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手册》内容简介:本书是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兄弟单位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组织编写的一本适合院前急救工作人员的实用工具书。本书共分七章,分别阐述了院前急救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院前急救各类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行为规范、院前急救行业核心管理制度和相关预案等内容。由于我国院前医疗急救起步相对较晚,且急救模式建制各有不同,其组织、管理、实施亟须统一和完善。本书可以为急救管理者提供参考,对规范院前急救医疗行为,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急救医疗整体水平,建设现代化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帮助。
编者:刘力
刘力,男,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现江西中医药大学)。先后在九江市中医医院、九江市卫生局工作,现任九江市紧急救援中心党支部书记。致力于医院医疗管理研究,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行政管理经验,曾在江西省率先主导开展“星级护士”评选和“信得过医院”创建活动,得到了原国家卫生部和原江西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健康报》头版曾以《这里星光灿烂》进行了专题报道。调任九江市紧急救援中心后,积极推动九江市急救服务水平提升和院前急救体系建设。连续两年带队获得江西省院前急救技能大比武一等奖,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大比武获得优胜奖。九江市紧急救援中心还被九江市委授予“全市十佳群众满意窗口单位”光荣称号。
目录
第一章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概述
一、急救中心的工作职责
二、院前医疗急救的概念
三、院前医疗急救的特点
四、院前医疗急救的原则
五、院前医疗急救的主要措施
六、院前医疗急救的基本要素
七、院前医疗急救的安全隐患
第二章急救医疗
第一节院前急救人员职责
一、急救站站长职责
二、急救医师职责
三、急救护士职责
四、驾驶员职责
五、担架员职责
第二节院前急救人员行为规范
一、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尊重患者,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
三、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四、遵纪守法,加强院前医疗行风建设
五、因病施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六、严谨求实,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七、团结协作,做好上级交办各项工作
第三节院前急救人员工作规范
一、急救前准备工作规范
二、急救流程中工作规范
三、下班前准备工作
四、急救搬运技术规范
五、急救医疗运送规范
六、院前医疗急救规范用语及禁用语
七、院前医疗急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八、药品器械配置规范
第四节相关预案
一、院前医疗急救工作预案
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应急处理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应急预案
四、院前急救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预案
第五节院前急救医疗核心制度及相关管理规定
一、院前急救首诊负责制度
二、院前急救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三、值班制度
四、交接班制度
五、病历管理制度
六、院前急救查对制度
七、院前急救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八、院前急救知情告知制度
九、“无主”患者院前急救处置规定
十、急救站管理制度
十一、现场死亡患者处理规定
十二、死亡患者报告制度
十三、开具死亡证明规定
十四、药品管理制度
十五、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十六、救护车管理制度
十七、院前急救消毒隔离制度
第三章调度指挥与通信
第一节“120”急救服务台岗位要求及培训
一、“120”急救服务台工作人员准入标准
二、“120”急救服务台岗位培训
第二节“120”急救服务台工作规范
一、“120”急救服务台首接负责制度
二、“120”急救服务台调度员职责
三、调度科管理制度
四、“120”急救服务台受理流程及规范用语
五、突发公共事件救援
六、规范记录与报告
七、院前急救应急联动工作制度
第三节通信调度设备维修制度
一、中心机房
二、分站通信设备
第四节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网络管理
二、数据管理
第四章驾驶员及车辆管理
第一节人员管理
一、驾驶员档案管理
二、驾驶员行为规范
三、车辆交接班规定
四、驾驶员值班规定
五、驾驶员培训有关规定
六、驾驶员处罚规定
第二节车辆管理
一、车辆技术档案
二、车辆保养规定
三、车辆用油管理规定
四、车辆修理保养规定
五、急救车辆的报废与更新规定
第五章急救人员的教育及培训
第一节管理制度
第二节基本要求
一、医师、护士
二、调度人员
三、驾驶员
四、担架员
第三节教育培训
一、岗前培训
二、岗位复训
三、岗位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第六章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控制与评分标准
一、急救中心基本要求
二、院前急救调度指挥
三、院前急救医疗
四、院前急救车辆管理
五、急救中心基础建设
六、救护车、医疗设备与装备配备
七、院前急救药品配置
八、急救中心财务管理
九、急救中心整改落实情况
十、院前医疗急救质量控制指标
第七章行政管理制度
一、考勤管理制度
二、会议制度
三、公务接待制度
四、总值班制度
五、信访制度
六、日常办公及卫生管理制度
七、办公电脑及打印、复印管理规定
八、仓库管理制度
九、公章使用管理制度
十、电话管理制度
十一、后勤管理制度
十二、水电管理制度
十三、新闻宣传管理制度
十四、安全保卫工作制度
十五、财务管理制度
附件
附件一:急救中心综合管理检查评分标准(500分)
附件二:急救中心(站)质控检查评分标准(500分)
附件三: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节选)
前言
院前医疗急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政府主办的公益性事业。近年来,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医疗急救需求、积极应对SARS等疫情和数次严重地震灾害方面,院前医疗急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政府的重视。
目前,我国院内急诊急救体系通过等级医院评审得到完善和规范,但院前医疗急救起步相对较晚,且急救模式建制各有不同,其组织、管理、实施亟须统一和完善。为进一步规范院前急救医疗行为,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急救医疗整体水平,建设现代化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兄弟单位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手册》。
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院前急救工作人员的实用工具书,能够对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虽经反复琢磨,竭力推敲,但因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我们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断修订。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多名急诊医学专家、院前急救管理专家、院前急救一线人员的大力支持,并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编委会
2017年11月11日
作为一名长期参与急救培训的讲师,我一直致力于寻找能够真正提升学员实操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教学资源。《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手册》无疑是我近年来发现的、最具价值的教材之一。我尤其赞赏书中在“模拟场景训练”方面的设计。它不仅仅是文字的描述,更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引导学员去思考,去模拟在真实场景下如何进行决策和操作。例如,书中关于“多发伤患者的院前评估与处理”的章节,通过一个复杂的车祸场景,详细展示了如何进行全面而快速的身体评估,如何识别潜在的致命性损伤,以及如何根据伤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急救。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远比枯燥的理论讲解更能让学员掌握知识。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急救误区辨析”的环节,通过列举一些常见的错误操作和原因分析,帮助学员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对于提高急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非常有帮助。我也注意到书中对“转运时机与方式的选择”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对于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得到持续有效的救治,以及最大程度地减少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体而言,这本书集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于一体,是当前院前急救领域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
评分我是一名有着十几年经验的院前急救老兵,这次偶然翻阅了《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手册》,着实被其中不少新颖的视角和详实的案例分析所吸引。多年来,我们一直在遵循既定的操作规程,但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总会有一些新的理念和技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更新。《手册》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涵盖了基础急救技术,更深入地探讨了一些高级生命支持(ALS)的细节,例如在复杂心律失常的处理上,书中提供了非常清晰的鉴别诊断流程和药物选择依据,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独立判断的急救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的章节,在紧张的现场环境下,有效的沟通和默契的配合是保证救治成功的关键。书中通过几个真实的急救案例,生动地展现了团队成员之间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协调行动,从而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这让我反思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沟通盲点,并从中学习到了改进的方法。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心理支持和压力管理,这对于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的急救人员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心态,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指南,更像是一次深度的理论升华与实践经验的提炼,对于经验丰富的急救人员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城市基层从事急救工作的医生,我深感《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手册》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我们所在的区域,地形复杂,交通拥堵是常态,如何在这种条件下,快速、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处置,一直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这本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行动框架。书中关于“现场安全评估”的细致讲解,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现场环境(如交通事故、火灾现场、高楼坠落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这对于我们保障自身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复杂交通意外”的处理流程,详细列出了多车连撞、车辆变形等情况下的现场处置要点,这对于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复杂场景非常有指导意义。而且,书中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如新生儿、儿童、老年人)的急救特点进行了区分,这使得我们的救治更加精准和人性化。例如,对于儿科急救,书中强调了儿童特有的生理特点和常见急症,以及如何根据体重计算药物剂量,这对于减少用药错误非常有帮助。另外,书中对常见急危重症(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重症哮喘等)的院前处置,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步骤和标准,这大大提高了我们诊断的准确性和处置的及时性。这本书的内容紧贴临床实践,实用性极强,是基层急救人员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手册》简直是我在急诊科夜班生涯中遇到的最及时、最实用的救命稻草!我是一名刚刚入职不久的年轻护士,虽然在学校里学过理论知识,但真正面对突发情况,尤其是那些争分夺秒的院前急救场景时,总会感到手足无措。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清晰、条理分明地指引我前行。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的部分,它不仅详细列出了操作步骤,还配有清晰的图示,甚至还穿插了一些临床中容易遇到的误区和纠正方法。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接到一个疑似心脏骤停的呼叫,赶到现场时,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翻开这本书,快速浏览了一下关于成人CPR的要点,这让我更加镇定地投入到工作中,也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此外,书中关于常见创伤、中毒、过敏反应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也写得非常到位,很多细节都是在日常教学中难以触及的。例如,在处理烧伤患者时,书中强调了“降温、止痛、覆盖”的原则,并给出了不同程度烧伤的处理建议,这比我之前模糊的印象要具体和有指导意义得多。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知识体系非常全面,覆盖了院前急救的各个方面,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操作性极强,对于初学者和基层医务人员来说,绝对是必备的案头宝典。
评分坦白说,我在接触《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手册》之前,对院前急救的认知还停留在一些基础的抢救流程上。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让我看到了院前急救体系的精妙与严谨。我一直对急救中的“黄金一小时”概念非常感兴趣,这本书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它不仅仅是强调时间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它详细分析了在这“黄金一小时”内,如何通过标准化、系统化的流程,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书中关于“伤情分级与检伤分类”的详细讲解,以及如何根据现场情况快速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分级,从而优先救治重症患者,这在我看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它避免了在混乱的现场可能出现的顾此失彼的情况。我还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设备与药品管理”的章节,它详细列出了院前急救箱中应配备的必备药品和器械,并对这些物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这对于确保我们随时都能拥有充足且有效的急救资源,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合理,逻辑清晰,从现场评估到具体处置,再到转运和交接,层层递进,使得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各项急救技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