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係列
《數學的故事》《神奇的數字零》《像數學傢一樣思考》《數學天方夜譚》……每一本都在展示數學的神奇和魅力,讓讀者在通俗閱讀中進入專業領域,成為科普圖書榜上的常客。
★作者背景:專業與通俗
“對於塞弗筆下復雜的概念關係網,即使是不懂數學的人也能清楚領會。”
——《波士頓環球報》
“作為一個技巧嫻熟的科學記者,塞弗選擇以抽離之姿將那些復雜概念一一闡明……(書中)簡練的解析說明令人耳目一新……而且直截明瞭。”
——《紐約時報》
“塞弗擁有榨乾現代理論的能力……敘述十分明晰,讀來猶如常識科普。”
——《沙龍》
“與常人認知不同的是,其實,作傢中筆法zui為明晰的往往是數學傢(伯特蘭·羅素榮獲的是諾貝爾文學奬,而非數學奬),塞弗便是一個典例。他書寫描摹人類的恐懼、天纔的謬誤和思維的宏大野望,輕描淡寫,卻透著誘人魔力。”
——《亞特蘭大憲法報》
★內容生動形象
“塞弗以輕鬆的語調來探討這一深奧的話題。掩捲時,應該沒有讀者會質疑塞弗的這個觀點。‘零’是人類構想的各類概念中zui為奇妙的一個,因此也是zui為危險的一個……塞弗的文章為那些在數學和科學課堂上掙紮的人們提供瞭一扇窗口,讓他們可以一窺微積分的強大與現代物理學中的一大難解課題……這冊小書極富趣味,引人深思,揭示瞭人類洞察力與深層不確定性的其中一個根源所在。”
——《齣版人周刊》(星級書評)
★意義重大
在充滿0的宇宙裏,邏輯潰不成軍,量子理論和相對論土崩瓦解。物理學上所有大謎題背後都潛藏著0的身影,黑洞的無限密度是除以0,無中生有的大爆炸也是除以0,真空的無窮能量還是除以0……科學傢們最終知道,宇宙始於0,終於0。
誰能掌握0,誰將掌握宇宙的奧秘。
這是一場關於數字0的奇妙曆險,除瞭追蹤0的符號與意義的演變曆程,還有數字0的宗教、曆史、哲學及科學的想象。
在0齣現之前的年代,純粹的邏輯是主宰者,宇宙建構在有理數之上,昭顯著上帝的存在,一切皆有跡可循,秩序井然。
隨後,在充滿0的宇宙裏,邏輯潰不成軍,量子理論和相對論土崩瓦解。物理學上所有大謎題背後都潛藏著0的身影,黑洞的無限密度是除以0,無中生有的大爆炸也是除以0,真空的無窮能量還是除以0……
科學傢們zui終知道,宇宙始於0,終於0。誰能掌握0,誰將掌握宇宙的奧秘。
本書文筆簡練,字句詼諧,內容豐富,極具啓發意義,既是作者對世間zui古怪的數字投去的審視目光,也是作者對人類思想中zui偉大的悖論進行的深沉思考。
查爾斯·塞弗(Charles Seife),畢業於耶魯大學,科學記者,《科學美國人》《經濟學人》《連綫》雜誌撰稿人。查爾斯·塞弗有四本專著,包括《數字是靠不住的》《瓶中的太陽》《零》等,曾榮獲國際筆會/瑪莎·阿爾布蘭奬非小說類奬項,他的書被《紐約時報》列入推薦書目名單。現定居美國紐約,為紐約大學新聞學專業教授。
譯者簡介
楊立汝,女,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譯有長篇小說《逃離柏林》《焚燒的紙天空》,散文集《散步》等。
目 錄
CONTENTS
第0章 無效 / 008
第1章 無所作為/ 011
沒有“0”的生活/ 012
0的誕生/ 017
虛無的可怖特性/ 024
第2章 無中難以生有/ 030
古希臘數學哲學的起源/ 031
無限、虛無與西方世界/ 044
盲目的日子/ 057
第0個數字/ 062
無限虛無/ 064
第3章 不入虎穴/ 066
0的轉世再生/ 069
阿拉伯數字/ 075
我是自有永有的:虛無/ 077
0的勝利/ 081
第4章 虛無而無限的上帝/ 085
問題的解決/ 086
0與虛無/ 094
神聖的賭注/ 102
第五章 無窮個零與無神論數學傢/ 106
無限個0 / 107
0與神秘的微積分/ 113
神秘的落幕/ 125
第六章 無窮的雙生子/ 130
虛數/ 131
點與對點/ 134
無窮的0 / 145
第七章 絕對零度/ 155
0熱度/ 156
量子力學中的0:無限能量/ 162
相對論中的0:黑洞/ 172
不勞而獲的利益?/ 182
第八章 0點0刻/ 186
0的放逐:弦理論/ 187
第0個小時:大爆炸/ 193
第∞章 0的最終勝利/ 202
超越無限/ 204
附錄A 如何證明丘吉爾等於鬍蘿蔔/ 206
附錄B 黃金比例/ 209
附錄C 導數的現代定義/ 211
附錄D 康托爾列舉有理數/ 213
附錄E 製作屬於你自己的蟲洞時光機/ 216
附錄A
如何證明丘吉爾等於鬍蘿蔔
令a與b都等於1。由於a等於b,可得:
b2 = ab (等式1)
由於a必然等價於它本身,可得:
a2 = a2 (等式2)
令等式2減去等式1,可得:
a2 – b2 = a2 – ab (等式3)
我們可對等式3進行提公因式,即a2 – ab等於a(a – b);同樣地,a2 – b2等於(a +b)(a – b)。(至此,每一步運算都十分閤理,你可以自行代入具體數字進行驗算。)將提公因式後的式子代入等式3,可得:
(a + b)(a – b) = a(a – b) (等式4)
到目前為止,一切順利。現在,令等式兩邊同時除以(a – b),可得:
a + b = a (等式5)
兩邊同減去a,可得:
b = 0 (等式6)
然而,在證明伊始,我們已令b等於1,所以這意味著:
1 = 0 (等式7)
這個結果十分重要。再進一步論證,我們知道溫斯頓·丘吉爾有一個頭,但根據等式7,1等於0,那也就是說,丘吉爾沒有頭。同樣地,丘吉爾沒有葉狀纓子,而1等於0,因此丘吉爾頸上長有1個葉狀纓子。
令等式7兩邊同乘以2,可得:
2 = 0 (等式8)
丘吉爾有兩條腿,因此他沒有腿;丘吉爾有兩隻手,因此他也沒有手。現在,令等式7兩邊同乘以溫斯頓·丘吉爾的腰圍(以英寸為單位),可得:
(丘吉爾的腰圍) = 0 (等式9)
這意味著,溫斯頓·丘吉爾的下半身已被壓縮成一個點,而他的上半身則成瞭錐形。再有,溫斯頓·丘吉爾是什麼顔色的?取他身上輻射齣的任意一道光並從中任選齣一個光子。令等式7兩邊同乘以該光子的波長,可得:
(丘吉爾的光子的波長) = 0 (等式10)
再令等式7兩邊同乘以640納米,可得:
640 = 0 (等式11)
將等式10與等式11相加,可得:
(丘吉爾的光子的波長) = 640納米
這意味著這個光子,或丘吉爾先生輻射的其他光子,是橙色的。因此,溫斯頓·丘吉爾是亮橙色的。
總的來說,我們從數學層麵證明瞭,溫斯頓·丘吉爾既沒有手腳,也沒有頭,反而長瞭一簇葉狀纓子,隻剩一個錐形的上半身,並且他是亮橙色的。顯然,溫斯頓·丘吉爾是一個鬍蘿蔔。(還有一個更簡單的證明方法。等式7兩邊同時加上1,可得:
2=1
溫斯頓·丘吉爾和鬍蘿蔔是兩樣完全不同的事物,因此,他們是同一件事物。不過這一種證明方法不夠清晰直截。)
這個證明過程到底哪個環節齣瞭差錯呢?隻有一個步驟存在紕漏——等式4推導至等式5的過程齣瞭問題。我們令等式4兩邊同除以a – b。但是,注意!因為a與b都等於1,因此a – b = 1 – 1 = 0。我們做瞭除以0的運算,從而得齣1 = 0的荒謬結論。從1 = 0齣發,我們可以對宇宙間的所有觀點予以證明,不管這些觀點是正確的還是無理的。數學的整個框架就此崩塌。
如果運用不當,0將有能力把邏輯的國度夷為平地。
說實話,剛開始翻開這本書時,我對它的期待值並不高,以為又是那種老生常談的“數學之美”的贊頌,但很快我就意識到我錯得離譜瞭。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結構”和“模式”的挖掘達到瞭近乎癡迷的程度。它不是在告訴你數字是如何計算的,而是在探討數字背後的底層邏輯是如何構建我們所感知的現實的。其中有一部分內容,專門探討瞭自然界中斐波那契數列的廣泛應用,但作者的視角非常新穎,他沒有停留在鸚鵡螺殼和嚮日葵盤的錶麵現象,而是深入到信息熵和信息編碼的層麵進行瞭類比。這種跨學科的融閤,讓人耳目一新。它不再是一個孤立的數學課題,而成為瞭理解復雜係統運作的一把鑰匙。讀完那幾章,我忍不住拿起傢裏的植物,試圖用新的眼光去觀察它們,感覺自己突然掌握瞭一套觀察世界的新語言。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本身就透露著一種低調的奢華感,但真正讓我愛不釋手的是它的“留白”藝術。作者深知,在探討如此龐大而精微的主題時,所有的解釋都不可能窮盡。因此,在關鍵的轉摺點或者最令人深思的論點之後,他常常會用一個簡潔有力的反問句結束段落,然後戛然而止。這種處理方式非常高明,它迫使讀者必須停下來,閤上書本,真正地去消化剛纔所學到的東西,而不是像趕火車一樣被作者推著嚮前跑。我的書頁上布滿瞭各種熒光筆的痕跡和手寫的批注,有些是疑問,有些是突然閃現的靈感。這本書成功地將閱讀體驗從單嚮的知識灌輸,轉化為瞭雙嚮的思維碰撞。我很少遇到一本能讓我如此強烈地渴望在空白處寫下自己想法的書籍,它真正激發瞭我思考的內在動力。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但絕不是那種故作高深的學院派寫作。它更像是老派偵探小說傢在描述一個復雜的謎團,節奏感把握得恰到好處,張弛有度。每當我覺得自己快要被復雜的推導過程繞暈時,作者總會適時地拋齣一個生動的比喻,或者引用一段極富畫麵感的曆史軼事來拉住我的思緒。比如,關於代數基本定理的那一段,作者描繪瞭一群古代學者在羊皮紙上爭論不休的場景,將抽象的證明過程轉化成瞭充滿人性的掙紮與頓悟。這種“講故事”的能力,讓原本冰冷的數學公式煥發齣瞭鮮活的生命力。更讓我欣賞的是,作者在行文過程中始終保持著一種對讀者的尊重,他從不低估讀者的理解能力,但同時又耐心地為你鋪設好每一步的颱階,確保你不會在攀登的過程中感到氣餒。這是一種罕見的平衡藝術,讓資深愛好者能品齣其中精妙,也讓初學者能鼓起勇氣繼續前行。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手法實在太高明瞭,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藝精湛的魔術師,將枯燥的數學概念編織成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讀到一半的時候,完全沉浸在瞭那個由純粹的邏輯和想象力構築的世界裏,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讀者,而是一個主動探索未知的冒險傢。尤其是一些關於時間和空間的哲學探討,雖然它們最終都迴歸到瞭基礎的數學原理上,但在闡述過程中所展現齣的那種詩意和深刻的洞察力,讓人拍案叫絕。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講瞭“無限”這個概念,作者沒有直接給齣那些晦澀難懂的定義,而是通過一個關於宇宙膨脹和微觀粒子震動的雙綫敘事,將宏大與渺小完美地融閤在一起,讀完後,我對著窗外的星空冥想瞭很久,感覺自己對世界的理解被拓寬瞭一個維度。那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遠超齣瞭閱讀一本普通科普讀物的範疇,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讓人開始用一種全新的、充滿好奇和敬畏的眼光看待我們習以為常的周圍的一切。
評分我最佩服的是作者在處理“曆史演變”這一部分時的細膩處理。他沒有把數學傢的生平寫成教科書式的傳記,而是將他們的個人命運、時代背景、以及他們的數學發現如何相互作用,編織成瞭一幅幅生動的曆史畫捲。比如,伽羅瓦的短暫而輝煌的一生,作者用一種近乎悲劇英雄的筆調來敘述,讓你深刻感受到那種天纔在不被理解的時代裏所承受的孤獨與掙紮。這種人情味的注入,極大地拉近瞭讀者與那些遙遠的曆史人物的距離。我仿佛能聽到那些古老實驗室裏的爭論聲,能感受到他們在紙張上演算時的焦灼。這本書成功地“去神秘化”瞭數學傢的形象,讓他們不再是神壇上的雕塑,而是有血有肉、充滿激情和缺陷的探索者。這使得整本書的閱讀體驗充滿瞭溫暖和共鳴,讓人感受到人類求知精神的薪火相傳是多麼的偉大。
評分很多人喜歡懷舊,特彆是對新事物産生不滿或者疲勞的時候,如今一本1932年版的《開明國語課本》有重迴瞭大傢的視綫。而這本年代已久的課本不僅備受歡迎,且許多人認為比之現在的課本都要好上許多。
評分①多嚮互動,形式多樣.互動的課堂,一定的活動的課堂,生活的課堂。互動的條件:平等、自由、寬鬆、和諧。互動的類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互動、文本互動、習題互動、評價互動。互動的形式:問
評分買瞭好多好多想看的書放在書架上慢慢看
評分書本質量不錯,剛剛開始看,看後續評
評分趁活動,沒忍住,大采購啊,慢慢看吧
評分正版書,送侄兒的生日禮物,好大一堆書呢!
評分好書!便宜實惠!
評分書不錯,印刷和裝幀都不錯,內容不多說瞭,量子力學的入門掃盲之作!
評分上冊《舊約》:講述宇宙演化的精彩故事,展示人類對宇宙和生命探索的最新成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