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大眾文化研究”“亞文化研究”“記憶研究”“其他論文”四個部分,前兩部分密切關注新齣現的大眾文化、亞文化現象和形態,文章分析的多為近些年熱映、熱播的影視劇或其他大眾文化現象,每個文本都是中國經驗的錶達;“記憶研究”專題是紮根本土經驗的個案分析和文本解讀,文學與記憶的關係是重點。本書內容豐富,“冷”“熱”領域兼有,兼具趣味性與學術性,頗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陶東風,男,1959年生於浙江。199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首席專傢,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中心兼職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兼職博士生導師,中南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文化研究》叢刊主編。主要從事文藝學、當代中國文藝思潮與當代中國文化研究。發錶學術論文約百餘篇。其成果曾獲得中國文聯第四屆優秀文藝評論一等奬,一屆、第三屆全國青年優秀美學學術成果奬,第三、第五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新時期20年優秀文學理論論文奬等,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
周憲,男,1954年生於江蘇南京,南京大學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南京大學校長助理,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院長、藝術學院院長。1982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學士;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美學專業,獲哲學碩士;1988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戲劇學專業,文學博士。兼任教育部中文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華美學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美學學會會長,江蘇省比較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主要學術興趣集中在美學、文藝學和文化研究等方麵。曾赴韓國、新加坡等國講學,赴意大利閤作研究。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文藝學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主要學術興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學和文藝學研究等方麵。
周計武,男,1977年3月生,江蘇睢寜人,南京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9年畢業於徐州師範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學士;2002年畢業於徐州師範大學中文係文藝學專業,獲文學碩士;200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係文藝學專業,獲文學博士。主要學術興趣集中在西方美學、文藝社會學和文化研究等方麵。現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青年項目、“985工程”人文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項目、國傢社科基金預研項目等課題三項。在《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江蘇社會科學》等CSSCI期刊發錶論文20餘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鬍疆鋒,男,1973年7月生於新疆,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文藝理論教研室副教授。先後在新疆喀什師範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學習,文藝學博士,曾在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09年6月被聘為副教授,2009年7月至今在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工作,2010年1月被評為碩士生導師。近年來學術興趣集中在大眾文化、青年亞文化領域和文藝學教學改革。著有《伯明翰學派青年亞文化理論研究》等,譯著與參編著作有《亞文化讀本》《亞文化:風格的意義》《西方文論史教程》《新編美學教程》《大學美學》等。2007年被評為首都師範大學優秀畢業研究生。2008年博士論文《亞文化的風格:抵抗與收編》被評為首都師範大學優秀博士論文。2013年入選北京市屬高等學校高層次人纔引進與培養三年行動計劃(2013年—2015年)青年拔尖人纔培育計劃。
目錄
專題一 大眾文化研究
國傢認同、主體狀態與社會反思
——從近期國産影視劇看中國崛起時代的文化經驗【張慧瑜】
譯製日本:變化中的日本動漫譯製模式與日本想象【江舒晨】
“業餘”的位置:當“彩虹”開始閤唱【羅小茗】
“謊言”之下的“真實”——《後會無期》的癥候式分析【楊 晶】
專題二 亞文化研究
美劇迷的生活方式想象與建構
——以“生活大爆炸”豆瓣小組為例【陳 霖 張賽男】
“動物化”的兩種路徑——中日兩國禦宅族比較【徐 小】
當代青年網絡文化中的“水化”現象分析
——以網絡問答平颱“知乎”為例【楊丹珂】
作為異質空間的混搭時尚及其微觀政治【硃艷蕾】
越軌者寓言與性彆異托邦:橙光遊戲中的角色政治【孫 靜】
專題三 記憶研究
記憶的權力機製
——以“邊疆音樂舞蹈大會”與“中國民族民間舞”為例【閆楨楨】
文學見證與見證文學【鄒 軍】
故鄉與異鄉:曆史創傷的代際傳遞
——讀《沒有故鄉的我,和我們》【呂鶴穎】
《黃雀記》:如何縛住記憶的幽靈【陳國戰】
兒童視角下的抗日戰爭記憶書寫
——評《我和爺爺是戰友》《少年的榮耀》【翁立萌】
其他論文
真理與政治【〔美〕漢娜·阿倫特 著 張 淳 譯】
論1950年代“新北京”形象及其敘事的成立【李 揚】
婦女解放與社會主義空間生産
——以費枝《鬍同裏的笑聲》《“傢”》為中心【宋鞦明】
陳設、差異與住宅經驗:《雷雨》的空間詩學解讀【張一瑋】
物的嬗變——南京長江大橋文化史【孟 飛】
五四新文化的一頁前史
——清末民初作為文化觀念的現代愛情發生考論【畢新偉】
文學地理視域中的中國南北文學研究【陳一軍】
前言/序言
主編的話
本輯《文化研究》的稿子我差不多是躺在床上審讀定稿的。一年多來,我一直為不明原因的腰疾所睏,苦不堪言,平時忙於求醫問藥,荒廢瞭學術,也很少過問《文化研究》的編輯工作。因此,本期稿子的約稿和編輯,基本上是由鬍疆鋒和陳國戰兩位具體負責的。我首先要在這裏帶著歉疚之情感謝他們付齣的辛勤勞動。
文化研究在英國誕生之時,其研究的重點就是大眾文化和亞文化(其實後者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特殊類型的大眾文化)。這兩類研究在近年來的中國也持續帶領風騷。在亞文化領域,青年亞文化一枝獨秀,以至於亞文化幾乎成瞭青年亞文化的同義詞(無論是在西方還是中國,亞文化的主體一直就是青年)。由此決定瞭本輯的“大眾文化研究”與“亞文化研究”其實是聯係非常緊密的兩個專題,閤而為一統稱為“大眾文化研究”也未嘗不可。
大眾文化和亞文化的一個引人注目的特徵就是一方麵被指責為模式化,另一方麵又錶現為持續的花樣翻新,各種新大眾文化種類、創意層齣不窮,名目繁多。其流行、生産和消費的周期越來越短。相比之下,這些大眾文化和亞文化新類型、新産品及其生産和消費方式在學術界引起的重視則是相對不足和滯後的。本輯《文化研究》一定意義上彌補瞭這個不足。本輯“大眾文化研究”“亞文化研究”的突齣特點就是密切關注最新齣現的大眾文化、亞文化現象和形態,選題新穎,強調案例研究和研究的在地性,接地氣。這些文章分析的多為近些年熱映、熱播的影視劇或其他大眾文化現象,每個文本都是中國經驗的錶達。這些不同麵嚮的中國故事共同拼貼為一個多元的、復雜的中國,也為更加辯證地理解中國經驗、中國故事提供瞭一種文化視角。
在“大眾文化研究”專題中,特彆值得重視的是張慧瑜、王艷傑和江舒晨的文章。張慧瑜的文章體現瞭其嫻熟駕馭數量龐大的文化文本的能力,並從看似紛繁龐雜的現象和文本中提煉具有共性的關於中國崛起與中國經驗的時代主題,宏觀理論視野與精準而又簡要的作品把握結閤得天衣無縫。江舒晨的《譯製日本:變化中的日本動漫譯製模式與日本想象》聚焦於日本動漫作品的中文譯製這個一直被忽視的問題,對官方譯製與民間譯製的差異進行瞭有意義的比較。文章指齣,在日本動漫進入中國後的近40年間,由於譯製主體從官方到民間的更替,藉由動漫而塑造的關於日本的異國想象也隨之發生變化。在官方譯製時期,日本的形象塑造受官方控製,常常隨著中日關係的變動而發生改變;而在民間譯製時期,中國的動漫粉絲群體開始越過官方,融閤本土流行文化,創造齣與官方引導的日本形象有所不同的、多元的日本想象。由此文章提齣瞭一個具有理論意義的命題:譯製並不是一種簡單的、中性的跨文化傳輸過程,而是一種極富主體性的文化挪用行為。譯製過程不僅受製於政治和經濟的考量,同時滲透著譯製主體對譯製客體的欲望和幻想,並直接關係到異國想象的建構。
亞文化似乎天然地就是年輕人的文化,亞文化研究似乎也天然地是青年學者的事業。因此本輯“亞文化研究”專題更能體現年輕作者(相當一部分是在讀研究生)及時、敏銳把握當下亞文化新形態的能力,也頗能反映其不同於前輩的學術旨趣(對他們而言,新興的亞文化形態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因此,研究亞文化就是研究他們自己,天經地義而又自然而然)。這些文章抓住的幾乎都是當下文化的最新現象和最新話題。有人以“生活大爆炸”豆瓣小組為個案,對美劇迷這個亞文化群體的跨文化接受現象進行瞭考察,指齣對生活時尚的營造、新媒介技術的利用、“他者”文化刺激下“自我”邊界的拓展、以自身經驗參與和融入美劇文本和文化重構,構成瞭美劇迷生活方式的想象和建構(參見陳霖、張賽男的《美劇迷的生活方式想象與建構——以“生活大爆炸”豆瓣小組為例》);有人比較瞭中日兩國的禦宅族文化,指齣這兩個相似的文化現象(實際上中國的禦宅族文化係從日本傳入)在不同語境中具有不同的深層含義,從而凸顯瞭一個具有方法論普遍意義的問題:盡管中日兩國的禦宅族現象同源,但仍然不能通過日本禦宅族理論的平移來闡釋中國本土的禦宅族現象(參見徐小的《“動物化”的兩種路徑——中日兩國禦宅族比較》)。新秀們的這些敏銳觀察和理論思考或許不很成熟,但其探索和開拓的精神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還有一個專題是關於記憶研究的。眾所周知,記憶研究(集體記憶、文化記憶、創傷記憶等)是本刊一直關注的話題。這不是追隨時尚,而是對本土知識界、思想界、文化界多年來搶救記憶這個時代呼聲的學術迴應。本專題內容豐富,範圍廣泛。雖有理論探討(如鄒軍的《文學見證與見證文學》),但更多、更值得注意的是紮根本土經驗的個案分析和文本解讀。
在這個專題中,文學與記憶的關係是重點。呂鶴穎、陳國戰和翁立萌的文章都是記憶理論與文學批評結閤的可貴嘗試。其中特彆值得一提的,是呂鶴穎的《故鄉與異鄉:曆史創傷的代際傳遞——讀〈沒有故鄉的我,和我們〉》。文章以知青第二代作傢李茜的《沒有故鄉的我,和我們》為例,闡釋瞭曆史創傷的代際傳遞這個極其重要又沒有引起充分關注的問題。不但在理論界,即使在新時期的小說中,創傷的代際傳遞也很少得到錶現。“傷痕文學”是知青一代或復歸作傢(解放一代)的創傷經驗書寫,其作者都是創傷的親曆者,他們關注的是自己這一代的創傷經驗問題,更何況傷痕文學與其說是強調創傷不如說是鼓勵對創傷的遺忘(參見許子東的《為瞭忘卻的集體記憶》)。該文本通過對空間意識的分析,聚焦曆史創傷的代際傳遞給曆史的非親曆者帶來的個人身份認同的焦慮,分析瞭因曆史創傷的代際傳遞的斷裂所造成的知青第二代的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遺落,以及心理與精神上無傢可歸的異鄉人狀態。無論是李茜的小說,還是呂鶴穎的論文,對於瞭解非親曆者如何書寫“文革”創傷經驗,都具有開創性。《沒有故鄉的我,和我們》的作者李茜是“80後”,是知青運動結束之後齣生的一代人,作為那段特定曆史的非親曆者,她對那個年代的認知幾乎都來自父輩們的迴憶和講述,甚至該文本的虛構過程也可以被看作大眾文化工業的一次生産。這對於非親曆者如何書寫創傷經驗具有範例意義。作者在構思、設計和創造文本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將文本與以往知青文學的寫法區彆開來,集中筆力關注曆史的影響和創傷的隔代傳遞,呈現瞭與知青運動有著時間距離的第二代人的創傷後遺癥,為我們提供瞭理解“80後”“90後”對曆史如何進行想象,以及創傷記憶書寫如何可能的案例。
陳國戰的《〈黃雀記〉:如何縛住記憶的幽靈?》是對蘇童的小說《黃雀記》的文本細讀。他在細讀中抓住瞭小說中不斷齣現的關鍵意象“繩索”,發現小說人物保潤對祖父的捆綁是打開小說意義謎團的一把鑰匙。文章圍繞這個核心意象和關鍵情節展開層層深入的解讀,將小說的現實隱喻抽絲剝筍一樣揭示齣來,最後令人信服地錶明:《黃雀記》嚮我們講述的絕不僅僅是某種抽象的人類生存寓言,而是提齣瞭一係列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即在當代社會平靜的錶象之下,創傷曆史在人的潛意識深處並沒有消失。
本輯《文化研究》的其他文章也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但限於篇幅,就不一一評點瞭。期待在以後的“主編的話”中與大傢再見。謝謝。
陶東風
2017年9月1日
文化研究(第30輯 2017年·鞦)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文化研究(第30輯 2017年·鞦)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