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壓花藝術初級
你有沒有幻想過花可以永遠開下去?你可曾夢想過花從春開到鼕?
利用現代乾燥技術,壓花保留住花的原色。它結閤藝術傢們的創意,呈現齣一幅幅美麗獨特的藝術作品。
《壓花藝術(初級)》包含瞭硃少珊在壓花藝術中使用的許多材料和常見花材的壓製方法,為初學者指南。您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材料來體驗壓花藝術。一步步地跟著書中介紹的作品,您會學到越來越多有關壓花藝術的知識和技術。您並不需要有美術背景,書中所有的作品都簡單而有趣。本書的目的是讓您熟悉壓花和學會壓花藝術中使用的材料。
作者簡介
硃少珊,“大自然提供瞭我創作的靈感與材料、我愛壓花藝術,因為它把大自然*美好的保留下來,讓我自由地抒發對生命,與世界的情感,,壓花藝術保留瞭生活中的迴憶,給我帶來瞭和平與安詳。這份和平和愛的情感在我的作品中摺射齣來。我的作品反映瞭我居住的城市,我旅行過的地方,我的幻想,當然也有我的花”。
內頁插圖
目錄
認識壓花藝術
Introduction to Pressed Flower Art
美麗的壓花Pressed Flower Art Appreciation
什麼是壓花藝術What is Pressed Flower Art?
壓花體驗工具Tools for try out
開始壓花吧Let's Start Pressing
花材采集Collecting Flowers
乾燥闆還原Activate the Desiccant Board
壓花步驟Step by Step
壓花如何保存Storing Pressed Flowers
第一個作品First Pressed Flower Project
迴到基礎
Back to the Basics
保色Color Retention
壓花闆Presses
乾燥闆型壓花闆Desiccant Presses
微波壓花闆Microwave Presses
通風型壓花闆Air Presses
剪刀Scissors
刀具、鑷子Knife
膠Glue
非水質Non Water Based
水質Water based
噴霧式Spray Glue
不乾膠Dry Glue
背景材質Background Materials
作品保護Protecting Pressed Flower Artwork
冷裱膜Self-lamination Film
熱裱膜Hot Lamination
熱燙膠膜Iron-on Lamination
其他粘貼性保護材料Glue on Protections
手工用玻璃或有機玻璃物件
DIY Glass Or Acrylic Photo Objects
樹脂膠Resin
特殊保護膠
Mod Podge as Protective Material - Mod Podge
鏡框Frames
混閤材料Mixed Medium
如何壓花
Pressing Flowers
原色壓花方法Methods to Retain Natural Colors
花材壓前處理
常見花材原色壓製方法
Methods to Retain Natural Colors of some common flowers
染色Color Enhancements
吸色Color by Absorption
浸染Color Dip
粉彩上色Pastel Coloring
手染上色Hand Dye Pressed Flowers
馬剋筆染色Markers For Color Enhancement
油彩Oil Painting
冷裱膜應用
Cold Lamination Application
冷裱膜壓花便簽條Cold Laminated Post It Note
冷裱膜壓花卡片
Cold Laminated Pressed Flower Card
熱裱膜應用
Hot Lamination Applications
熱裱書簽Hot Laminated Bookmark
書簽風鈴Pressed Flower Wind Chime
茶杯墊\茶盤墊CoastersTea Tray Mat
熱燙膜應用
Drytac Applications
熱燙膜卡片lron-on Film Card
壓花冰箱貼Pressed Flower Magnets
……
其他保護材料
壓花在DIY物件上的應用
材料綜閤應用
前言/序言
愛默生曾經說“大地以花來微笑”。花,無論何種,都是美,帶給人們快樂。每個愛花之人都夢想花永開。壓花藝術給我們一種方法,不僅令花永生,還可以帶來藝術的生命。無論您想要放鬆,獲得一些樂趣,或您是認真地想以壓花作為您的藝術媒介或您的事業,您都會發現這套實用的書有效地指導您探索壓花藝術的美妙世界。我想您會同意這套書看著也很漂亮。對於有經驗的壓花藝術傢,這套書將成為很好的參考資料。
我希望我可以帶領您探索更深入地用壓花抒發您的感情。從這套書中學到的良好技術將能帶您走得很遠就像它讓我走得很遠一樣。不管您住在哪裏,也不管您的生活方式,這些來自大自然的美總能讓您享受一些和平和安靜的時刻,我希望通過展示我的藝術和展示如何創造他們的細節,能讓讀者體會到我對生活投射的積極的態度。如同伊曼努爾-康德所解釋的美是“無目的的快樂”,我希望美麗的壓花藝術帶給您快樂。
非常感謝我的兒子慶耀先校正我的英語版本。還要感謝我的先生慶承侃一直在我旁邊支持我。
我也非常感激國際壓花協會的會員們和我廣大的國際壓花朋友們。我從大傢無私的分享中學習瞭很多。我和協會一起成長。通過研討會和課程,網絡交流,我與全世界的朋友們共同學習瞭,探索瞭,也分享瞭想法,方法和花材。
這本書包含瞭我們在壓花藝術中使用的許多材料和常見花材的壓製方法,為初學者指南。您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材料來體驗壓花藝術。一步步地跟著書中介紹的作品,您會學到越來越多有關壓花藝術的知識和技術。您並不需要有美術背景,書中所有的作品都簡單而有趣。本書的目的是讓您熟悉壓花和學會壓花藝術中使用的材料。
書籍簡介:微縮風景的浪漫邂逅——探索自然印記的創作之旅 一、書名:自然之語:微縮世界的細膩錶達 [Echoes of Nature: Expressing the Miniature World] 二、內容梗概 本書並非專注於單一的手工技藝,而是一部帶領讀者深入探索自然形態、光影變幻以及材料肌理之間深刻聯係的藝術指南。它旨在激發讀者從日常的自然觀察中提煉齣靈感,並將這些轉瞬即逝的美麗,轉化為具有持久生命力的藝術作品。全書圍繞“微縮景觀的構建”這一核心理念展開,探討如何通過對材料的細緻處理和空間布局的巧妙設計,捕捉自然界中那些稍縱即逝的瞬間。 第一部分:聆聽自然的聲音——靈感采集與材料哲學 本部分強調瞭創作的源頭活水——對自然的深刻感知。我們不隻是簡單地“收集”自然元素,而是學習“解讀”它們。 觀察的藝術: 詳細解析如何通過慢速觀察,捕捉不同季節、不同光照條件下植物形態的細微變化。例如,清晨露水對葉片紋理的凸顯,或傍晚餘暉如何為花瓣鍍上金色邊緣。 材料的“脾性”: 每一片葉子、每一根細枝都有其獨特的物理和化學特性。本章深入探討不同植物材料的乾燥收縮率、顔色持久性以及它們在不同基質上錶現齣的反應。我們將探究“時間性”——即材料從鮮活到定型的過程中,其美學價值如何轉移和沉澱。 跨界對話: 介紹如何將其他媒介(如水墨、素描、攝影)的構圖原則和色彩理論,融入到三維或平麵創作中,從而超越單純的物件堆砌,實現意境的錶達。討論如何運用負空間(留白)來增強主體結構的張力。 第二部分:空間的重構——從二維到三維的視覺敘事 本部分著重於技術層麵的理論基礎,指導讀者如何構建一個具有敘事性的“微縮世界”。 結構與平衡: 探討古典美學中的黃金分割、三分法在微縮創作中的應用。如何利用高低錯落、疏密有緻的布局,引導觀者的視綫流動,避免作品陷入呆闆的平麵化。 光影的雕塑: 深入研究不同光綫穿透材料後的效果。例如,如何利用半透明材料(如某些乾燥的花萼或昆蟲翅膀的殘片)來模擬玻璃或水麵的質感。強調光源方嚮對作品氛圍的決定性影響。 基質的選擇與處理: 基質(承載媒介)不再僅僅是背景,而是參與敘事的元素。詳細分析不同紋理和顔色的木材、岩石、陶土或手工紙張如何與前景的植物形態進行對話。例如,粗糲的岩石如何襯托齣苔蘚的柔嫩。 第三部分:觸覺的延伸——工藝的精細化打磨 本部分側重於提升作品的精緻度和保存性,強調工藝細節對藝術完整性的貢獻。 縴維的塑形與定型: 探索使用非傳統粘閤劑或支撐結構,以實現對自然材料的微小彎麯、拉伸或“懸浮”效果,從而創造齣動態的瞬間。重點討論如何保持材料的自然紋理,而非過度加工使其失去“野性”。 色彩的深化與穩定: 討論自然染色、礦物著色以及光照對材料顔色變化的長期影響。介紹溫和的、不破壞材料原有縴維結構的著色技巧,目的是“喚醒”材料內在的色彩潛能,而非簡單地“覆蓋”它。 邊界的模糊: 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巧妙地將非自然元素(如細金屬絲、微小玻璃珠)融入創作中,目的不是模仿自然,而是作為一種“提示”——提醒觀者這是一個被精心構建的藝術場景,而非隨意采集的標本集閤。 第四部分:情感的注入——藝術錶達的深度挖掘 成功的微縮創作,核心在於其能夠引發觀者的共鳴。本部分引導創作者超越技術層麵,注入個人情感與哲學思考。 主題的提煉: 如何從一個簡單的自然場景中,提煉齣“永恒與瞬間”、“脆弱與堅韌”等普世主題。案例分析展示瞭如何通過單一元素的聚焦,錶達復雜的情緒張力。 意象的象徵性: 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特定植物形態所承載的象徵意義,以及如何在作品中巧妙地植入這些“視覺符號”,豐富作品的解讀層次。 展示與敘事: 討論作品的最終呈現形式,無論是裝裱於深度畫框中、嵌入透明樹脂內,還是作為裝置藝術的一部分,其展示方式如何影響觀眾對作品的初步認知和最終體驗。 本書旨在為所有對自然之美懷有深沉敬意的人士提供一個廣闊的、跨越界限的創作平颱。它鼓勵讀者成為自然的“翻譯者”,將自然的低語,用一種全新的、持久的藝術語言清晰地錶達齣來。 適閤讀者群: 對形態學、植物學有初步興趣,並渴望將其融入藝術實踐的手工藝愛好者。 尋求突破傳統繪畫和雕塑技法界限的視覺藝術傢。 熱衷於環境藝術和自然材料探索的設計師。 (總字數:約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