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我们是如何产生感知、思想和情感?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德尔曼试图从神经元的活动来解释意识的产生。
《比天空更宽广》这一书名取自狄更生墓碑上的诗:大脑/比天空更宽广,因为/放在一起,大脑能将天空涵盖。意识这个让全人类为之着迷的议题,作者用简洁而优雅的语言,避开了专业术语,力图让普通人都能读懂。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强烈推荐。
《比天空更宽广》是生命系列其中之一,如果对神经科学和意识之谜感兴趣,生命系列当中的《惊人的假说》《比天空更宽广》《脑中魅影》也不容错过。
2018年新版的全新设计了版式、封面,提升了阅读体验,让读科普不再艰难。随书附赠价值39.6元由汪洁、吴京平掰开揉碎,带你懂科学好书的《经典科普解读课》6折券。
内容简介
雨果说:世界上*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比天空更宽广》探索的即是人的心灵与身体的关联,以及意识的本质的书。诺贝尔奖获得者、神经科学家埃德尔曼博士讨论了科学和医学的*新进展,探索了意识与因果、进化、自我发展的关系,以及感觉、学习和记忆的起源问题。
作者简介
杰拉尔德·埃德尔曼,1929年生,美国著名生物学家,197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神经科学研究所(Neurosciences Institute)主任,神经科学研究基金会(Neurosciences Research Foundation)主席,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神经生物学部主任。
精彩书评
到了21世纪,应该是生物科技大发展的时期了。我非常注意脑科学,人对外在世界的了解远远多于人对自己内部世界的了解,我的这一哲学视角的思辨能不能得到某些科学的印证,要寄托于脑科学了。我推荐过两本书——《比天空更宽广》和《第二自然》,讲的就是人的大脑比天空更广阔,更复杂,是第二个大自然。现在我们对此的了解只是在刚起步的婴儿阶段。
——李泽厚
意识是个热门课题,同时却仍然是个谜。埃德尔曼是意识科学研究的领导者之一,他的书能让普通读者也能掌握问题的精髓。
——弗兰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诺贝尔奖得主,《惊人的假说》的作者
书中充满了让人着迷的思想……这本书能让你知道你是如何感觉到自己的种种感觉,如果你读书是为了洞察,为了发现,那为何不从让你得以学习的意识本质开始呢?
——安东尼·杜尔(Anthony Doerr),《波士顿环球》(Boston Globe)
本书文字优雅,可读性强,探索了神经科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新进展,并深刻探讨了人类意识的本质。
——《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San Diego Union-Tribune)
埃德尔曼在《比天空更宽广》中优雅地总结了他复杂的研究体系。
——让·皮埃尔·尚热(Jean-Pierre Changeux),《自然》(Nature)
目录
第1章 人类心智——完成达尔文的计划
第2章 意识——记忆的当下
第3章 大脑组成
第4章 神经达尔文主义——全脑理论
第5章 意识的机制
第6章 比天空更宽广——感知、统一性和复杂度
第7章 意识与因果——现象转换
第8章 意识和潜意识——自动和注意力
第9章 高级意识和表征
第10章 意识的理论和性质
第11章 认同——自我、死亡和价值
第12章 心与脑——一些结论
名词解释
文献注释
前言/序言
前言
宝贵的意识是我们能够得以成为人的保证。如果永久性地失去了意识,即使仍然存在生命体征,也会被认为等同于死亡。毫不奇怪,意识一直以来都广受关注。二十五年来,我就这个主题写了很多书和文章。我相信意识能被科学地加以研究,现在关注这个主题的出版物和科学会议与日俱增,这支撑了我的信念。
新的进展促使我希望向普通读者介绍意识问题。我的目标很明确:对意识进行定义,并对这个主题给出简单而又不失清晰的观点。这个主题具有挑战性,它也需要读者能付出耐心。我唯一能承诺的是,努力得到的回报将是对于这个人类关注的中心问题更深刻的理解。因此,除非必要,我将尽量避免涉及学术内容,这些在我以前的著作中有很多。想要进行深入了解的读者可以在书后列出的参考文献中找到许多优秀的著作。另外,要理解科学研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专业术语。大脑和意识问题尤其如此。为此我在书后增加了一个术语解释表,希望能有所帮助。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关于意识的阐述直至今日仍然是经典,他说:
迟早会有一天,特定的意识将与特定的脑状态相对应。对其的探索将会使之前所取得的一切科学成就黯然失色。但是在目前,心理学还只相当于伽利略和运动定律出现之前的物理学,或是拉瓦锡和质量守恒定律出现之前的化学。心理学的伽利略和拉瓦锡终有一天会出现。而且,他们的成就将会是“形而上学”式的。与此同时,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认识到探索的困难重重,并且牢记我们所秉持的自然科学理念都是暂时的并且可以改变。
我很想知道,詹姆士说对意识基础的成功科学研究必将是形而上学式的时,心里想的是什么。不管怎样,在这本书中我会尽量避免深入讨论形而上学问题。我希望能仅仅基于科学的基础来进行解释。我想做的是,说服那些认为这个主题完全是形而上学或绝对神秘的人改变他们的想法。
对意识的科学分析必须回答以下问题:神经元的活动是如何产生出主观感知、思想和情感的?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两个方面完全不同,不可调和。科学解释必须合理地阐释它们之间的联系,让一个方面的特征能从另一方面得到理解。这就是这本小册子的目标。
书名取自埃米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墓碑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写于1862年前后,当时现代大脑科学尚未出现。我对它印象深刻,因为在赞美心智的宽广和深邃时,狄更生说的全是大脑。至于书的副标题,则是指意识在为我们呈现来自世界的信息时让人惊叹的特性。
宇宙的奥秘与生命的起源:探索我们与星辰的联系 本书将带领您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浩瀚旅程,深入探索宇宙的宏伟画卷以及生命在其中扮演的不可思议的角色。我们并非孤立地存在于这片黑暗的虚空中,而是与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与遥远星系的光芒,与亿万年前发生的宇宙大爆炸紧密相连。这本书将为您揭示那些塑造我们世界、定义我们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并提供引人入胜的科学洞察。 第一部分:从原子到星辰——宇宙的构成与演化 我们将从最微小的层面开始,审视构成我们身体、我们星球乃至整个宇宙的基本单元——原子。您将了解原子的结构,它们如何通过各种相互作用形成分子,分子又如何凝聚成恒星、行星和星系。我们将追溯宇宙的起源,从那炽热、致密的奇点,到轰轰烈烈的宇宙大爆炸,以及随后物质和能量如何逐渐冷却、聚集,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壮丽宇宙。 粒子与力:宇宙的基石。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如夸克、轻子,以及传递相互作用的基本力,如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您将了解这些粒子和力如何在早期宇宙中协同作用,塑造了宇宙的雏形。我们将探讨量子力学的奇妙之处,理解微观世界看似违反直觉的规律如何深刻地影响着宏观宇宙的形成。 恒星的诞生与死亡:宇宙的熔炉。 恒星并非永恒不变的存在,而是经历着生老病死的循环。我们将深入了解恒星是如何在巨大的气体和尘埃云中诞生的,它们又如何依靠核聚变产生能量,照亮宇宙。您将看到不同质量的恒星如何演化,以及它们最终走向的命运——或是化为平静的白矮星,或是发生惊天动地的超新星爆发,将比铁更重的元素抛洒到宇宙空间,为下一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提供“原材料”。 星系的形成与结构:宇宙的岛屿。 宇宙并非均匀分布着恒星,而是以庞大的星系形式聚集。我们将探索星系的形成机制,了解螺旋星系、椭圆星系等不同类型的星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合并。您将惊叹于银河系这样庞大的结构,其中包含着数千亿颗恒星,而我们太阳系只是其中的渺小一员。我们将探讨暗物质和暗能量在星系形成和宇宙膨胀中的关键作用,这些神秘的物质和能量至今仍是宇宙学研究的重大挑战。 行星的形成与多样性:生命的摇篮。 在恒星周围的尘埃盘中,行星是如何诞生的?本书将详细描述行星形成的“吸积”过程,以及不同类型行星——岩石行星、气态巨行星、冰巨星——的形成条件和特点。您将了解到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独特之处,以及在遥远的星系中,可能存在着无数形态各异、拥有独特环境的系外行星,其中一些或许具备孕育生命的潜力。 第二部分:生命的起源与演化——从化学到意识 当物质聚集、环境适宜时,一个更加令人着迷的现象便出现了——生命。本书将追溯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探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第一个自我复制的细胞的漫长而复杂的演化过程。我们不仅关注生命的物理和化学基础,还将深入探讨生命的本质,以及生命意识的产生与演化。 生命的基本要素:有机化学的奇迹。 本部分将聚焦于构成生命的关键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您将了解这些看似简单的有机分子是如何在早期地球的特殊环境下产生的,并如何通过精巧的化学反应连接起来,形成更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DNA和RNA)。我们将探讨“化学演化”理论,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基础。 从细胞到生物:生命形式的多样化。 第一个生命形式——原始的细胞,是如何出现的?我们将回顾关于生命起源的各种科学假说,并重点介绍“RNA世界”假说等前沿理论。您将了解到生命是如何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通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演化出地球上令人惊叹的生物多样性,从微小的细菌到庞大的蓝鲸,每一个生命都承载着亿万年的演化史。 遗传的奥秘:DNA的生命密码。 DNA,携带着生命的遗传信息,是生命得以延续和繁衍的基石。本书将深入浅出地介绍DNA的结构和复制机制,以及基因如何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您将了解到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在驱动生物演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如何为我们理解生命提供新的视角。 演化的力量:适应与生存。 自然选择是如何塑造生物体的形态、功能和行为的?我们将通过生动的案例,阐述不同生物体如何为了适应环境、获取资源、躲避捕食者而产生各种精巧的适应性特征。从鸟类的翅膀到鱼类的鳃,从变色龙的伪装到蝙蝠的回声定位,每一个特征都讲述着演化的精彩故事。 意识的黎明:思考与感知。 意识,是生命最令人着迷的特征之一。我们的大脑是如何产生思考、情感和自我意识的?本书将探讨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了解神经元如何传递信号,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以及这些网络如何最终产生了我们所体验到的意识。我们将思考,在宇宙的其他角落,是否也可能存在着具有意识的生命形式? 第三部分:我们与宇宙的联系——回顾与展望 在探索了宇宙的宏大与生命的奇迹之后,我们将回归自身,重新审视我们作为宇宙一部分的独特地位。本书将引导您思考,我们是如何由星辰中的物质构成,我们的存在与宇宙的演化又有何关联。最后,我们将展望未来,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使命,以及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将走向何方。 我们是星尘:物质的循环与生命的传承。 您将了解到,构成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原子,绝大多数都诞生于遥远的恒星内部,经过超新星爆发的洗礼,散布到宇宙空间,最终汇聚成我们的太阳系和地球。我们与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物质联系。这种认识,将极大地拓展我们对自身存在的理解。 宇宙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如果宇宙中只存在无生命的物质,那么生命的出现,尤其是意识的产生,无疑是宇宙中最具意义的事件之一。我们将探讨生命的内在价值,以及人类作为拥有智慧的生命,在宇宙中的独特地位和责任。 探索无止境:人类的宇宙征程。 从最初的仰望星空,到今天的射电望远镜和太空探测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本书将回顾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并展望未来的方向,包括寻找地外生命、星际移民、以及对宇宙终极奥秘的追寻。您将了解到,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品质之一。 这本书将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科普,更是一场深刻的思考。它将帮助您重新认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理解生命在宇宙中的位置,并激发您对未知世界的无限遐想。准备好,让我们一同开启这段精彩绝伦的探索之旅,感受宇宙的壮丽,生命的伟大,以及我们作为这一切一部分的非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