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与通行四十多年的点校本《辽史》相比,本次修订,严格遵循底本校勘原则,采用了明初内廷朱丝栏抄本和《永乐大典》所引《辽史》进行通校,他校文献更加丰富,不仅利用《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等古籍及高丽史料,还参校石刻出土资料约120种,前人的校勘成果和散见于各种书刊的今人相关研究成果亦俱在吸收参考之列。
2. 改动标点数百处,增补校勘记1000余条,删减原校勘记400条左右,保留的原校勘记700余条也多有充实和改写。校勘记合计1716条。
3. 新增底本、通校本和参校本彩色书影6幅,新撰修订前言、凡例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和修订后记。
《辽史》,元脱脱等奉敕撰修,是研究辽朝历史基本、重要的史料。
全书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国语解》1卷,记载从耶律阿保机即可汗位至辽朝灭亡二百余年的历史,兼及辽末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史事。
《辽史》在“二十四史”中成书极速,问题也较多,整理难度较大。点校本《辽史》起初由冯家昇负责整理,后由陈述完成,于1974年出版。原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工作本,以乾隆殿本为通校本,参校南、北监本和道光殿本,又用《永乐大典》所引《辽史》全校一过,同时运用本校、他校方法,订正了不少错谬,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整理本。
本次修订,选择以百衲本为底本,以原内阁大库所藏明初内廷朱丝栏抄本、《永乐大典》引《辽史》为通校本,参校以明南、北监本及乾隆殿本,以版本校为基础,充分利用本校,重点利用五代、辽、宋、金、元、高丽文献等进行他校,非常注意运用出土文献参校,同时全面搜集和吸收已出重要考订和研究成果,严格遵循古籍整理规范,审慎去取,全书改动标点数百处,增补校勘记1000余条,删减原校勘记400条左右,保留的原校勘记700余条也多有充实和改写。可以说,修订本体现了当今《辽史》整理研究的新水平,达到《辽史》点校整理的新高度。
修订组成员
主持人
刘浦江(1961—2015),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专业领域为宋辽金史、中国北方民族史,兼及四库文献学及思想文化史研究。先后发表各类学术文章百余篇,并出版《辽金史论》、《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契丹小字词汇索引》四部论著。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成员
康鹏,邱靖嘉,陈晓伟,任文彪,苗润博,林鹄,高宇,曹流,乐日乐,聂文华,肖乃铖,赵宇
书影彩页
《辽史》整理人员名录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缘起
点校本《辽史》修订前言
点校本《辽史》修订凡例
第一册分目录
第二册分目录
第三册分目录
第四册分目录
第五册分目录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组织机构
點校本遼史修訂前言
一
《辽史》一百一十六卷,元脱脱等奉敕纂修。包括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传四十五卷,《国语解》一卷。记载从耶律阿保机即可汗位至辽朝亡国二百余年(九○七—一一二五)的历史,兼及辽末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是研究辽朝一代历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史料。
《辽史》得以纂修成书,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早在元世祖中统二年(一二六一),翰林学士承旨王鹗就曾建言修辽、金二史。南宋亡后,又议修辽、金、宋三史。讫于文宗朝,朝廷屡次议修三史,前后不下六七次之多,但均因正朔义例之争而不得不搁置。其间的主要分歧是自金朝亡国之日起就已产生的两种对立观点:究竟应当独尊宋为正统,还是应当将宋与辽金视为南北朝呢?当时史馆中有人主张采用修端《辩辽宋金正统》提出的南、北史说,张绅《通鉴续编序》曰:“曩时朝廷纂修三史,一时士论,虽知宋为正统,物议以宋胜国而疑之。史臣王理因著《三史正统论》,推明修端之言,欲以辽为《北史》,金亦为《北史》,宋自太祖至靖康为《宋史》,建炎以后为《南宋史》。”但主张独尊宋统者则坚持应以宋为本纪,以辽金为载记。甚至连当时的科举考试都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元文类》卷四七载宋本《乡试策问》曰:“赵宋立国三百余年,辽金二氏与之终始……廷议将并纂三氏之书,为不刊之典。左氏、史迁之体裁何所法?凡例正朔之予夺何以辨?诸君子其悉着于篇,用备采择。”可见这确实是元朝士人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
后来虞集提出了一个回避争论的设想:“间与同列议三史之不得成,盖互以分合论正统,莫克有定。今当三家各为书,各尽其言而核实之,使其事不废可也,乃若议论则以俟来者。诸公颇以为然。”这一动议的提出,大约是文宗时期的事情。可见三史各自成书的办法,当时史馆中酝酿已久,并非脱脱的发明。直到至正三年(一三四三),时任中书右丞相的脱脱领衔纂修三史都总裁,才最终采纳了这种意见。《庚申外史》卷上云:“先是诸儒议论三国正统,久不决。至是脱脱独断曰:‘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议者遂息。”其中《辽史》由廉惠山海牙、王沂、徐昺、陈绎曾四人分撰。自至正三年四月至四年三月,前后费时不到一年,《辽史》就率先告成。
二
关于《辽史》的史源,冯家升在《辽史源流考》一文中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探讨,他的研究结论是,元修《辽史》的史源主要出自辽耶律俨《皇朝实録》和金陈大任《辽史》,因辽末史料极为匮乏,又取旧题宋人叶隆礼《契丹国志》加以补充。
辽朝修史制度不甚健全,虽有修起居注、日历的记载,但似未形成制度,亦未闻有成书者,其官修史书之可考者惟有“实録”而已。据《辽史》记载,辽朝曾先后四次纂修《实録》。最早的一次是圣宗统和九年(九九一),室昉等撰进《实録》二十卷。《辽史`圣宗纪》曰:统和九年正月乙酉,“枢密使、监修国史室昉等进《实録》,赐物有差”。《室昉传》亦云:「表进所撰《实録》二十卷,手诏褒之。」室昉是时已年过七旬,大概只是以枢密使领衔监修而已,此书主要成于邢抱朴之手。《邢抱朴传》谓统和间“迁翰林学士承旨,与室昉同修《实録》”,即指此事。第二次是兴宗重熙十三年(一○四四),耶律庶成等修成《实録》二十卷。据《辽史`兴宗纪》,是年六月丙申,“诏前南院大王耶律谷欲、翰林都林牙耶律庶成等编集国朝上世以来事迹”。《耶律谷欲传》也说:“奉诏与林牙耶律庶成、萧韩家奴编辽国上世事迹及诸帝《实録》,未成而卒。”《耶律庶成传》则说:“偕林牙萧韩家奴等撰《实録》及《礼书》。”关于此书断限及卷数,《萧韩家奴传》说得最清楚:“擢翰林都林牙,兼修国史……(重熙十三年)诏与耶律庶成録遥辇可汗至重熙以来事迹,集为二十卷,进之。”第三次是道宗大安元年(一○八五),史官进呈七帝《实録》,卷数不详。《辽史`道宗纪》是年十一月辛亥,“史臣进太祖以下七帝《实録》”,所谓“七帝”,即指太祖至兴宗。第四次就是辽末耶律俨修成《皇朝实録》七十卷。
……
不得不说,这套《辽史》的包装和整体设计都相当令人满意,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追求的是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而良好的装帧和清晰的排版是这一切的基础。这套“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辽史”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无论是纸张的触感,还是字体的清晰度,都属上乘。平装的设计也恰到好处,既有不错的收藏价值,又不至于因过高的价格而让人望而却步,这对于我这样偶尔会想深入了解某个朝代的读者来说,是再好不过的选择。我一直对辽朝那个时期充满了好奇,特别是关于他们的制度、文化以及与宋朝之间的恩怨情仇,总觉得其中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这套书的全5册,给了我足够的内容去挖掘和探索。我期待能在这其中找到关于耶律氏家族的兴衰故事,了解其独特的服饰、饮食、信仰,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广袤的草原和肥沃的土地上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王朝。我相信,这套书能带我穿越时空的界限,亲身感受那个辉煌而又复杂的年代。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细节有着近乎苛刻追求的读者,尤其是在研究特定朝代的时候,原典的权威性和文本的准确性是我的首要考量。这套《辽史》之所以吸引我,正是因为它“点校本修订本”的身份,这背后代表的是学界数代学人的心血和智慧。不同于市面上那些良莠不齐的版本,它在最大限度上规避了传抄、校勘中的错误,力求恢复史书的原貌,这对于严肃的学术研究者来说,其价值不言而喻。拿到手后,我仔细对比了几处我比较熟悉的史实记载,发现其注释详实,考证精当,能够帮助我理解原文的深意,甚至是一些当时约定俗成的典章制度。平装的设计也十分实用,虽然没有精装的华丽,但却降低了购买门槛,让更多渴望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能够接触到高质量的史料。我非常期待通过这套书,能够更加清晰地梳理出辽朝政治权力结构的演变,分析其军事战略的得失,以及在文化融合方面所做的努力。这不单单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与历史真相的深度对话,我准备好迎接其中的挑战和惊喜了。
评分终于收到这套《辽史》了,沉甸甸的箱子搬进书房,拆开那一刻,一股熟悉又陌生的纸张墨香扑面而来,瞬间就把我拉回了那个辽阔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少数民族政权史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这套书的出现简直是众望所归。我特别看重“点校本”这三个字,意味着它经过了学界的严谨考证和修订,比一般的盗版或者未经整理的版本要可靠得多。拿到手里翻看,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让我非常满意,触感温润,字迹不晕染,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虽然是平装,但装帧也足够牢固,每一册的厚度都适中,方便翻阅和携带。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了解契丹民族的兴衰,去探寻他们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文化习俗,去感受他们与宋朝、与周边民族之间复杂而又耐人寻味的互动。这套书不仅仅是一部史书,更是通往一个失落王朝的钥匙,我期待它能带给我一场精神的盛宴,让我对那个遥远的年代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学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历史知识的辅助读物,而这套《辽史》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过去我对辽朝的了解仅限于课本上寥寥几笔的介绍,觉得它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存在。但是,当我看到这套“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辽史”时,我被它严谨的出版形式所吸引。点校本意味着它的内容经过了专业的整理和修订,这让我感觉读起来会更加准确可靠,不用担心误读史实。平装全5册的设置也让它的价格更加亲民,对于学生党来说是非常友好的。我喜欢它的大字体和清晰的排版,阅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而且章节划分也比较清晰,方便我查找和记忆。我希望通过这套书,能够系统地了解辽朝的历史进程,包括它的建立、发展、鼎盛以及衰亡,同时也能对辽朝的社会生活、民族关系、与周边国家的外交等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这将会极大地丰富我的历史知识体系,并且为我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是一名对历史细节有着近乎痴迷的读者,特别是那些在主流叙事中被忽视的角落。辽朝,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独特角色的政权,一直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对象。而这套《辽史》的点校本修订本,正是我想寻找的那种能够提供严谨、可靠历史依据的读物。相较于市面上一些未经严格校订的版本,点校本的价值在于其文本的准确性和学术的严谨性,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的面貌。平装全5册的设置,在保证了内容完整性的同时,也使得其更加便于携带和深入研读。我计划花大量时间在这套书上,不仅仅是通读,更重要的是细致地品味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我希望能够通过对辽朝政治制度的深入剖析,理解契丹人如何构建和维系一个庞大的帝国;通过对其经济模式的探究,了解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碰撞与融合;通过对社会文化的观察,感受那个时代多元文化的魅力。我期待这套书能够成为我探索辽朝历史的金钥匙。
评分好书,期待其他的组合
评分套**个塑料袋装着就送来了,成旧书了,心情糟透了
评分放购物车好长时间了,就等着做活动呢,实惠,好评。
评分这个东西实在太棒了,以前我没有发现京东商城竟然有那么好的宝贝。品质有保障,售后很完善,快递速度非常快!下次一定还在京东商城购买。
评分很好,等其它冊出來再買,這版本很好,喜欢
评分二十四史最好的版本,没有之一,最好的,最新的,最新的,最好的
评分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版 平装第四种 辽史
评分618买的,很快收到,但有点质量问题,换货到7月6日才收到,收到没质量问题。
评分全书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国语解》1卷,记载从耶律阿保机即可汗位至辽朝灭亡二百余年的历史,兼及辽末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史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