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作者18年一线工作经验,会计操作和纳税处理融会贯通讲解,结合政策和案例,重点分析八大重要事项。
帮助中小企业财会人员,厘清常见经济事项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对日常工作中容易遇到重点和难点财税事项,结合案例进行了详细阐释。
本书目的
帮助中小企业财会人员,厘清常见经济事项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对日常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财税事项,结合案例进行详细阐释。全书专门结合政策和案例,重点分析八大重要事项的会计和纳税处理,包括公司设立、销售业务、采购业务、发票管理、资产管理、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和税务稽查。
本书特色
每一章都从企业经营实际出发,书中应用的是*新财税政策,对实务中*基础、*常见、*根本、*容易混淆的常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本书是从财税从业者的视角写作的,素材来自作者本人、作者所在单位的同事以及大量同行的工作实务,有助于读者“看了就懂、懂了就会、会了就用、用了就好”。
张海涛,高级经济师(税收经济)、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北京华财仁合税务师事务所首席咨询师,在税务会计领域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公司设立的财税问题 /1
第一节 注册资本是否越高越好 /1
一、法律对注册资本有什么规定 /1
二、认缴注册资本是否不需承担赔偿责任 /1
三、认缴和实缴的注册资本如何记账 /2
第二节 初始营运资金如何组合 /3
一、股权投资(单纯注资)在未来会有什么障碍 /3
二、股债混投(入资和借款共存)在未来会有什么益处 /4
第三节 技术投资有哪些陷阱 /6
一、技术投资是否缴纳增值税 /7
二、法人企业以技术投资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 /7
三、个人以技术投资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10
四、哪些技术可享受税收优惠 /12
五、被投资方发生的无形资产摊销额可否税前扣除 /13
第四节 股权如何分配 /16
一、同股是否一定同权 /16
二、口头约定利益分配有什么风险 /18
三、“亡羊”后如何“补牢” /19
第五节 异地设立公司的税收风险 /19
一、异地优惠政策是否合规 /20
二、异地设立的公司经营是否合规 /20
第二章 销售业务的财税问题 /22
第一节 卖什么:以科技企业为例 /22
一、产品嵌有软件如何卖 /22
二、产品和服务共存如何卖 /25
三、多种服务共存如何卖 /28
四、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何纳税 /32
五、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何记账 /36
第二节 怎么卖 /38
一、买产品赠产品如何纳税 /38
二、买产品赠服务如何纳税 /40
三、买服务赠产品如何纳税 /42
四、买服务赠服务如何纳税 /43
五、商业折扣如何纳税 /44
六、消费送积分如何纳税 /46
七、消费送红包如何纳税 /48
第三节 卖给谁 /49
一、如何找出关联方 /49
二、关联交易定价不合理是否被调整 /53
三、关联交易该如何合理定价 /54
第四节 谁来卖 /56
一、以自然人作为渠道商的涉税风险 /56
二、“佣金”激励发展渠道商的涉税风险 /57
三、发展渠道商的建议(从税收角度) /58
第三章 采购业务的财税问题 /60
第一节 采购合同约定买方负担全部税款的税务风险 /60
一、合同约定他人负担全部税费是否合法 /60
二、约定他人负担税费是否可以免除自己的纳税义务 /61
三、签订税费转嫁合同需重点关注什么内容 /62
第二节 支付个人房屋租赁服务费的财税风险 /62
一、替出租人负担税款可否在承租人税前扣除 /63
二、如何签订租赁合同可将替房东负担的税费在税前扣除 /63
三、替房东缴纳的税款如何会计处理 /64
第三节 支付个人车辆租赁服务费的税收风险 /64
一、无租赁合同支付个人车辆支出有什么税收风险 /64
二、有租赁合同支付个人车辆支出需注意什么问题 /65
三、个人取得车辆租赁收入需缴纳什么税款 /66
四、“私车公用”的几个实用建议 /67
第四节 支付餐饮服务费的税收风险 /67
一、哪些费用是招待费 /68
二、出差期间的餐费是否属于招待费 /68
三、会议期间的餐费是否属于招待费 /68
四、福利性质的餐费是否属于招待费 /69
五、招待费在财务和税法界定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69
第五节 支付礼品费的税收风险 /70
一、招待费如何界定 /70
二、业务宣传费如何界定 /70
三、礼品支出属于招待还是宣传 /71
四、实务中发生的礼品支出该如何处理 /72
第六节 支付员工商业保险的税收风险 /72
一、为员工支付的补充保险是否可以税前列支 /73
二、为员工支付的意外险是否可以税前列支 /73
三、为员工支付的特殊工种险是否可以税前列支 /74
四、为员工支付的商业健康险是否可以税前列支 /74
五、为员工支付的雇主责任险是否可以税前列支 /75
第七节 支付福利费的财税风险 /76
一、哪些支出属于福利费 /76
二、福利费在税前列支需注意哪些问题 /78
第八节 支付旅游费的税收风险 /78
一、旅游是否属于员工的工资所得 /78
二、旅游是否属于福利费 /79
三、旅游费支出的进项税额能否抵扣 /80
第九节 报销个人消费的税收风险 /81
一、个人支出在公司报销可否税前列支 /82
二、个人支出在公司报销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82
第四章 发票的涉税风险 /84
第一节 如何界定有效发票 /84
一、哪些票据属于不合规发票 /84
二、真实的发票入账是否一定可以作为税前列支的凭证 /87
第二节 发生销售业务是否都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88
一、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88
二、什么样的小规模纳税人可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90
第三节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抵扣 /91
一、哪些凭据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凭证 /91
二、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凭证 /92
第四节 虚开增值税发票有哪些风险 /94
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哪些行政和刑事处罚 /94
二、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有哪些行政和刑事处罚 /96
第五节 非法购买增值税发票的涉税风险 /97
一、非法购买真实发票是否需要补缴税款 /97
二、非法购买发票有什么行政处罚 /98
三、非法购买发票有什么刑事处罚 /98
第五章 资产管理的财税问题 /99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财税问题 /99
一、单价多少可计入固定资产 /99
二、固定资产残值率如何确定 /101
三、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何确定 /102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财税问题 /103
一、单价多少属于无形资产 /104
二、无形资产可以按多少年摊销 /105
三、采购取得无形资产如何记账 /107
四、自主研发取得无形资产如何记账 /108
五、如何建立研发费用辅助核算账 /115
第三节 应收账款的财税问题 /117
一、发生坏账是否可以税前扣除 /118
二、发生坏账损失是否必须税前扣除 /119
第四节 存货(礼品)的财税问题 /121
一、赠品送出时是否要按视同销售货物申报增值税 /121
二、福利品给员工使用是否按视同销售货物申报增值税 /124
第五节 金融资产的财税问题 /125
一、什么是金融资产 /126
二、持有股权(票)类金融资产要缴哪些税 /127
三、持有债权(券)类金融资产要缴哪些税 /130
四、持有基金类金融资产要缴哪些税 /131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的涉税风险 /135
第一节 福利费的涉税风险 /135
一、个人取得的福利费到底是否免税 /135
二、公司为员工负担的补充保险,个人是否需缴纳个税 /137
三、代扣个税取得的返还款奖励财务人员是否还需缴纳个税 /140
第二节 从公司借款的涉税风险 /141
一、股东从公司借款有什么税收风险 /141
二、员工从公司借款有什么税收风险 /142
第三节 合伙人取得合伙企业收益的涉税风险 /143
一、从合伙企业分回的股息可否享受减免税优惠 /144
二、从合伙企业分回的股票(权)转让所得可否享受优惠 /144
第四节 权益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个人股东的涉税风险 /146
一、 非上市、非挂牌企业权益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个人股东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147
二、 上市或挂牌企业权益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个人股东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150
第五节 股权激励的涉税风险 /151
一、如何选择激励对象 /151
二、如何确定激励的股权比例 /152
三、通过平价转让股权实现激励有哪些风险 /152
四、通过原股东代持实现激励有哪些风险 /153
五、通过税收优惠进行股权激励有哪些障碍 /153
第六节 个人转让股权的涉税风险 /155
一、股权是否可以平价转让 /155
二、股权转让价格不合理会如何核定 /156
三、为股权转让而修改章程是否适合 /157
四、通过离婚再结婚筹划税款有什么风险 /157
五、通过增资进行筹划是否存在障碍 /158
六、可考虑的解决方法 /158
第七节 常见个税筹划方案的涉税风险 /159
一、常见个税筹划方案有什么风险 /159
二、如何选择适合的个税筹划方案 /163
第七章 税收优惠 /165
第一节 小微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 /165
一、小微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如何区分 /165
二、小微企业有哪些税收优惠 /169
三、小型微利企业有哪些税收优惠 /171
四、小规模纳税人有哪些税收优惠 /172
第二节 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 /173
一、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73
二、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提交哪些资料 /181
三、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是否一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183
第三节 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的税收优惠 /186
一、软件企业有哪些优惠 /187
二、软件企业应满足哪些条件 /189
三、软件企业如何享受税收优惠 /192
四、软件产品有哪些税收优惠 /193
第四节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195
一、哪些企业发生了研发费用也不能享受税收优惠 /196
二、什么样的研发活动才算是真正的研发活动 /197
三、哪些研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 /198
四、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要如何核算 /207
五、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如何享受 /208
第五节 技术转让的税收优惠 /209
一、技术转让是否一定可以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 /209
二、技术转让有哪些企业所得税优惠 /210
三、有哪些技术享受税收优惠 /210
四、技术转让所得如何正确计算 /211
五、减半征收是否可以按15%减半 /214
六、享受技术转让所得优惠对会计核算有什么要求 /214
七、母公司转让技术给子公司是否可以享受所得税优惠 /215
八、预缴所得税是否可以享受技术转让税收优惠 /216
第八章 税务稽查及筹划 /217
一、查谁 /217
二、谁查 /219
三、查什么 /220
四、怎么罚 /221
五、怎么办 /222
前言
税务和会计实务,虽然有一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可遵,但在具体操作时,由于需要结合具体的交易实质、当事人的想法、税务机关可能的理解等各项因素,就变成了一项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百度贴吧、中国会计视野论坛上的大量询问,就是一个例证。
本书的目的 本书是为了帮助中小企业的财税人员,厘清常见经济事项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对日常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财税事项,结合案例进行详细阐释。
本书的特点 本书是从财税从业者的视角写作的,素材来自笔者本人、笔者所在单位的同事以及大量同行的工作实务。每一章都从企业经营实际,而不是教科书的财税理论出发。书中应用的是最新的财税政策,引用了大量翔实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解释和指南,对实务中最基础、最常见、最根本、最容易混淆的常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以最大限度达到读者能“看了就懂、懂了就会、会了就用、用了就好”的效果。
关于本书的适用群体 本书是一本帮助中小企业合理纳税和会计处理的辅导工具,适用的群体包括中小企业的财税从业人员、创业人员、公司决策人、拟对中小企业投资的投资人。
对于财税从业人员,通过阅读本书,他们可以有效规避日常财税处理中的问题,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对于创业人员,通过阅读本书,他们可以在公司设立前提前做好规划,避免盲目创业带来的先天财税风险。
对于公司决策人,通过阅读本书,他们可以在业务决策时提前考虑财税风险,避免以往只考虑市场不考虑财税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对于拟对中小企业投资的投资人,通过阅读本书,他们在对目标公司调研时,可以非常容易地发现目标公司的财税风险,从而判定是否值得进行投资。
本书的结构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从公司设立、销售业务、采购业务、发票管理、资产管理、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和税务稽查八个方面,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财务问题和涉税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并提出接地气的解决方案。
本书编写中所涉及的内容,除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解释、指南外,其他内容均为笔者本人撰写。
本书初稿写成后,网友罗旭波、李倩、徐梦琪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助全文试读,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在此特表感谢。同时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编辑石美华在本书写作和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大量支持与帮助。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指正。如有疑问,可关注公众号“张海涛财税政策解析”后进行留言,笔者将第一时间进行回复。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税务筹划”这个敏感又关键的环节处理得相当到位。很多中小企业主都面临着如何合法合规地降低税务成本的困扰,而市面上讲解这方面的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充斥着风险极高的“偏门”建议。《中小企业税务与会计实务》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专业和审慎。它并没有鼓吹激进的避税手段,而是从合法合规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多种切实可行的税务筹划思路。例如,关于企业所得税的核定征收与查账征收的比较分析,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关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解读和申报要点;关于股权激励、关联交易等复杂事项的税务处理,都给出了详尽的指导。更重要的是,书中强调了“合法合规”是税务筹划的底线,并且在介绍各种筹划方法时,都会附带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和风险提示,让我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规避潜在的税务风险。它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表格和模板,比如税务风险自查表、税务筹划方案对比表等,大大降低了实践操作的难度。对于我们这类想在合规前提下优化税务负担的企业来说,这本书的价值难以估量。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在“解决问题”这个层面上做得相当出色。很多时候,我们学习财务税务知识,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具体问题,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取理论上的满足感。而《中小企业税务与会计实务》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不是一本堆砌概念的书,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比如,当我在处理员工社保、公积金缴纳,或者年终奖金的税务处理时,这本书都能够提供最直接、最权威的答案,并且告诉你需要注意的每一个细节。书中关于发票管理、报税流程、以及如何应对税务稽查的章节,都充满了实践经验和干货。它详细列出了不同类型发票的填开要求、勾选确认的流程、以及电子发票的保存要求,让我对日常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在讲解如何应对税务稽查时,它并没有渲染恐慌,而是提供了理性、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准备迎检资料、如何与税务机关沟通,以及在发生差异时如何解释和处理。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随身的“财税助手”,能够在我遇到各种难题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应对复杂的财务税务工作。
评分我一直觉得,会计和税务这两个概念虽然紧密相连,但侧重点和操作方式有所不同。很多书籍要么偏重理论,要么只讲一边,而《中小企业税务与会计实务》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展现出它们在实际经营中的相互作用。书中的内容,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记账,更是教你如何通过准确的会计核算来支撑合理的税务申报,以及如何根据税务政策来优化会计处理。举个例子,在讲解成本费用核算时,它会详细说明不同类型的成本费用在税务上的不同待遇,比如哪些费用可以全额抵扣,哪些费用有比例限制,又或者哪些费用不能税前扣除。通过清晰的对比,让我明白为什么同一个经济业务,在会计处理上可能如此,在税务上却又是彼伏,并且如何通过合理的会计方法来解决这种差异,以达到最优的税务结果。书中关于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方面的处理,也充分考虑了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的差异,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处理建议。这种“一体化”的视角,对于真正理解和掌握企业的财务税务运作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的“落地性”和“前瞻性”。作为一个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财务人员,我深知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而《中小企业税务与会计实务》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它不仅仅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罗列,而是深入到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具体场景,并且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处理客户退货、供应商拒收、或者股权变更等复杂业务时,书中都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让我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会计师在手把手地教我。同时,它也关注到了最新的财税政策变化,比如增值税改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调整等等,并且及时更新了相关内容,让我能够跟上时代步伐,避免因政策变动而产生的不合规风险。更令人称赞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财务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的内容,虽然篇幅不长,但点到为止,足以引起我的重视,并引导我思考如何建立更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企业不仅“会做账”,更能“做好账”,并且“用好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发展。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及时了!作为一个初创小公司的财务新手,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操指南。之前看过的几本书,要么理论性太强,要么内容太陈旧,离我每天面对的琐碎事务总是隔着一层。这本《中小企业税务与会计实务》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没有故弄玄虚,开篇就直指核心,从最基础的账簿建立、凭证填写,到日常的报销、收款、付款流程,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细致的讲解。最让我惊喜的是,它针对中小企业常遇到的几种业务模式,比如贸易、服务、小额生产等,都给出了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相应的税务筹划建议。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的案例分析,让我能立刻理解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实践中。比如,在处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申报时,它不仅列出了申报表填列的每一个栏目,还特别说明了哪些项目是容易出错的,以及如何避免重复申报或漏报。书中的章节安排也很合理,从宏观的财务管理理念,逐步深入到具体的税务法规和会计准则,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而且,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易懂,没有太多专业术语的堆砌,即使我之前对会计和税务接触不多,也能轻松理解。这对我来说,简直是救星一般的存在!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真的是物美价廉,惊喜多多
评分才看了一点点,内容挺全,就是觉得不太具体吧,对有些没接触过的内容还是蛮好的。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很实用的一本书,快捷,好评。
评分真的是物美价廉,惊喜多多
评分一次愉快的购物,下次还会再来。
评分好书,里面的内容特别实用!而且知识点覆盖面特别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