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高级中学)》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在潜心研究思想政治学科的考试大纲及真题的基础上,总结出该科目的命题规律,全面整合历年的考点,细致剖析考试重难点,在此基础上,编写出本套试卷,以更好地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把握该科目考试的考试特点及趋势,有效掌握思想政治学科考试的内容,充分备考。
本书扫码可进入教师考试题库,帮助考生有效备考!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高级中学)》共精选了思想政治学科六套真题,并以此为基础编写了十套标准预测试卷。十套标准预测试卷是在反复研究历年真题的情况下,精心打造而成的,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和预测性,能够帮助考生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每道题的解析都是研发团队字斟句酌、反复删改的结果。研发人员对思想政治学科的考试素有研究,颇有心得,潜心总结了这一学科的出题规律以及答题套路,其中所呈现出的答题规律、思路尤其值得考生揣摩、效法。
目录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1)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8)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17)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22)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30)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35)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一)(41)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二)(50)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三)(59)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四)(67)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五)(76)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六)(85)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七)(94)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八)(103)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九)(112)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十)(121)
答案部分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129)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133)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38)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142)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46)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49)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153)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160)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165)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169)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175)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179)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183)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188)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九)参考答案及解析(192)
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十)参考答案及解析(198)
精彩书摘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
编者注:本套试卷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教学设计题共1小题,共26分。以下为部分精选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一课的教学中,王老师组织学生调查社区公共生活,并提出一项改进建议。王老师的做法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是()。
A.思想性B.综合性
C.人文性D.实践性
2.学习方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思想政治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包括()。
①研究性学习②合作性学习
③终身学习④自主学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在完成《文化生活》教学任务后,老师组织学生参加一次学校统一进行的期末测试,作为本学期学生的最后成绩。这种方式属于()。
A.发展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D.定性评价
4.当前,在“互联网+”的渗透下,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方兴未艾,生产服务要素在制造业投入产出的比重正在不断增加,促进制造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服务延伸。这表明“互联网+”()。
A.否定和颠覆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
B.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C.是当前一切经济活动的新形态和发展业态
D.已成为提升我国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新载体
5.根据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下列选项中推理关系正确的是()。
①未富先老→全面放开二孩→劳动力供求平衡→增加劳动者工资
②人口老龄化→全面放开二孩→优化人口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③未富先老→全面放开二孩→整合教育资源→消化过剩产能
④人口老龄化→全面放开二孩→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6.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交叉持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为了()。
①实现国有企业私有化②实现私营企业国有化
③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④促进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A.甲在国有企业里的福利性收入
B.乙在集体企业中获得的工资和奖金等
C.丙自己经营早餐店获得的收入
D.丁在私营企业里多劳多得获得的收入
8.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旨在建立一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应、能够衡量生态良好的统计与核算体系。启动GEP核算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
①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②生产者转变经营观念,以生态保护为直接目的
③劳动者树立职业平等观,都努力进入环保行业
④国家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③④
9.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侧重需求管理的经济政策作用逐渐下降。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意味着()。
①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得到加强
②应鼓励企业创新,实现经济长期均衡发展
③应促进经济转型,实现更有效率的可持续发展
④应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提供更多的管理和服务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0.2014年某企业的生产水平与该行业平均水平一致,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20元,产量为10万件。2015年该企业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00元,总量为115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A.降低15%B.提高15%
C.降低20%D.提高20%
11~29.缺
30.民法规定,代位继承属于()。
A.遗嘱继承B.遗赠
C.遗赠抚养协议D.法定继承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1.近年来,传统文化研究和宣传热潮高涨。有人认为,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造成冲击。请你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谈谈看法。(12分)
32.情境教学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简述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12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3.某老师讲授供求影响价格的教学片段。根据镜头分析探究问题。
镜头一,苹果遭雹灾减产,价格高于往年。
镜头二,秋季换季时皮衣卖上好价格,而夏天无人问津,打折销售。
镜头三,高价羽绒服,东北销售火爆,而海南低价却无人买。
镜头四,石油输出国宣布减产原油,导致世界油价上涨。
探究:哪些因素影响价格变化?
一、四个镜头反映出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是哪些?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理论基石与实践指南》 一、 课程的时代价值与核心要义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引领、思维的启迪和公民素养的塑造。本课程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精神、人文素养等内容的系统学习,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课程也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辨别是非、理性思考的能力,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履行公民义务打下坚实基础。 二、 课程内容体系的深度解析 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博大精深,既有宏观的理论框架,也有微观的社会实践。其核心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这是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石。深入理解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识方法,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工具。例如,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能指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从实践中汲取养分,不断深化认识。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则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看待问题,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复杂性。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指针。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一阶段的理论创新都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指引着中国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学习这一体系,能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特别要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新时代新征程的行动指南。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的基因。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道家思想的和谐自然、墨家思想的兼爱非攻、法家思想的依法治国等,都蕴含着深刻的智慧,能够滋养学生的品德,塑造其人文精神。同时,也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 法治精神与公民素养: 这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石。学习宪法、法律,理解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此外,还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国家安全、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等内容,都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现代公民应有的政治认同、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和参与能力。 5. 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 思想政治课程并非仅限于政治和法律知识,也强调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思考人生意义,培养同情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抵制迷信和伪科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 教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课程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本课程的教学能力培养,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 1. 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固化: 教师需要深刻理解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理念,特别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将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 教材内容的钻研与把握: 教师必须精通教材内容,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内在逻辑和知识体系。这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广阔的知识视野。 3.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教师需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案例分析、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信息化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善于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究。 4. 教学设计的科学与精准: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体现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5. 教学评价的多元与发展: 教学评价不仅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器。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关注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价值认同等多个维度。 6.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数字资源、多媒体手段融入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7. 反思与发展: 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和反思意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素养,与时俱进,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四、 结语:成就未来公民的力量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是对青年一代思想灵魂的塑造。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深度挖掘和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我们致力于培养出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独立思考能力,既有爱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既能适应时代发展,又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青年。这不仅是对国家未来的投资,更是对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担当。每一位思想政治课的教育者,都肩负着这份光荣而艰巨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