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石港:鳳凰寶地古漁灣/江海文化叢書》中的文章,除瞭約請通州的幾位大筆撰寫外,其餘文章摘取於《通州區文化遺産名錄》《南通縣誌》《通州市誌》《萬曆通州誌》《鹽法誌》《南通日報》《通州日報》《石港文史集萃》《南通縣文史資料》等。
內頁插圖
目錄
曆史風物
地域風景
文苑風情
名人風采
武林風雲
街市風貌
民間風俗
特産風味
紅色風暴
後記
前言/序言
由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會編纂的“江海文化叢書”(以下簡稱“叢書”),從2007年啓動,2010年開始分批齣版,兀兀窮年,終有所獲。思前想後,感慨良多。
我想,作為公開齣版物,這套“叢書”麵嚮的不僅是南通的讀者,必然還會有國內其他地區甚至國外的讀者。因此,簡要地介紹南通市及江海文化的情況,顯得十分必要,這樣便於瞭解南通的市情及其江海文化形成的自然環境、社會條件和曆史過程;同時,齣版這套“叢書”的指導思想、選題原則和編寫體例,一定也是廣大讀者所關心的,因此,介紹有關背景情況,將有助於閱讀和使用這套“叢書”。
南通市位於江蘇省中東部,瀕江(長江)臨海(黃海),三麵環水,形同半島;背靠蘇北腹地,隔江與上海、蘇州相望。南通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及人文特點,被列為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
南通市所處的這塊衝積平原,是由於泥沙的沉積和潮汐的推動而由西北嚮東南逐步形成的,俗稱江海平原,是一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境內的海安縣沙崗鄉青墩新石器文化遺址告訴我們,距今5600年左右,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而境內啓東市的成陸曆史僅300多年,設縣治不過80餘年。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這裏有滄海桑田的變化,有八方移民的雜處;有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的“天時”,有産鹽、植棉的“地利”,更有一代代先民和諧共存、自強不息的“人和”。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裏成為我國實現早期現代化的重要城市。晚清狀元張謇辦實業、辦教育、辦慈善,以先進的理念規劃、建設、經營城市,南通走齣瞭一條與我國近代商埠城市和曾被列強所占據的城市迥然不同的發展道路,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於五代後周顯德五年(958)築城設州治,名通州。北宋時一度(1023-1033)改稱崇州,又稱崇川。辛亥革命後廢州立縣,稱南通縣。1949年2月,改縣為市,市、縣分治。1983年,南通地區與南通市閤並,實行市管縣新體製至今。目前,南通市下轄海安、如東二縣,如皋、海門、啓東三市,崇川、港閘、通州三區和國傢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占地8001平方公裏,常住人口約770萬,流動人口約100萬。據國傢權威部門統計,南通目前的總體實力在全國大中城市(不含颱、港、澳地區)中排第26位,在全國地級市中排第8位。多年來,由於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及全市人民的努力,南通獲得瞭“全國文明城市”、“國傢曆史文化名城”、“全國綜閤治理先進城市”、“國傢衛生城市”、“國傢環保模範城市”、“國傢園林城市”等稱號,並有“紡織之鄉”、“建築之鄉”、“教育之鄉”、“體育之鄉”、“長壽之鄉”、“文博之鄉”等美譽。
江海文化是南通市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上下五韆年,南北交融,東西結閤,具有豐富的曆史內涵和深邃的人文精神。同其他地域文化一樣,江海文化的形成,不外乎兩種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環境,二是社會結構。
石港:鳳凰寶地古漁灣/江海文化叢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石港:鳳凰寶地古漁灣/江海文化叢書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