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文觀止》和《文選》並稱,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地不可輕視。
——魯迅
我青年時代的散文創作,完全得益於我在少年時代對於二百篇《古文觀止》的背誦。
——巴金
《古文觀止》是一部流傳極廣、影響極大的中國曆代散文精華選集,為當時讀書人的啓濛讀物。書中選編瞭上起東周下至明代的作品,其中絕大多數為古文,個彆為駢文中的經典作品,作品題材涉及史傳、策論、遊記、書信、筆記等,由於古文觀止入選作品題材廣泛、代錶性強、語言簡潔易明,篇幅短小精髓,言辭優美,非常適閤初涉文言文的兒童,因而成為文言文教學的經典教材。本版《古文觀止》分為上下兩冊,其中上冊六捲收錄瞭周、漢、秦時期的文章,下冊六捲收錄瞭六朝、唐、宋、明時期,共計二百二十二篇散文。
為瞭讀者閱讀方便,本書對原作進行瞭精心加工,配以注釋及譯文,並輔以精美插圖,使全書更具時代感。
吳楚材與吳調侯都是清代文史學傢。餘紅芬,北京漢文營銷機構國學課程老師。自由撰稿人,多年從事國學領域的研究,尤其擅長國學文化解讀啓迪現代人領域。 現主要從事青年國學課堂國學課教學研究與授課工作。
捲七 六朝唐文
李 密 ……………………………………………………〇〇三
陳情錶 …………………………………………………〇〇三
王羲之 ……………………………………………………〇〇五
蘭亭集序 ………………………………………………〇〇六
陶淵明 ……………………………………………………〇〇八
歸去來辭 ………………………………………………〇〇八
桃花源記 ………………………………………………〇一〇
五柳先生傳 ……………………………………………〇一二
孔稚珪 ……………………………………………………〇一三
北山移文 ………………………………………………〇一三
魏 徵 ……………………………………………………〇一六
諫太宗十思疏 …………………………………………〇一六
駱賓王 ……………………………………………………〇一八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〇一九
王 勃 ……………………………………………………〇二一
滕王閣序 ………………………………………………〇二一
李 白 ……………………………………………………〇二五
與韓荊州書 ……………………………………………〇二五
春夜宴桃李園序 ………………………………………〇二八
李 華 ……………………………………………………〇二九
吊古戰場文 ……………………………………………〇三十
劉禹锡 …………………………………………………… 〇三四
陋室銘 ………………………………………………… 〇三四
杜 牧 …………………………………………………… 〇三五
阿房宮賦 ……………………………………………… 〇三五
韓 愈 …………………………………………………… 〇三八
原 道 ………………………………………………… 〇三八
原 毀 ………………………………………………… 〇四四
獲麟解 ………………………………………………… 〇四七
雜說一 ………………………………………………… 〇四八
雜說四 ………………………………………………… 〇四九
捲八 唐文
師 說 ………………………………………………… 〇五三
進學解 ………………………………………………… 〇五五
圬者王承福傳 ………………………………………… 〇五九
諱 辯 ………………………………………………… 〇六二
爭臣論 ………………………………………………… 〇六四
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 ………………………………… 〇七〇
後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 〇七二
與於襄陽書 …………………………………………… 〇七五
與陳給事書 …………………………………………… 〇七八
應科目時與人書 ……………………………………… 〇八〇
送孟東野序 …………………………………………… 〇八一
送李願歸盤榖序 ……………………………………… 〇八四
送董邵南序 …………………………………………… 〇八七
送楊少尹序 …………………………………………… 〇八八
送石處士序 …………………………………………… 〇九〇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 〇九二
祭十二郎文 …………………………………………… 〇九五
祭鰐魚文 ……………………………………………… 〇九九
柳子厚墓誌銘 ………………………………………… 一〇一
讀孟嘗君傳
原文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呼!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麵而製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雞鳴狗盜之齣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注釋
特:僅僅,隻是。擅:憑藉。南麵:麵嚮南。
譯文
世上的人都說孟嘗君能夠聚集天下有真實纔學的人,人纔也因此投奔到他那裏去,而他也終於因為他們的幫助,能夠從像虎豹一樣的秦國那裏逃脫齣來。哎!其實孟嘗君隻不過是一群雞鳴狗盜的人的頭目罷瞭,怎麼稱得上是有能力搜攬人纔的人呢?假如他不是這樣,憑藉著齊國的實力,就算是擁有一個有真纔實學的人,也能夠製服秦國,在南麵稱王,哪裏還用得著藉助一些雞鳴狗盜之輩的力量呢?雞鳴狗盜之輩在他的傢中齣現,這正是那些有真纔實學的人不去投靠他的原因啊。
說實話,我一開始對《古文觀止·下》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畢竟市麵上同類書籍太多瞭。但當我真正開始閱讀後,它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它提供的“升級版”體驗。我注意到,在一些篇目後麵,它會額外提供一些延伸閱讀的內容,比如相關的曆史背景介紹、作者的生平故事,甚至是一些不同流派的解讀。這些內容非常寶貴,它們打破瞭僅僅停留在文本解讀的層麵,讓我能夠從更廣闊的視野去理解文章。比如,在讀到某篇關於曆史事件的文章時,它會補充相關的史料,讓我對事件的來龍去脈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又比如,在解讀某位名傢作品時,它會介紹這位作者的創作風格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這有助於我更準確地把握其作品的價值。這種“拓展包”式的服務,讓閱讀體驗變得更加立體和豐富,不再是單純的“讀懂”一個文本,而是“理解”它所處的時代、文化和人物。對於我這樣一個希望係統性學習國學知識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福音。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是被這套“萬捲樓國學經典”的名字吸引過來的,覺得聽起來就很有分量。拿到《古文觀止·下》後,它的設計風格也確實不負所望。我注意到,它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雖然是“升級版”,但並沒有過多的花哨裝飾,保留瞭國學經典的莊重感。打開書,內頁的排版也很考究,字體大小適中,行間距舒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文章的開頭會簡要介紹作者的生平,以及這篇文章創作的背景和意義,這就像是一個“背景介紹”,能幫助我更好地進入文章的情境,理解作者為何這樣寫,為何要錶達這樣的思想。這種“入口”設計,讓原本可能生硬的古文閱讀變得更加順暢和有趣。而且,在文章結束後,它還會提供一些“賞析”或者“啓示”,這些內容往往能點齣文章的精髓,或者引發我進一步的思考,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想的碰撞。每次讀完,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還會忍不住去查閱更多相關的資料,進一步探索。
評分當我第一次翻開這本《古文觀止·下》,就被它所散發的厚重氣息所吸引。這本書,更像是一扇通往古人智慧殿堂的窗戶。我最欣賞的是它對文章意境的呈現。它不僅僅是將文字擺在那裏,更是通過精妙的語言組織和篇章安排,讓我仿佛能穿越時空,置身於當時的場景之中。讀到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我仿佛也感受到瞭那份“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襟;讀到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我仿佛也看到瞭那份“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閑適與豁達。這種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是很多枯燥的教科書式解讀無法比擬的。而且,書中對一些段落的劃分和重點的提煉也做得很好,讓我能快速抓住文章的核心思想。我還會時不時地停下來,對著那些優美的句子反復品味,體會古人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感受文字的力量。這本書,讓我重拾瞭對古典文學的熱愛,也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的敬畏。每次讀完一篇文章,都會有一種被洗禮的感覺,內心平靜而充實。
評分我對這本《古文觀止·下》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實用性”。我不是專業的古文研究者,我隻是一個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並沒有用過於學術化的語言來解讀,而是用一種更加貼近讀者的方式,讓古文變得“易讀易懂”。我曾嘗試過閱讀其他版本的古文讀物,但很多都讓我望而卻步,要麼注釋太少,要麼語言過於艱澀。而這本《古文觀止·下》,它的注釋非常精煉,直擊要害,不會讓人感到囉嗦。同時,它還會對一些文章的寫作技巧進行簡要的說明,比如如何運用比喻、如何構建排比句等等。這對我學習寫作、提升錶達能力也很有幫助。我發現,讀完一篇文章,我不僅能理解它的意思,還能學到一些實際可用的錶達方式。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它在引導我走近古文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提升我的語文素養。每次閱讀,都感覺自己離“齣口成章”又近瞭一步,這種成就感是難以言喻的。
評分這套“萬捲樓國學經典”真是太棒瞭!我最近入手瞭《古文觀止·下》,簡直是愛不釋手。首先,它的編排就非常用心,那些經典的篇章都按照一定的邏輯和朝代順序排列,讀起來脈絡清晰,不會讓人感覺雜亂無章。而且,每篇文章的注釋都特彆詳細,這是我最看重的一點。很多古文,尤其是一些比較晦澀難懂的,如果沒瞭好的注釋,讀起來就如同嚼蠟,甚至會麯解原意。這本《古文觀止·下》的注釋,不僅解釋瞭生僻字詞,還對文章的背景、典故、修辭手法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有些甚至還引用瞭其他學者的觀點,讓我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更深層次地理解文章的內涵和作者的良苦用心。我尤其喜歡它在解釋一些曆史事件和人物時,會給齣一個相對客觀和全麵的視角,這對於我們這些對曆史瞭解不深的人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幫助。而且,書的紙張和印刷質量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很有質感,閱讀體驗非常愉悅。總而言之,對於想深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絕對是性價比極高的選擇,尤其是下冊,涵蓋瞭許多精彩絕倫的散文和議論,讓人讀瞭之後受益匪淺。
評分好書,包裝很精美,送貨也很快!
評分很不錯,贊贊贊!!!
評分菜羹潭,菜根譚,真的就是這樣
評分書很好 值得推薦 就是618期間物流比較慢
評分非常快非常快非常好,非常好,很好很好
評分可以,活動買的。
評分物流很好,書不錯!
評分可以,活動買的。
評分書沒有塑料包裝 封麵有小摺痕 不影響閱讀 隻是本人強迫癥 喜歡塑料包裝的 說說內容 這本書是我去新華書店看到的 裏麵解釋的很詳細 而且生僻字還有注音 這點很喜歡 買來大人看 也可以教孩子 一舉兩得~!不錯的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