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根据《政府企业会计准则》编写,突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际工作的特点,重点介绍行政事业单位账务处理。实用、易学、易操作,采用翔实丰富的图表与案例,难易适度、深入浅出。使初学者早日掌握会计实务、尽快进入会计工作角色。
内容简介
本书从读者需求出发,突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际工作的特点,全面介绍了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作者简介
张颖,高级会计师。现在某会计师事务任职,具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财务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有较深入的研究。出版《会计科目设置与实操大全(图解版)》《财务公式运用大全(图解版)》
目录
目录
1.1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概述 /
1.2政府会计原理 /
1.2.1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
1.2.2会计核算信息质量的要求 /
1.2.3会计分录和账户的对应关系 /
1.3会计要素 /
1.3.1政府预算会计要素 /
1.3.2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
1.3.3会计等式和记账方法 /
1.3.4政府会计科目 /
1.3.5政府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
1.4会计凭证 /
1.4.1原始凭证 /
1.4.2记账凭证 /
1.4.3账务处理程序 /
1.5建账 /
1.5.1手工建账 /
1.5.2电算化建账 /
重要账务处理实例索引
【例1-1】政府会计分录平行登记实例 / 7
【例1-2】录入总账科目期初余额 / 34
【例1-3】录入项目核算科目余额 / 35
第2章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核算
2.1资产概述 /
2.2“库存现金”科目的应用 /
2.2.1现金管理 /
2.2.2科目设置及会计核算 /
2.3“银行存款”科目的应用 /
2.4“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的应用 /
2.5“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应用 /
2.6“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的应用 /
2.7“应收票据”科目的应用 /
2.8“应收账款”科目的应用 /
2.9“预付账款”科目的应用 /
2.10“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用 /
2.11“应收股利”科目的运用 /
2.12“应收利息”科目的应用 /
2.13“坏账准备”科目的应用 /
2.14存货的核算 /
2.14.1存货设置的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
2.14.2存货的初始计量 /
2.14.3期末存货的计量 /
2.14.4发出的存货成本结转 /
2.15“短期投资”科目的应用 /
2.16“长期债权投资”科目的应用 /
2.16.1“长期债券投资”科目设置 /
2.16.2长期债权投资的初始与后续计量 /
2.17“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应用 /
2.17.1“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设置及初始计量账务处理 /
2.17.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
2.17.3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
2.18“固定资产”科目的应用 /
2.18.1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 /
2.18.2“固定资产”科目的设置 /
2.18.3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
2.18.4“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设置 /
2.18.5固定资产的处置 /
2.19“无形资产”科目的应用 /
2.19.1无形资产的确认 /
2.19.2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
2.19.3无形资产的摊销 /
2.19.4无形资产的处置 /
2.20“在建工程”科目的应用 /
2.20.1在建工程概述 /
2.20.2设备安装的账务处理 /
2.21“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应用 /
2.22“政府储备物资”科目的应用 /
2.23“公共基础设施”科目的应用 /
2.23.1“公共基础设施”科目设置 /
2.23.2公共基础设施的确认与计量 /
2.23.3公共基础设施的后续计量 /
2.24“文物文化资产”科目应用 /
2.25“受托代理资产”科目的应用 /
重要账务处理实例索引
【例2-1】行政事业单位的现金收入实例 / 44
【例2-2】行政事业单位现金支出实例 / 45
【例2-3】行政事业单位现金溢余实例 / 47
【例2-4】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盘亏实例 / 48
【例2-5】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存款收入实例 / 52
【例2-6】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存款支出实例 / 53
【例2-7】行政单位银行存款收支实例 / 54
【例2-8】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55
【例2-9】【例2-10】【例2-11】【例2-12】行政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核算实例 / 59
【例2-13】行政事业单位其他货币资金核算实例 / 62
【例2-14】【例2-15】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应返还额度核算实例 / 64
【例2-16】【例2-17】行政事业单位应收票据核算实例 / 67
【例2-18】行政事业单位应收账款核算实例 / 70
【例2-19】行政事业单位预付账款核算实例 / 72
【例2-20】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应收款核算实例 / 75
【例2-21】行政事业单位应收股利核算实例 / 77
【例2-22】行政事业单位应收利息核算实例 / 78
【例2-23】行政事业单位坏账准备核算实例 / 80
【例2-24】行政事业单位库存物品核算实例 / 85
【例2-25】【例2-26】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加工存货核算实例 / 86
【例2-27】行政事业单位委托加工存货核算实例 / 87
【例2-28】【例2-29】【例2-30】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置换取得存货
核算实例 / 89
【例2-31】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存货核算实例 / 91
【例2-32】行政事业单位无偿调入的存货核算实例 / 92
【例2-33】行政事业单位期末存货核算实例 / 93
【例2-34】【例2-35】【例2-36】【例2-37】【例2-38】【例2-39】【例2-40】行政事业单位发生存货成本结转核算实例 / 94
【例2-41】【例2-42】【例2-43】行政事业单位短期投资核算实例 / 97
【例2-44】行政事业单位取得长期债权投资核算实例 / 100
【例2-45】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债权投资后续计量核算实例 / 101
【例2-46】行政事业单位以货币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实例 / 104
【例2-47】行政事业单位以其他资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实例 / 105
【例2-48】行政事业单位以未入账无形资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核算实例 / 105
【例2-49】行政事业单位无偿调入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实例 / 106
【例2-50】行政事业单位采用成本法核算实例 / 108
【例2-51】行政事业单位采用权益法核算实例 / 109
【例2-52】行政事业单位权益结转成本法核算实例 / 110
【例2-53】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法转权益法核算实例 / 111
【例2-54】行政事业单位处置长期股权核算实例 / 114
【例2-55】行政事业单位外购固定资产核算实例 / 119
【例2-56】行政事业单位自制固定资产核算实例 / 120
【例2-57】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置换取得固定资产核算实例 / 121
【例2-58】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取得固定资产核算实例 / 122
【例2-59】行政事业单位盘盈固定资产核算实例 / 122
【例2-60】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盘亏核算实例 / 123
【例2-61】行政事业单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实例 / 127
【例2-62】行政事业单位采用个别折旧率计提折旧实例 / 127
【例2-63】行政事业单位采用分类折旧法计提折旧实例 / 128
【例2-64】行政事业单位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实例 / 128
【例2-65】行政事业单位分配累计折旧实例 / 129
【例2-66】行政事业单位出售、转让、报废、毁损固定资产核算实例 / 130
【例2-67】行政事业单位无偿调出固定资产核算实例 / 131
【例2-68】【例2-69】行政事业单位外购无形资产核算实例 / 135
【例2-70】【例2-71】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开发无形资产核算实例 / 136
【例2-72】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置换取得无形资产核算实例 / 138
【例2-73】行政事业单位无偿调入无形资产核算实例 / 139
【例2-74】行政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摊销核算实例 / 141
【例2-75】行政事业单位出售无形资产核算实例 / 143
【例2-76】行政事业单位无偿调出无形资产核算实例 / 144
【例2-77】行政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核算实例 / 145
【例2-78】行政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销核算实例 / 145
【例2-79】行政事业单位在建工程核算实例 / 148
【例2-80】【例2-81】行政事业单位设备安装核算实例 / 150
【例2-82】行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设施核算实例 / 166
【例2-83】行政事业单位文物文化资产核算实例 / 168
【例2-84】行政事业单位受托代理资产核算实例 / 170
第3章行政事业单位负债的核算
3.1负债的定义及确认 /
3.2“短期借款”科目的应用 /
3.3“应缴增值税”科目的应用 /
3.3.1“应缴增值税”科目的设置 /
3.3.2一般纳税人账务处理 /
3.3.3小规模纳税人账务处理 /
3.4“其他应缴税费”科目的应用 /
3.5“应缴国库款”科目的应用 /
3.6“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的应用 /
3.7“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应用 /
3.8“应付票据”科目的应用 /
3.9“应付账款”科目的应用 /
3.10“应付利息”科目的应用 /
3.11“预收账款”科目的应用 /
3.12“其他应付款”科目的应用 /
3.13“预提费用”科目的应用 /
3.14“长期借款”科目的应用 /
3.15“长期应付款”科目的应用 /
3.16“预计负债”科目的应用 /
3.17“受托代理负债”科目的应用 /
重要账务处理实例索引
【例3-1】【例3-2】行政事业单位短期借款核算实例 / 174
【例3-3】【例3-4】【例3-5】行政事业单位一般纳税人应缴增值税
核算实例 / 179
【例3-6】行政事业单位小规模纳税人应缴增值税核算实例 / 180
【例3-7】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应缴税费核算实例 / 183
【例3-8】行政事业单位应缴国库款核算实例 / 185
【例3-9】行政事业单位应缴财政专户款核算实例 / 186
【例3-10】行政事业单位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实例 / 189
【例3-11】【例3-12】行政事业单位应付票据核算实例 / 191
【例3-13】【例3-14】【例3-15】行政事业单位应付账款核算实例 / 194
【例3-16】行政事业单位应付利息核算实例 / 197
【例3-17】行政事业单位预收账款核算实例 / 199
【例3-18】【例3-19】【例3-20】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应付款核算实例 / 201
【例3-21】行政事业单位预提费用核算实例 / 203
【例3-22】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借款核算实例 / 205
【例3-23】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应付款核算实例 / 209
【例3-24】行政事业单位预计负债核算实例 / 210
【例3-25】行政事业单位受托代理负债核算实例 / 212
第4章净资产的核算
4.1“限定性净资产”科目的应用 /
4.2“其他净资产”科目的应用 /
4.3“权益法调整”科目的应用 /
4.4“本年盈余”科目的应用 /
4.5“本年盈余分配”科目的应用 /
4.6“前期调整”科目的应用 /
重要账务处理实例索引
【例4-1】行政事业单位限定性净资产核算实例 / 216
【例4-2】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净资产核算实例 / 218
【例4-3】【例4-4】行政事业单位权益法调整核算实例 / 219
【例4-5】行政事业单位本年盈余核算实例 / 221
【例4-6】行政事业单位本年盈余核算实例 / 224
【例4-7】行政事业单位前期调整核算实例 / 226
第5章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核算
5.1收入概述 /
5.1.1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分类 /
5.1.2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确认 /
5.2“财政拨款收入”科目的应用 /
5.3“事业收入”科目的应用 /
5.4“上级补助收入”科目的应用 /
5.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科目的应用 /
5.6“经营收入”科目的应用 /
5.7“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科目的应用 /
5.8“投资收益”科目的应用 /
5.9“捐赠收入”科目的应用 /
5.10“利息收入”科目的应用 /
5.11“租金收入”科目的应用 /
5.12“其他收入”科目的应用 /
重要账务处理实例索引
【例5-1】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核算实例 / 235
【例5-2】【例5-3】【例5-4】【例5-5】行政事业单位事业收入核算实例 / 238
【例5-6】【例5-7】【例5-8】行政事业单位上级补助收入核算实例 / 241
【例5-9】【例5-10】行政事业单位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核算实例 / 244
【例5-11】【例5-12】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核算实例 / 246
【例5-13】行政事业单位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核算实例 / 249
【例5-14】【例5-15】【例5-16】【例5-17】【例5-18】行政事业单位投资收益核算实例 / 252
【例5-19】行政事业单位捐赠收入核算实例 / 256
【例5-20】行政事业单位利息收入核算实例 / 257
【例5-21】行政事业单位租金收入核算实例 / 259
【例5-22】【例5-23】【例5-24】行政事业单位其他收入核算实例 / 261
第6章行政事业单位费用的核算
6.1“业务活动费用”科目的应用 /
6.2“单位管理费用”科目的应用 /
6.3“经营费用”科目的应用 /
6.4“所得税费用”科目的应用 /
6.5“资产损失”科目的应用 /
6.6“其他费用”科目的应用 /
重要账务处理实例索引
【例6-1】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费用核算实例 / 268
【例6-2】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费用核算实例 / 272
【例6-3】行政事业单位经营费用核算实例 / 275
【例6-4】行政事业单位所得税核算实例 / 276
【例6-5】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损失核算实例 / 278
【例6-6】行政事业单位其他费用核算实例 / 280
第7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
7.1政府部门财务报告 /
7.1.1会计报表 /
7.1.2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 /
7.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调整方法 /
7.2.1行政事业单位报表编制要求 /
7.2.2调整净资产项目 /
重要账务处理实例索引
【例7-1】【例7-2】行政事业单位调整资本性支出核算实例 / 289
【例7-3】行政事业单位调整折旧费用核算实例 / 289
【例7-4】【例7-5】行政事业单位预付账款调整实例 / 290
【例7-6】【例7-7】行政事业单位应付账款调整实例 / 290
【例7-8】行政事业单位存货调整实例 / 291
第8章资产负债表
8.1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
8.2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
第9章收入费用表
9.1收入费用表的结构 /
9.2收入费用表的编制 /
第10章预算结余与净资产变动差异调节表
10.1预算结余与净资产变动差异调节表结构 /
10.2预算结余与净资产变动差异调节表编制 /
前言/序言
前 言
PREFACE
会计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借贷关系、会计平衡等式、会计分录、会计科目等,往往令初学者畏惧。本套丛书由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一线会计人员编写,从一名会计实务入门者的角度,以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经济业务为主线,从建账开始,根据行业业务的特点,逐步讲解会计科目的运用与核算,有助于初学者体验尽早进入角色,适合会计岗位的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真账实操全图解》依据2017年1月1日执行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编写,《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适用于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或者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陆续发布《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投资》《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本书依照这些具体准则,解析会计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
本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全面详尽。从多个层面详细讲解会计的日常工作内容,相信读者在阅读完本书之后,一定会对会计工作有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游刃有余。
◆ 实操性强。从会计人员起步阶段的专业技术讲述,汇集行政事业单位资深会计的宝贵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技巧点拨,结合实例仿真操作,以帮助读者轻松理解、掌握会计实质内容,工作技能得以快速提高。本书针对工作的细节问题分类、分步骤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熟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的具体操作。
◆ 图文并茂。为了使读者能更容易地掌握会计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本书力求避免单一的文字叙述,尽量将业务流程及法规采用图、表形式呈现,以便读者在阅读时一目了然。同时本书配用了大量的经典案例,使读者能直观了解具体的实操情形。
◆ 条理清晰。章节导读、内容重点一目了然,栏目与模块清晰流畅,读者能够随查随用,轻松阅读。
◆ 难易适度,深入浅出。在讲解财务工作实务时,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由表及里,深入浅出,为初学者拨开了财务工作的层层面纱,能快速掌握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本套丛书包括: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真账实操全图解》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真账实操全图解》
《外贸企业会计真账实操全图解》
《酒店企业会计真账实操全图解》
《商业企业会计真账实操全图解》
《工业企业会计真账实操全图解》
《房地产企业会计真账实操全图解》
《餐饮企业会计真账实操全图解》
《物流企业会计真账实操全图解》
《银行会计真账实操全图解》
《小企业会计真账实操全图解》
《一般纳税人会计真账实操全图解》
虽然我们力求完美,但由于时间有限,编写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遗憾,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编者
好的,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构思了一份不包含《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真账实操全图解》内容的图书简介,力求详实且自然流畅。 --- 图书简介: 《古代文明的兴衰:权力、信仰与社会变迁》 一、本书概述:穿越时空的宏大叙事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区域或某一断代史,而是以一种跨越数千年、横跨数大洲的宏观视角,深入剖析了人类历史上几大主要古代文明——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古埃及,到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再到爱琴海的米诺斯文明,直至后来的古希腊和罗马帝国——在其鼎盛与衰落过程中的内在驱动力与外部冲击。 我们致力于描绘一幅关于权力结构、精神信仰体系构建,以及在长期历史进程中社会组织形态如何适应环境变化或最终崩溃的复杂图景。本书的核心论点在于,一个文明的持久性并非仅仅取决于其军事力量或技术发明,而更深层次地依赖于其能否在面对气候剧变、内部阶层固化或外部文化接触时,展现出制度的灵活性和核心意识形态的适应性。 二、核心章节深度解析:权力、信仰与社会结构 第一部分:早期文明的奠基与水权政治 本部分重点考察了最早的城市文明——苏美尔和古埃及的诞生。我们不再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简单视为地理优势,而是深入探讨了围绕水利灌溉系统管理所形成的早期官僚体系,以及这种“水权政治”如何直接催生了王权神授的理论基础。 苏美尔楔形文字的经济本质: 分析了楔形文字的起源,如何从早期的库存记录逐步演变为复杂的法律、文学和神学载体,展示了书写系统在维护早期国家级经济控制中的关键作用。 法老制度的宗教化: 探讨了古埃及“马阿特”(Ma'at,宇宙和谐与正义)概念如何成为维系法老统治的政治哲学,以及这一哲学在不同王朝更迭中如何被诠释和利用。 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律演进: 对《汉谟拉比法典》进行细致解读,分析其体现的社会阶层区分、财产继承规则以及对债务奴役的制度性规范,揭示了早期成文法典在稳定社会秩序中的双重作用:保护与压迫。 第二部分:连接东西方的信仰网络与贸易革命 随着文明的扩张,本书转向了青铜时代晚期的复杂互动网络,特别是腓尼基人的航海贸易与希伯来民族的宗教转型。 腓尼基人的字母遗产: 阐述了腓尼基人如何通过商业网络而非军事征服,将字母文字这一高效的信息传递工具传播至地中海沿岸,为后续希腊字母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一神论的社会动荡: 深入研究了古以色列王国时期,耶和华信仰如何从一种地方部落神祇,逐步被先知阶层塑造成普世的一神论概念。这一转变如何挑战了多神信仰支撑下的既有社会等级,并引发了深刻的内部政治冲突。 爱琴海的失落文明: 考察了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建筑、艺术风格及其崩溃的可能原因。着重分析了克里特岛上的宫殿经济(Palace Economy)在贸易路线中断后面临的结构性脆弱性。 第三部分:古典文明的理性光辉与制度的极限 本部分聚焦于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和罗马共和国/帝国的法律与工程奇迹,探讨了其制度创新如何推动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哲学发展,以及这些制度最终走向僵化的原因。 雅典民主的内在矛盾: 不仅描述了公民大会的运作,更批判性地分析了雅典民主对奴隶制和妇女权利的排斥,揭示了其“公民”概念的狭隘性,并探讨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如何暴露了这种城邦政治形态的局限性。 罗马法的普适性与帝国扩张: 详述了罗马法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法典》的演变,重点分析了“自然法”概念的引入对后世法律思想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罗马的“基础设施帝国”——道路、渡槽和公共浴场的建设,如何作为一种物质化的权力控制手段。 从共和到帝国的结构性转变: 分析了土地兼并、军事私有化(如马略军事改革)如何侵蚀了罗马共和国的传统权力平衡,最终使得军事强人能够轻易取代元老院,转向集权统治。 第四部分:文明的交汇、融合与转折 最后,本书探讨了古代文明的终结并非瞬间的崩塌,而是一个漫长而多维度的过渡期。 蛮族迁徙与文化适应: 审视了“蛮族”并非单纯的破坏者,而是积极参与了罗马晚期行政与军事体系的重组者。分析了日耳曼诸王如何继承并改造了罗马的法律、税收和军事组织模式。 宗教的世俗化与神圣化: 考察了早期基督教如何在罗马帝国衰落的权力真空期,迅速建立起一套超越地域限制的组织结构(教会),成功地将精神权威转化为世俗治理的重要力量。 技术遗产的保存与失落: 比较了不同地区在古代晚期对关键技术(如灌溉工程维护、冶金技术)的掌握程度,论证了知识传承链条的中断或保留,如何影响了后续中世纪社会的发展轨迹。 三、本书的独到之处 本书拒绝采用单一的线性进步史观。我们通过对“社会韧性”(Social Resilience) 和“制度惯性”(Institutional Inertia) 的比较分析,试图回答:是什么使得某些文明的衰退是缓慢的、充满适应性的,而另一些文明的衰退则是剧烈的、近乎断裂式的? 我们强调跨文明比较研究方法,将技术史、经济史与思想史紧密结合,而非孤立地研究政治军事事件。阅读本书,您将获得对人类早期复杂社会组织形态的深刻理解,洞察权力更迭背后的永恒驱动力。本书适合历史爱好者、社会学和政治学研究人员,以及所有对人类文明起源与命运抱有好奇心的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