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可操作性很强的心理学实用手册。众多精神分析学大师的精彩思想集中亮相,展示从古典精神分析到后现代精神分析的全部智慧。结合中国的人文背景,以作者自己为个案,将高深的理论实际化。
我们对自己何以成为这个样子,应该成为什么样子,以及怎样才能成为那个样子,并不一定真的清楚。我们对自己的现实困境经常感到无力挣脱,对于自己的未来便也缺少了许多主动的把握。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这就要充分利用我们巨大的潜意识能量,而这首先需要学会自我精神分析。
这是一本帮助你真正走进人类精神世界的书。读过此书,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做心理分析,走进自我真实的内心世界,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方刚
性与性别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博士毕业,“中国白丝带志愿者网络”召集人,联合国秘书长“联合起来制止针对妇女暴力运动”男性领导人网络成员,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中国性学会理事,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台湾树德科技大学人类性学研究所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性教育、性多元、男性气质、性别暴力等,在国内外出版著作六十多部。
电子邮箱:isgs2008@163.com
微信公众号:“学者方刚”(fanggang1968)
【名家推荐】
精神分析,可能被超yue,但永远无法被绕过。无论您是心理咨询师还是心理学爱好者,方刚先生的这本智慧之书都将帮您更系统、更清楚地了解精神分析,了解心理学,了解自己,帮助您看清关系的真相。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秘书长,成功之道教育集团董事长 张冉
一个人在心灵之路上能走多远,有赖于这个人在面对自己时有多真诚、多勇敢。方刚老师的《精神我析》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訾非
此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位杰出学者细微的心路历程,他在自我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成长。即使在心理学界,如此全方位、不留余地地用整本书“掏心掏肺”者也是难得一见。
——台湾心理学家,淡江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研究所前所长 杨明磊
【本书目录】
启 程 帮你学会精神分析
第一章 弗洛伊德:解析潜意识
第二章 荣格:集体之梦
第三章 阿德勒:自卑的人
第四章 赖希:“马克思主义”的性革命
第五章 霍妮:普遍焦虑
第六章 沙利文:人际关系
第七章 弗洛姆:人道主义理想
第八章 由一组同主题梦进行的心理分析
第九章 阿多尔诺、埃里克森、卡茨、萨诺夫、舒兹、马尔库塞
第十章 弗兰克:意义意志
第十一章 马斯洛:自我实现
第十二章 释梦手记035—043号
第十三章 布朗、莱恩、梅:微精神分析学与后现代精神分析学
第十四章 贝克尔:反抗死亡
第十五章 几则无规则的胡思乱想,一种新的自我分析术
第十六章 释梦手记044—053号
参考书目
自 序
此书写于我29—30岁那两年间,是我送给自己“而立之年”的纪念。当时思考的时间多于写作本身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强大起来了,我变得有力量,我的生命也因此焕发出别样的风采。
如今,我已经临近“知天命”的年纪,这本书将第四次出版。
完成这本书后的20年间,我的人生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研、读博,进大学当老师。除了性与性别的学术研究,我还致力于推动性教育,倡导性人权与性别平等,成立中国白丝带志愿者网络,致力于促进男性参与反对性别暴力的工作……无论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在社会运动领域,我都做得风生水起,卓有成效。期间许多时候,也可谓起伏跌宕。但无论处于怎样的挫折与逆境中,我都没有被真正打倒过。常有人赞叹我内心力量的强大,而这一切,始于20年前的这本书。
这,就是自我精神分析的力量所在。
如今,我已经出版了六十多本书,但读过我多数作品的朋友都说:《精神我析》和几乎同一时间段完成的《动物哲学》,从某种意义上是我一直没有超越的作品,可以感受到我写作时超然物外、不受尘世所扰的状态。此书于1999年由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简体字版,2000年由中国台湾上游出版公司出版繁体字版,分别在海峡两岸同时发行。2011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三个版本。这些年,我一直陆续接到两岸读者的来信,感谢我的这本书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同我写完此书时的感受一样,这些读者都说,读完这本书,他们感到自己多年的心理困扰解决了,变得更加自信了,更加强大有力了。
甚至在将近20年后的今天,仍然不断有人来信,询问如何可以买到这本书。在互联网上检索到的一些书评中,不断有人提到自己当年如何受这本书影响。一个学生跨专业报考我的研究生,千里迢迢考来,我问他:“为什么一定要报考我的研究生呢?”他说:“因为在学校图书馆里读了《精神我析》。”
这个学生比我年轻二十多岁,可见,此书对读者的影响,是跨时代、跨年龄的。
如今,如果对50岁的我进行精神分析,相信会有非常多的不同。以今天的我看当年的我,又有许多不同。但此修订版基本保存了当年的原貌,仍然是那个不满30岁的方刚对他当时已经经历过的生命历程的分析。那是最有激情的分析。
再版前,我很有一些担心,特意将全稿发给一位心理学专业的朋友通读。虽然朋友一再声称“非常震撼,非常感动,非常出色”,但我还是一再问:“专业内容正确否?再版了不能给专业人士看吧?”这位朋友很奇怪地问我:“此书已经获得了那么多的肯定,你为什么现在反而有这么多顾忌,这么在乎所谓专业人士的看法了呢?”我说:“因为我不再是当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了,不再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我了,现在的我受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在体制内从业,被体制规训,我的个性已经被磨掉了许多,我的特立独行已经被磨掉了许多,简言之,我傻了许多。”
我知道,无论我还有多少创新的学术著作,我都再也写不出《精神我析》和《动物哲学》这样的书了……
2017年2月
方刚
释梦手记011号:放风筝与游泳
时间:1997年3月1日8:20
梦境:
我、妻子和我们的一个朋友(男)一起去某度假村。到度假村需要走一段向上的山路,我们刚到路口,便有一个农村少女跟在我们后面,手里拿着许多很漂亮的风筝。少女说,买一个风筝只需要3元钱,还可以领我们绕小路进入度假村,而无须买门票。
我想买一个送给妻子,因为她一直想放风筝。妻子却说不要,但我们还是跟着那个少女走入一条左侧的羊肠小路,由那里到她的家中。少女家中有许多漂亮的风筝,我看中了墙上挂的一个蜻蜓状的彩色风筝妻子仍表示不愿买,说,把天津家中那个风筝拿来好了。我说,不知什么时候回天津了,等拿来时,也许天气变了,无法放风筝了。
我走上前去取下那个风筝,发现近看时它竟是一条幼女的内裤,花花绿绿的,很短小。我决定买下它,而这时,妻子不耐烦,已经和那个朋友先往前走了。我拿着风筝,顺着那条小路往前走,知道这便是少女讲的那条可以绕过检票口的路。
我爬了一段山路,发现自己走到了一个山崖的尽头。旁边有一个小屋,一位中年妇女坐在门口,我想自己已经进到度假村里面了,这个妇女不会是检票员,便大模大样地走了过去。我到了山崖边上,往下看,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游泳场(海滩?),可以看到很多人穿着泳衣在游泳。我知道妻子和那位朋友一定在里面,但是我看不到他们。
坐在小屋门口那个中年妇女这时走开了,我急忙走进小屋,看到游泳者的衣服都寄存在这里,我紧张地翻找着,终于看到了妻子的衣服,便更加确信她在下面的浴场了。
我顺着山崖向浴场走去,小心地迈下了第一个台阶,水已经漫过我的脚面了;我又轻轻下了一个台阶,水漫过小腿,忽然,一个大浪打过来,将我整个吞没了。我感到很冷,亦十分惊恐……醒来时我发现自己全身冷得打抖。
分析:
这天我一个人在北京,睡觉前曾想念妻子,想她为我做了很多,我却很少为她做什么,心里便有些内疚。
妻子一年前在天津的时候便买了一个风筝,一直想让我陪她去放,我因为没有兴趣和心情,更舍不得时间,便一直没有满足妻子的这个愿望,那个大红金鱼的风筝便也一直挂在墙上。迁居北京后,时常看到有人放风筝,情人节那天的下午,阳光灿烂、气候温暖,我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看到许多人在放风筝,便也萌动了和妻子来广场放风筝的念头。后来曾对她提起,她当时说:“那还得把天津的风筝带来。”我说:“在北京买一个好了。” 但是,虽有这个计划,却一直没有时间实施。
妻子婚前曾十分喜欢游泳,婚后也一再让我陪她去,但同样是因为缺乏心情、兴趣和时间的关系,加上我完全不会游泳,所以从未陪她去过。妻子曾和单位里的几个男女同事去过一家游泳馆,但那也是两三年前的事情了。
因为睡前对她产生过的内疚情绪,所以,梦里出现了要送她风筝,便
很容易理解为一种愿望的达成了。躲过检票口省下几元钱的情节,与其说我真的关心那几元钱,不如说钱在梦里通过仿同作用置换了我真正关心的事情—时间。我既尽职尽责地陪妻子做了她想做的事情,又没有付出时间(度假村的门票钱),岂不是尽善尽美吗?而妻子之所以一再拒绝我买风筝给她,很可能说明我无意识中的确希望妻子不再想去放风筝,这样我便无须为了尽职责而勉强自己。但是,妻子竟去游泳了,她投入到这另一个我未能满足她的愿望的行为中,无疑说明梦中的我很清楚地知道,妻子仍持着她那些美好的娱乐的欲望。另一个男人的存在,无疑是对我的威胁,我在警告自己:如果你不能满足妻子的愿望,你便不是一个好丈夫,可以被取而代之。
这个梦中另一个主导力量无疑是性的欲求。“3”这个数字、爬山、幼
女内裤、穿泳装的人,以及我趁守门中年妇女不在而进入的“房子”,我在房子里翻找衣服,这些情节都与性密不可分。出现在我和妻子身边的那个男性朋友,在我与妻子谈恋爱之前也曾对她表示过好感,其隐喻也是不言而喻的。
我是不会游泳的,事实上,我数次尝试游泳都以刚进入水中便全身发抖,脸色惨白而告终。在梦中,我渴望和妻子在一起,便一阶阶尝试着走入水中,这样小心翼翼说明了我的恐惧,是否也在说明:我渴望陪妻子去满足她的愿望(游泳、放风筝),但仍有些不情愿呢?
终于,那恐怖的浪头席卷了我,我全身瑟瑟发抖了。我是在对陪妻子游泳这一行为表示忧虑,还是唤起了此前几次在水中颤抖的记忆?
有意思的是,当我醒来并感到全身发冷、打抖时,房间里暖气很足,我盖着一床棉被又压了一条毛毯,以往是会感到热的,完全没有发冷的理由。因此,我无法想象是身体的冷引起了梦中的冷,而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是梦中的感觉引起了现实中生理的变化。
这个梦中另一点值得思量的是,在我前一天晚上睡觉之前,还曾躺在床上翻看弗洛伊德的《梦的解释》,再次读到过“3”、爬山象征性交,房子象征女性子宫等文字。我的困惑便由此产生了:到底是这些事物的确拥有这样的象征含义,还是因为弗洛伊德关于这些象征的阐述已深入我心,从而在梦中“排演”了一回?这其实与精神分析承受的另一个质疑相符:有学者认为,精神分析医生在对病人进行精神分析中发现的那些“无意识”因素,与其说是实际存在的,不如说是被医生诱导出来的,从而有了“医源性”(由医生造成的)而非“病源性”心理疾病的说法。
第一章的开篇,作者就抛出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一些事,事后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这个问题,我敢说,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曾有过无数次类似的体验。我立刻联想到最近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困境,明明知道该如何处理,但就是无法迈出那一步,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阻碍。读着作者对这种“内在阻力”的层层剖析,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一个模糊的影子,被一点点勾勒出来。作者提出的概念,虽然专业,但却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和案例,让我能立刻代入,产生共鸣。
评分整本书的行文风格,我只能用“行云流水”来形容。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能够将复杂艰深的心理学理论,用通俗易懂,又充满智慧的语言表达出来。没有冗余的术语堆砌,也没有枯燥的理论说教,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分析和发人深省的思考题。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停下来,闭上眼睛,细细品味作者的每一句话,思考它对我的意义。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在其他很多书籍中难以获得的。
评分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修订版的价值。我在阅读过程中,时常能感受到作者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比如,在探讨“梦境解析”时,作者不仅梳理了经典的弗洛伊德理论,还结合了当下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梦的语言提供了更丰富、更科学的视角。我个人对于梦境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总觉得那是一个通往内心深处的神奇通道,而这本书,则给了我一把更精确的钥匙去解读它。
评分翻开第一页,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鼻而来,让我觉得这是一种久违的、属于书籍的专属味道。序言的部分,作者用一种非常平实却又引人入胜的笔触,阐述了创作这本书的初衷,以及对精神分析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整合。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序言中强调的“理解而非评判”的态度,这在我看来是进行任何深入的自我探索或理解他人时都至关重要的前提。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带着预设的立场和评价,而错失了真正看见事物本来的样子。作者的这种开诚布公,为接下来的阅读建立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让我感到轻松,也更加期待。
评分总而言之,《精神我析(修订版)》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它不仅仅是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梳理,更是一场引导我们深入自我,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旅程。我被作者的智慧、洞察力以及严谨的态度深深折服。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我书架上最珍贵的藏品之一,也一定会反复翻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示和力量。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心理学、对自我成长感兴趣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也会和我一样,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评分“自我防御机制”这一章节,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但有时候,又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情绪失控,事后又会为自己的表现感到懊恼。作者非常细致地剖析了我们是如何通过各种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免受痛苦和焦虑的侵扰,例如压抑、否认、合理化等等。我从中看到了自己身上许多熟悉的影子,比如在面对失败时,会不自觉地寻找借口,或者将责任推给外部因素。这种自我认知,让我有种被看见、被理解的感觉。
评分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书中提出的“精神分析的临床应用”部分。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像是一本“行动指南”。作者分享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精神分析的视角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如何处理一些常见的情绪困扰。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实实在在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健康、更成熟的人。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我一直以来在心理学书籍中寻求的。
评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移情”的论述,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直以来,我总觉得与某些人相处时会格外别扭,或者对某些特定类型的人会产生莫名的好感或反感,却说不清缘由。作者解释说,这很可能是在无意识中,我们将过去重要关系中的情感和模式,投射到了现在的人际关系中。读到这里,我立刻想到了几个让我困扰的人际关系,那些模糊的、难以名状的情绪,似乎瞬间有了源头。这种理解,虽然带点残酷,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
评分在读到关于“潜意识”的部分时,我简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的很多行为模式是出于“本能”,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被压抑的欲望和经历。作者详细阐述了潜意识是如何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选择、情绪,甚至是身体健康。我立刻开始反思自己的一些习惯性反应,比如在面对批评时会本能地变得防御,或者在人群中会感到莫名的焦虑。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在作者的笔下,都找到了可以解释的脉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深深吸引了我,那种简洁而又充满力量感的字体,搭配上沉静的色调,仿佛预示着一场关于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即将展开。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并没有立刻翻开,而是将它放在床头,反复摩挲着封面,内心涌起一种莫名的期待。我一直对人类心理有着强烈的好奇,尤其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深刻影响我们行为和决策的精神层面。这本书的名字——《精神我析(修订版)》,用“析”这个字,就透着一股严谨和细致,让我觉得作者不是在泛泛而谈,而是要深入肌理,层层剥开,展现精神世界的真正构造。
评分阔以阔以,很不错的东西
评分阔以阔以,很不错的东西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阔以阔以,很不错的东西
评分京东自营书籍还是不错的,老买家了。书慢慢看吧!
评分阔以阔以,很不错的东西
评分阔以阔以,很不错的东西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