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一開始就立足於軟件編寫、算法測試的實踐指導,為讀者理解示例代碼、動手編寫自己的程序做必要的鋪墊。
然後,作者纔開始簡明扼要地介紹機器學習算法的定義,以及讀者必須知道的算法類彆、這些算法又各自有何神通,並輕輕點齣:每個算法也有它的死穴。
第三章到第九章,作者深入詳實地講解瞭幾種有代錶性的機器學習算法:K-最近鄰,樸素貝葉斯分類,決策樹和隨機森林,隱馬爾可夫模型,支持嚮量機,神經網絡,以及聚類。在這些章節中,不但講解瞭算法核心部分的數學錶達,也用機智、形象的語言描述瞭算法如何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並給齣瞭關鍵的Python代碼示例和算法訓練、測試過程。
Matthew Kirk是一名軟件谘詢師、作者和國際演講者,擅長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使用Ruby和Python編程。現居於西雅圖,他喜歡幫助軟件工程師將數據科學融入到他們的技術棧中。
前言 1
第1章 5
可能近似正確的軟件 5
正確地編寫軟件 6
編寫正確的軟件 10
本書計劃 16
第2章 快速介紹機器學習 18
什麼是機器學習 18
有監督學習 18
無監督學習 19
強化學習 20
機器學習能完成什麼 20
本書中使用的數學符號 21
結論 22
第3章 K最近鄰算法 23
如何確定是否想購買一棟房子 23
房子的價格究竟幾何 24
愉悅迴歸 24
什麼是鄰域 25
K最近鄰算法簡介 26
K先生最近的鄰居 26
距離 27
維度災難 33
如何選擇K 34
給西雅圖的房子估價 37
結論 43
第4章 樸素貝葉斯分類 44
通過貝葉斯定理來發現欺詐訂單 44
條件概率 45
概率符號 45
反嚮條件概率(又名貝葉斯定理) 47
樸素貝葉斯分類器 47
貝葉斯推理之樸素 48
僞計數 49
垃圾郵件過濾器 50
標記化和上下文 55
結論 67
第5章 決策樹和隨機森林 68
蘑菇的細微差彆 69
使用民間定理實現蘑菇分類 70
找到最佳切換點 71
修剪樹 74
結論 83
第6章 隱馬爾可夫模型 84
使用狀態機來跟蹤用戶行為 84
輸齣/觀測隱含狀態 86
使用馬爾可夫假設化簡 87
隱馬爾可夫模型 88
評估: 前嚮-後嚮算法 89
通過維特比算法解碼 93
學習問題 94
詞性標注與布朗語庫 94
結論 105
第7章 支持嚮量機 106
客戶滿意度作為語言的函數 107
SVM背後的理論 108
情緒分析器 113
聚閤情緒 124
將情緒映射到底綫 126
結論 127
第8章 神經網絡 128
什麼是神經網絡 129
神經網絡史 129
布爾邏輯 129
感知器 130
如何構建前饋神經網絡 130
構建神經網絡 144
使用神經網絡來對語言分類 145
結論 154
第9章 聚類 155
無任何偏差的研究數據 155
用戶群組 156
測試群集映射 157
K均值聚類 159
最大期望(EM)聚類 161
不可能性定理 163
案例:音樂歸類 164
結論 174
第10章 模型改進與數據提取 175
辯論俱樂部 175
選擇更好的數據 176
最小冗餘最大相關性的特徵選擇 181
特徵變換與矩陣分解 183
結論 189
第11章 將這些方法融閤在一起:結論 191
機器學習算法迴顧 191
如何使用這些信息來解決問題 193
下一步做什麼 193
我對這本書的關注點,很大程度上在於它是否能幫助我解決“模型漂移”和“可解釋性”這兩個老大難問題。在很多公司裏,模型上綫後不久性能就開始下降,原因往往在於生産環境的數據分布與訓練數據發生瞭變化,但由於缺乏係統性的監控和迴歸測試機製,問題往往被延遲發現。如果這本書能夠係統性地介紹如何利用TDD的思想來監控數據質量和模型健康度,構建自動化的驗證流程,那它就具備瞭極高的工具價值。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Python生態下,為那些基於概率和統計的模型設計齣有效的、非簡單的準確率測試的。例如,針對分類模型,他們會使用哪些更深入的指標測試(如PR麯綫的穩定性和AUC的置信區間)?針對迴歸模型,他們是否會引入對殘差分布的自動化檢驗?這種對“驗證”過程的重視,遠比僅僅展示如何擬閤一個梯度提升樹要來得有深度。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可復製的質量保證藍圖,那它就不僅僅是關於Python和ML的書,而是關於如何構建高可靠性係統的指南。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使用Python進行數據科學工作的人,我深知生態係統的快速變化帶來的挑戰。新的庫層齣不窮,舊的API可能隨時被棄用。這本書如果能做到“實踐”,它就必須建立在相對穩定且廣泛使用的核心庫之上,比如Scikit-learn、Pandas、NumPy,並對TensorFlow/PyTorch這類深度學習框架進行審慎的選擇和講解。更重要的是,對於那些容易引起版本衝突的依賴項,我希望書中能提供清晰的虛擬環境配置指南,也許是使用Poetry或Conda的最佳實踐。而“測試驅動”的引入,恰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這種環境的易變性——通過定義清晰的接口契約,即使底層庫升級,隻要接口測試通過,我們就能相對放心地進行升級。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健壯的、基於Python標準庫`unittest`或`pytest`的測試套件模闆,並且展示如何利用這些測試來安全地升級到最新的庫版本,那麼它在維護性上的貢獻將是巨大的。這不僅僅是一本學習ML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在快速變化的Python生態中構建可持續項目的實用手冊。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接觸過幾本號稱是“實戰”的機器學習書籍,結果大部分時間都在跟著敲那些經典的鳶尾花分類或者MNIST手寫數字識彆案例,看完之後感覺自己像是學會瞭幾個特定的Demo,而不是掌握瞭一套解決問題的通用方法論。這本書的標題裏“實踐”二字,讓我産生瞭一種強烈的期待,那就是它必須走齣教科書式的案例。我希望它能深入到一些更貼近工業界真實場景的問題,比如如何處理海量、不平衡的金融時間序列數據,或者如何構建一個能夠實時反饋的推薦係統。而且,如果能用Python的現代特性,比如異步編程或者更高效的並行計算庫(如Dask或Ray)來優化訓練過程,那就更好瞭。最讓我好奇的是關於“測試驅動”的部分,如果作者能展示如何為模型性能建立基綫測試,以及如何設計集成測試來保證新模型部署後不會破壞現有業務邏輯,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超一般的技術手冊瞭。它應該提供的是一種工程化的思維框架,而不是零散的知識點。如果書裏能有一章專門討論 MLOps 中的測試環節,那就完美瞭,這纔是真正的“實踐”。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結構非常嚴謹,它似乎在暗示一種“自頂嚮下”的開發哲學。通常,我們是先搭好模型,跑通瞭,再考慮怎麼測試,這個順序常常導緻測試成瞭事後的補救措施,而非前置的質量保障。如果這本書能顛覆這種傳統流程,展示齣真正的“測試驅動”是如何在機器學習的迭代周期中發揮作用的,那將是非常具有啓發性的。例如,在定義數據接口和特徵工程模塊時,是不是應該先寫好輸入輸齣的Mock測試?在選擇優化器和損失函數時,是不是應該先定義好一個在小規模、已知結果集上的“黃金標準”測試?我尤其希望看到作者如何在版本控製和實驗追蹤(比如使用MLflow或Weights & Biases)中嵌入這些測試環節。如果僅僅是把TDD的理念生硬地套用進來,可能效果不佳,但我相信一個成熟的作者會找到這種跨學科結閤的微妙平衡點,讓測試成為加速迭代而非拖慢進度的關鍵環節。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關於如何管理實驗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的工程化策略。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確實挺吸引人的,結閤瞭當下最熱門的Python技術,還有“機器學習”這個未來趨勢,再加上“測試驅動的開發方法”這個嚴謹的工程實踐理念,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特彆期待看到作者是如何將這三者融會貫通的。通常情況下,講機器學習的書籍,要麼過於側重理論,公式堆砌,讓實戰派望而卻步;要麼就是隻教你如何調用庫函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遇到復雜問題就束手無策。而這本書如果真的能做到“實踐”,那它應該會提供非常詳盡的、從零開始搭建項目的步驟,涵蓋數據預處理、模型選擇、訓練、評估的完整流程。更關鍵的是,“測試驅動”這一塊,如何應用於機器學習的生命周期?難道是測試數據劃分的閤理性?還是模型在不同場景下的魯棒性?這種結閤方式本身就充滿瞭創新性,它暗示著這本書不僅僅是教你如何跑通一個模型,更是教你如何構建一個可靠、可維護、可信賴的機器學習係統。對於那些希望將AI技術真正落地到生産環境的工程師而言,這種對質量的強調無疑是巨大的吸引力。我希望看到具體的代碼示例和清晰的架構圖,能夠讓我理解這種TDD思想是如何落地到那些原本就比較“模糊”的機器學習流程中的。
評分書很好啊,京東快遞很快,正版妥妥的,希望能好好學下去
評分實物完美,內容詳實,參考使用
評分非常好的書,快遞小哥冒雨送來,書還沒淋濕,貼近實際可以用作pythin學習的入門書籍。好書,給5星。推薦購買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利用Python進行數據分析是未來的趨勢之一,不想讓自己掉隊,抓緊學習技術
評分5分
評分時下,吾已浪跡京東數年,但覺世風日下,深知各店之貓膩甚多,不乏其聞。然,唯此寶物與眾皆不同,為齣淤泥之清蓮。使吾為之動容,心馳神往。乃至飯不能食,寢則不安,輾轉反側無法忘懷。於是乎緊衣縮食,湊齊銀兩,傾吾所能而買。客服之熱心與小二之殷切讓人感染,感激憐涕。打開包裹之時,頓時金光四射,屋內升起七彩祥雲,處處都是祥和之氣。吾驚訝之餘便是欣喜若狂,嗚呼哀哉!此寶乃是天上物的,人間又得幾迴求!遂沐浴更衣,焚香告後與傢人共賞此寶。夫則贊嘆不已,不僅贊嘆此寶物款型及做工,超高性價比!且贊吾獨具慧眼與時尚品位,更予唇相贈。京東果然句句實言,毫無誇大欺瞞之嫌。此屬大傢風範,忠義之商賈,更無愧於皇冠之銜。吾不敢獨享此寶,唯恐天譴。便有感而齣此文,句句真言,字字肺腑。嗟!望京東江湖所需此寶之英雄誌士無需貨比三傢,謹記唯此寶為首選也 !
評分實物完美,內容詳實,參考使用
評分相比各種Python基礎入門的教材,這本更有針對性,更適閤使用Python做數據分析的同學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