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民族与社会丛书:家屋与嘉绒藏族社会结构》根据对中国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田野调查资料,以家屋的名号“房名”的研究为切入点,讨论了嘉绒藏族的社会结构,是一篇关于嘉绒藏族社会结构的民族志。作者希望以此展现作为一个不同文化中的社会,嘉绒藏族社会结构呈现何种特殊性。
作者简介
李锦,l965年生,人类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教授,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四川省民族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藏族社会文化及经济发展、生态人类学、西南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研究。代表性著作:《民族文化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羌笛新曲》《山神信仰:社会结合的地域性纽带》。
内页插图
目录
导 论 人类学的家屋研究与嘉绒藏族社会结构
第一章 硗碛的地理环境与历史面貌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建制沿革
第二节 汉藏边缘与硗碛文化的双重性
第三节 1950年前的硗碛社会
小 结
第二章 土地制度与房名的获得
第一节 土地和生计
第二节 房名的来源及意义
第三节 土地制度与房名获得
小 结
第三章 婚姻、居处与房名的继承
第一节 婚姻
第二节 家庭、居处与房名的继承
第三节 房名继承与亲属关系
第四节 象征性赎买:房名继承者的义务
小 结
第四章 家屋中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家屋的建筑材料及建筑过程
第二节 家屋空间中神、人、畜的上下关系
第三节 卡布阿乌:老人超越家屋的权威
第四节 卡石库和卡地:社会性别关系的实践
小 结
第五章 山神信仰:家屋整合的纽带
第一节 硗碛的神山和山神
第二节 人、植物、动物共居于山神怀抱
第三节 山神的神性
小 结
第六章 家屋与村落:地域性的社会结合
第一节 家屋与村落的空间布局
第二节 祭山会与家屋间的地域性社会结合
第三节 永寿寺——村落间的公共信仰空间
小 结
结 论 嘉绒藏族的家屋社会
参考书目
附 录
附录1 冰丰房名的国际音标和汉文音译对照表
附录2 冰丰十八家老房名的系谱图
后 记
表目录
表1-1 硗碛乡2009年底行政建制和人口数/030
表1-2 穆坪土司所辖头人/049
表2-1 宝兴县三区硗碛药材出产情况/069
表2-2 宝兴县零星药材出产情况/070
表2-3 农事活动周期/073
表2-4 冰丰56户房名的来源/075
表2-5 却墨美姑(汉名核桃坪)地方的房名及来源/077
表2-6 车来洼地方的房名及来源/078
表2-7 呷尔布(汉名青杠坡)地方的房名及来源/078
表2-8 达子坝地方的房名及来源/079
表2-9 格日子达(汉名四家寨)地方的房名及来源/080
表2-10 斑廓地方的房名及来源/081
表2-11 冰丰房名的意义/083
表2-12 丰收房名的意义/084
表3-1 冰丰的通婚范围/103
表3-2 1950年冰丰的家庭结构/113
表3-3 2009年底冰丰的家庭结构/114
表3-4 阿夸尔家建房参与者与相关活动/128
表4-1 喇嘛与普通人一天的时间安排/160
表5-1 房屋周边的植物种类/199
表5-2 种植的农作物/200
表5-3 药物种类/202
表5-4 野生动物的分类/203
表5-5 家养的动物/213
表5-6 四种家养动物的分类/214
表5-7 按照十二日计日法推算的周期示例/214
表5-8 对各种属相的评价/215
图目录
图0-1 田野点位置/018
图1-1 宝兴县行政区划/025
图1-2 硗碛藏族乡行政区划/027
图2-1 森提家的系谱/095
图3-1 硗碛的亲属称谓/117
图3-2 下策尔斯基家的系谱/119
图4-1 卧嘎龙家房屋的选址/147
图4-2 硗碛的家屋外观/148
图4-3 下策尔斯基家的锅庄房平面图/153
图4-4 下策尔斯基家锅庄房三层的平面图/159
图4-5 阿夸尔家的锅庄/163
图5-1 硗碛的神山和山神分布/191
图6-1 嘎日村冰丰组的示意图/223
图6-2 冰丰家屋与村落的空间关系/224
图6-3 杨明海喇嘛/234
图6-4 永寿寺/239
前言/序言
记得20世纪80年代我读大学时,常常在西北大学的文科阅览室看一些非考古专业的著作,偶然中读到费孝通先生的《民族与社会》,书很薄,但里面所涉及的关于民族及其发展的思考,引发了我这个来自内蒙古的青年学生的浓厚兴趣。接着我以此书为契机,开始接触人类学、民族学的相关研究和介绍,并决定考这一领域的研究生。通过在中山大学跟我的硕士导师容观琼先生以及人类学其他老师三年的学习,我算是初步进入了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领域。
之后我又很荣幸地成为了费先生的博士研究生。跟先生学习以后,我进一步理解了他的《民族与社会》的整体思考。我印象最深的是1991年我刚入北京大学一周后,先生就带我和泽奇兄到武陵山区考察。一上火车,他说给我们上第一课,当时正好是美国出现了黑人和白人的冲突,他说民族和宗教的问题将会成为20世纪末到21世纪相当一段时间内,国际问题的焦点之一。人类学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做很深入的调查和研究。通过近一个月的对土家族、苗族以及地方发展的考察,加上来自于先生对田野的真知灼见,使我对人类学的学科意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和领会。武陵山区的考察一直到今仍是我的一个学术情结。
非常巧的是当出版社同仁催我交这一序时,我正好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寨子里出来(1951年,费先生曾代表中央到该县宣布成立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来到武陵山区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做关于土家族的调查。两地虽然相隔千里,但都留下了费先生的调查足迹。此次来到酉阳,时隔近二十年沿着当时先生的足迹调查之余,来撰写本丛书的序,坐在电脑旁,当年先生的音容笑貌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好像先生在他的那个世界里告诉我辈,要把“民族与社会”的研究不断地推动,进入更高的层次。由此我更加坚信该丛书以此命名,于情、于理、于学、于实都有其特殊的学术和社会意义。同时这也是把先生的“文化自觉”与“从实求知”思想,延续、深化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与社会丛书:家屋与嘉绒藏族社会结构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民族与社会丛书:家屋与嘉绒藏族社会结构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