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临床解剖实物图谱(第2版) [Objective Atlas of Clinical Anatomy of the Limbs]

四肢临床解剖实物图谱(第2版) [Objective Atlas of Clinical Anatomy of the Limb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志英,牛云飞,纪荣明,杨向群 编
图书标签:
  • 解剖学
  • 临床解剖学
  • 四肢解剖
  • 人体解剖
  • 医学教材
  • 解剖图谱
  • 医学
  • 医学教育
  • 骨骼
  • 肌肉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47979
版次:2
商品编码:12271208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临床解剖学实物图谱丛书
外文名称:Objective Atlas of Clinical Anatomy of the Limb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7
字数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许多原已明确诊断但被视为手术禁区的疾病,现已被突破,新的术式、微创手术也逐渐增多。“临床应用解剖学实物图谱丛书”更加贴近临床,为使该丛书能让从事临床外科不久的青年医生能提高应用效果,本书将以该部位临床基础和经典的手术为主导,选取适当的手术视角来呈现解剖标本,图文并茂,显示手术入路层次、器官的毗邻关系。同时丰富了一些高难度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图及介入治疗相关的解剖结构。

作者简介

总主编 纪荣明 杨向群

主 编 张志英 牛云飞

副主编 郭金萍 左长京 纪 方 张自明

编者(按姓氏笔画为序)

牛云飞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创伤骨科

左长京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核医学科

生 晶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影像科

冯新哲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关节骨病科

纪 方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创伤骨科

纪荣明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杨向群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杨岚清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创伤骨科

张自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骨科

张志英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洪新杰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创伤骨科

郭金萍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秘 书(兼):蔺海燕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上肢
第一节 上肢概况
图1—1 全身骨骼前面观 Anterior aspect of the skeleton
图1—2 全身骨骼后面观 Posterior aspect of the skeleton
图1—3 全身骨骼侧面观 Lateral aspect of the skeleton
图1—4 锁骨 Clavicle
图1—5 肩胛骨 Scapula
图1—6 肱骨 Humerus
图1—7 尺、桡骨 Ulna and radius
图1—8 手骨 Bones of the hand
图1—9 上肢浅静脉 Superficial veins of the upper limb
图1—10 上肢肌浅层 Superficial muscles of the upper limb
图1—11 上肢肌深层 Deep muscles of the upper limb
图1—12 上肢神经血管立体观 Stereoscopic aspect of the upper limb nerves and blood vessels
图1—13 上肢神经血管 Nerves and blood vessels of the upper limb
笫二节 肩关节手术应用解剖
图1—14 肩关节前侧手术入路切口(一) Surgical incision of the anterior approach to
shoulder joint(1)
图1—15 肩关节前侧手术入路切口(二) Surgical incision of the anterior approach to
shoulder joint(2)
图1—16 肩关节前侧手术入路切口(三) Surgical incision of the anterior approach to
shoulder joint(3)
图1—17 肩关节后侧手术入路切口(一) Surgical incision of the posterior approach to
shoulder joint(1)
图1—18 肩关节后侧手术入路切口(二) Surgical incision of the posterior approach to
shoulder joint(2)
图1—19 肩关节后侧手术入路切口(三) Surgical incision of the posterior approach to
shoulder joint(3)
图1—20 锁骨下肌和锁骨下静脉(锁骨中段已切除) Subclavius and subclavian vei
(The middle segment of clavicle was removedl
图1—21 胸锁关节 Stemoclavicular ioint
图1—22 胸锁关节、肩锁关节 Sternoclavicular ioint and acromioclavicular ioint
图1—23 肌皮神经与喙肱肌 Musculocutaneous neⅣe and coracobrachialis
图1—24 前锯肌、肩胛下肌 Serratus anterior and subscapularis
图1—25 肱二头肌长头腱与肩关节(前面观) Tendon of long head of biceps brachii and
shoulder joint(Anterior aspect)
图1—26 腋窝前壁、下壁 Anterior and posterior walls of axillary fossa
图1—27 腋窝(前壁打开) Axillary fossa(its anterior wall was removed)
图1—28 腋窝内结构 Structures in axillary cavity
图1—29 腋鞘(一) Axillary sheath(1)
图1—30 腋鞘(二) Axillary sheath(2)
腋窝应用解剖学要点
图1—31 臂丛与正中神经 Brachial plexus and median nerve
图1—32 臂丛与尺神经 Brachial plexus and ulnar nerve
图1—33 臂丛与腋神经 Brachial plexus and axillary nerve
图1—34 臂丛与桡神经 Brachial plexus and radial nerve
图1—35 肩胛上神经 Suprascapular nerve
图1—36 臂丛后束、内侧束 Posterior medial cords of the brachial plexus
图1—37 腋神经与肱骨外科颈 Axillary nerve and surgical neck of the humerus
图1—38 三边孔、四边孔(后面观) Posterior aspect of the trilateral foramen and guadrlateral
foramen
图1—39 冈下肌、小圆肌 Infraspinatus and teres minor
图1—40 冈上肌(前面观) Anterior aspect of the supraspinatus
图1—41 喙肩弓上面观 Superior aspect of the coracoacromial arch
图1—42 肩胛下肌 Subscapularis
图1—43 肩带肌后面观 Posterior aspect of the muscles of the pectoral girdle
图1—44 肩关节肌腱袖 Myotendinous cuff
图1—45 肩关节 Shoulder joint
图1—46 肩关节(囊前壁剖开) Shoulder joint(The anterior wall of the capsule was opened)
图1—47 肩关节正位X片 X-ray film of shoulder joint in anterior position
图1—48 肩胛骨和锁骨骨折X片 X-ray film of fracture of claviele and scaDula
图1—49 肩胛骨和锁骨骨折 3D-CT 3D-CT of fracture of clavicle and scaDula
图1—50 肩关节MRI:肩袖损伤 MRI of shoulder joint:Rotator cuff injury
图1—51 臂丛神经 MRI MRI of brachial plexus
图1—52 肩关节镜手术入路示意图(一) Schematic approach of the shoulder arthroscopy(1)
图1一53 肩关节镜手术入路示意图(二) Schematic approach of the shoulder arthroseopy(2)
图1—54 肩关节镜手术视野 Operative field of shoulder arthroscopy
第三节 臂中段手术应用解剖
图1—55 肱二头肌内、外侧沟 Lateral and medial bicipital sulcus
图1—56 喙肱肌和肱肌 Coracobrachialis and brachialis
图1—57 肱二头肌 Biceps brachii
图1—58 桡神经与肱骨肌管 Radial nerve and humeromusculalr tunnel
第四节 肘关节手术应用解剖
图1—59 肘关节内侧手术入路切口(一) Surgical incision of the medial approach to the elbow
joint(1)
图1—60 肘关节内侧手术入路切口(二) Surgical incision of the medial approach to the elbow
……

第二章 下肢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前言/序言

“临床解剖学实物图谱”丛书第一版自201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以来,不仅为临床医生和解剖同行及医学生认识人体形态结构提供了新视角,也为临床开展新手术提供了很好的解剖学参考,受到了广大医生和解剖同行的认可和好评。


《四肢临床解剖实物图谱(第2版)》 前言 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石,而四肢作为人体活动的核心区域,其精细复杂的结构与功能,对于理解和诊断各种疾病至关重要。从骨骼、关节的力学支撑,到肌肉、肌腱的运动传导,再到神经、血管的精密分布,每一部分都蕴含着丰富的临床意义。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直观且极具临床价值的四肢解剖学习平台,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人体构造的精妙之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 本书特色与内容梗概 本版《四肢临床解剖实物图谱》在继承前版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与拓展,力求在内容深度、图像质量及临床关联性上达到新的高度。我们深知,枯燥的文字描述难以完全捕捉解剖结构的立体感与真实性,因此,本书的核心在于其海量、高质量的实物解剖图像,它们来源于真实的人体标本,未经任何过度修饰,力求真实展现组织的形态、层次、毗邻关系以及在不同体位下的变化。 第一篇:肩关节与上臂 本篇聚焦于肩关节这一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及其周围的上臂区域。我们将从骨骼结构入手,详细解析锁骨、肩胛骨和肱骨的解剖特征,重点阐述肩关节的构成、重要的韧带和关节囊,以及肩袖肌群在维持关节稳定性和完成复杂运动中的关键作用。 骨骼系统: 详细展示锁骨的曲度和附着点,肩胛骨的肩峰、喙突、关节盂等关键解剖标志。肱骨的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三角肌粗隆等部位的形态特征,以及它们与周围软组织的毗邻关系。 关节结构: 深入剖析肩锁关节、胸锁关节的解剖,并重点呈现肩关节盂肱关节的盂唇、关节囊、韧带(如喙肩韧带、盂肱韧带)的形态与功能。 肌肉系统: 精确展示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组成的肩袖肌群,以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上臂主要肌肉的起止点、走向、肌腹形态和神经支配。读者可以通过实物图像清晰辨认每一块肌肉在解剖层次上的位置。 神经血管系统: 详细呈现臂丛神经的分支(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在肩关节及上臂区域的分布走向,及其与周围肌肉、骨骼的关系。锁骨下动脉、腋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如旋肩胛动脉、旋肱后动脉)的走行路径,为理解肩关节及上臂的血液供应提供直观依据。 临床关联: 结合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肱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常见临床病症,通过对比实物解剖图像,阐述病变部位、程度对周围结构的影响,以及手术入路的选择依据。 第二篇:肘关节与前臂 本篇将目光移至肘关节,这个连接上臂与前臂的关键枢纽,以及前臂广阔的肌群和复杂的神经血管网络。我们将深入探讨肘关节的组成、韧带的稳定作用,以及前臂屈肌群和伸肌群的协同运动。 骨骼系统: 细致描绘肱骨下端(内上髁、外上髁、肱骨滑车、肱骨头)、尺骨(鹰嘴、冠突、尺骨鹰嘴、尺切迹)和桡骨(桡骨头、桡骨颈、桡骨粗隆)的解剖形态,以及它们在肘关节内的相互关系。 关节结构: 详尽展示肘关节的三个组成部分(肱尺关节、肱桡关节、近端桡尺关节)的解剖,重点突出肘关节囊、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桡侧副韧带)在维持关节稳定中的作用。 肌肉系统: 系统展示前臂屈肌群(如肱桡肌、旋前圆肌、屈腕肌群、屈指肌群)和伸肌群(如肱三头肌、肱桡肌、旋后肌、伸腕肌群、伸指肌群)的起止点、肌腹形态、肌间隔,以及它们在屈肘、伸肘、旋前、旋后等运动中的协作。 神经血管系统: 细致描绘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在前臂的走行及其分支,重点关注它们与肌肉、骨骼、韧带的毗邻关系,为理解前臂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提供解剖基础。腋动脉、肱动脉及其在前臂的分支(如桡动脉、尺动脉)的走行路径,及其重要的分支(如指掌侧总动脉)的分布。 临床关联: 结合肘关节脱位、网球肘、高尔夫球肘、尺神经卡压综合征、前臂骨折等常见病症,通过实物解剖图谱,直观展示病变对周围结构造成的压迫、牵拉或撕裂,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解剖学支持。 第三篇:腕关节与手部 本篇将深入探索腕关节和手部错综复杂的骨骼、韧带、肌腱和神经血管系统。我们将强调手部在精细动作中的重要性,以及腕关节的力学特性。 骨骼系统: 细致呈现腕骨(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的排列与连接,掌骨和指骨的结构特征。重点展示腕关节(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中腕关节)的构成。 关节结构: 详细描绘桡腕关节的关节囊、韧带(如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以及重要的月骨周围韧带结构。同时,展示腕骨间关节、中腕关节以及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的解剖特征。 肌肉与肌腱系统: 重点展示腕部和手部的内在肌(如小鱼际肌、大鱼际肌、骨间肌、蚓状肌)和外在肌(前臂屈肌和伸肌的肌腱)在腕部及手部运动中的作用。详细呈现腕管、肘管等解剖管道及其内容物。 神经血管系统: 详尽描绘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在腕部和手部的分支及其分布区域,重点关注它们与肌腱、骨骼的毗邻关系。桡动脉、尺动脉在手部的弓形走行以及其分支(如指动脉)的分布,为理解手部的血液供应提供直观依据。 临床关联: 结合腕管综合征、腱鞘囊肿、舟骨骨折、手指骨折、关节炎等常见病症,通过实物解剖图谱,直观展示病变部位与周围神经、血管、肌腱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精确的解剖依据。 第四篇:髋关节与大腿 本篇将视角转向下肢的起始点——髋关节,以及支撑身体重量的大腿区域。我们将详细阐述髋关节的稳定性、大腿的强大肌群以及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 骨骼系统: 重点展示髋骨(髂骨、坐骨、耻骨)的融合及其髋臼的形成,股骨(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股骨干、股骨髁)的解剖特征,以及它们在髋关节内的连接。 关节结构: 详细描绘髋关节的关节囊、强健的韧带(如髂股韧带、耻股韧带、坐股韧带)以及盂唇的结构,解释其强大的稳定性。 肌肉系统: 全面展示大腿前群(股四头肌)、后群(腘绳肌)、内侧群(内收肌群)和外侧群(臀肌群)的起止点、走向、肌腹形态,以及它们在屈髋、伸髋、屈膝、伸膝、外展、内收、旋内、旋外等运动中的作用。 神经血管系统: 细致描绘坐骨神经(其分支股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以及股动脉、股静脉在大腿区域的走行和分支。重点关注它们与骨骼、肌肉的毗邻关系,以及它们在下肢运动和感觉中的作用。 临床关联: 结合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骨折、坐骨神经痛、股四头肌损伤等常见病症,通过实物解剖图谱,直观展示病变对周围神经血管及关节稳定性的影响,为手术入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第五篇:膝关节与小腿 本篇将深入探究膝关节这一人体最大的关节,以及支撑身体行走和站立的小腿区域。我们将重点阐述膝关节的复杂结构、半月板和韧带的作用,以及小腿的强大肌群和重要的神经血管。 骨骼系统: 详细呈现股骨下端、髌骨和胫骨(胫骨平台、胫骨粗隆、内侧踝、外侧踝)的解剖形态,以及它们在膝关节内的连接。 关节结构: 精确描绘膝关节的关节囊、髌骨股骨关节、胫骨股骨关节,以及重要的半月板、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的解剖形态和功能。 肌肉系统: 系统展示小腿前群(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和后群(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的起止点、走向、肌腹形态,以及它们在踝关节和足部运动中的作用。 神经血管系统: 详尽描绘胫神经、腓总神经在小腿的走行和分支,以及腘动脉及其分支(如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的走行路径。重点关注它们与肌肉、骨骼的毗邻关系。 临床关联: 结合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如前交叉韧带撕裂)、髌骨脱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胫骨骨折、跟腱断裂等常见病症,通过实物解剖图谱,直观展示病变对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和周围神经血管的影响,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精确的解剖学基础。 第六篇:踝关节与足部 本篇将聚焦于支撑全身重量、完成精细动作的踝关节和足部。我们将深入解析踝关节的解剖结构、足弓的形成及其重要性,以及足部复杂的肌腱和神经血管系统。 骨骼系统: 细致呈现踝关节的组成(胫骨、腓骨、距骨),以及足部骨骼(跟骨、距骨、舟骨、骰骨、楔骨、跖骨、趾骨)的排列与连接。 关节结构: 详细描绘踝关节(距小腿关节、距跟关节)、跗骨间关节、跖跗关节、跖趾关节、趾间关节的解剖特征。重点呈现踝关节的韧带系统(如外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 肌肉与肌腱系统: 重点展示足部内在肌(如足底短肌、趾短伸肌)和外在肌(小腿伸肌和屈肌的肌腱)在维持足弓、完成足部运动中的作用。 神经血管系统: 详尽描绘胫神经及其分支(如趾底总神经、趾底固有神经)以及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足底动脉在踝关节和足部的走行和分布。 临床关联: 结合踝关节扭伤、跟骨骨折、足底筋膜炎、拇外翻、跖骨骨折等常见病症,通过实物解剖图谱,直观展示病变对足部结构、功能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精确的解剖学支持。 使用建议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是一个学习工具。我们建议读者: 1. 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学习: 阅读本书时,可以将书中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病例相结合,理解疾病是如何发生在特定的解剖部位,以及解剖结构的改变如何导致临床症状。 2. 反复对比与辨认: 实物解剖图像的优势在于其真实性。反复观察、对比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图像,努力将图像信息转化为大脑中的立体认知。 3. 注重层次关系: 理解各结构之间的层次关系,对于手术操作和诊断至关重要。注意观察浅层结构、深层结构及其之间的毗邻关系。 4. 与课堂学习同步: 本书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 结语 《四肢临床解剖实物图谱(第2版)》是我们团队数年心血的结晶,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广大医学生、临床医生、康复治疗师乃至所有对人体解剖学感兴趣的读者的良师益友。通过对真实解剖结构的直观呈现,我们期盼能帮助您构建起扎实的解剖学知识体系,提升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精准度,最终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人体构造充满好奇的人,我一直认为解剖学是理解生命运作机制的基石。尽管我并非医学专业人士,但对于那些能够将复杂概念清晰呈现的科普类书籍,我总是乐于探索。我猜想,《四肢临床解剖实物图谱》虽然带有“临床”二字,但其呈现方式必然也是力求严谨与清晰,能够让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到四肢构造的精妙之处。我期待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图表堆砌,而是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四肢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各个系统的故事。也许,书中会穿插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例子,比如某个动作是如何实现的,或者常见的运动损伤与特定的解剖结构有何关联。这种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解读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让解剖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专业术语,而是成为我们理解自身身体的一扇窗口。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封面材质触感温润,书脊的缝线牢固而精致,翻开的第一页,纸张的厚度与质感就传递出一种专业与严谨。书本的整体尺寸适中,既方便携带又不至于显得笨重,无论是在解剖实验室还是在临床病床边,都可以轻松地将其放在手边。色彩的运用也十分考究,无论是章节标题的字体颜色,还是页眉页脚的辅助色调,都显得低调而专业,不会喧宾夺主,却能在视觉上引导读者的注意力。书本的排版布局清晰明了,留白恰到好处,让每一页的内容都呼吸舒畅,不会让人感到拥挤或压抑。封底的防伪标识设计也显得十分用心,这在如今的图书市场中尤为可贵,体现了出版方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对读者的负责。即使尚未深入内容,单凭这精美的外观和扎实的工艺,就已经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充满了期待,仿佛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承载着知识的重量和匠人的心血。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瞬间,就感受到了它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工作量和严谨态度。从目录的编排就能看出,作者在组织内容时,是如何循序渐进,将复杂的解剖知识分解成易于理解的部分。每一个章节的划分都经过深思熟虑,逻辑性极强,使得读者可以顺畅地跟随作者的思路进行学习。而且,即便书名为“实物图谱”,我还是能想象到,在文字描述部分,作者一定下了极大的功夫,用精准而生动的语言,去描绘那些肉眼可见的结构。我想,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而是对原有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和再创造。语言风格上,我期待它能既保持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临床应用的实用性,能够让初学者快速入门,也能让资深从业者从中获得新的启发。这种平衡的把握,是衡量一本优秀医学教材的关键,而这本书的初步呈现,已经让我看到了这种潜质。

评分

我对于能够提供丰富信息量的参考书总是情有独钟,特别是当涉及到人体结构这样精密复杂的领域时。我知道,一本优秀的解剖学图谱,不仅仅是图片的集合,更是一套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我想象中的《四肢临床解剖实物图谱》应该能够提供详尽的结构描述,包括但不限于它们的名称、位置、起止点、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以及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我期望它能够展示不同解剖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结构在三维空间中的相互作用。例如,当我们学习某块肌肉时,不仅要知道它的名字和形状,还要了解它在完成特定动作时与其他肌肉的协同关系,以及它可能被牵连到的神经或血管。这种多维度、全方位的解析,才能够帮助读者真正理解四肢的复杂性,并为解决临床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之所以对这本《四肢临床解剖实物图谱》抱有极大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它所承诺的“实物图谱”这一概念。在医学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够加深理解、牢固记忆的,往往是那些直观、生动的图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解剖学影像,这些图像并非是简单的示意图,而是能够真实反映人体结构,甚至可能包含解剖后的断面、不同层次的显现,以及在不同姿势下的形态变化。我想象中的“实物图谱”应该能够最大程度地模拟我们在实际解剖或手术中所见的情景,帮助我们建立起三维的立体感知。而且,如果能在图像旁边配以清晰、准确的标注,并且能够针对临床实际应用进行一定的提示,那就更具价值了。这种形式的学习,能够有效弥补仅凭文字描述的不足,让抽象的解剖知识变得触手可及,从而提升临床思维的准确性和操作的熟练度。

评分

京东快递就是快。印刷清晰,没有印装问题,感觉是正品。医学生就是累,还要买一堆呢

评分

非常好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评分

?速度挺快的,与想想的一样好!只是一起买了好几本书,还没来得及细心看,总的是不错的。

评分

送货及时非常快 书也不错 是正版好用

评分

京东这次6.18的物流不给力,以往第二第三天就送到家了,这次要三四天才能收到。不过宝贝包装还是很好的,宝贝也不错。

评分

不错,质量不错,人卫出版的????

评分

不错吧,快递包装什么都不错,纸也不错虽然到现在还没怎么看,,,

评分

很好,很实用,下次需要再买

评分

很有用的一本书,虽然不能说是医生一样的专业但是也很详细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