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如果不能提齣問題,便沒有探索的好奇心,也就沒有機會通過解決問題來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在“中醫診斷學古籍選讀”的教學中,師生一起嘗試改變學習的方式,在閱讀中提齣問題。通過課下個人閱讀,以小組為單位到北京各大圖書館和利用網絡調研圖書,寫齣小組研究報告,課上交流,全班就重點、疑點進行討論的方式,激發讀者探討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年後,竟然積纍瞭豐富的讀書資料。2014年始,以曾就讀中醫診斷係的研究生為主體,師生共同對這些資料進行瞭整理。現以讀書筆記的方式,呈現給讀者。希望這一閱讀古醫籍的實踐活動,能夠對中醫學生利用古醫籍有所幫助。
《敖氏傷寒金鏡錄》師生讀書筆記
作者: 梁嶸,秦濟成
定價: 48元
ISBN: 978-7-5067-9214-1
本書以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古籍選讀”課程所選用的現存第一部舌診專著——《敖氏傷寒金鏡錄》的師生讀書筆記為基礎而成。全書從對《敖氏傷寒金鏡錄》全書的字詞注釋,與清代舌診專著《傷寒舌鑒》的比較分析,及中國、日本的《敖氏傷寒金鏡錄》主要傳本的舌圖像比較等三方麵內容的討論,再現瞭教師與學生閱讀此書的過程,並以讀書筆記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書中列齣多種版本的舌圖並進行比較分析,內容豐富飽滿,文獻價值較高,對學習和掌握中醫舌診理論有較高的藉鑒參考價值。
讀者對象
本書可為中醫醫學生學習古籍提供閱讀示範,也可以為學習《敖氏傷寒金鏡錄》和研究中醫舌診提供寶貴的參考資料。
該書以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古籍選讀”課程所讀現存第一部舌診專著《敖氏傷寒金鏡錄》的師生讀書筆記為基礎而作成。全書分3個部分。第一部分:對《敖氏傷寒金鏡錄》全書的字詞注釋;第二部分:與清代舌診專著《傷寒舌鑒》(該書以《敖氏傷寒金鏡錄》為基礎寫成)的比較分析;第三部分:中國、日本的《敖氏傷寒金鏡錄》主要傳本的舌圖像比較。通過上述內容,再現教師與學生閱讀此書的過程,為醫學生學習古籍提供閱讀示範,為學習《敖氏傷寒金鏡錄》提供參考。
梁嶸,醫學博士,中醫診斷係教授,中醫診斷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國傢中醫藥管理局及教育部重點學科----中醫診斷學學科學術帶頭人。現為中國中西醫結閤診斷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診斷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委員,北京中西醫結閤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曾為日本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京都大學、日本茨城大學的訪問學者及外國人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數字舌診、脈診的臨床應用基礎研究;中醫診法的學術史研究。近年來主要探討數字舌診的應用方法學和診斷標準,並把數字舌診運用於健康情報管理學。先後主持與承擔部局級及國傢科研課題10項(其中2項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獲得國傢及省部級奬5項,主編與參加編寫著作17部(其中日文3部),在國內外雜誌發錶論文80餘篇。曾獲“首屆百名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及“北京市高校(青年)學科帶頭人”稱號。
秦濟成(Ioannis Solos),男,希臘人,中醫博士,先後於北京中醫藥大學和暨南大學學習中醫。熱愛教育事業,曾在美國教授中醫理論;多年潛心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與哲學,對內傢拳、中醫養生等領域頗有研究;翻譯並齣版瞭英文版的《傷寒金鏡錄》。
當我讀完《敖氏傷寒金鏡錄》師生讀書筆記,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種“學以緻用”的理念。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將學習過程本身,作為一種寶貴的財富來展現。師者的一言一行,弟子的一問一答,都充滿瞭治學的智慧。它不僅僅是教授醫學知識,更是在傳遞一種學習的方法、一種思考的模式。我從書中看到瞭,如何纔能真正地掌握一門學問,如何纔能將書本上的知識融會貫通,化為己用。這種“知行閤一”的精神,貫穿瞭整本書的始終。它讓我明白瞭,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瞭更好地服務於實踐,服務於他人。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清晰的指引,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和工作,有瞭更明確的方嚮和更堅定的信心。
評分第一次翻開《敖氏傷寒金鏡錄》師生讀書筆記,便被它那嚴謹而又不失生動的筆觸深深吸引。書頁間流淌的不僅是醫理的精妙,更是師者傳道授業、弟子孜孜以求的智慧火花。它並非枯燥的學術論文,而是將古老的中醫經典,以一種極具時代感的方式呈現齣來。讀著讀著,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書香的學堂,能感受到先賢的智慧如何通過師生間的互動,在現代的語境下煥發新生。這種形式本身就極具價值,它打破瞭傳統醫學書籍的嚴肅與疏離,讓讀者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治學之道與醫德的精髓。敖氏的治學精神,通過師徒之間的問答、辨析,變得觸手可及,那些看似晦澀難懂的理論,在老師的循循善誘和同學的積極迴應下,變得清晰明瞭。這是一種非常值得學習的閱讀體驗,它不僅增長瞭知識,更啓迪瞭心智,讓我在麵對人生中的各種“病癥”時,也能多一份冷靜與智慧。
評分《敖氏傷寒金鏡錄》師生讀書筆記,給我帶來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震撼。它不僅僅是一部醫學著作的解讀,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對話。我驚嘆於作者們將深邃的醫學理論,轉化成如此富有人情味和實踐意義的文字。通過師生間的研討,我看到瞭知識是如何被激活,如何從書本走嚮實際,又如何在此過程中不斷被檢驗和升華。書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經過深入的剖析,卻能展現齣作者深厚的功底和敏銳的洞察力。這種“見微知著”的能力,正是醫學精髓所在,也是我們學習者應當努力的方嚮。每一次閱讀,都能發現新的亮點,每一次思考,都能獲得新的感悟。它讓我深刻體會到,學習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積月纍、反復琢磨的過程。這本書以其獨特的方式,將這個過程描繪得淋灕盡緻,充滿瞭啓迪性,也讓我對未來的學習之路充滿瞭期待。
評分不得不說,《敖氏傷寒金鏡錄》師生讀書筆記,是一本能夠點燃閱讀熱情的佳作。它以一種極為巧妙的方式,將枯燥的學術內容,變得鮮活有趣。我尤其欣賞書中師生間的互動模式,這種“教學相長”的場麵,讓我仿佛親曆瞭一場精彩的醫學課堂。老師的淵博知識,同學的求知若渴,共同編織齣一幅動人的求學畫捲。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僅僅是在接收信息,更是在參與到這場思想的盛宴中。那些關於辨證論治、用藥遣方的討論,在師生的碰撞中,變得更加立體和深刻。我仿佛也能加入到他們的討論之中,與他們一同思考,一同進步。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對醫學的熱愛油然而生,也讓我明白瞭,真正的學習,是需要熱情、耐心和智慧的。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範例。
評分《敖氏傷寒金鏡錄》師生讀書筆記,給我留下的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它不像許多傳統醫書那樣令人望而生畏,而是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復雜的醫學知識娓娓道來。通過師生間的交流,我看到瞭理論知識如何與臨床實踐相結閤,看到瞭古老的醫術如何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的生命力。書中對每一個醫案、每一個方劑的講解,都充滿瞭智慧和深度,讓我受益匪淺。我特彆喜歡那種“撥雲見日”的感覺,當一個睏擾已久的醫學難題,在師生的討論中迎刃而解時,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這本書讓我明白,醫學的學習,不僅需要紮實的理論基礎,更需要靈活的思維和敏銳的觀察力。它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我看到瞭醫學世界的無限可能。
評分敖氏傷寒金鏡錄為啥不再版,以前的很貴,買不起,隻能買來這個看看。
評分書不錯
評分衝著價格買的,還沒有用,應該還不錯
評分真的很一般,一般一般一般一般,但京東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評分內容沒得說。
評分好書,很不錯的書,要是齣版社能再版一本原汁原味的《敖氏傷寒金鏡錄》原書就更好瞭
評分媽呀我去,真心看不懂
評分非常好。
評分不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