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数字化椅旁CADCAM快速修复技术图解/数字化口腔临床技术图解丛书》悉心收集400余幅临床照片,以图解的形式,按照不同修复类型系统的介绍椅旁快速牙体修复的主要技术、方法及操作流程,图谱形象直观,简洁易懂。《数字化椅旁CAD/CAM快速修复技术图解/数字化口腔临床技术图解丛书》主要适用于从事牙体牙髓、口腔修复的专科医师及全科医师,特别是对于口腔医学临床规范化培训的学生、研究生、进修生十分有益。
作者简介
樊明文,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导。2013年被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教学名师,“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全国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顾问、《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主编等职务。
多年来主要从事龋病、牙髓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di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70篇。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国家、省、市级科学基金15项,主编专著近20部。培养博士63名,硕士90名,其中指导的两篇博士研究生论文获2005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2007年度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
葛林虎,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广州市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保健协会口腔保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师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华医院管理协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医院协会口腔医疗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担任《口腔医学研究》副主编,《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医学工程杂志》副主编;曾获得恩德思医学科学“心胸血管外科专业杰出成就奖”和“内镜微创名医奖”。
杨雪超,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数字化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3D打印技术分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牙体牙髓病学、口腔组织工程,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与探索。近年来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主编专著2部,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10项,指导培养硕士5名,2015年遴选为“广州市医学重点人才”。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椅旁CAD/CAM系统概述
第一节 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典型系统简介
第三节 研磨切削设备
第二章 CAD/CAM材料分类、特点及选择
第一节 cAD/CAM材料发展的三次飞跃
第二节 CAD/CAM材料的微观视野
第三章 牙体缺损的嵌体修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术前检查、诊断与评估
第三节 治疗方案的制订
第四节 椅旁cAD/cAM嵌体制作
第五节 椅旁cAD/cAM嵌体修复病例
第四章 全冠修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检查、诊断与评估
第三节 治疗方案的制订
第四节 技术要点
第五章 固定桥修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技术要点
第六章 贴面修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检查、诊断与评估
第三节 治疗方案的制订
第四节 技术要点
第五节 典型病例
第七章 单牙种植数字化修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成品基台与铸造基台
第三节 Tihase分类、修复设计及材料
第四节 技术要点
前言/序言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是将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数控机械加工技术集成于一体的一门技术。近30年来,随着设备软硬件系统的不断改进升级,配套可切削陶瓷材料种类及性能的持续改进,椅旁CAD/CAM技术在口腔临床中的接受程度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多种口腔修复体已可通过椅旁CAD/CAM技术加工制作,可以为医师提供精确、高效、椅旁一次完成的临床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美观的修复体,引领口腔治疗技术进入数字化时代。
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从2012年起,在全院相关专业大力推广、普及椅旁CAD/CAM技术。目前,我们能够通过椅旁CAD/CAM技术较好地实现嵌体、高嵌体、贴面、单冠、桥体、种植相关的修复。为了更好地普及椅旁CAD/CAM技术,让更多的同行知晓并应用,我们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编写本书。本书共有七章,前面二章是阐述椅旁CAD/CAM发展历史、概况,可切削陶瓷材料的系统介绍;后面五章分别介绍椅旁CAD/CAM嵌体修复、贴面修复、全冠修复、桥体修复、种植相关修复的设计与制作图解。本书悉心收集400余幅临床照片,以图解的形式,按照不同修复类型系统的介绍椅旁快速牙体修复的主要技术、方法及操作流程,图谱形象直观,简洁易懂。本书主要适用于从事牙体牙髓、口腔修复的专科医师及全科医师,特别是对于口腔医学临床规范化培训的学生、研究生、进修生十分有益。
书中全部病例来源于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数字化口腔医疗中心、牙体牙髓科,是全体医护人员共同的心血结晶,特别感谢陈斌主治医师、赵世勇主治医师、闫亮主治医师、蔡冬萍医师、石玺琳医师为本书编写付出的辛勤劳动。同时,为了获得可切削陶瓷材料的微观形貌资料,特别感谢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李正茂博士在扫描电镜拍摄中付出的辛勤劳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书的质量,以供再版时修改,诚恳地希望各位读者、专家给予指正,提出宝贵意见。
《现代修复牙冠前沿:从精细印模到美学定制》 本书旨在为广大口腔修复医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极具临床指导意义的牙冠修复技术指南。我们聚焦于现代牙冠修复的核心环节,从精准的印模采集,到高效的椅旁 CAD/CAM 技术在全瓷冠、金属烤瓷冠等不同修复体制作中的应用,再到最终的美学修复和咬合重建,力求为读者呈现最前沿、最实用、最易于掌握的临床操作要领。 核心内容概览: 精细印模采集的艺术与科学: 不同印模材料的特性与选择: 详细对比硅橡胶、聚醚等主流印模材料的优缺点、适应症及操作技巧,帮助医生根据临床情况做出最佳选择。 精准排龈技术: 深入解析不同排龈方式(如排龈线、激光、高压空气)的原理、适用范围及操作注意事项,确保获得清晰、准确的牙体预备边缘印模。 数字化印模的革新: 介绍光学印模技术(口内扫描仪)的工作原理、优势、操作流程及临床应用前景,引导读者拥抱数字化时代。 印模质量的评估与优化: 提供系统性的印模质量评估标准,并针对常见印模缺陷(如气泡、变形、边缘模糊)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 椅旁 CAD/CAM 技术在全瓷冠制作中的精妙应用: 材料学基础与选择: 深入剖析各类全瓷材料(如氧化锆、二硅酸锂、长石瓷)的物理性能、美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及临床适应症,指导医生进行合理的材料选择。 数字化设计原则与技巧: 详细讲解 CAD 软件在全瓷冠设计中的应用,包括牙体预备模型导入、形态设计、边缘精修、咬合调整等关键步骤,强调美学与功能的平衡。 精湛的切削与加工: 深入阐述 CAM 系统在全瓷冠切削过程中的控制要点,包括刀具选择、加工参数设置、氧化锆的后处理(如烧结、上釉、喷砂)等,确保修复体的精确匹配与高强度。 美学效果的极致追求: 探讨全瓷冠的染色、上釉、个性化描绘等美学修复技术,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手段实现逼真的牙色、透明度和光泽度,达到与天然牙媲美的美学效果。 传统金属烤瓷冠制作的经典流程与优化: 金属基底的精密制作: 详细介绍贵金属、半贵金属、非贵金属等合金的选择与性能,以及蜡型制作、包埋、铸造等关键环节的工艺要点,确保金属基底与牙体预备体的高度密合。 瓷粉选择与堆塑技巧: 讲解不同品牌、不同体系瓷粉的特性,以及多层堆塑技术,包括透明层、体层、切缘层、釉质层的应用,强调色彩的过渡与层次感。 烤瓷过程的控制: 深入解析真空烤瓷炉的温控、排气等参数设置,以及如何避免金属表面氧化、瓷层开裂等常见问题。 边缘封闭与打磨抛光: 强调金属与瓷结合部边缘的封闭处理,以及精细的打磨抛光,恢复修复体的光滑度和光泽度。 数字化口腔临床技术在修复设计与沟通中的整合: 模拟比对与预演: 介绍数字化微笑设计(Digital Smile Design, DSD)等技术,如何在治疗前通过软件进行美学评估、设计方案模拟,并与患者进行直观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修复体预制作与试戴: 讲解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的临时修复体或模型预制作,以及在患者口内进行试戴、调整,确保最终修复体的精确性与舒适度。 多学科协作的桥梁: 强调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生、技师、技工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协作中的作用,实现治疗方案的无缝对接与高效执行。 美学修复与咬合重建的临床考量: 牙色选择的科学与艺术: 详细介绍牙色比色卡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影响牙色表现的多种因素(如光照、背景、患者年龄等),指导医生做出最接近天然牙的颜色选择。 咬合关系的分析与重建: 深入解析不同咬合类型(如中立性咬合、远中咬合、近中咬合)的诊断要点,以及如何在修复过程中重建稳定的咬合关系,防止继发性磨损和颞下颌关节紊乱。 软组织管理与牙周健康: 探讨牙龈形态、厚度对修复体美学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精细的牙体预备和修复体设计,促进牙周健康,实现修复体与软组织的和谐统一。 临床疑难病例解析与解决方案: 本书特别设置了案例分析模块,精选了在临床中常见的复杂牙体缺损、严重磨损、美学要求极高的病例,结合前面介绍的各项技术,提供详细的诊断思路、治疗方案设计、技术操作要点及预后评估。 本书特色: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大量精美的临床照片、X光片、CAD/CAM 软件界面截图、操作步骤图解,配合清晰的文字说明,让复杂的口腔修复技术一目了然。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紧密围绕临床实践,提供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指导。 前沿技术与经典方法并重: 涵盖了最新的数字化技术,同时也回顾了经典而有效的传统修复方法,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知识体系。 专家经验分享: 汇集了多位资深口腔修复专家的临床经验与独到见解,为读者提供宝贵的参考。 通过阅读本书,口腔修复医生将能够系统掌握现代牙冠修复的各项关键技术,提升临床操作的精准度、效率与美学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修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