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典籍选刊:赵州录校注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赵州录校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 文远 著,徐琳 校
图书标签:
  • 佛教
  • 赵州录
  • 校注
  • 中国佛教典籍
  • 选刊
  • 古籍
  • 佛学
  • 宋代
  • 禅宗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2469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3089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50
字数:39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赵州录校注》又名《赵州从谂禅师语录》、《真际大师语录》,三卷,唐代赵州从谂禅师述,文远记。文远记录徐琳校注的《赵州录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主要收录其上堂、示众、问答、对机、勘辨、偈颂等法语。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赵州录校注》以明版《嘉兴藏》(《径山藏》)本《赵州和尚语录》为底本,以《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嘉兴藏》三种大藏本的《古尊宿语录》做校本,予以校勘、注释,并于每条法语之后罗列与之相关的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重刻趟州祖师语录序
赵王与师作真赞
哭赵州和尚二首
助刻姓氏
赵州和尚语录卷上
赵州和尚语录卷中
赵州和尚语录卷下
赵州禅师语录补遣
附录一 赵州禅师相关资料
附录二 赵州禅师法嗣资料
附录三 赵州禅师公案
附录四 校注参考书目

前言/序言

  赵州录,又称赵州和尚语录、赵州禅师语录,是赵州从诠禅师接引僧徒、传法弘教时的法语,由其参学门人文速记录。径山藏中存有三卷本赵州和尚语录,共收赵州禅师化语、诗偈五百二十一则(首),记录了赵州禅师与师、僧、信徒问的对话。赵州禅师不谈玄说妙,亦不行棒呵骂,只以平常语和本分事解说禅法,启悟僧徒,形成了“不立一家家谱,独来独往”的赵州门风。
  一、赵州从谧禅师略说
  从论(七七八-八九七),或称全讼,俗姓郝。因后期久居赵州,故被称为赵州和尚。曹州(在今山东菏泽)郝乡人,或云青社缁丘人、青州临淄人。青社,古代借指青州(在今山东北部),青社与青州当指一地。张子开先生认为,缁丘盖即临淄二)。
  宋高僧传曰,赵州“童稚之岁,孤介弗群,越二亲之羁绊,超然离俗”。祖堂集称赵州于本州龙兴寺出家,嵩山瑠璃坛受戒。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却称三里稚于本州扈通院从师披剃”。联灯会要卷十二潭州神鼎鸿诬禅师:“南泉道:“我十八上便解作活计。”赵州道,“我十八上便会破家散宅。”五灯会元卷十八普贤元素禅师所录略同。可见趟州在未成年之时业已出家。
  南泉普愿当时在池州(今安徽省西南部)弘法。赵州“不昧经律,遍参丛林”,后随师行脚至南泉,与南泉的初次见面,便深得其赏识。祖堂集言赵州在嵩山瑠璃坛受戒后二造南泉,更无他往”。宋高僧传亦言赵州往嵩山琉璃坛纳戒,后闻池阳愿禅师道化高妙,“谂执心定志,钻仰忘疲,南泉密付授之”。而景德传灯录载,赵州在“平常心是道”的对话后,“乃往嵩岳琉璃坛纳戒,却返南泉”。祖庭事苑有类似的记载,赵州“既领旨,却往嵩岳,请戒而归”。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赵州录校注》是一部致力于挖掘、整理、研究中国佛教重要文献的学术丛书。本卷所收录的《赵州录》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严谨的校勘和深入的注疏,呈现赵州从谂禅师(778-897)卓尔不群的禅法思想和不朽的禅门公案。 赵州从谂,唐代著名禅宗高僧,以其“平常心是道”、“庭前柏树子”、“吃茶去”等经典公案名垂青史,其言行举止深刻影响了后世禅宗的发展。他一生参学广博,行迹遍布南北,与马祖、百丈等禅宗巨匠同出一源,却又自成一脉,展现出超越时空的智慧光芒。他的禅法以“无位真王”、“绝待圆融”为核心,不落阶梯,不涉知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出人意表的机锋,至今仍是参禅者体悟大道的重要阶梯。 《赵州录》作为记录赵州禅师言行事迹最主要的文献,历代流传,但由于年代久远,版本众多,内容参差不齐,存在不少讹误和缺漏。本次《中国佛教典籍选刊:赵州录校注》的编纂,正是为了解决这一学术难题。编者团队历时数载,搜集整理了现存的多种《赵州录》版本,包括宋、元、明、清各代的刻本、抄本,甚至包括一些零散的文献资料中引用的赵州禅师语录。通过细致的比对、考证,逐字逐句进行校勘,力求还原《赵州录》最接近赵州禅师原貌的文本。 在校勘的基础上,编者又对《赵州录》进行了详尽的注疏。注疏部分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解释,更是对赵州禅师禅法思想的深度解读。每一则公案,每一次机锋,都联系赵州禅师的整体思想体系,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佛教宗派的流变、以及后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注疏不仅解释了公案的字面意思,更揭示了其背后所蕴含的禅机妙理,帮助读者跨越时空的界限,体悟赵州禅师“一切皆无”的空性智慧和“万法皆是”的圆融妙用。 具体而言,《赵州录校注》在内容编排上,力求科学合理,便于读者理解。全书大致可分为几个部分: 一、版本考证与校勘说明 在正文开始之前,会有一部分详细的版本考证。这部分将列举本次校注所依据的主要版本,并对各版本之间的异同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版本进行比对,指出其文字上的差异,并根据历史文献的可靠性、以及各版本流传的脉络,选择最准确的字句,加以校正。校勘说明部分会详细列出每一处重要的校订依据,以及所做的校勘标记,让读者清晰地了解校注过程的严谨性。这部分工作对于学术研究者而言,是理解文本可靠性的重要基础,也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发展。 二、赵州从谂禅师生平事迹简述 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赵州录》中的内容,编者会在前言或附录中,简要介绍赵州从谂禅师的生平事迹、师承渊源、以及他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这有助于读者将《赵州录》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理解其产生的时代土壤和赵州禅师所处的宗教环境。 三、校注本《赵州录》正文 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正文部分将以校勘准确、文字清晰的版本呈现《赵州录》。每一则语录、每一段公案,都会附有详细的校注。 校勘部分: 对比不同版本,选取最准确的字词,并在脚注或文本旁注明校勘的依据,例如“某本XX字”、“某本XX作XX”等,清晰呈现字词的演变和选择理由。 注疏部分: 字词解释: 对于一些古语、佛学术语、以及当时特定的表达方式,进行必要的解释,帮助读者理解字面意思。 公案背景: 阐释公案的来龙去脉,例如提及赵州禅师与哪位僧人对话,当时发生的情境等。 禅法解读: 这是注疏的重点。深入解读公案中赵州禅师所展现的禅法思想,如“无念”、“无相”、“无得”、“平常心”、“即心即佛”、“佛佛道同”等核心概念。例如,对于“庭前柏树子”一则,注疏会分析赵州禅师为何指示“庭前柏树子”,其背后蕴含了如何破除知见、直下承当的禅机。 机锋解析: 赵州禅师的机锋往往出人意表,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注疏会解析这些机锋的巧妙之处,以及其如何直指人心,震动妄情。 联系与拓展: 将具体的语录或公案,与其在《赵州录》中的其他部分,甚至与其他禅宗典籍(如《楞伽经》、《金刚经》、《维摩诘经》等)进行联系,展现赵州禅师思想的系统性和包容性。同时,也会引用后世大德对这些公案的解读,进行比较和探讨。 历史与文化语境: 适时地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解释赵州禅师的言行。例如,佛教在唐代的传播情况、与其他宗教的互动、士大夫阶层对佛教的态度等,都能为理解《赵州录》提供更丰富的视角。 四、附录 为丰富本书的内容,提高其学术价值,本书还可能包含以下附录: 赵州从谂禅师年谱: 详细记录赵州禅师一生的重要事迹和时间节点。 《赵州录》各版本目录: 罗列本书参考的主要版本及其相关信息。 相关文献索引: 辑录与赵州禅师相关的其他重要文献,供读者进一步研究。 研究综述: 简要梳理历代学者对《赵州录》和赵州禅师思想的研究成果,指出研究的现状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图示或图解: 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公案,可能会辅以简单的图示或示意图,帮助读者形象化理解。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赵州录校注》不仅仅是一本佛教典籍的整理本,更是一部深入探索中国禅宗智慧的学术著作。通过对《赵州录》的严谨校勘和深度注疏,本书旨在让更多读者,无论是佛教研究者、禅修者,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都能穿越历史的烟尘,亲近赵州从谂禅师那直指人心的禅法,体悟那“平常即是道”的深刻智慧。本书的出版,将为中国佛教史、禅宗史研究提供一份宝贵的学术财富,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扇领略中国禅宗文化魅力的窗口。本书力求呈现赵州禅师的“当下即是”、“平常心是道”的真实面貌,让读者在阅读中,体悟那份超越语言文字的、最根本的生命解脱之道。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套选刊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它像一座坚固的桥梁,连接着我们与那个遥远而辉煌的知识时代。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与历史的深度对话,让我对中国文化中那种内敛而深远的智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书中的思想不仅关乎宗教信仰,更触及了人生哲理、伦理道德等诸多层面,其影响力是辐射性的。我非常赞赏出版方花费大量精力将这些珍贵的文献整理成册的决定,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更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责任担当。这本书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存古”这一理念最有力的践行。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在保持学术性的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一种平易近人的叙事感。虽然面对的是古代的佛典选篇,但作者的解读和引言部分,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他们似乎很懂得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总能在关键的地方点拨一二,引导我们顺着思路自然地进入情境。这使得原本可能高高在上的哲学思辨,变得触手可及。我个人觉得,它非常适合那些想要系统了解某一历史阶段佛教思想发展脉络的初学者,它既有扎实的文献基础,又不失亲和力,是那种可以放在床头慢慢品读的书籍。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它像一把精巧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禅宗思想核心的大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那位高僧大德的教诲声在耳边回荡,那种穿越时空的震撼感是任何现代解读都难以比拟的。作者在对原文的梳理和阐释上,展现出了深厚的学养和独到的见解,很多过去我认为晦涩难懂的地方,在他们的笔下变得豁然开朗。这套选刊的价值,不仅在于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文献,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和传承古老智慧的有效途径。它要求读者付出耐心,但所获得的回报是巨大的——是对佛教义理更深层次的洞察和个人精神世界的拓展。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真是没得说,拿到手就有种庄重肃穆的感觉。内页的排版也十分清晰,注释的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眼睛非常舒服。对于我们这些对古代文献不太熟悉的读者来说,这种精心设计的排版简直是福音。尤其是那些繁体字和文言文的对照处理,做得非常到位,让人在学习古文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哲学意涵。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书脊的装订,看着就知道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如果你是那种喜欢收藏实体书,并且对阅读体验有较高要求的人,这本书绝对值得你入手。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每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那份敬畏与珍视。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每一个引文的出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旁边的校勘记详实得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团队的细致入微。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这种对文献源流的追溯和考证是至关重要的,它保证了我们所阅读和引用的内容的准确性。我曾经花了好几天时间去比对其中一处引文的异本差异,结果发现书中的处理方案是最为审慎和合理的。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套完整、可追溯的研究工具。它让我想起那些在浩瀚的文海中披沙拣金的学者们,他们的辛勤工作,最终凝结成了我们眼前这份精良的成果。

评分

唐代禅宗大师赵州从谂语录及资料迄今为止最全面收录,将风靡唐宋传承千年的“赵州禅”面貌完整的展现出来。

评分

值得阅读。

评分

這次京東6.18活動太給力了。許多關注已久的貨這次基本買入。感謝?。

评分

佛教经典,中华书局这个系列很好,感谢经典促销

评分

关于禅宗大师的文献,希望能看懂。

评分

评分

非常好,非常喜欢,感谢京东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挺好的一本书,很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