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世經典古帖,硬筆學書必修教材
2)原帖原字等比例縮小,保持純正的原帖原汁原味
3)“大道至簡”抓住學書法核心的要點,那就是“練”
4)單字精臨精練、原帖通篇臨習、原帖放大版欣賞
5)係統深入的描摹臨寫訓練,輔以傳統經典的米字格,精準定位點畫,同步提高結構
對於有一定的硬筆書法書寫基礎的愛好者和書法培訓機構的學員來說,如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提高。事實上,當代硬筆書法高手也都是學習經典毛筆字帖而成。我們在掌握一些硬筆書寫技巧和能力後,完全可以直接取法古代的毛筆字帖。然而,我們所見到的毛筆字帖,大多不適閤用硬筆來臨習。緣於此,我們特意編寫瞭這套以經典毛筆字帖為範本、在九宮格中用硬筆臨寫的練習冊,幫助大傢係統深入的進行臨古訓練,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提升作品格調,強化筆法訓練,加強筆鋒錶達,豐富作品的內涵。
盧中南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原研究館員,軍博美術書法創作中心書法篆刻委員會主任。第十至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至七屆中國書法傢協會理事,第六屆中國書法傢協會楷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傢協會行業建設委員會思想理論工程部秘書長,解放軍美術書法創作院藝術委員。
金日發
曾任《書法報·硬筆書法》編輯部主任,現為《書法報》書法藝術網執行主編、書法報視頻執行主編。
李波
中國教育界書畫傢協會常務理事,貴州省書法教育研究會理事,中國硬筆書法在綫編委會成員,中國硬筆書法傢協會會員,中國文化信息協會暨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會員。
使用建議:
如何有序地使用本套字帖,我們給齣的建議如下:
第一步,臨習王羲之這是王羲之傳世經典小楷,也是硬筆書法愛好者提高硬筆楷書的必修課。
《樂毅論》是王羲之楷書中頗負盛譽的名帖,曆代名傢對此贊不絕口:外標衝藹之容,內含清剛之氣;遒勁之中不失婉媚,端莊之中不失姿態;精淳粹美,清雄雅正,靜氣迎人,所謂“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空靈淡蕩,高懷絕俗,真大雅不群之作也,是學習小楷的上乘法帖,從其學起,定能獲益匪淺。
《曹娥碑》結字扁平,用筆多不藏鋒,有隸書筆意。其,筆力勁健,結字跌宕有緻,無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樸天真之趣。
第二步,通過係統的臨寫學習《樂毅論》和《孝女曹娥碑》,能初步具備晉人楷書的平正、清雅的風格,此時可以繼續嚮上追溯,學習鍾繇的《宣示錶》,此帖較鍾繇其他作品,無論在筆法或結體上,都更顯齣一種較為成熟的楷書體態和氣息,點畫遒勁而顯樸茂,字體寬博而多扁方,充分錶現瞭魏晉時代正走嚮成熟的楷書的藝術特徵。此帖所具備的點畫法則、結體規律等影響和促進瞭楷書高峰——唐楷的到來。
鍾繇《宣示錶》可以說是楷書藝術的鼻祖。此帖風格直接影響瞭二王小楷麵貌的形成(從《黃庭經》《樂毅論》《洛神賦十三行》等就可看齣),進而影響到元、明、清三代的小楷創作,如趙孟頫、文徵明、王寵、黃道周等。魏晉鍾王書風仍然是在為當今硬筆書壇的主流。
第三步,有瞭紮實的魏晉楷書的功底,就可以廣設博覽,兼而臨習其他的經典法帖,其首推趙孟頫的《膽巴碑》和《湖州妙嚴寺記》。趙孟頫是“二王”書法風格忠實的傳承者,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顔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傢”。可見其楷書技法之高超嫻熟。
學習瞭上述幾種經典碑帖之後,楷書的功底就能寫的很紮實瞭,這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一步的臨習其他不同風格的經典碑帖,喜歡法度森嚴險峻峭拔的,可以選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喜歡挺拔俊秀靈動的,可以選擇明代文徵明的經典小楷《草堂十誌》,喜歡豐腴肥美而又飄動雋逸的,可以選擇智永《真書韆字文》,各具特色,各得其妙。
我們係統地臨寫瞭以上的經典碑帖以後,硬筆楷書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瞭,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錶達,又能初步形成自己的風格,在此基礎上學習硬筆行書《蘭亭序》《王羲之行書集字聖教序》,就能很快上手,臨寫時更顯得遊刃有餘,得心應手瞭。
這本《蘭亭序/王羲之 硬筆書法臨古描摹練習係列》簡直是我的書法啓濛神器!我一直對王羲之的行書心嚮往之,但苦於找不到閤適的入門教材。市麵上很多字帖要麼是臨摹本,要麼是字帖本身就太“精美”,讓人下筆時瞻前顧後,生怕一筆下去就毀瞭“原作”。這本書的定位非常精準,它主打的是“硬筆”練習,這對我這種習慣用中性筆或者鋼筆練字的人來說,簡直是量身定製。首先,紙張的質感非常好,厚實但不吸墨,即使用速乾的簽字筆書寫,也不會齣現洇墨的現象,這極大地提升瞭書寫過程中的流暢度和愉悅感。更關鍵的是,它的描摹設計非常人性化。它不像傳統的描紅那樣隻是簡單的輪廓填充,而是巧妙地將原帖的結構、筆意通過虛綫和實綫結閤的方式呈現齣來,初學者可以先描摹,感受筆畫的起承轉閤,然後過渡到半摹半臨,最後完全獨立書寫。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讓我很快就抓住瞭《蘭亭序》那種“飄逸中見沉穩,靈動而不失法度”的韻味。我已經連續用瞭兩周,感覺自己的握筆姿勢和行筆速度都有瞭明顯的改善,那份久違的書寫熱情又被重新點燃瞭。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種“係列”的書籍一嚮是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它們是為瞭湊數量而齣的,內容深度可能不足。但這本書的編排,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不隻是簡單地把《蘭亭序》的每個字拆開來讓你描,而是非常注重章法的教學。比如,它在某些關鍵的換氣停頓處做瞭標注,這對於體會古人行書的“氣韻生動”至關重要。我之前臨帖,總覺得自己的字像是一盤散沙,缺乏整體的連貫感。這本書裏有一部分是專門針對連筆和字與字之間的呼應關係的解析,雖然篇幅不大,但點到瞭核心。而且,它對王羲之那標誌性的“之”字的寫法,給齣瞭好幾種不同形態的分析,讓我明白,書法學習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要在遵循法度的基礎上找到自己的理解。我特彆喜歡它在版式設計上留齣的空白區域,我習慣在旁邊記錄自己的心得體會,比如哪個字寫得好,哪個筆畫力度沒到位,這讓這本練習冊真正成為瞭我的“學習筆記”,而不僅僅是一本臨摹工具。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的書法愛好者,我一直追求的是“用日常工具寫齣古韻”。這本《蘭亭序/王羲之 硬筆書法臨古描摹練習係列》給瞭我一個非常好的媒介來實現這個目標。我最欣賞的是它對“字帖的選取和處理”。《蘭亭序》的版本繁多,各有側重,而這本書選擇瞭一個相對穩定且結構清晰的版本進行拆解,這確保瞭學習者不會因為版本差異而産生睏惑。它的排版不是那種密密麻麻的“填鴨式”,而是有大量的留白,讓你在練習完一組字之後,可以停下來,對比一下自己寫齣來的效果和原帖之間的差距。這種留白也為我們這些成年學習者提供瞭自我糾錯的空間。我個人特彆喜歡它在書頁邊緣印製的一些關於“筆法要領”的提示,這些提示非常簡短精煉,比如“側鋒入筆處需含蓄”之類的,不長篇大論,卻直擊要害。它成功地將古代的書法精髓,通過現代的硬筆工具,進行瞭有效的轉化和傳承,讓人感覺到書法藝術並非高不可攀的“廟堂之樂”,而是可以融入日常書寫的美學實踐。
評分我買這本書主要是為瞭給我的外甥女做暑假練習。她剛上小學高年級,對傳統文化有興趣,但又覺得毛筆字太麻煩,而且傢裏空間有限。這套硬筆臨古描摹係列簡直是完美的摺中方案。我試著幫她描瞭兩頁,感受瞭一下它的難度設置。對於一個從未係統學習過行書的孩子來說,這本書的難度控製得非常好。它的字號適中,不會因為字太小而顯得拘謹,也不會因為字太大而難以把握整體結構。更重要的是,它在基礎部分用瞭大量的“空心”描摹,這對於培養孩子的“控筆感”至關重要,避免瞭初學者直接下死力氣導緻綫條僵硬。另外,這本書的裝訂方式也非常實用,它采用瞭便於攤平的設計,即便是小孩子使用,也不會因為用力過猛導緻書本捲麯。從傢長的角度看,這本書不僅僅是練字,更是一種藝術熏陶,讓她在輕鬆愉快的描摹過程中,提前領略到中國書法藝術的魅力,為將來的毛筆學習打下堅實的“形態基礎”。
評分作為一名有著多年書法基礎,但近幾年因工作忙碌而荒廢的“老油條”,我這次重新拾起硬筆來練《蘭亭序》,主要是想找迴指尖的觸感和對綫條的控製力。坦率地說,市麵上很多硬筆帖為瞭追求“現代感”或者“易學性”,往往犧牲瞭對原作精微之處的還原。然而,這套練習冊在處理“蠶頭燕尾”和“提按頓挫”這些行書的關鍵技巧時,做得相當到位。它沒有過度地美化或簡化筆畫,而是盡可能地貼近原帖的筆法結構,隻是用硬筆的媒介來呈現齣來。我發現,通過硬筆來練習王羲之的草稿(可以看作是行書的雛形),反而能讓我更清晰地感知到筆鋒的轉嚮,因為鋼筆或中性筆的尖銳感會放大任何力度上的不均勻。特彆是對於那些復雜的結構,如“之”、“之”、“樂”等字,這本書的描摹綫條細緻入微,讓我可以清晰地看到筆畫的起筆是“藏鋒”還是“露鋒”。這對精進書法技巧非常有幫助,它不是讓你“寫齣漂亮字”,而是讓你“寫齣正確筆法”。
評分挺好的,臨摹王體!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好!
評分挺好的,臨摹王體!
評分好!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挺好的,臨摹王體!
評分好!
評分挺好的,臨摹王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