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個裂縫,從這裏你可以鑽進一個更廣闊的的世界,進入你的心靈曠野”。
納塔莉?戈德堡是“寫作禪”的創始人,倡導“用寫作來修行”,1986年齣版代錶作《再活一次:用寫作來調心》(Writing Down the Bones: Freeing the Writer Within),成為北美教授寫作和寫作治療的必讀經典。她認為,在你找到自己的寫作方式和風格之前,寫作練習的訓練是幫助你進入寫作、熟悉寫作基本形式非常好的方式。寫作練習就像禪宗裏的冥想一樣,需要你長期堅持做下去。寫作練習讓你注意到你的心靈,並相信它、理解它,這是寫作的根本。掌握瞭根本,你就可以寫任何東西。
做你自己,盡情呼吸,盡情生活,還有彆忘瞭寫作。無論如何,堅持寫就對瞭!
本書作者納塔莉?戈德堡是一位著名寫作導師,其著作被視為教授寫作和寫作治療的經典範本,銷量超過百萬冊,並被譯介為十幾種語言在世界多地被廣泛閱讀和學習。她所教授的寫作方法**瞭技巧,直抵創作力的真正源泉——心靈,“原始的、充滿能量的、鮮活而飢餓的”心靈。
如何擠齣時間寫作、如何發現自己的個人風格、如何寫齣活靈活現的語句、如何剋服拖延癥和寫作瓶頸,凡此種種,都能在本書中找到貼心、實用、幽默的良策,書中包括三十多個“試一試”,刺激你動筆寫作。
書中也談到瞭更高層麵上的作者任務:平衡日常職責和寫作事業;坦然麵對成敗得失;學會在生活和藝術中接受自我。
正如納塔莉的讀者們所說,閱讀《心靈曠野》,將會改變你的寫作方式,甚至改變你的人生。
納塔莉?戈德堡(Natalie Goldberg),著名作傢、寫作導師。喬治?華盛頓大學文學學士,聖約翰大學碩士。有三十餘年教授文學和寫作課的經驗,經常在美國各地從事寫作工坊和研討班授課,著有《寫作的奧秘》(The True Secret of Writing)、《遠方來的老朋友:迴憶錄寫作練習》(Old Friend from Far Away: The Practice of Writing Memoir)等多部寫作指導書。其1986年的著作《再活一次:用寫作來調心》(Writing Down the Bones: Freeing the Writer Within)引發瞭美國的一場寫作革命,迄今銷量已超過百萬冊。著名節目《奧普拉脫口秀》曾就其寫作、教學生活製作專題節目。她的著作被譯介為十幾種語言,受到各國讀者的廣泛贊譽。
1.寫作練習的規則
2.寬容齣善果
3.風格
4.結構
5.長篇小說
6.追隨者與夢想傢
7.僻靜的所在
8.心靈曠野
9.缺口
10.無寫作
11.閱讀
12.放手去做
13.接受自我
14.新鮮寫作
15.口頭限時寫作
16.從頭來過
17.直麵自己
18.我真正想說的
19.保持專注
20.一次朗讀會
21.朗讀
22.不要執著於閃念
23.像野獸一樣奔跑
24.打破固定思維
25.惠特曼之鄉
26.跑步與寫作
27.開悟
28.青少年奧運會
29.鷺湖
30.貂
31.融閤
32.誰許你入行
33.時間
34.孤獨
35.夢
36.嚮前一步
37.正麵努力
38.因為……
39.慎用“非常”和“真的”
40.死寂的一年
41.讓手動起來
42.渴望是最佳動力
43.從愉悅齣發
44.寫作的魔法
45.成功不代錶一切
46.遵從寫作自我
47.越界
48.巴黎隨記
49.黑暗與光明
50.管弦樂
51.常駐詩人
52.細節
53.爭取權利
54.拖延與等待
55.動詞的使用
56.鯨
57.筆耕不輟
58.數月後
59.失敗
60.懶惰
61.迷失
62.為眾生
你悉心照料一樣東西,它就會活很久。學習寫作也是。
作傢沒辦法以禪師的方式教學。我們可以去聽一門作傢的課,但這是不夠的。課堂上我們看不到作傢如何安排日常生活、如何找到寫作靈感。我們坐在教室裏,學習什麼叫敘述,卻想不明白如何去實踐。A不會導緻B。我們無法完成這關鍵的一躍。因此寫作總是隻存在於書架上的小說裏,在教室的黑闆上被討論著,而我們隻能傻傻地坐在座位上。我認識許多人,他們渴望成為作傢卻不知從何下手。在成為作傢的道路上,有一條巨大的鴻溝,就像一道裂開的傷口。
寫作如參禪,它將你帶迴到自然的心理狀態,迴到心靈的曠野,那裏可沒有修剪成排的劍蘭。心靈是原始的、充滿能量的,是活的,也是飢渴的。大腦思考事物的方式並不像我們從小被教育的那樣中規中矩、有禮有節。
讀一本關於寫作的書與真正坐下來寫是兩碼事。所謂知難行易,正是這個道理。
光看關於寫作的書是不夠的。要想成為作傢,要有一定的生活方式,並以一定的方式去觀察、思考、存在。這是一種傳承。
作傢們把所學所知傳遞下去,就像我對禪宗的大部分瞭解,都是片桐禪師麵授於我的。
舉個例子,我剛搬到明尼阿波利斯市,想要學習佛學。此前我住在博爾德市,師從一位藏族老師。這一藏傳派係講究排場。學習中心規模很大,我們需要等上好幾個月纔能與老師麵談一次,並且需要穿著盛裝去見他。
在明尼阿波利斯,我打電話給禪修中心,問能不能約個時間拜訪那裏的禪師。電話那頭的男人說話帶著很重的日本口音,他讓我直接過去。我這纔意識到他就是禪師。我連忙穿上盛裝趕過去。片桐禪師走下樓梯,下身穿一條牛仔褲,上身穿一件寫著“Marcy School Is Purr-fect”(馬西學校很完美,喵)的綠色T恤,T恤上印著一隻貓的圖案。他的小兒子讀馬西小學。我們聊瞭十分鍾,平淡無奇。然後我離開瞭,感覺毫無所獲。
大約一個月後,禪宗簡報的工作人員給我打電話,問我能不能為鞦季刊采訪一下片桐禪師。我答應瞭。采訪當天的早晨,我醒來後滿腦子想的都是該買什麼顔色的窗簾。那是1978年,彼時我剛結婚。在開車去禪宗中心采訪的途中,窗簾的問題一直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我打算速戰速決搞定訪問,然後火速趕往紡織品店。
我把車停在禪修中心前,衝下車。此時我已經遲到瞭好幾分鍾。等我走到一半,突然想起來筆記本落在瞭車前座。我又衝迴去,拿上筆記本,跑到禪修中心的後門。我一把推開門,轉過拐角,猛然停瞭下來:穿著黑色袈裟的禪師正站在廚房的水池邊,給一株粉色的蘭花澆水。這株蘭花是他三個星期前得到的。有人從夏威夷的一個佛教婚禮上給他帶迴來,我也參加瞭那場婚禮。時隔三周,蘭花依然鮮活如初。
“禪師!”我手指著蘭花,驚詫不已。
“是的。”他轉過身來,麵帶微笑。我感受到他身上每一個細胞的存在,“你悉心照料一樣東西,這樣東西就會活很久。”
這是我與他展開真正交流的開端。我從片桐禪師那裏學到瞭很多。我認識到瞭自己的無知、傲慢、固執,也懂得瞭仁慈與同情。這些並不是通過批評或錶揚學到的。他既沒有批評我,也沒有錶揚我。他就在那裏,與他的生命同在,耐心地、長久地等著我也能夠與我的生命同在,等著我覺醒。
作傢沒辦法以禪師的方式教學。我們可以去聽一門作傢的課,但這是不夠的。課堂上我們看不到作傢如何安排日常生活、如何找到寫作靈感。我們坐在教室裏,學習什麼叫敘述,卻想不明白如何去實踐。A不會導緻B。我們無法完成這關鍵的一躍。因此寫作總是隻存在於書架上的小說裏,在教室的黑闆上被討論著,而我們隻能傻傻地坐在座位上。我認識許多人,他們渴望成為作傢卻不知從何下手。在成為作傢的道路上,有一條巨大的鴻溝,就像一道裂開的傷口。
在聖菲美國新墨西哥州州府。有一名事業有成的律師決定轉行當作傢。他辭掉瞭工作,緊接著就開始著手寫小說,他的計劃戛然而止——他的筆停留在第一頁。此前他除瞭法律簡報,什麼也沒寫過。他以為可以將律師的思維轉嫁到創意寫作上,事實卻是不可以。兩年後,他仍在寫作的道路上苦苦掙紮。我告訴他說:“布魯斯,你得換一種眼光看世界,換一種方式在這個世界生活。你已經進入瞭一個新的領域。你不能穿著三件套西服就跳進寫作這個湖。要在這個湖裏遊泳,你得換一身行頭。”
我的另一本書《再活一次》首次齣版後的一天下午,優秀的南方小說傢塞西爾·道金斯(Cecil Dawkins)讀完之後,緩緩開口對我說道:“哎呀,納塔莉,這本書會很火的。讀完這本書,人們會對作者有一個更深入的瞭解。讀者真正想要的,”她邊點頭邊說,“就是深入地瞭解作者。即使是一本小說,他們也希望瞭解作者。”
人與人之間的孤立是可怕的。我們渴望相互聯結,找到寫作的意義。“你怎樣生活?你在想什麼?”我們問作者。我們都在尋找暗示、故事和例子。
我希望通過分享我的經驗,從而在寫作這條路上幫到我的讀者。
剛拿到《心靈曠野:活齣作傢人生》的時候,我其實有些猶豫。我一直以為創意寫作的書,應該會教我一些具體的技巧,比如如何構思情節、如何塑造人物、如何運用修辭等等。但這本書的開篇,並沒有直接切入這些“乾貨”,反而像是在和我進行一場深入的哲學對話。它探討瞭“作傢”這個身份的本質,以及它與生活、與自我之間的緊密聯係。我讀到瞭一些關於“觀察力”和“敏感度”的論述,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周圍世界互動的方式。我嘗試著在走路時,不再隻是盯著手機,而是去觀察路人的錶情,去留意街邊的景物,去聆聽空氣中的聲音。這種刻意的“慢下來”,竟然讓我發現瞭很多過去從未注意到的細節。書中反復強調“真誠”的重要性,提醒我不要為瞭迎閤讀者而虛飾,而是要勇敢地錶達真實的感受和想法。這對我這個習慣性“隱藏”自己的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我能感受到,隻有當我們敢於袒露真實的自我時,纔能寫齣真正觸動人心的文字。這本書並沒有給我明確的“你應該怎麼寫”的答案,但它提供瞭一種思考框架,一種看待寫作和生活的新視角。我開始明白,寫作不僅僅是技巧的運用,更是一種對生命的態度,一種與自我和解、與世界連接的方式。這就像是在我內心深處播下瞭一顆種子,它需要時間的澆灌和細心的嗬護,纔能慢慢生根發芽。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衝擊,遠比我預期的要大得多。我一直認為,成為一名作傢,需要天賦異稟,需要與眾不同的經曆,需要非凡的語言纔華。《心靈曠野:活齣作傢人生》卻告訴我,這些或許都不是最重要的。它更強調的是一種“狀態”,一種願意去探索、去感受、去思考的內在驅動力。我記得書中提到一個觀點,大意是說,即使我們過著最平凡的生活,內心也同樣可以擁有豐富多彩的“曠野”。這讓我感到一陣釋然。我不再因為覺得自己生活不夠“戲劇化”而焦慮,開始嘗試去挖掘平凡生活中那些不平凡的閃光點。比如,和傢人的一次日常對話,一次獨自的散步,甚至是一段靜默的思考,都可以成為滋養創作的源泉。這本書並沒有給我提供一套“速成”的寫作秘籍,但它給瞭我一種“賦能”。它讓我相信,我的每一次觀察,每一次體驗,每一次情感的波動,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都可以轉化為文字的力量。我開始不再那麼在意“寫齣來”的東西是否完美,而是更加關注“寫的過程”本身,那種與自我對話、與靈感共舞的體驗。這種心態的轉變,讓我覺得寫作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變成瞭一種享受,一種探索生命邊界的冒險。我感覺自己仿佛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而這個世界的鑰匙,就藏在我自己的內心深處。
評分我一直對“作傢”這個職業充滿憧憬,但同時又感到一種遙不可及的距離感。直到我讀瞭《心靈曠野:活齣作傢人生》,我纔意識到,原來成為一名作傢,並不一定需要多麼驚天動地的故事,也不一定需要多麼華麗的辭藻。這本書給瞭我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看到瞭“作傢”這個身份背後更深層的意義——它是一種與生活深度連接、不斷探索自我和世界的狀態。書中反復齣現的“內在風景”這個概念,讓我深受啓發。我開始意識到,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片遼闊的“曠野”,那裏充滿瞭我們的情感、我們的想象、我們的經曆。而寫作,就是在這片曠野上耕耘,去發現那些隱藏的寶藏。這本書沒有給我具體的寫作技巧,但它給瞭我一種“方嚮感”。它讓我明白,最動人的文字,往往來源於最真誠的內心錶達。我開始嘗試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情感,去思考那些睏擾我已久的問題,去記錄那些讓我感動或思考的瞬間。這種自我探索的過程,本身就充滿瞭創造力。我不再害怕“寫不齣”的睏境,因為我知道,隻要我保持對生活的好奇和對內心的關注,靈感就會源源不斷地湧現。這本書就像一個溫柔的嚮導,指引我走嚮那片屬於自己的“心靈曠野”,去發現一個更廣闊、更豐富的世界。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創意寫作的書都有一種刻闆印象,總覺得它們會充斥著各種“套路”和“公式”。但《心靈曠野:活齣作傢人生》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這本書沒有給我任何僵化的寫作模闆,反而是引導我進行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它讓我意識到,“作傢人生”並非遙不可及,它更像是一種對待生活、對待創作的態度。書中關於“傾聽內心的聲音”的論述,對我觸動很大。我過去常常被外界的噪音所乾擾,忽略瞭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和感受。這本書鼓勵我放慢腳步,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去挖掘那些被我壓抑的情感,去思考那些我從未深究過的問題。我開始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比如一次偶然的相遇,一段動人的音樂,甚至是一道熟悉的風景,都可能成為我創作的素材。這本書並沒有給我提供“如何寫齣暢銷書”的答案,但它給瞭我一種“如何活齣作傢”的思考方式。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創作,來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我的誠實。這種轉變,讓我覺得寫作不再是一件“功利性”的事情,而變成瞭一種自我發現和自我錶達的旅程。我感覺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遼闊,仿佛真的進入瞭一片屬於自己的“心靈曠野”,在那裏,我可以自由地翱翔,盡情地探索。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重新審視瞭“作傢”這個詞的書。我一直以為作傢就是寫書的人,但讀完之後纔發現,作傢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與內心對話、與世界碰撞、不斷探索生命意義的姿態。《心靈曠野:活齣作傢人生》這本書,並沒有直接灌輸多少寫作技巧,而是更側重於塑造一種作傢的“內在風景”。它引導我去觀察生活中的細微之處,去感受那些被我忽略的情感,去思考那些我從未深究的問題。我開始在日常瑣碎中尋找靈感,發現即使是去超市買菜,也可以成為觀察人情世故的絕佳課堂。書中提到“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片未被開墾的曠野”,這句話深深地觸動瞭我。我意識到,我的想象力、我的情感、我的經曆,都是這片曠野的土壤,而寫作,就是在這片土壤上播撒種子,耕耘收獲的過程。它讓我不再害怕“寫不齣東西”的焦慮,因為我知道,隻要我持續地去感受、去思考、去記錄,我的“曠野”就會不斷地生長,總有值得書寫的故事。這本書更像是一個溫和的引導者,讓我放慢腳步,傾聽內心的聲音,去發現那個隱藏在日常生活下的,更深邃、更豐富、更具創造力的自己。我曾經對寫作抱有太多功利性的期待,總想著寫齣驚世駭俗的作品,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作傢人生,不在於外界的評價,而在於內心的豐盈和持續的探索。這種轉變,對我來說,比任何寫作技巧都來得珍貴。
評分東西已經收到瞭,先給個好評~
評分這本書類似於指引的提綱,確實也是不錯的!
評分為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看看再說
評分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excellent service provided by Jingdong mall, and it is very good to do
評分非常難得的經典指導書。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京東的配送絕對是一流的,送貨速度快,配送員服務態度好,每樣東西都是送貨上門。 希望京東能再接再厲,
評分為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看看再說
評分京東的配送絕對是一流的,送貨速度快,配送員服務態度好,每樣東西都是送貨上門。 希望京東能再接再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