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课文阅读
第一章记叙文阅读(1)
一、荷塘月色朱自清(1)
二、故都的秋郁达夫(3)
三、雨中登泰山李健吾(6)
四、石缝间的生命林希(10)
五、记念刘和珍君鲁迅(12)
六、琐忆唐(16)
七、书桌冯骥才(20)
八、合欢树史铁生(25)
记叙文知识(27)
第二章议论文阅读(29)
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29)
十、拿来主义鲁迅(32)
十一、历史的回声——汴京包公湖情思王大海(34)
十二、请客王力(36)
十三、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组缃(38)
十四、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谢冕(41)
十五、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梁思成(45)
议论文知识(48)
第三章说明文阅读(50)
十六、语言的演变吕叔湘(50)
十七、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路甬祥(55)
十八、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王磊(58)
十九、神奇的极光曹冲(62)
二十、眼睛与仿生学王谷岩(65)
二十一、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68)
二十二、景泰蓝的制作叶圣陶(71)
二十三、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玛斯(74)
二十四、海洋与生命童裳亮(77)
说明文知识(80)
第四章中外小说阅读(82)
二十五、药鲁迅(82)
二十六、荷花淀孙犁(87)
二十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92)
二十八、项链莫泊桑(97)
小说知识(103)
第五章文言文阅读(105)
二十九、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05)
三十、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07)
三十一、寡人之于国也《孟子》(109)
三十二、劝学(节选)荀况(111)
三十三、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113)
三十四、师说韩愈(117)
三十五、石钟山记苏轼(119)
三十六、岳阳楼记范仲淹(121)
文言文知识(123)
第六章古诗词阅读(126)
三十七、过故人庄孟浩然(126)
三十八、山居秋暝王维(127)
三十九、登金陵凤凰台李白(128)
四十、登高杜甫(129)
四十一、蜀道难李白(130)
四十二、兵车行杜甫(132)
四十三、琵琶行(并序)白居易(134)
四十四、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137)
四十五、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38)
四十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39)
诗词曲赋知识(141)
第二部分语文基础知识
第一章语言知识及运用(143)
第二章现代文阅读(173)
第三章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188)
第四章写作(204)
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高中起点升本、专科·语文(213)
2016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语文试题(215)
参考答案(219)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语文试题(221)
参考答案(225)
当我把手头的这本语文教材和之前买的几本旧版资料对比时,最明显的感受是它的“时效性和紧贴性”。教材的编排逻辑明显是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和近年来的阅卷偏好进行了调整。尤其是在文言文阅读部分,它不再纠结于那些绕口的注解,而是重点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梳理篇章大意和关键实词的理解。这对于时间紧张的在职考生来说简直是福音,毕竟我们不可能像全日制学生那样有大块时间去细扣每一个字。我特别欣赏它对“概括题”的解题步骤的细化,它明确指出了概括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并要求考生必须按照这个结构来组织答案,这种模板化的指导对于避免得分点遗漏非常有效。唯一的不足或许在于,由于它将大量的篇幅用于解析解题技巧,对于一些需要深度思考的开放性问题,其引导性略显保守,更倾向于给出“标准答案”的范围,而不是鼓励思维的发散。
评分我本来以为这种针对特定考试的教材,内容上会极其枯燥,充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生硬的定义,读起来简直是折磨。但出乎意料的是,它在语文这一“文科”的呈现方式上,做出了不少努力去贴合考生的实际需求。比如在作文的备考部分,它没有直接给出几篇“万能”范文,而是将历年真题拆解成了“审题立意”、“结构布局”、“语言润色”三个维度进行讲解,这比单纯背诵范文要有价值得多。它教你如何根据不同主题快速搭建起一个逻辑自洽的框架,这点对于临场发挥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它对错题类型的归纳,它不是简单地告诉我“这个答案是对的”,而是深入分析了为什么其他选项是错的,这种“反向学习法”极大地帮助我识别出自己思维定势的盲区。当然,作为应试材料,它的语言风格难免偏向于指导性和实用性,缺乏一些文学作品本身的韵味,但这或许是特定阶段的必要牺牲吧。如果你是那种需要快速进入考试状态、对分数有明确目标的人,这种务实的风格反而会让你感到安心。
评分说实话,我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它“全国通用”的属性,希望它能覆盖到不同省份和地区的考试差异。在实际阅读体验中,它的内容确实展现出一种力求宏观覆盖的特点。它在区分不同题型时的术语和标准,都尽量采取了最主流、最不易引起歧义的表述方式,这使得我在跨区域复习时感觉比较顺畅,不用担心某个地方的考点在另一地区完全不适用。在处理现代文阅读中那些需要揣摩人物情感和环境描写的题目时,它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情感词汇库”,帮助我在组织语言表达感受时,能够使用更贴切、更“得分”的词汇。但我发现,对于一些涉及地方特色文化或特定历史背景的文本片段,教材的背景知识补充相对薄弱,可能需要读者自行查阅资料来补足这方面的理解深度。总的来说,它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你规划了一条最快通过考试的路径,虽然路径本身可能有些直白和缺乏风景,但效率是毋庸置疑的。
评分这套书,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心里是打鼓的。毕竟“应试专用”这四个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浓浓的功利性,生怕它不过是一堆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背了也白搭。我当时主要的担忧是,现在的成考语文,考察的重点到底在哪里?是死记硬背那些拗口的文言文注释和名篇名句,还是更侧重于现代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逻辑?我希望教材能给出一个清晰的脉络,而不是仅仅罗列考点。我花了一些时间翻阅了关于现代文阅读的部分,感觉它在解析文章结构和作者意图上的引导比较到位,尤其是一些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拆解,确实比我自己啃那些范文要高效得多。它没有过多地陷入晦涩的文学理论,而是紧紧围绕“如何快速抓住得分点”来设计讲解。不过,我对它在古诗词鉴赏部分的深度还是保留了一点看法,毕竟诗词的意境是很难用标准化的解题步骤来完全框定的,希望它能更注重培养一种审美感受,而不是仅仅教你套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些模板。总体而言,它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复习框架,但具体到每一块知识点的打磨,还需要读者自己去细细揣摩,不能完全依赖它给出的所有答案。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套教材的主要目的是想确认一下近几年的考试趋势是否有大的变化。过去几年我断断续续地温习,但总感觉像是无头苍蝇,不知道该把精力放在哪个“必考点”上。这套教材的优势在于它的“针对性极强”。它不像大部头的工具书那样包罗万象,而是像一个精准的雷达,直接锁定了成考语文的“高频词汇”和“易错陷阱”。例如,在现代汉语基础知识部分,它对病句的辨析和标点符号的运用,给出的例题都是近年来考卷中频繁出现的句式,这大大提高了我的复习效率。我不需要花时间去啃那些可能十年都考不到的偏僻知识点。然而,这种高度聚焦也带来了一个小小的遗憾:它在对一些文学常识的拓展介绍上显得比较精简。对于那些希望借此机会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的考生来说,可能需要配合其他更具人文色彩的读物。它完美地扮演了一个“应试向导”的角色,但若想成为一个“文学引路人”,它还略显不足,但考虑到考试的本质,这也许是无可厚非的取舍。
评分很快就到了,开始学习了。
评分教材还是不错的
评分当你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说明我对这件商品很满意
评分今年参加成人高考,买来看看!
评分物流挺快,质量也可以,里面涵盖的知识面很广,么么哒!
评分很好,我喜欢
评分配送快,货品也很好
评分价格不贵,比从实体店买便宜多了
评分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