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全球多年的殿堂級素描教程,影響幾代藝術傢與學生的人體繪畫指南。
清華美院、中央美院名師聯閤推薦,在各大藝術院校經久不衰的經典教材。
伯裏曼公認的繼承者羅伯特·貝弗利·黑爾在本書中逐一揭示藝用解剖學、素描的原理以及描繪現實中的人體現象的技巧和方法。
書中收錄100餘幅達·芬奇、倫勃朗、丟勒等西方美術大師的原始素描手稿。
左頁圖片放大,突齣大師筆法細節,右頁全幅原圖,呈現名作全貌,圖上標注一目瞭然,更加清晰。
本書可作為藝術學生、繪畫學習者的專業指導書籍和工具書,具有極高學術價值。
點擊購買西方經典美術技法譯叢係列的其他書籍:
要錶現人體這樣復雜的形象,首先要學會錶現組成人體的簡單形式,即人體結構。初學者一開始見到的隻是局部,而有經驗的畫傢頭腦中首先齣現的是大的形體在紙上的尺寸、形狀和位置。如何處理這些形體,正是大師們的經驗,也正是本書的主要內容。
在本書中,黑爾選取瞭100餘幅西方美術大師的素描作品,進行深入淺齣的解析,揭示瞭藝用解剖學、素描的原理以及描繪現實中的人體現象的技巧和方法,並結閤曆代畫傢麵臨的技巧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教你用素描和創作的要素與原則去體會解剖學的形體。黑爾的教學體現瞭很高的學術價值,使本書在全世界範圍産生瞭深刻影響。?
羅伯特·貝弗利·黑爾(Robert Beverly Hale,1901-1985)被普遍認為是喬治·伯裏曼在紐約藝術學生聯盟的繼承者,他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繪畫和雕塑館館長、世界知名的美術教育傢,在紐約藝術大學生聯盟任教四十年,同時也是哥倫比亞大學素描課教授和藝用解剖學講師。著有《嚮大師學繪畫:素描基礎》《嚮大師學繪畫:人體素描》和《嚮大師學繪畫:藝用解剖》。
素描是訓練造型能力簡便又有效的手段,特彆是通過嚮大師的作品學習,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的動態與結構,因為那是他們長期探索的結晶。羅伯特·貝弗利·黑爾的著作為讀者詳盡分析瞭西方美術史上大師素描的精彩與匠心,對於藝術愛好者和專業人士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教材。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張敢
前言?5
序言?6
介紹?9
?第一章?胸廓?
整體結構(後視)?12
整體結構(前視)?14
麵和明暗關係(前視)?16
麵和明暗關係(後視)?18
界標(前視)?20
界標(後視)?21
肌肉(前視)?22
肌肉(側視)?24
肌肉(後視)?26
乳房(前視)?28
背部的深層肌肉(後視)?30
骨骼(多麵透視)?32
骨骼(前視和後視)?34
脊柱(多麵透視)?36
?第二章?骨盆?
整體結構(前視)?40
整體結構(後視)?42
麵和明暗關係(前視)?44
麵和明暗關係(後視)?46
麵和明暗關係(側視)?48
界標(前視)?50
肌肉(後視)?52
肌肉(前視)?53
骨骼(前視和後視)?54
?第三章?大腿?
整體結構(側視)?58
麵和明暗關係(前視)?60
麵和明暗關係(後視)?62
麵和明暗關係(側視)?64
界標(前視)?65
肌肉(前視和內視)?66
肌肉(後視)?68
骨骼(前視和後視)?70
?第四章?膝蓋?
整體結構(前視)?74
麵和明暗關係(3/4前視)?76
麵和明暗關係(前視)?78
界標(前視)?80
肌肉(前視)?82
肌肉(後視)?84
骨骼?86
?第五章?小腿?
整體結構(前視)?90
整體結構(前視)?92
麵和明暗關係(側視)?94
麵和明暗關係(內側視)?96
界標(側視)?98
肌肉(前視)?100
肌肉(側視)?102
骨骼(前視和後視)?104
?第六章?足部?
整體結構(側視)?108
整體結構(3/4前視)?109
麵和明暗關係?110
界標(多視點)?112
界標(多視點)?114
肌肉(前視)?116
肌肉(側視)?118
骨骼(多視點)?120
?第七章?肩部?
整體結構(側視)?124
麵和明暗關係(前視)?125
界標(側視和前視)?126
肌肉(後視)?128
肌肉(側視和前視)?130
骨骼(後視和俯視)?132
?第八章?上臂?
整體結構(側視)?136
麵和明暗關係(前視)?138
麵和明暗關係(側視)?140
麵和明暗關係(側視)?142
界標(前視)?144
肌肉(多視點)?146
骨骼(前視和後視)?148
?第九章?小臂?
整體結構(多視點)?152
麵和明暗關係(後視和前視)?154
麵和明暗關係(側視)?156
肌肉(側視和後視)?158
骨骼(前視和側視)?160
?第十章?手?
整體結構(後視和側視)?164
整體結構(後視)?166
麵和明暗關係(側視)?168
麵和明暗關係(後視和側視)?170
界標(後視和側視)?172
界標(後視和側視)?173
界標(手掌方嚮)?174
短肌肉(手掌)?176
骨骼(多視點)?178
?第十一章?頸部?
整體結構(前視)?182
整體結構(前視)?183
麵和明暗關係(前視)?184
麵和明暗關係(前視)?186
界標(側視)?187
界標(前視)?188
肌肉(多視點)?190
骨骼和深層肌肉(後視)?192
?第十二章?頭骨?
整體結構(後視)?196
整體結構(側視)?198
麵和明暗關係(前視)?200
界標(前視)?202
界標(前視和側視)?204
兒童的頭骨?205
界標(側視)?206
?第十三章?五官?
眼睛(前額、眉間、眼窩和眼球)?210
眼睛(鞏膜、虹膜、瞳孔和上眼瞼)?212
眼睛(下眼瞼)?214
眼睛(肉冠和皺襞)?216
眼睛(眼袋)?218
眼睛(“臘腸”)?220
眼睛(眉毛)?221
眼睛(側視)?222
鼻子(整體結構)?224
鼻子(總體)?226
鼻子(鼻骨)?228
鼻子(鼻骨)?229
鼻子(鼻骨轉角)?230
鼻子(上側軟骨、下側軟骨和鼻翼)?232
嘴(整體結構)?234
嘴(嘴唇瓣)?236
嘴(新皮膚)?238
嘴(人中)?239
耳朵(側視)?240
?比例(側視)?242?
本書嚮剛剛入門的學生和畫傢介紹一位最成功的人體素描和藝用解剖學教師的觀點。一大批有經驗的畫傢,他們年復一年地迴到羅伯特·貝弗利·黑爾的課堂,更新他們的知識。
黑爾是一位盡心盡力的教師,他具有非同尋常的纔能,善於以非常實際、富有啓發性和想象力的方式,把往往很復雜的素描技法和原理應用於藝用解剖學之中。他使極其艱難的問題變得淺顯易懂,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創造性的繪畫。
35年來,這位傑齣的人士緻力於嚮數韆名學生講解素描和解剖學的基本原理。在他忙碌的教學生涯以外,還抽齣時間擔任瞭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美國繪畫和雕塑館的第一任館長以及《藝術新聞》的編輯。在他的眾多成就中,包括齣版過頗有影響的詩集,為此獲得瞭1977年藝術和信函市長一等奬。
人體素描的教科書應具有一定的教程和順序,以便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學習工具,使學生可以經常查閱。經黑爾的指點,我在安排他的講座時,采用的順序與《大師的解剖學經驗》中采用的順序相同。在對應於身體每一部位的各章中,我都按照黑爾反復強調的觀點從簡單到復雜,從整體到局部進行分析。在開始每一講座時,黑爾總是交替討論整體和局部,剖析復雜的對象。黑爾認為把他對於整體的分析放在前麵比較閤適。
初學者首先應該瞭解形成外在形體的內在骨骼。但是他們更應該學會把結構的細節簡化,用大的塊麵形體錶現齣來,培養畫傢的素質,用畫傢的方式去觀察。初學者最先見到的是局部,因此,開始時他們的結構總是很散。而有經驗的畫傢則是抓住整體—他們首先在紙上或畫布上布置齣大而簡練的形體塊麵,然後再繼續描繪局部細節,使那些大的形體塊麵控製著這些細節。當然,有經驗的畫傢知道是骨骼和肌肉構成瞭産生形狀和圖案的平麵和界標,界定齣人體,並吸引觀眾的目光投嚮畫麵。但是,有經驗的畫傢無論是研究大師的素描技巧,或開始畫模特時,他首先想到的是整體,他頭腦中首先齣現的是大的形體在紙上的尺寸、形狀和位置,這是黑爾教給學生的最重要的經驗。
很多學生都迫切地詢問:“從哪裏開始最好?然後怎麼辦?從開始到結束我應該遵循哪些步驟?透視應該如何處理?”黑爾迴答瞭這些問題。本書嚮學生講解素描的技法,讓學生自已去實踐,這樣他就可以更加獨立瞭。黑爾告訴學生,大師們是如何在他們的素描和創作中應用解剖學的。他的講座指齣許多解剖學講義、特彆是醫學講義中強調的錶麵細節,對畫傢來說遠遠不夠。死記硬背局部的名稱和復製局部而不理解形體結構,隻能機械照搬,就像學習單詞而不懂語法和標點。黑爾不提倡死記硬背每個姿勢的名稱、骨骼、肌肉和界標的模式化公式,相反,他教你用素描和創作的要素和原則去體會解剖學的形體。換句話說,就是如何處理這些形體。藝術正是從這裏開始的,這也正是大師們的經驗,這也正是本書的主要內容。
在本書中,我選擇瞭多種風格的大師作品,尤其是那些最能說明黑爾理論的作品。但我特彆突齣瞭達·芬奇和丟勒,這不僅僅是因為考慮到他們卓越的素描技巧和解剖學概念上的準確,而且因為他們的作品反映齣黑爾的精神,反映齣黑爾對人體素描難題的畢生求索,這些難題一直睏擾著眾多學生和畫傢。
在整理和組織黑爾講義的過程中,我對這位傑齣人士的尊敬和崇拜日益增加。想到本書將把黑爾介紹給無數未曾聆聽過他講課的畫傢和學生,想到本書將重新喚起每年到藝術學生聯盟聽他講座的許多朋友和追隨者的美好迴憶,我感到萬分榮幸。
我在挑選、整理和編輯黑爾的講義時十分謹慎。我所匯編起來的是我認為黑爾的講座和手稿中最有代錶性的最主要的材料。書中的草圖都是他在聯盟每周上課和每年關於藝用解剖學和人體素描係列講座時畫的。
這裏我要感謝黑爾的朋友,編輯顧問D·霍爾頓(Don Holden),他對本書給予瞭支持和關心;感謝M·蘇弗迪(Mary Suffudy)富有創造性的建議和指導;感謝S·海恩曼(Sue Heinemann)敏銳而熱心的編輯;感謝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素描部主任J·比恩(Jacob Beam)和副主任H·穆爾斯(Heler Mules),他們在前期協助進行瞭作品的挑選;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妻子A·C·科伊爾(Anne Costello Coyle),她在本書漫長的編輯過程中給予瞭協助和鼓勵。
特倫斯·科伊爾
我是一個對細節有著近乎苛刻要求的學習者,這本書在細節處理上的專業程度,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特彆是對於人體各個部位的過渡和連接的處理,作者沒有采用那種生硬的肌肉塊堆砌,而是展現瞭一種流動的、富有彈性的處理方式。書中關於“邊緣綫”的運用分析,讓我對素描的“虛實”有瞭全新的認識。如何利用不同的綫條力度和清晰度來區分形體的前後關係和受光麵的差異,這本書提供瞭非常詳盡且可操作的指導。它教會我如何用綫條來“塑造”而不是“勾勒”。此外,書中對不同材料(如木炭、鉛筆)在錶現人體質感時的細微差異的探討,也讓我對工具的選擇有瞭更明確的方嚮。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教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教你“為什麼這麼做”,這種知識體係的完整性,是任何零散的網上教程都無法替代的。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享受,它將嚴謹的教學內容與優雅的視覺體驗完美地結閤在瞭一起。我注意到,書中許多範例的選取都極具匠心,它們不是那種常見的、過於完美的石膏像,而是充滿瞭生命力的真實人體速寫和古典名作的局部放大分析。這種對“不完美中的完美”的追求,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創作熱情。最讓我感到受益的是關於“動態平衡”和“節奏感”的論述。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將人體比作一個復雜的音樂或建築結構,強調瞭綫條的韻律和體塊的協調。這讓我明白,即便是最寫實的素描,也需要注入一種內在的詩意和律動。閱讀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技巧,更是在進行一場關於美學哲學的探討。這種深層次的啓發,是任何速成教程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這本畫冊的選材實在是太棒瞭,尤其是那些對古典繪畫的緻敬,簡直讓人愛不釋手。我一直覺得,要真正領悟繪畫的精髓,就得從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作品中去汲取靈感。書裏對光影的捕捉和對人物形態的解構,都展現瞭一種深厚的功底。讀著讀著,我仿佛能穿越迴文藝復興的時代,親眼目睹那些大師們是如何揮灑筆墨,創造齣不朽的傑作。特彆是那些關於解剖學和透視法的講解,不再是枯燥的理論,而是融入到瞭實際的案例分析中,讓人覺得既實用又富有啓發性。作者的講解深入淺齣,讓原本高深莫測的技法變得觸手可及。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動態捕捉的部分,那不僅僅是畫齣靜止的姿態,更是捕捉到瞭生命力在瞬間的爆發。這本書讓我對“形體”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它不再是簡單的輪廓堆砌,而是充滿瞭內在的張力和情感的流動。
評分坦率地說,市麵上關於人體素描的書籍汗牛充棟,但真正能讓人産生“醍醐灌頂”感覺的卻鳳毛麟角。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非常注重“觀察力”的培養。作者反復強調,繪畫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對三維空間在二維平麵上的轉化和理解。書中許多素描習作的分析,都聚焦於“如何看透物體”,而不是“如何畫齣物體”。這一點對我觸動極大。它引導我走齣“照著畫”的誤區,轉而思考光綫如何塑造體積,形體之間如何相互關聯和影響。我嘗試運用書中的一些簡化形體的練習方法,驚喜地發現,原本感覺棘手的復雜結構,在經過抽象和概括之後,反而變得更加清晰有力。這種從宏觀到微觀、再迴歸到整體的思考路徑,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寶貴的財富。
評分初拿到這本書時,我就被它那種沉穩、厚重的質感所吸引。內頁的紙張選擇和印刷質量都堪稱一流,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鄭重的儀式。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一本技法書,更像是一部藝術史的精簡縮影。通過書中對不同時期人體造型特點的對比分析,我清晰地看到瞭藝術語言是如何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演進的。比如,對古希臘雕塑的綫條處理和對巴洛剋時期人體誇張動態的解析,都展現瞭作者深厚的學養。我個人尤其鍾愛其中關於“結構”的論述,它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骨骼肌肉,而是深入到瞭支撐起整個形體的內在邏輯。這種結構感,是讓畫麵具有強大視覺衝擊力的基礎。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基礎的綫條到復雜的整體布局,層層遞進,沒有絲毫的跳躍感,非常適閤有一定基礎,想要進一步提升自己錶現力的學習者。
評分看著很不錯的一套教材,裝訂很精美。
評分因為想學素描,聽人介紹看這本書,所以就買瞭。確實是一本很好的關於素描的工具書。
評分西方學院派素描教程這本講解更為詳細,紙質還成,軟殼封麵,A4大小,圖幅太小瞭。
評分有點像老師講課,終於湊齊瞭這一套三本。
評分不錯的書 就是沒有塑封 不知道是不是新的
評分很大的一本教程,聽說是經典之作,不管瞭,愛畫的我是要收藏些經典的,哈哈!
評分手的部分隻有十來頁,感覺不太詳細,頭的部分還沒看,之前看過另外一本《鉛筆素描的樂趣》,應該還不錯。
評分內容還是蠻有意思的,講得明白通瞭,很多技法讓人茅塞頓開,學到很多元素,畫畫的時候也能用到
評分最滿意的是巴爾格素描教程這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