溶解度曲线、反应速率曲线、能量变化图、元素含量图等)的形式呈现数据或关系,要求考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从中提取有用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计算或推理。考察点在于考生是否能够将抽象的图表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化学概念和规律。例如,可能出现“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在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情况”、“分析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的关系”等。 第二部分:压轴题核心考点精讲与突破 本部分将针对上述各种题型,精选典型例题,进行逐一精讲。我们将深入剖析每一个例题的设题意图、考查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步骤和易错点。 2.1 实验探究类压轴题的解题策略 审题技巧: 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 原理分析: 明确实验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包括物质的性质、反应机理等。 方案设计: 根据原理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 现象预测: 准确预测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如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放出等。 误差分析与改进: 识别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 引导考生思考如何使实验更加环保、安全、经济。 2.2 计算综合类压轴题的解题策略 审题读图: 准确理解题意,识别已知量和待求量,分析图表信息。 找准突破口: 确定解题的切入点,如利用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定律等。 规范书写: 按照化学计算的书写规范,清晰地列出已知量、设未知量、写出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并注明单位。 单位统一: 确保计算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一致。 数据有效性: 关注题目给出的数据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取舍。 多角度思考: 对于复杂问题,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求解,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3 框图推断类压轴题的解题策略 抓住“题眼”: 寻找题目中给出明确的物质名称、颜色、状态、反应条件等关键信息。 “顺推”与“逆推”结合: 根据已知信息,通过正向推导物质的转化,或从待求物质出发,反向推导其来源。 “突破口”原则: 优先确定一些特征明显的物质,以此为突破口,逐步推断其他物质。 “守恒”原则: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元素守恒定律,检查推断是否合理。 验证: 将推断出的物质代入原题意中,检验是否符合所有条件。 书写规范: 准确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2.4 信息迁移与新情境应用类压轴题的解题策略 信息解读: 仔细阅读题目提供的新信息,理解其含义和关键点。 类比推理: 将新信息与已学过的类似知识进行类比,寻找相似之处。 概念迁移: 将已有的化学概念和原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逻辑分析: 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新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推断。 问题解决: 结合新信息和已学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2.5 图表分析与数据解读类压轴题的解题策略 审题明确: 了解图表所表达的内容、横纵坐标的含义、曲线或数据的变化趋势。 提取关键信息: 准确地从图表中读取重要的数值、变化规律、转折点等。 联系化学知识: 将图表信息与所学的化学概念、原理、公式联系起来。 数据处理: 根据题目要求,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比较。 图文结合: 将图表信息与文字叙述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第三部分:模拟演练与能力提升 本部分将提供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模拟压轴题,覆盖了2018年中考化学压轴题的重点和热点。每道模拟题都配有详尽的解析,包括解题思路、关键步骤、易错点提示以及知识点拓展。 模拟题类型多样化: 紧密结合历年真题的风格和趋势,涵盖实验、计算、推断、信息应用等多种题型。 难度循序渐进: 模拟题的难度设置由易到难,帮助考生逐步适应压轴题的挑战。 解析深入透彻: 解析不仅给出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剖析解题过程中的思维逻辑和方法技巧,帮助考生“学会如何思考”。 易错点警示: 明确指出考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引导考生避免踩坑。 知识点回顾与巩固: 在解析中穿插相关知识点的回顾,帮助考生巩固基础。 第四部分:备考建议与心理调适 本书最后部分将为考生提供一系列实用的备考建议和心理调适方法,帮助考生以最佳状态迎接中考。 科学规划复习时间: 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兼顾基础知识和压轴题的训练。 高效利用错题本: 如何整理和分析错题,从中汲取教训,避免重复犯错。 精练与套练结合: 如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及如何通过模拟考试来检验复习效果。 保持积极心态: 如何应对考试压力,培养自信心,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挑战。 考场答题技巧: 如何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先易后难,审清题意,规范书写。 本书的编写力求做到讲解精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方法实用。我们相信,通过认真学习和反复练习本书的内容,广大考生一定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化学解题能力,在2018年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成功攻克化学压轴题这一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