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两个身体 [The King’s Two Bodies]

国王的两个身体 [The King’s Two Bodie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恩内斯特·康托洛维茨 著,刘小枫 编,徐震宇 译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历史
  • 中世纪史
  • 君权神授
  • 身体政治
  • 法律史
  • 政治思想
  • 英国史
  • 权力
  • 象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6692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3685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外文名称:The King’s Two Bodie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40
字数:7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经典与解释”书系重磅经典,2018年人文阅读,揭开民族国家的神圣谱系


★中文学界期待已久的重磅经典,在原作出版六十年后,终于迎来中译本


★20世纪引人瞩目的中世纪政治史作品,作者积十年之功,以其博学而睿智打造了一部难以逾越的学术经典


★打破年代叙事的史学方式,从身体史、纹章学、神学、艺术史、莎士比亚戏剧、皇室葬礼、法学等各个角度,全面展示国王权力运作的神秘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小枫导读,撰写四万字长文带你了解《国王的两个身体》的来龙去脉


★重新思考现代政治的起源,揭开民族国家不为人知的神圣谱系


内容简介

对嗣后的思考是人类最基本的思考,政治体亦然。


“国王的两个身体”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法学家创制的概念:国王有一个“自然之体”,他个体的肉身,可生病、会疲弱、可朽坏;同时,国王另有一个“政治之体”,永远存续、不可朽坏。然而,政治体世俗化的下发展历史塑造了超过时间的“祖国”和“人民”这样的观念,并自然地引向这个身体的“头”,即国王的yongjiu性问题。这个问题是古今政治体的根本问题。

康托洛维茨耗时十年,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目眩的研究,深入探索了“两个身体”的中世纪渊源,从浩瀚的史料中清理出各种与“二体”有关联的思想谱系——都指向一个根本问题:政治体yongjiu性,即人民政体的“头”的yongjiu性问题。他精心雕琢自己一生的dianfeng之作,试图用历史材料本身散发出的魅力,抵御激进主义的思潮,揭示现代国家的生成问题。

必须指出:英国剑桥史学派和法国年鉴史学派所建构的西方史学强大话语权,让《国王的两个身体》作为政治思想史经典的谱系,被某些意识形态的蜘蛛网所遮蔽。《两个国王的身体》会让今天的读者想到这样的道理:斩首作为政治体的人民身体的“头”,无异于斩除一个人民国家应该景仰的高贵精神——这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文明传统的珍珠彻底破碎。

作者简介

作者 恩斯特·康托洛维茨(Ernst Hartwing Kantorowicz,1895-1963),德裔美籍犹太人, 20世纪伟大的中世纪史学家之一,专研中古时代的政治、思想史。他出身犹太富商家庭,一战时曾为德军服役,转战东方。战后彻底弃商从文,游学于德国各大学之间。纳粹上台后,康托洛维茨于1938年流亡到英国。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前夕,他又由牛津转赴北美,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后安居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虽然一生著作不多,却因学识渊博与富于洞见而广受推崇。主要著作有《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传》(Kaiser Friedrich der Zweite,1928)、《国王的两个身体:中世纪政治神学研究》( The King’s Two Bodies: A Study in Medival Political Theology )等。


译者 徐震宇,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外国法制史专业),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世界史专业),现为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法律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著有《自由的缔造者:无地王约翰、反叛贵族与大宪章的诞生》。译作有维诺格拉多夫:《历史法学导论》;威廉克拉克:《象牙塔的变迁:学术卡里斯玛与研究性大学的起源》;查尔斯?马什:《陌生的荣耀:朋霍费尔的一生》等。

精彩书评

康托洛维茨教授写出了一本伟大的书,或许是过去几代人中,中世纪政治思想中zui重要的——当然也是zui思辨的作品。在几乎是关于中世纪各方面好的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作者精彩地为各章进行谋篇布局,展现了从11世纪到16世纪关于早期民族国家的理论与象征之演进。

——《美国社会科学评论》(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有本书几乎道尽了一切。一本旧书,但弥足经典……这本书,出版于1957年,书名为‘国王的两个身体:中世纪政治神学研究’”

——《新共和》(New Republic)

“一部经典,一部无与伦比的博学与深刻之作。”

——美国读者评论


目录

中译本前言被斩首的人民身体

——人民主权政体的政治神学和史学问题1

前言65

导论71

第一章问题:普劳登判例报告76

第二章莎士比亚:理查二世97

第三章以基督为中心的王权120

一、诺曼无名氏120

二、亚琛福音书的卷首画141

三、永恒性的光环170

第四章以法律为中心的王权180

一、从礼仪到法律科学180

二、弗里德里希二世191

正义之父与正义之子191

作为中保的正义203

三、布雷克顿250

王低于和高于法律250

基督国库272

第五章以政治体为中心的王权:奥秘之体305

一、教会的奥秘之体306

二、国家的奥秘之体320

三、为祖国而死348

宗教和法律性的祖国348

爱国主义宣传366

国王与祖国377

第六章论延续性与合众体392

一、延续性392

永常394

永远的必需性403

二、真理的形象化拟制411

帝国是永久的411

共体不死423

第七章国王永远不死437

一、王朝延续性440

二、作为拟制的王冠461

可见与不可见的王冠461

财政性的王冠467

不可让渡性472

王冠与共体484

国王与王冠490

作为未成年人的王冠499

三、尊荣永远不死511

不死鸟513

英格兰的合众体现象531

国王死了…… 539

拟人像553

国王作为尊荣的工具576

第八章以人为中心的王权:但丁590

第九章尾论638

图片目录651

缩写表659

参考文献661

索引676

译后记731


精彩书摘

神秘主义,随着神话和拟制(fiction)那温暖的暮光转向事实与理性冷静的探照灯,通常已经没有什么可供自夸的了。神秘主义的语言,除了在自己的魔法或神秘圈子里面回响,常常显得贫乏,甚至略有些愚昧,而那些令人极为迷惑的隐喻和夸张的图像,一旦被剥去色彩斑斓的羽翼,就很容易变成类似波德莱尔《信天翁》里的那幅可怜景象。尤其是政治神秘主义,一旦脱离了原生的环境、时代和空间,就面临丧失自身符咒、或者变得相当无意义的危险。 “国王的两个身体”这个神秘的拟制,由都铎时期及之后时代的英国法学家创制,也不能幸免于这条规律。梅特兰在一项极具趣味的研究,“论作为法人的王冠”中,对这个概念进行了无情的鞭挞。这位伟大的英国法律史家以强烈的讽刺语调,揭示了国王构成“独体法人/单人合众体”这个拟制可能、并且确实已经走向了何等谬误,同时,他还表明了二体国王以及双重王权的理论会在官僚制逻辑下造成怎样的灾难。梅特兰玩了点文字游戏,调侃那种遭到“乡村牧师化”的国王和国王二体理论乃是“形而上学——或者我们可以说体而上学——胡说八道的充分展示”。 梅特兰从他积累的丰富法学例证中,举出一个又一个案例,证明此项原理荒谬无稽。他讲到乔治三世的故事,这位国王不得不跑到议会,请求批准他以一个人而非国王的身份保有某片土地,“因为,国王陛下的一切臣民都不会被拒绝享有的权利,他却会被拒绝。”他还讲了另一个好玩的案例,有一个参加过1715年叛乱的叛臣,他的男爵领遭到没收、归于国王,结果此人的佃户对于这次领主变更极为开心,因为该男爵领现已“归于陛下、其后嗣及继承人,并归入其政治人格,在法律上讲是不会死亡的”,他们认为,从此以后就无需缴纳领主(至今为止都是会死的人)去世时的传统贡金。不过,议会的意外裁定让这些人失望了,议会认定在这个案例中,国王被视为一个会死的个人,所以这些佃户需要按成例继续交税。梅特兰甚至举出证据证明,路易十四那句著名但可能是杜撰的“朕即国家”——或者,在这个问题上,经院学者的格言“教宗可以被称为教会”——在英格兰也获得了官方认可:1887年的一项制定法规定“兹宣布,‘国家永久的公务人员’、‘女王陛下永久的公务人员’以及‘王冠永久的公务人员’具有同等含义”——对此,梅特兰评论说:“真是一片混乱。” 布莱克斯通在他的《英国法释义》中有一段话总结了数世纪以来的政治思想和法学思考的成果。如果你没有作好准备,遽然读到那些对国王的超越性身体或者“政治之体”奇异而微妙的描述时,要忍住不去嘲笑“国王二体”理论真的是一项挑战。在布莱克斯通的论述中,可以觉察到一种绝对主义的阴影,却并不是由现代那种抽象的“国家”,或者中世纪中期那种抽象的“法律”所行使,而是由一种在世俗思维中可能没有对等项的抽象身体性拟制行使。国王是不死的,因为在法律上他不会死,还有,可以说他在法律上永远不会达不到法定年龄,好像舞台上的道具。接下去,更超出我们想象的是,布氏说,国王“不仅不会行事错误,并且甚至不会思想错误:在他里面绝无愚昧和软弱”。还有,国王是不可见的,并且,尽管从不裁判案件——虽然他是“正义的源泉”,但是,他在法律上是无处不在的:“在法律看来,国王陛下在他所有的法庭中在场,尽管他不能亲自分配正义。”可以这样说,这个国王拟制人格(Persona ficta)的超人式“绝对完美”状态,来自于一个拟制之内的拟制:它与法人/合众体(corporations)概念的某种独特属性,即单人合众体(sole corporations),是密不可分的。布莱克斯通将发明法人概念的功劳完全归给罗马人——“但是,我们的法律已经大大提炼和改进了此项发明,乃是依照英格兰民族惯常的天赋:尤其是单人合众体/独体法人,即只由一人构成的合众体/法人,这是罗马法律家所不知晓的。” 这类人为的非现实之物——这种人类思维的奇异建构,最终必将成为自身拟制的奴隶——我们通常更容易在宗教领域中发现,而不是在据称是清醒和现实的法律、政治和宪法领域;所以,梅特兰那些刻薄的批评可以理解,看起来完全有其理由。可是,这个貌似荒唐、在许多方面尴尬奇异的“国王的两个身体”的概念,并不只是拿身体来开玩笑的段子。梅特兰自己也充分意识到,无论如何,此项原理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开启性的拟制,使得特定时期的法律家能够“调和现代法与古代法”,以及协调人格性的政府与更倾向于非人格性的政府。梅特兰这样伟大的中世纪史家,很清楚这个有趣的“双生的君王之位”拥有很长的传统和复杂的历史,“可以带领我们进入中世纪法律和政治思想的深处”。 遗憾的是,梅特兰没有写出这部历史,即便关于这个问题他已经给出了不止一处很有价值的提示。而撰写这段历史的工作,尤其是涉及重要的15世纪,对于某位探索英格兰法律和宪制史的饱学之士而言,也仍然是一项有趣且很有前途的工作,因为现有的研究并没有填补这个空白。大多数人只是想大概梳理一下历史问题本身,以一种过于机械、随意和不完备的方式叙述“国王的两个身体”的历史背景,然后,如果可以,将这个概念摆放在恰当的中世纪思想和政治理论环境中。


国王的两个身体:政治神学与主权想象的漫长回响 《国王的两个身体》并非一本单纯的历史读物,更不是一个仅限于中世纪王权叙事的简单故事。它是一次深刻的学术探索,一次穿越时空的回溯,揭示了“国王”这一概念背后,从宗教、法律到政治哲学的层层叠加与演变。本书的叙述并非线性编年史,而是围绕着一个核心的、具有极其深远影响的观念——“国王拥有两个身体”——展开的细致剖析。这个观念,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西方政治思想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对于权力、神圣性、合法性以及国家概念的不断重塑与认知。 本书作者,杰出的政治思想史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带领读者深入探究这个源自中世纪,却对现代政治思想产生持久影响的理论框架。卡西尔并非仅仅是文献的梳理者,他更像是历史的考古学家,从古老的文本、法律条文、宗教仪式以及哲学论述中,层层剥离出“两个身体”这一概念的精髓,并追踪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思想家那里所展现出的不同面貌与意义。 “两个身体”的起源: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镶嵌 本书的开篇,必然会将我们带回到那个神权与王权密不可分的时代。在那个时代,“国王”的身份远非仅仅是一个世俗的统治者。他被赋予了神圣的光环,被视为上帝在地上的代理人,其权力的合法性直接源自于天命。然而,这种神圣性又与国王的凡俗、会朽的肉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这种对比,催生了“两个身体”的早期构想。 一个身体是“肉体之身”,是物质的、会生老病死的个体。这个身体会感受到痛苦,会犯错,会衰老,最终会死亡。但另一个身体,则是“国事之身”或“政治之身”,这个身体代表着国家、王权本身,是永恒的、不受时间和个体生命限制的。即使国王本人死亡,他的“政治之身”——也就是国家和王权——仍然是存在的,并会通过继承的合法性传递给下一任统治者。这种二元划分,巧妙地将国王的个体局限性与国家和君权的永恒性区分开来,为君主制的稳定与延续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卡西尔在书中详细梳理了这一观念的早期发展,考察了从中世纪法律传统中,特别是罗马法遗留下来的关于法人(legal personality)和法人代表(legal representation)的思想,如何与宗教神学中的“基督论”(Christology)相结合,共同塑造了“国王的两个身体”的雏形。基督的神人二性,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这种神学上的二元性,在某种程度上被移植到了君主身上,使其既是凡人,又是国家权力的神圣化身。 从中世纪到早期现代:概念的演变与政治实践的张力 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将“两个身体”的概念停留在其最初的神学和法律语境中,而是追踪了它在跨越几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的演变。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教会权力的衰落,以及民族国家的兴起,“国王的两个身体”的内涵也随之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在民族国家形成的早期,国王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他不仅仅是上帝的代言人,更是国家统一与秩序的象征。当国家面临内乱、外敌入侵或是经济危机时,国王的“政治之身”就承担起了凝聚国民、稳定局势的重任。这一时期,国王的“政治之身”的世俗性属性逐渐增强,其与国家命运的关联也日益紧密。 卡西尔会深入分析,像霍布斯(Thomas Hobbes)这样的早期现代思想家,是如何在《利维坦》中,将“国家”比作一个庞大的“人造人”(artificial man),而国王正是这个“人造人”的“灵魂”,或者说是驱动其运转的最高意志。尽管霍布斯不一定直接使用“两个身体”的术语,但他对主权的集中与不可分割的论述,以及将国家视为一个独立的、超越个体生命的实体,与“国王的两个身体”理论的精神内核息息相关。 同样,作者也会探讨,在君权受到挑战的时刻,这个理论又如何被重新解读和运用。例如,在英国革命时期,人们对国王的“肉体之身”和“政治之身”的区分,被用来论证国王个人的罪行不应损害国家王权的合法性,或者反过来,强调国王的“肉体之身”的暴行已经使其丧失了“政治之身”的合法性。这种概念的灵活性,正是其生命力的体现。 “两个身体”的遗产:现代国家与主权理论的根基 《国王的两个身体》的价值,还在于它揭示了这个古老概念如何为现代政治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虽然现代民主国家早已摆脱了君主制的束缚,但“国王的两个身体”所包含的关于国家独立性、权力合法性以及公共意志与个体意志关系的思考,仍然以各种形式回响在现代政治理论之中。 例如,在现代主权理论中,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拥有其自身的权力,并且不受外部干涉。这种独立性,可以看作是“国王的政治之身”的现代回响。虽然我们不再相信国家具有神圣性,但我们承认国家作为一个法团(corporation)或法人实体,拥有权利和义务,并且其存在独立于组成它的个体公民。 此外,本书也可能探讨了“代表性”(representation)的问题。国王的“政治之身”代表着国家,那么在现代民主国家中,民选的官员又以何种方式代表人民?这种代表性的合法性又从何而来?这些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国王的两个身体”理论中对于权力象征、合法性来源以及代表性机制的早期思考。 卡西尔的分析,必然会涉及法律、政治学、神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他不是在孤立地研究一个概念,而是在展示一个观念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和思想环境中生成、传播、演变,并最终塑造了我们对政治权威和国家存在的理解。 深入的哲学思考:符号、象征与政治的本质 《国王的两个身体》绝非一本简单的历史叙事。卡西尔作为一位杰出的哲学家,他对符号、象征以及政治的本质有着深刻的洞察。他会告诉我们,“国王的两个身体”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法律的概念,更是一种强大的政治象征,一种构建社会秩序和政治认同的符号系统。 这个理论,通过将国王的个体生命与国家这一抽象概念联系起来,赋予了国家以人格化的形象,使其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认同。在国王“肉体之身”的死亡面前,人们依然能够看到“政治之身”的延续,这种象征性的延续,提供了安全感和稳定感,避免了因统治者更替而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 卡西尔的论述,必然会引导我们思考,政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是否仅仅是权力的运作,还是包含了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国王的两个身体”这一理论,正是通过赋予政治权力以超越个体的神圣性或永恒性,来解决政治秩序中的不确定性和短暂性问题。 结论:超越历史的洞见 总而言之,《国王的两个身体》是一部关于政治思想史的宏伟史诗,它以一个看似古老而狭窄的概念为切入点,却展现了西方政治思想演变的宏大图景。它不仅仅是关于国王的论述,更是关于国家、主权、合法性、代表性以及权力与象征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国王的两个身体”这一概念的细致梳理与深刻解读,卡西尔为我们理解现代政治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内在逻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视角和宝贵的历史遗产。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看到,那些看似早已被历史尘封的观念,如何依然以其深刻的逻辑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政治生活和对国家权威的理解。它提醒我们,理解政治,需要穿越历史的迷雾,去探寻那些构成我们政治想象基石的深层观念。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第一次看到《国王的两个身体》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立刻涌现出无数个画面。这个名字自带一种庄严感和神秘感,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对那些关于权力的本质、以及权力对个体的影响的探讨非常感兴趣。而“两个身体”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恰恰触及了权力的核心。它不仅仅指向君王个人的肉体生命,更指向他所代表的、超越个体的、象征性的“身体”。想象一下,一个君王,他有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局限性,但同时,他又必须承载着整个国家的命运,代表着国家的合法性,仿佛他就是国家的化身。这种“个体”与“集体”、“短暂”与“永恒”之间的张力,在我看来,是文学作品中取之不尽的宝藏。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处理这种双重性,他会如何描绘一个君王,如何在现实世界的挑战和象征世界的责任之间周旋。我期待看到一个充满深度的人物塑造,一个能够让我思考权力究竟是如何塑造一个人的,以及一个人的存在又是如何被权力所定义的。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我真是爱死了:《国王的两个身体》。光是这个名字,就足够勾起我无穷的想象,让我在拿起它之前,就已经开始在脑海里构建一个又一个关于权力、象征、以及个体与集体的故事。我总是对那些探讨“表面之下的真实”的作品情有独钟,而“两个身体”这个概念,不正是对这种深层意义的绝妙隐喻吗?它暗示着,我们所见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真正驱动一切的,或许是另一种、更深邃、更具本质的力量。我期待作者能够在这个概念的驱动下,为我揭示出一个令人惊叹的世界。也许是关于一位君王,他的身体既是血肉之躯,承载着凡人的喜怒哀乐,又是国家、律法、甚至是一种神圣秩序的载体,独立于个体生命之外,永恒存在。这种二元性,在历史的长河中,必然引发无数的矛盾与张力,而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作者如何将这些复杂的情感与思想,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丰满的人物,一一展现出来。我猜想,这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次关于权力本质的哲学思辨,一次对人类社会运作机制的深刻洞察。

评分

《国王的两个身体》——这个书名,让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它仿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书名,而是一个引子,一个邀请,邀请我去探索那些隐藏在权力表象之下的深刻含义。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两个身体”这个概念本身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意涵。它让我想到,在许多文化和历史时期,君王的身体不仅仅被视为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更被赋予了神圣的、象征性的意义,成为了国家、律法、甚至是一种秩序的载体。这种“政治身体”的观念,与君王个人的“自然身体”相互交织,产生了无数令人着迷的张力与矛盾。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过他的叙事,来呈现这种“二元性”的。这本书会不会描绘一位君王,他既要面对凡人般的生存困境,又要肩负起象征性的、超越生死的责任?我期待在这个故事中,看到权力运作的深层逻辑,看到个体与集体、短暂与永恒之间的微妙平衡。

评分

我最近在书架上看到了《国王的两个身体》,它的封面设计简洁却充满力量,几个标志性的符号,在暗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在低语着古老的秘密。光是看着它,我的思绪就已经飘得很远。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那些古老的王权叙事,是那些关于“王者荣耀”与“凡人苦难”交织的故事。这个书名,让我瞬间联想到那些被历史洪流淹没的君王,他们的生与死,他们的荣耀与悲哀,是如何被后世的传说不断地重塑和解读的?“两个身体”,这是否意味着,有些君王,他们的存在超越了个体的短暂,而是化身为一种永恒的象征,一种精神的图腾,即使肉体消逝,他们的“身体”依然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我迫切地想要知道,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处理这种“个体”与““集体””、“短暂”与“永恒”之间的界限的。这本书,是否会带领我穿越时空的迷雾,去探寻那些被权力光环笼罩的灵魂,去理解他们是如何在肉体的局限与精神的超越之间挣扎,最终留下他们不朽的“两个身体”?我好奇作者的笔触是否会如同利刃,剖析权力结构,又是否会如春风,描摹人物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评分

说实话,《国王的两个身体》这个书名,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它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仿佛里面藏着一个巨大的谜团,等待着我去解开。我是一个特别喜欢“隐喻”和“象征”的人,而“两个身体”这个概念,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让我联想到很多我曾经读过的,关于宗教、政治、或者哲学层面的讨论。比如说,我们常常说“法律高于一切”,但法律本身又是谁制定的?谁来执行?当一个君王,他既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个体,又是代表着国家、代表着法律、代表着某种“超越个体”的秩序时,他身上必然承载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性。这本书,会不会就是探讨这种复杂性的?它会不会去描绘一个君王,他的“第一个身体”是血肉之躯,会生老病死,会有欲望,会有私心;而他的“第二个身体”,则是永恒的、抽象的,是国家权力的化身,是人民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来展现这种看似矛盾却又真实存在的“二元论”的。是权力将君王逼上了这种“双重存在”的境地,还是这种“双重存在”本身就是权力的必然属性?我迫不及待想要在书中找到答案。

评分

书不错。但是打开后一股油墨味,特别刺鼻。

评分

趁着活动,买了想看的几本书,最近买书都在京东了,物流方便

评分

书很好,包装很好,内容还没仔细看,看完了再追加评论!

评分

趁着活动,买了想看的几本书,最近买书都在京东了,物流方便

评分

国王的两个身体国王的两个身体国王的两个身体国王的两个身体国王的两个身体国王的两个身体国王的两个身体国王的两个身体

评分

没有什么好说的。边角有点褶。就是不知道买了什么时候回看

评分

リオン

评分

这算是一本热门学术书吧,还没看。

评分

100-50的活动,叠加300-100,不知道531活动如何,有券先下一单了,怕没货,而且有些涨价或移出活动的,买书还是得趁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