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曆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誌。
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傢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鬥在科考第一綫的工作者與雜誌社保持著密切聯係。
突齣圖片和地圖獨立語言的作用,圖片與文字並重,版麵達到1︰1。要求精心選取圖片並大量選取大尺度的航拍片,寫好每張圖片說明,充分錶達圖片信息,保證有足夠的文字量和空間。地圖是雜誌的地理特色,除常用的平麵圖和暈渲圖外,大量采用三維地形圖、衛星影像圖和高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圖以及手繪圖等。
作者簡介
《中國國傢地理》,1950年創刊於南京,原名《地理知識》,是關於地理的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傢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內頁插圖
目錄
第01期:探洞者發現唐宋礦洞“迷宮”
第02期:戰國船棺群
第03期:吉林專輯(上)
第04期:吉林專輯(下)
第05期:楚剋潟湖
第06期:漢中天坑群
第07期:超齣想象的“蟲草傢族”
第08期:晉北軍堡群
第09期:航拍阿裏
第10期:黃河 黃土
第11期:麯峽
第12期:海昏侯內棺文物揭秘
精彩書摘
暗夜精靈 發光蘑菇的秘密世界
文章齣自:中國國傢地理 2017年第11期 作者: 遊瀟 康靜
標簽: 生物地理
從古至今,人們都對發光生物充滿好奇。它們透著熒光的身體神秘而迷人,帶給人們美的享受。在日本的一個小島上生長著幾種發光蘑菇,每年夏季吸引著很多自然觀察愛好者慕名前往。那裏隱藏著一個怎樣的發光世界?而在中國,我們在哪裏可以看到那些可愛的精靈呢?
一個迷人的發光世界在暗夜下悄悄展露
當夜幕降臨,天空中銀河閃耀、星光璀璨,地上一個絢爛的發光世界也悄悄展露。這是一個由發光蘑菇創造的世界,它們在暗夜中發齣綠寶石般的熒光,迷人而夢幻。圖為生長在日本八丈島的熒光小菇。有趣的是,熒光小菇在分類上屬於小菇屬,屬名Mycena在希臘文中的意思就是綠色的燈。攝影/Daniel Winkler
看過科幻電影《阿凡達》的人都會被其中的一幕場景打動:傑剋和隊友到納威族生活的叢林中執行任務,遭遇野獸襲擊與隊友走散。夜幕降臨,他被一群土狼襲擊,在納威族公主的救助下脫離險境。他跟隨納威族公主走進一片神奇的雨林,那裏長滿瞭高大奇特的植物,在黑暗中閃著晶瑩純潔的綠光或紫光,還有外形酷似蘑菇的發光生物點綴其間。傑剋穿行在發光雨林裏,閃著白色光芒的鳥兒在頭頂來迴盤鏇,而腳下的苔蘚會隨著他的腳步而閃爍寶石般的綠色熒光。
這部科幻電影描繪瞭一個魔幻璀璨的發光雨林,讓人心生嚮往。而科幻作品的元素往往取自於現實世界,在自然界確實存在許多發光生物,它們雖然沒有電影中那麼絢爛的色彩,但同樣帶給人神秘和美的感受,比如會發光的蘑菇。曾有一位德國作傢在巴西熱帶叢林裏有過一次奇遇。他在夜幕低垂的林中看到一種被稱為“麵紗女人”的鬼筆菌,從菌帽下流瀉齣綠寶石般的熒光,與拖到地麵的銀白色菌裙交相輝映。當地土著居民把這種蘑菇命名為“自然生靈之神”,用來錶達對它的尊敬。現在我們無法考證這種發齣熒光的鬼筆菌是哪一種,但對於不常見的蘑菇發光現象,人們會天然形成一種敬畏心理,這也給發光蘑菇披上瞭一層神秘色彩。
發光蘑菇的世界神秘而夢幻
發光蘑菇並不都是我們想象的雨傘狀——小菌柄托著大菌蓋。目前世界上發現的發光蘑菇超過71種,它們的外形和大小韆差萬彆。圖為是一種小菇屬的發光蘑菇,而下圖是一種膠孔菌。顧名思義,膠孔菌沒有菌柄,而是“身體”上布滿小孔,猶如切開的蓮藕。至於發光蘑菇的體形,既有手掌大小的月夜菌,也有僅為2毫米的蟻之燈火茸。攝影/Daniel Winkler
膠孔菌 攝影/Daniel Winkler
因發光蘑菇而聲名在外的流放小島
地處日本南部的八丈島,每年7月中旬到8月下旬正值雨季,此時隨雨水到來的還有遊客。他們來到島上除瞭遊山玩水,還有一個目的——觀賞發光蘑菇。
八丈島位於日本東京以南287公裏,島嶼的形狀呈葫蘆形,屬於富士山火山帶的火山島,也是伊豆七島之一。受黑潮影響,八丈島氣候溫暖濕潤,有“長春之島”之稱。特彆是每年的6月中旬至8月中旬進入梅雨季時,豐沛的水汽就會籠罩全島,濃霧多發時能見度甚至不到10米,這樣的氣候非常適閤蘑菇生長。
……
中國國傢地理雜誌2017年典藏:穿越時空的影像史詩與人文畫捲 2017年,一部由《中國國傢地理》精心打造的影像史詩與人文畫捲,以十二本典藏之姿,靜靜地呈現在世人麵前。這套名為“中國國傢地理雜誌2017年典藏(套裝共12本)”的閤集,並非簡單的年刊匯編,而是集閤瞭全年最精華、最深刻、最具影響力的專題報道,它們共同構成瞭一部關於中國大地、人類文明、自然奇觀以及時代變遷的宏大敘事。這套典藏,如同一扇扇打開的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一個鮮活、多元、充滿魅力的中國。 一、 探尋未知的地理密碼,丈量壯麗的山河 《中國國傢地理》的核心魅力,在於其對中國大地無盡的熱愛與探索。2017年的典藏,無疑將這份熱愛推嚮瞭新的高度。從巍峨的高原到廣袤的平原,從神秘的森林到乾旱的戈壁,每一本雜誌都如同一位孜孜不倦的地理學傢,用鏡頭和文字,為我們解構著中國獨特的地理肌理。 例如,關於中國西南地區,那片被雲霧繚繞的神秘土地,在本年度的典藏中定有濃墨重彩的篇章。我們或許會跟隨記者的腳步,深入探訪那些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村落,感受他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古老智慧。鏡頭下的喀斯特地貌,如同大地的鬼斧神工,石林、溶洞、地下河,構成瞭一幅幅令人驚嘆的自然畫捲。記者們不僅關注地貌的形成,更深入挖掘這些地貌背後蘊含的地質演化史,以及它們如何塑造瞭當地獨特的生態係統和人文景觀。 又或者,目光會聚焦於中國的海岸綫,那連接陸地與海洋的生命綫。從北方的冰封海岸到南方的熱帶風光,本年度的典藏將帶領我們審視這片蜿蜒麯摺的海岸綫。或許會有專題報道,關注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揭示潮間帶生命的頑強與脆弱,或是探討沿海地區城市化進程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引發我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思考。漁民們世代相傳的捕撈技藝,海島上獨具特色的生活方式,以及海港經濟的蓬勃發展,都將以鮮活的影像和生動的敘述呈現在讀者眼前。 再者,對於那些被遺忘或鮮為人知的地理奇跡,本年度的典藏也絕不會放過。或許是一片隱藏在崇山峻嶺中的古老冰川,記錄著地球氣候變遷的印記;又或許是一片沙漠深處的綠洲,展現著生命在極端環境下不屈的頑強。記者們會剋服重重睏難,深入這些極端環境,用最真實的鏡頭捕捉最震撼的瞬間,讓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力量和無窮魅力。同時,這些報道也將穿插講述當地居民如何適應嚴酷的自然環境,以及他們與這片土地之間深厚的情感連接。 二、 剖析人文的深度肌理,品味曆史的沉澱 《中國國傢地理》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對自然的描摹,更在於對人類文明的深度洞察。2017年的典藏,將繼續挖掘中國大地承載的厚重曆史與多元文化。每一期雜誌都如同一位睿智的曆史學傢,引領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觸摸曆史的脈搏,品味文化的精髓。 在人文探索方麵,本年度的典藏或許會關注那些湮沒在曆史長河中的古跡遺址。它們或許是失落的城池,或許是古老的墓葬,或許是曾經繁華的商道。記者們會帶著考古的嚴謹和曆史的浪漫,實地探訪這些遺址,通過大量的圖片資料和專傢訪談,還原它們曾經的輝煌,以及它們所揭示的古代文明的智慧與成就。這些報道將讓我們重新認識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以及那些曾經為之奮鬥過的人們。 此外,對於那些仍然活躍在當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典藏也必將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許是傳承韆年的戲麯藝術,或許是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手工藝,亦或是那些與特定節慶緊密相連的民俗活動。記者們會深入田間地頭,走進工坊,與傳承人對話,用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畫麵,記錄下這些珍貴文化遺産的魅力,以及它們在現代社會中麵臨的挑戰與機遇。這些報道將讓我們看到,在飛速發展的時代浪潮中,中華文化的根脈依然生生不息。 更深層次的,或許是對中國社會變遷的觀察與記錄。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和社會結構的轉型,一些新的社會現象與人文問題應運而生。本年度的典藏或許會選取一些具有代錶性的議題,例如鄉村的振興與變革,城市化進程中新移民的生活狀態,以及新興技術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深刻影響。記者們會用客觀的視角,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捕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反映時代的脈搏,引發我們對社會發展方嚮的思考。 三、 捕捉時代的瞬息萬變,洞見未來的可能 《中國國傢地理》的價值,還在於其對時代脈搏的精準把握。2017年的典藏,不僅是對過去的梳理,更是對當下的審視,以及對未來的展望。每一本雜誌都如同一位敏銳的時代觀察者,捕捉著中國大地上的每一個變化,並試圖從中洞見未來的可能。 在科技與創新方麵,本年度的典藏可能會聚焦中國在某些前沿科技領域取得的突破。或許是對中國空間探索的壯麗徵程,對深海潛水的挑戰與發現,亦或是對新能源技術的應用與發展。記者們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復雜的科學原理,並通過精美的圖片展示科技的魅力,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在創新驅動發展道路上的決心與成就。 同時,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無疑是當下中國社會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本年度的典藏很可能會推齣一係列關於環境保護的專題報道。或許是對生態修復項目的追蹤,對汙染治理的深度調查,亦或是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呼籲。這些報道將從科學的角度,分析環境問題,並提齣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引發公眾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並鼓勵大傢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此外,對於中國在全球舞颱上的角色演變,本年度的典藏也可能有所涉獵。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其在全球治理、文化交流、經濟閤作等方麵的作用愈發重要。記者們或許會關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新機遇與新挑戰,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拓展,以及中國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這些報道將幫助我們更全麵地理解中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定位,以及其為全球和平與發展做齣的貢獻。 四、 視覺盛宴與深度閱讀的完美結閤 “中國國傢地理雜誌2017年典藏(套裝共12本)”,不僅僅是內容的集閤,更是一場視覺與思想的盛宴。其精美的圖片,每一張都凝聚著攝影師的心血與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它們不僅僅是記錄,更是藝術的錶達,將文字所無法企及的震撼與美感,直接傳遞給讀者。從宏大的自然風光到微觀的生命形態,從古老的文明遺跡到現代的城市景觀,每一幅圖片都極具視覺衝擊力,引人入勝。 而深入人心的文字,則由一群纔華橫溢的記者、編輯和科學傢共同完成。他們以嚴謹的態度、獨特的視角和生動的筆觸,將復雜的地理信息、深邃的曆史文化、前沿的科學知識,以最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現齣來。他們既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故事的講述者,能夠將每一個專題報道都打造成引人入勝的篇章。 這套典藏,適閤每一個熱愛中國這片土地的人。無論是對地理風光的熱衷者,對曆史文化的好奇者,對科學前沿的探索者,還是對時代變遷的思考者,都能在這十二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驚喜與啓迪。它們將帶領我們重新認識這片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感悟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並激勵我們為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總而言之,“中國國傢地理雜誌2017年典藏(套裝共12本)”,是一部集地理探索、人文關懷、時代洞察於一體的百科全書,它用最真摯的情感、最客觀的視角、最精美的畫麵,為我們描繪瞭一個立體、生動、充滿活力的中國。它是一份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一份值得永久珍藏的時代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