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应用》内容包括FSMP概述、十三类疾病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及组件配方食品,首先介绍了疾病的病理生理、代谢特点,随后叙述了FSMP的适应证、使用规范、实践操作、疗效评价等内容,是一本实用型临床指导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FSMP概述
第一节 FSMP的定义和起源
第二节 FSMP在我国的政策和发展
第三节 FSMP的分类
第四节 FSMP的临床试验
第五节 FSMP临床实施流程
第六节 FSMP临床意义
第二章 FSMP在糖尿病患者的应用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营养代谢特征概述
第三节 营养治疗通则
第四节 不同条件下的营养治疗方案
第五节 FSMP的实施
第六节 FSMP临床应用评价
第三章 FSM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营养不良
第三节 营养代谢特征概述
第四节 营养治疗方案
第五节 FSMP的临床意义
第六节 FSMP的实施流程
第四章 FSMP在慢性肾病患者的应用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营养代谢特征概述
第三节 营养方案及指南建议
第四节 FSMP的实施
第五节 FSMP临床应用评价
第五章 FSMP在肿瘤患者的应用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肿瘤与营养
第三节 营养方案及指南建议
第四节 FSMP的实施
第六章 FSMP在创伤危重症患者的应用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营养代谢特征概述
第三节 营养方案及指南建议
第四节 FSMP的实施
第五节 FSMP临床应用评价
第七章 FSMP在肥胖和减重手术患者的应用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营养代谢特征概述
第三节 营养方案及指南建议
第四节 FSMP的临床实施
第五节 FSMP临床应用评价
第八章 FSMP在慢性肝病患者的应用
第一节 营养代谢特征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的营养治疗
第三节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营养治疗
第四节 肝硬化的营养治疗
第五节 肝性脑病的营养治疗
第六节 FSMP的实施
第九章 FSMP在炎性肠病患者的应用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营养代谢特征概述
第三节 FSMP方案及指南建议
第四节 FSMP的实施
第五节 FSMP临床应用评价
第十章 FSMP在急慢性胰腺炎患者的应用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急性胰腺炎的营养代谢特点
第三节 慢性胰腺炎的营养代谢特点
第四节 营养治疗指南
第五节 FSMP的实施方案
第十一章 FSMP在肌肉减少症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营养代谢特征概述
第三节 营养治疗相关专家共识
第四节 FSMP的实施
第五节 FSMP临床应用评价
第十二章 FSMP在癫痫患者的应用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营养代谢特征概述
第二三节 营养方案及指南建议
第四节 FSMP的实施
第五节 FSMP临床应用评价
第十三章 FSMP在食物过敏人群的应用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营养代谢特征概述
第三节 营养方案及指南建议
第四节 FSMP的实施
第五节 FSMP临床应用评价
第十四章 FSMP在脂肪酸代谢异常患者的应用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脂肪酸的正常代谢
第三节 常见脂肪代谢异常及临床表现
第四节 营养方案及指南建议
第五节 FSMP的实施
第六节 FSMP临床应用评价
第十五章 非全营养配方食品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非全营养食品的种类
第二节 非全营养配方食品的实施
第三节 非全营养配方食品的临床应用评价
前言/序言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s,FSMP),即肠内营养剂,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FSMP概念最早源于美国,1957年Greenstein等科学家为解决航天员的饮食问题,研制出“要素膳”(element diet.ED)。随着工业进步及营养学发展,基于要素膳原理与理念的多种FSMP被开发出来并逐渐商品化。有鉴于实际应用中显示出的优秀的临床改善效果及巨大的费用节约效应,FSMP在世界范围的应用越来越广。
为了规范和促进FSMP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及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组织和国家先后对FSMP的定义、标签、应用进行了详细规定。我国自2010年以来亦先后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我国古代就推崇“医食同根、药食同源”、“三分治、七分养”的理念,非常重视营养的作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1330年忽思慧著就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饮膳正要》。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提出“Let food be your medicine(以食为药)”;古印度阿育吠陀认为“Without proper diet,medicine is of no use;With proper diet,medicine is of no need(饮食不好,药物无效;饮食合理,药物无需)”。都充分强调了饮食/营养在健康维护、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西方医学最新观点认为:Medicine is sick care,Nutrition is health care(药物治疗疾病,营养保护健康);美国提出“营养疗法是治愈慢性疾病的最终解决方案”,加拿大则把营养列为疾病的一线治疗。在我国,临床营养尽管发展迅速,但是与营养疗法本身的作用相比,与广大患者的实际需求相比,差距非常显著。2012年我国慢病患者超过2.6亿人,慢病占我国死因构成的87010、疾病负担的69%。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第一死亡原因,住院肿瘤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7%,营养治疗率只有290/0,5年生存率不足31010,不到美国的一半。我国内地FSMP使用比例极低,总量不及越南、我国香港及台湾地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FSMP壁垒重重,轻视营养治疗是重要原因。
营养疗法的临床效果已经有太多的研究证实,无需赘述。它在节约医疗费用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美国及荷兰的大数据研究发现,口服营养补充单项可以节约200/0左右的医疗费用。在营养上支出1元钱,在治疗上可以节省6-10元钱。但是,现实工作中,人们对营养地位的认识严重不足、对营养作用的认知误区繁多,因此,应该拨云见天,还营养为本来面目;补偏救弊,还营养为一线治疗。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了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抑制慢病高发态势,节约社会经济资源及医疗费用,充分发挥营养的一线疗法作用,国务院参事室以重点课题的形式立项调研FSMP的临床应用,呼吁重视FSMP作用、促进FSMP发展、解决政策瓶颈、规范FSMP使用,本书就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内容包括FSMP概述、十三类疾病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及组件配方食品,首先介绍了疾病的病理生理、代谢特点,随后叙述了FSMP的适应证、使用规范、实践操作、疗效评价等内容,是一本实用型临床指导用书。
本书是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组织全国知名专家编写的,初稿完成后进行了多次集体讨论及反复修改,每一章又分别邀请4位全国同行专家评审。所以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严肃认真的成果。尽管如此,由于水平、认知、文字及经验的差异,缺点与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凝聚了全体编审专家的辛勤汗水,受到国务院参事室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悉心指导,得到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如果本书对FSMP的规范应用能尽一点微薄之力,我们将甚感欣慰。
《营养之钥:现代医学中的特殊食品》 在日新月异的医学领域,精准营养已成为疗愈和康复不可或缺的一环。当疾病、损伤或特定生理状态改变了人体的营养需求,常规膳食便显得力不从心。此时,《营养之钥:现代医学中的特殊食品》 应运而生,它是一部深入探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s, FSMP)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权威指南。本书并非单纯罗列产品,而是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剖析特殊食品的原理、设计、选择与应用,为医护人员、营养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份全面而实用的参考。 本书的核心在于揭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如何成为现代医学治疗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它不仅仅是“食物”,更是经过科学设计,能够满足特定临床状况下个体化营养需求的“医疗辅助品”。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医学、营养学、药学及食品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共同打造了这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著作。 《营养之钥:现代医学中的特殊食品》 的内容涵盖了特殊食品的方方面面,力求全面而深入。 第一部分:理论基石——理解特殊食品的科学内涵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定义与法规框架: 本部分将清晰界定特殊食品的概念,阐述其与其他食品和药品的区别,并详述其在全球及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政策与标准,确保读者对这一领域的法律和伦理边界有充分的认识。 特殊食品的营养学原理: 深入探讨在疾病状态下,人体营养需求可能发生的改变,包括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紊乱、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的吸收障碍或消耗增加,以及特殊营养素(如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等)在疾病恢复中的重要作用。 特殊食品的配方设计原则: 揭示不同特殊食品是如何根据特定临床需求进行设计的。这包括但不限于:如何选择和调整蛋白质来源以适应肾脏或肝脏疾病患者的需求;如何设计碳水化合物组成以控制血糖水平;如何选择特定脂肪酸以提供能量和支持免疫功能;以及如何精确添加微量营养素和功能性成分来弥补吸收不良或消耗过度的损失。 特殊食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探讨特殊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严苛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微生物控制、过敏原管理等,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二部分:临床应用——针对性解决方案的实践指南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详细阐述在手术前后,特殊食品如何通过优化营养状态,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书将针对不同类型的手术(如消化道手术、心胸外科手术等)提供具体的营养干预策略。 重症监护(ICU)中的营养管理: 聚焦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挑战,如高代谢状态、器官衰竭、肠道功能障碍等,指导读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或部分肠外营养制剂,以支持器官功能,改善预后。 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 深入探讨在炎症性肠病、短肠综合征、吸收不良、胰腺功能不全等消化系统疾病中,特殊食品的独特作用。本书将介绍针对不同病理生理特点的配方,如低渣饮食、易消化配方、高能量高蛋白配方、特定氨基酸配方等。 肾脏疾病的营养管理: 针对慢性肾脏病(CKD)和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本书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限制蛋白质、磷、钾、钠等成分,同时保证足够能量和必需营养素摄入的特殊配方,延缓肾功能下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肝脏疾病的营养支持: 探讨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特点,如蛋白质代谢异常、脂肪肝、肝性脑病等,指导如何选择合适的蛋白质来源(如支链氨基酸),以及如何管理液体平衡和电解质,以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功能恢复。 呼吸系统疾病的营养干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等患者的营养需求,探讨如何通过富含能量和特定营养素(如Omega-3脂肪酸)的配方,改善呼吸肌功能,减少感染风险。 肿瘤治疗的辅助营养: 阐述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常常面临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味觉改变、体重下降等问题,介绍如何利用特殊食品来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支持免疫系统,减轻治疗副作用,提高治疗依从性。 糖尿病的特殊营养管理: 探讨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特殊食品,重点在于其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和吸收速率,如何帮助实现血糖的平稳控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老年病的营养补充: 关注老年人群体常见的营养不良问题,如食欲减退、咀嚼吞咽困难、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等,提供针对性的高能量、高蛋白、易吸收的特殊食品,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其他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 扩展至孕产妇、围产期、发育迟缓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吞咽障碍、脑卒中后遗症)、骨骼健康等领域,提供相关特殊食品的应用建议。 第三部分:实践指导——从选择到评估的完整流程 临床营养评估与个体化方案制定: 强调营养评估在特殊食品应用中的重要性,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膳食调查等,并在此基础上如何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特殊食品的选择与给药途径: 提供详细的指南,指导临床工作者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营养状态、消化道功能以及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最合适的特殊食品。本书将详细介绍肠内营养(鼻饲管、胃造口等)和部分肠外营养的给药途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特殊食品的监测与效果评估: 阐述如何通过定期的营养评估、临床指标监测(如体重、血清蛋白、免疫指标等)以及患者的反应,来评估特殊食品的治疗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特殊食品的经济学考量与伦理问题: 探讨特殊食品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在临床应用中可能遇到的伦理困境,如知情同意、资源分配等,引导读者进行审慎的决策。 《营养之钥:现代医学中的特殊食品》 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基础营养科学与临床实践,将复杂的营养学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治疗工具。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疾病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掌握科学选择和应用特殊食品的技能,从而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升治疗效果,加速康复进程。这部著作将成为每一位致力于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医疗专业人士案头的必备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