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干净!我说过多少遍了?”“牙,刷了吗?”
“要熬到什么时候?明早起不来我可不管啊!”……
妈妈总是凶巴巴的,动不动就发怒,
难道……我有一个假妈妈?她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呢?
充满童趣、充满生活气息的绘本,每个妈妈都有忍不住爆发的时刻,彼时彼刻,怒气冲冲的妈妈在孩子眼中是怎样的形象呢?也许,真正的妈妈被发怒星人绑架了,眼前的是发怒星人变的!他们想要控制小孩子,占领地球!……故事充满童心童趣,又引得妈妈们反思:妈妈的唠叨、发怒虽然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爱的表达也要有合适的方法呀。这个故事一定能提高亲子之间的相互理解,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
杉山佳奈代:日本知名的绘本作家,其作品风趣幽默,充满生活气息,受到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
好吧,我承认,我就是故事里的那个发怒星人。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和孩子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太有趣了,熊孩子的想象力真是异想天开!读完之后,小朋友很认真地说:“妈妈,以后我一定不做那么多惹你生气的事情,你也不要总是发怒啦。”OK,一言为定!
——小茹,6岁男孩的妈妈
这是写给妈妈的情绪管理绘本呀!非常形象,讲的就是我家的日常嘛。仿佛看到了平日的自己,让人能平静下来思考自己的行为对孩子带来的影响。每个妈妈都爱孩子,但是有时候我们的不理性行为会让孩子疑惑“妈妈不爱我了吗”,以后一定要注意了。导读中提供了情绪管理小贴士,认真用起来!
——露露,5岁女孩的妈妈
如果让我像仙境中的爱丽丝一样,身材突然缩成四五岁的小孩子那样,面对一个冲自己凶巴巴、怒气冲冲的女子,恐怕我也会产生“妈妈是怪兽”的错觉!也许人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发怒星人,这个小怪兽会与“理智”小天使对抗。我们要做的就是控制情绪,不要让小怪兽占了上风,让自己的行为更加理性。
——周莉,图画书编辑,4岁男孩的妈妈
我的妈妈是怪兽!
图画书编辑、儿童阅读推广人 周莉
“妈妈不是原来的妈妈了。”你有没有听孩子这样说过呢?
“手,洗了吗?”“赶快吃!”“再不整理好我就把这些玩具扔了!”“要熬到什么时候?明早起不来我可不管啊!”……伴随着这些话的,是大大的嗓门儿、竖起的眉毛、瞪圆的眼睛、叉起的双臂,因发怒而微微发红的脸颊,还有那副盛气凌人的架势……天哪,这是妈妈吗?分明是个大怪兽呀!
翻开书,是妈妈们熟悉的场景——玩具散落一地,孩子只顾玩耍,视若无睹。妈妈不可避免地生气了!周围仿佛被外星怪兽入侵的气氛笼罩,连巴斯光年都露出战战兢兢的表情,大气不敢出。
妈妈发怒的样子实在太丑、太可怕了!小主人公也开始怀疑:难道……是发怒星人把妈妈绑架后,伪装成妈妈,用发怒让小孩乖乖听话?说不定,发怒星人正计划着占领地球呢!
小主人公一本正经地分析之后得出结论:妈妈的种种发怒行为,其实都是发怒星人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说要把玩具扔掉,其实是想带回自己的星球;强迫小孩吃不喜欢的东西,是为了让他们没力气反抗;催小孩早点睡觉,是为了方便和同伙通信……好像分析得不无道理呢!考虑到平日妈妈有时也会这样做,可能连小读者也会开始质疑——我的妈妈,不会也是发怒星人变的吧?!
为什么小主人公会想象出“发怒星人”这样一个形象呢?生活是儿童想象力的源泉。生活里反复出现的形象会在儿童的头脑中产生意象,想象力就是在意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画面上,小主人公的房间里到处是这种绿色的小怪物形象:书架上是绿色的奥特曼小怪兽,书包里的图书封面、科普书《宇宙》、卡片、漫画书上,甚至笔筒里,都有这样的小怪兽!这些细节透露出一个信息:小主人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他对外星人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是喜欢这个“发怒星人”的。
凯迪克大奖绘本《大卫,不可以》的画面上,我们只看到被一次次制止的淘气小子大卫,《救命!妈妈是发怒星人》则把画面之外的妈妈呈现到台前。这位妈妈对孩子各种提醒、督促,甚至恐吓、威胁,其实都是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收拾整理、爱惜玩具、礼貌待人、早睡早起……妈妈的唠叨,字字句句都饱含着浓浓的母爱呢!
只不过,爱也要讲究合适的表达方式。如果让我像仙境中的爱丽丝一样,身材突然缩成四五岁的小孩子那样,面对一个冲自己凶巴巴、怒气冲冲的女子,恐怕我也会产生“妈妈是怪兽”的错觉!
惭愧的是,多少次,我也曾这样凶巴巴地站在孩子面前。读完这个故事,当孩子泪光闪烁,用万般委屈的小眼神看着我,说:“妈妈,请你改改坏脾气……”我就会心头一颤,仿佛看到那个绿色的发怒星人小怪兽正从我身后冒出来,对着孩子张牙舞爪呢!于是赶紧甩甩头,调节情绪,把小怪兽关回去。
也许人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发怒星人,这个小怪兽会与“理智”小天使对抗。我们要做的就是控制情绪,不要让小怪兽占了上风,让自己的行为更加理性。
回到故事中,后环衬上,“妈妈”摘下面具,脱下外套,一步步露出了真面目——不得了了,妈妈果真是发怒星人伪装的!这么说来,刚才她在故事里说自己并不是发怒星人,那种种解释,其实是发怒星人又在欺骗小孩子呀!果然,绘本的环衬暗藏着大大的玄机!
最近翻阅了一本探讨宇宙奥秘的科普读物,简直是大开眼界!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在天文学领域浸淫多年,他对星系的形成、黑洞的本质以及暗物质的研究都进行了非常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个人对那些复杂的物理公式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用大量生动的比喻和精美的图表,将原本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清晰可见。比如,它描述时间膨胀效应时,用了一个在高速列车上进行的一场永恒的对弈来做比方,让我瞬间理解了相对论的奇妙之处。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极具逻辑性,从我们熟悉的太阳系开始,一步步引导读者走向更遥远的星系团,每一次跨越都伴随着知识的积累和认知的拓展。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探讨了一些前沿的猜想,比如多重宇宙的可能性,作者并没有给出绝对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保持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去探索。对于任何对浩瀚星空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绝佳的入门指南,同时也能给资深爱好者带来新的思考角度。它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宇宙的固有印象,让我更加敬畏自然的规律和智慧。这本书的排版清晰,索引做得也很细致,方便查找特定主题,绝对是书架上不可或缺的“星图”。
评分最近拜读了一本聚焦于19世纪欧洲音乐美学变迁的理论专著,内容相当硬核,但逻辑推演极其严密,令人叹服。这本书的核心在于分析了浪漫主义后期作曲家们如何利用和声的不协和性来表达个体精神世界的冲突与挣扎,这与古典主义时期的和谐与平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对特定乐段的分析达到了微观的、近乎解构的程度,他不仅仅告诉你某个和弦“听起来很忧伤”,而是从功能和声学的角度,精确地解释了为什么这种特定的音高组合能触动听者的潜意识。书中引用了大量作曲家的书信和同时代的乐评文章,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使得我们可以置身于当时的文化语境中去理解这些音乐的诞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学术化,充满了精确的术语和复杂的论证链条,但对于喜爱古典音乐并希望探究其深层结构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宝库。它教会我如何“更聪明地聆听”,将耳朵从单纯的娱乐接收器,升级为能够分析和欣赏复杂艺术构思的工具。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列表详实到令人发指,足见作者在这方面的钻研之深厚,绝对是音乐理论研究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评分我最近偶然间接触到一本关于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演变的专业书籍,本来以为会枯燥乏味,没想到读进去后就停不下来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仅仅罗列了哥特式、罗马式等风格的特点,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风格背后的社会、宗教和技术背景。作者认为,建筑是凝固的历史,通过研究一座大教堂的飞扶壁是如何从支撑结构演变成装饰主题的,就能窥见当时工匠们对力学和美学的极致追求。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捕捉,比如对彩色玻璃窗光影效果的描述,简直像是在读一篇华丽的散文诗。书中收录了大量的历史手稿复印件和精确的建筑剖面图,对于想要研究建筑史的学者来说,这些一手资料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着作者一起穿越回到了那个骑士与信仰交织的时代,亲身感受了那些宏伟的石砌结构是如何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这本书的学术深度是毋庸置疑的,但行文的流畅和优美,使得即便是对历史不甚了解的普通读者,也能从中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它不是一本快餐式的读物,更像是一场需要细细品味的文化朝圣之旅。
评分天哪,我最近读了一本超级可爱的书,讲的是一个关于小动物如何在森林里建立新家的故事。这本书的插画简直是艺术品,每一页都充满了活力和细腻的笔触。作者对森林生态的描绘非常生动,我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小鸟的歌唱。最让我感动的是,故事里的小动物们面对困难时的团结和智慧。他们不是简单地依靠运气,而是通过集思广益,用自己的特长去解决问题。比如那只总是慢吞吞的乌龟,在大家需要搬运重物时,它想出了一个利用藤蔓和滑轮的巧妙方法,真的太机灵了!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看的,成年人读了也会被那种纯粹的善良和互助精神所感染。它教会我们,无论身处何种逆境,只要心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本书的文字节奏把握得非常好,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多句子都很有韵律感,非常适合大声朗读给小朋友听。我特别喜欢其中一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但真正的温暖,是我们在风雨中为彼此撑起的一把伞。”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用心,封面是那种磨砂质感的,拿在手里很舒服,而且纸张的厚度也让人感觉很耐用,绝对是值得收藏的一本佳作。
评分我刚刚读完一本关于城市规划与社区营造的非虚构作品,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家”和“邻里”的理解。作者以几个截然不同的城市改造案例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保留和重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书中批评了许多“以车为本”的规划理念如何割裂了社区的活力,转而大力提倡“以人为尺度”的设计哲学。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第三空间”的讨论,作者强调了公园、社区图书馆和街角咖啡馆这些非正式聚集地的核心作用,它们是孵化创意、建立信任的温床。书中有一个案例是关于如何通过巧妙设置步行街和公共座椅,让原本冷漠的居民重新开始互相交流,最终形成一个互助网络,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这本书的论述充满了人文关怀,它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基于大量扎实的田野调查和访谈记录。阅读时,我经常停下来思考自己居住的社区,反思我们是否真的在为“生活”而设计,还是仅仅在为“容纳人口”而建设。这本书配有一些手绘的概念图,非常直观地展示了理想社区的蓝图,是规划、设计乃至关心社区发展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案头书。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写评价写评价,赚京豆赚京豆!
评分写评价写评价,赚京豆赚京豆!
评分京东只要有活动,就忍不住囤书,留着慢慢看吧。
评分上京东购物,都是正品,价格也比超市的优惠,
评分暑假做起来。现在的娃不容易啊。。。都在提前学。
评分京东的物流值得信任,准时,娃不喜欢这个画风
评分京东的物流值得信任,准时,娃不喜欢这个画风
评分暑假做起来。现在的娃不容易啊。。。都在提前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