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

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 编,盖蒂图片社 绘
图书标签:
  • 历史
  • 摄影
  • 世界史
  • 黑白摄影
  • 19世纪
  • 20世纪
  • 社会历史
  • 文化史
  • 图像史
  • 纪实摄影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ISBN:978751551143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4813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3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相机的发明,改变了人类记录历史的方式。从1850年开始,黑白镜头里记录的一切,让我们如此接近历史的真相。
  文化、艺术、宗教、科技、战争……镜头里所表达的,几乎涵盖了人类历史所有的面向,很好地诠释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进与退,为我们展现完整开阔的世界观。而就摄影本身而言,更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是一本由知名的百科类出版机构和图片库强强联手的杰作。全书用广博的史实与照片记载了人类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
  这还是一本妙趣横生的书,不管是奠定迪奥时装界统治地位的法国新浪潮运动,还是卢浮宫金字塔、国会大厦等建筑杰作,甚至是“一战”、“二战”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和无情,你都可以从中一一体会,精美的图片呈现给我们一场视觉盛宴。

目录

序言
第一黄金时代1850—1913
梦游者的战争1914—1918
失败的和平1919—1938
血与火的洗礼1939—1945
第二黄金时代1946—1979
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一部影像编织的时代画卷(1850-1979) 1850年至1979年,这是一个人类文明经历剧烈变革的时代。蒸汽时代的辉煌与铁血战争的硝烟交织,科学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与社会结构的深刻重塑并行,古老帝国的衰落与崭新国家的崛起竞相上演。而在这一切的洪流之中,一种全新的记录方式——摄影——正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着这个时代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 《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并非一本传统的历史叙事书籍,它不以文字为主导,不循章法地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相反,它是一次以影像为媒介的探索,一次穿越时光的视觉旅程。本书精选了这一百三十年间,世界各地无数珍贵、罕见、具有代表性的黑白照片,它们如同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珍珠,串联起一段段被遗忘或被重新解读的故事。 从工业革命的脉动到殖民时代的印记 1850年,世界正处于工业革命的如火如荼之中。煤炭的烟囱吞吐着巨量的烟雾,巨大的机器轰鸣着,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本书将呈现那个时代初生的工厂、繁忙的港口、新兴的城市景观,以及在这些变革中辛勤劳作的人们。从英国的纺织车间到美国的铁路建设,从欧洲的钢铁厂到远东的矿山,黑白照片将带你直观感受工业文明的磅礴力量,以及它对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带来的颠覆性影响。 与此同时,殖民主义的阴影也笼罩着世界。本书将收录那些记录殖民统治下不同地域风貌的照片,包括殖民者的身影、被统治者的生活状态、以及双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从北非的市集到印度的王公贵族,从东亚的传统建筑到南美的广袤原野,这些影像无声地诉说着殖民扩张的历史,揭示着权力结构的变化和对当地社会的深远影响。 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希冀 1850-1979年,是世界战争频繁的时期。从克里米亚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俄国内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再到冷战期间的局部冲突,战争的痕迹烙印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本书不会回避战争的残酷,将收录大量反映战争现场、士兵生活、以及战争对城市和人民造成的毁灭性影响的照片。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伤痕累累的士兵、断壁残垣的城市,将以最直观的方式震撼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深刻反思战争的代价,以及和平的珍贵。 然而,在战争的阴影之下,也总有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盼。本书也将收录那些反映战后重建、人民安居乐业、以及各种和平运动的照片。从战后欧洲的重建工地到冷战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片段,从各国人民庆祝独立的喜悦到世界和平会议的场景,这些影像将为我们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社会变革的浪潮与个体生命的韧性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女性解放运动、民权运动、工人运动、以及各种反抗不公的社会力量此起彼伏。本书将用影像记录这些变革中的关键时刻,捕捉那些勇敢走上街头、为权利而呐喊的人们的身影。从争取选举权的女性示威者到呼唤平等的民权领袖,从罢工的工人到抗议的学潮,这些照片将展现人民的力量,以及社会进步的艰辛历程。 同时,本书也关注个体生命的韧性。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个体的命运往往容易被忽略。然而,每一张黑白照片背后,都承载着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段真实的故事。本书将呈现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人们的生活场景:街头的孩童、农田里的农民、教室里的学生、舞台上的艺术家、海上的渔民……他们或喜或悲,或坚韧或脆弱,但都以其独特的方式,构成了这个时代丰富多彩的图景。 科技的飞跃与文化的碰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科学技术爆炸式发展的时期。火车的普及、汽车的诞生、飞机的翱翔、电力的广泛应用……这些划时代的科技进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本书将展示这些科技革命的视觉证据:早期的火车头、马车与汽车并行、第一批飞行器的身影、灯火辉煌的城市夜景……这些影像不仅是科技发展的见证,也勾勒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征服的渴望。 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是这个时期的一大特征。随着交通和通讯的便利,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被大大缩短。本书将收录一些反映文化交流、融合与冲突的照片,例如西方人在东方古国的身影、东方艺术在西方世界的展出、以及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互动场景。这些影像为我们理解全球化进程的早期形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艺术的觉醒与时代的精神 19世纪末至20世纪,艺术领域也迎来了革新。摄影艺术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从早期的纪实风格到后期对光影、构图的探索,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摄影师。本书将精选一些具有艺术价值的照片,展现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摄影风格,以及它们如何捕捉时代的精神风貌。 此外,本书还将通过影像,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对未来的憧憬、对传统的坚守、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寻找意义的努力。那些或严肃、或轻松、或充满哲思的表情和场景,都共同构成了1850-1979年间,人类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 黑白,是浓缩的色彩 黑白摄影,并非是对色彩的缺失,而是一种对本质的提炼。它剥离了色彩的干扰,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形体、光影、情感和叙事。本书正是通过这种“浓缩的色彩”,邀请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是一次影像的盛宴,也是一次历史的沉思。它希望通过一幅幅定格的瞬间,帮助您构建起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世界史图景,让您在黑白的光影中,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人性的深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简直就是一本视觉盛宴,但它又远不止于此,它是一次关于人性、关于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我以前总觉得历史书枯燥乏味,充斥着各种数字和年代,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那些黑白的照片,就像一扇扇窗户,让我窥见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我最难忘的是那些记录着工业革命进程的照片,巨大的烟囱冒着滚滚浓烟,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在严苛的环境下劳作。虽然画面本身是静止的,但我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的喧嚣,感受到那种蓬勃发展的力量,也看到了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和阶级分化。 书中对社会变革的描绘也让我印象深刻。从巴黎公社的短暂辉煌到苏联十月革命的震撼,再到世界各地争取民族独立的呐喊,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戏剧性。我看到了革命者们坚定的眼神,看到了人们在动荡中挣扎的身影,也看到了新世界诞生的希望。作者的文字就像是为这些照片注入了灵魂,它们不是简单地描述画面,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照片背后的历史逻辑,去理解那些事件是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久久地凝视一张照片,想象当时的情景,试图捕捉那种被时间定格的情感和氛围。

评分

《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这本书,绝对是我今年读过的最有分量的书之一。它没有炫丽的色彩,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却以一种最原始、最纯粹的方式,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那些黑白照片,就像一幅幅油画,虽然没有色彩,却充满了质感和力量。我尤其被那些记录着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细节的照片所吸引,比如孩子们在街边玩耍的场景,人们在集市上选购商品的画面,还有家庭聚会的温馨时刻。这些照片,让我看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看到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爱、对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永恒的。 作者的文字功底也非常扎实,他能够将照片中的信息与历史背景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我最欣赏的是他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书中有很多关于战争的照片,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泞战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城市废墟,再到冷战时期的核威胁,这些画面让我对战争的残酷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作者也通过一些照片,展现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这种对比,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最近沉浸在《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这本书中,真的是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我原以为会是一本非常严肃的历史著作,但它却以一种极其独特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那些黑白照片,就像一扇扇窗户,让我窥见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百态。我特别喜欢那些记录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照片,比如早期工厂的景象,人们在蒸汽火车上的旅行,还有新发明的出现。这些画面,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也让我看到了人类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感染力,他能够将照片中的信息与历史事件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我最欣赏的是他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书中有很多关于移民、关于工人、关于妇女的照片,这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不是那些伟大的事件,而是无数普通人的奋斗和挣扎。作者用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艰辛和希望,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评分

最近一直在读《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真的难以用言语形容。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关于宏大历史事件的图片集,但它却用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那些黑白照片,就像一个个时间的胶囊,把我带回了过去。我记得有一张照片,是一个年轻的士兵在战壕里写信,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对家人的思念,那张照片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但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对个体生命的摧残。 作者的解读非常到位,他不是简单地描述照片的内容,而是深入挖掘了照片背后的人物情感和社会背景。我特别欣赏他对“普通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的强调。书中有很多关于工人运动、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少数族裔争取权利的照片,这让我看到了历史并非只是由伟人书写,而是由无数普通人的奋斗和呐喊所推动的。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历史,不再是冰冷的年代和事件,而是充满血肉之躯的鲜活生命。

评分

《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浓缩的时代画卷,让我爱不释手。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简单的图片集,但它却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精妙的解读,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那些黑白照片,虽然没有色彩的绚丽,但却以其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震撼着我的心灵。我被那些记录着不同文化和风俗的照片所吸引,从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故宫的宫殿,从印度的圣河到非洲的草原,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神秘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作者的文字功底也相当了得,他能够将照片中的信息与历史事件巧妙地融合,形成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我特别欣赏他对殖民历史的呈现。书中有很多关于殖民地人民反抗压迫、争取独立的照片,这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复杂而又残酷的一面。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黑暗的真相,而是用一种客观而又不失深度的笔触,引导读者去思考殖民主义的根源和影响。这本书就像一部史诗,让我看到了人类文明的演进,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我得说,《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自己对近现代史还算了解,但这本书却用一种我从未想过的方式,将我带回了那个时代。它不是那种堆砌史料的教科书,也不是那种卖弄文字的文学作品,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奇妙体验。那些黑白照片,每一张都充满了故事感,它们没有色彩的干扰,反而能更纯粹地展现事物的本质。我特别喜欢那些捕捉不同文化和地域的照片,比如非洲部落的生活场景,亚洲寺庙的庄严,以及欧洲城市的繁华。这些画面,让我看到了一个多元而又充满活力的世界,也让我反思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书中对科技发展和战争的描绘也让我感到震撼。我看到了最早的火车和汽车,看到了飞机的雏形,也看到了原子弹爆炸的惊人威力。这些影像,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人类在科技领域的飞跃,以及科技发展对人类文明带来的双重影响——既能带来进步,也能带来毁灭。作者在描述这些时,并没有回避那些残酷的真相,而是用一种客观而又不失深度的笔触,引导读者去思考科技的伦理问题,去反思战争的根源和代价。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不再是线性发展的单一叙事,而是多维度、多层次的理解。

评分

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 这本书,我最近才翻阅完毕,实在是意犹未尽,思绪万千。它给我带来的震撼,已经远远超出了阅读一本历史书的范畴,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感官旅行。作者的选材极其独到,那些泛黄的黑白照片,每一张都像是一个定格的时代切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情冷暖。我尤其喜欢那些捕捉普通人生活的瞬间,比如在街头辛勤劳作的小贩,在集市上讨价还价的妇女,或是放学后嬉戏打闹的孩子。这些画面,虽然没有色彩的点缀,却因为其真实性而更具力量,让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坚韧与希望。 再者,书中所呈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的硝烟,或是殖民地的独立运动,都通过黑白影像,以一种更加直接和震撼的方式呈现在我眼前。我记得有一张照片,是战后的废墟,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照片中的人们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悲伤,但同时,在某个角落,一位母亲正紧紧地搂着她的孩子,眼神中流露出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未曾熄灭的母爱。这样的对比,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和抽象的叙述,而是鲜活的、充满情感的个体命运的集合。作者对照片的解读也十分到位,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深入挖掘了照片背后的故事,探讨了其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让我对这些事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 nuanced 的认识。

评分

拿到《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以为不过是另一本泛泛而谈的历史读物。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而且错得离谱。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选择了用黑白照片作为叙事的主体,这种方式极具穿透力,能够直接触动人心。我记得有一张照片,是在大萧条时期,一群失业的美国人在排队领取救济粮,他们的眼神空洞而绝望,那种无声的控诉,比任何文字都更加有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不是那些宏大的政治事件,而是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和坚韧。 作者的解读也非常精彩。他没有简单地罗列照片,而是将它们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解读照片中人物的情感、社会的氛围以及事件的深远影响。我尤其欣赏他对于女性在历史进程中角色的展现。书中有很多关于女性参与劳作、参与政治运动、甚至在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照片,这让我看到了女性力量的觉醒,也让我对过去女性被边缘化的历史叙事产生了质疑。这本书就像一本无声的纪录片,让我沉浸其中,去感受、去思考,去重新认识那个已经远去的时代。

评分

说实话,我最近真的是被《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这本书给“镇”住了。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历史的影像集,但它所带来的思考,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那些黑白的照片,在没有色彩的干扰下,反而更能凸显出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的力度。我记得有一组照片,记录了法国大革命的余波,人们在街道上欢呼雀跃,同时也有一些画面展现了动荡和不安。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我感受到了历史变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也丝毫不逊于照片的视觉冲击力。他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堆砌,而是用一种朴实而又有力的语言,将照片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他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生活的描绘。从印度瑜伽士的冥想,到日本武士的严谨,再到美国西部牛仔的粗犷,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异域风情,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人类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所处的和平时代。

评分

坦白讲,《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这本书,真的让我重新认识了“历史”这个词。我以前总觉得历史是一堆陈年旧事,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却用一种极其生动的方式,将我拉进了那个遥远的时代。那些黑白的照片,就像一个个来自过去的声音,它们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因为其本身的纯粹而更具生命力。我记得有一张照片,是一位正在演说的政治家,他的表情激昂,周围的人群鸦雀无声,那种凝聚的氛围,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强烈的政治变革气息。 作者的解读非常深入,他不仅仅是在描述照片,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思考照片背后的意义。我特别欣赏他对不同社会思潮的展现。书中有很多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以及民族主义运动的照片,这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思想的碰撞和理想的追求。作者并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展现了不同思潮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它们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这本书就像一本活的历史课本,让我学到了很多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