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講堂--國學常識

國學大講堂--國學常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曹伯韓 著
圖書標籤:
  • 國學
  • 傳統文化
  • 文化常識
  • 曆史
  • 哲學
  • 經典
  • 中華文化
  • 教育
  • 知識
  • 科普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94074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2726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國學大講堂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5
字數:17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喜歡中國曆史的年輕人。
1曹伯韓,一生緻力於語言研究和傳統文化的普及
2本書一版再版,值得推薦的國學入門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麵嚮普通讀者的國學入門書,作者以淺顯流暢的文字,對中國的語言文字、哲學、曆史、文學、科學、藝術及其代錶性的人物、源流、派彆及學術觀點,一一做瞭評述。本書內容全麵、要點完備、條理清晰、體例嚴謹,讀者可以瞭解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形成關於國學的較為全麵的概念。

作者簡介

曹伯韓(1897—1959),湖南長沙人,當代語言學傢。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員、第二研究室主任,《中國語文》編委等職。著有《通俗文化與語文》《中國文字的演變》《中國文法初階》等語言學專著,以及《國學常識》《民主淺說》《通俗社會科學二十講》《中國近百年史十講》等文化普及讀物。

目錄

第一章 概 說001
一、所謂國學002
二、國學在清代003
三、國學的分科005
四、國學的派彆007
五、進步的方法與貧乏的內容009
六、歐美學術的影響011
七、“五四”以後的國故整理012
八、國學與世界學術013
九、專門研究與基本知識015
一〇、研究的態度及準備工作016
第二章 語 文018
一一、研讀古籍的階梯019
一二、所謂小學020
一三、六書021
一四、字形的演變024
一五、字義的演變025
一六、訓詁學026
一七 文法學的先驅及其發展028
一八、方言學029
一九、字音的變遷030
二〇、語言和文字的分離031
二一、雙聲疊韻032
二二、反切033
二三、四聲035
二四、聲韻學036
二五、字母038
二六、韻部040
二七、古音之推定041
第三章 古 物043
二八、金石之學044
二九、殷墟發掘045
三〇、甲骨之學047
三一、古物與社會學048
三二、文字的古物049
三三、古物與考證學051
三四、古物與古書052
第四章 書 籍055
三五、傳寫本與刻本056
三六、版本之學058
三七、校讎之學059
三八、章句之學060
三九、目錄之學061
四〇、圖書分類法063
四一、輯佚及辨僞065
四二、類書及叢書067
四三、考證學與讀書法069
第五章 經 學070
四四、五經、十三經、四書071
四五、《易經》072
四六、《書經》074
四七、《詩經》075
四八、三禮077
四九、《春鞦》079
五〇、《論語》《孝經》《爾雅》《孟子》080
五一、經之傳授081
五二、今文經學與讖緯083
五三、古今文學派的鬥爭084
五四、漢以後的經學085
五五、清代的經學087
五六、經學的揚棄089
第六章 史 地091
五七、所謂正史092
五八、正史的內容094
五九、編年史095
六〇、紀事本末096
六一、彆史097
六二、政書098
六三、雜史傳記及其他100
六四、學術史101
六五、史評102
六六、地理104
六七、曆史哲學105
六八、新史學的産生106
六九、新史學的業績107
第七章 諸 子111
七〇、諸子的學術派彆112
七一、儒傢114
七二、道傢116
七三、墨傢118
七四、彆墨及名傢119
七五、法傢121
七六、兵傢及其他122
七七、王充之學124
七八、魏晉時代的玄學125
七九、子學之興起與消沉127
第八章 佛 學130
八〇、初期的佛教131
八一、佛教的中國化132
八二、流傳中國諸宗派134
八三、小乘諸宗136
八四、傳自印度的大乘諸宗137
八五、中國獨創的大乘諸宗139
八六、佛學與儒學141
八七、因明學143
八八、唯識論中的心理學144
八九、現時佛學的趨勢146
第九章 理 學148
九〇、宋明理學的産生149
九一、周敦頤與邵雍151
九二、張載及二程152
九三、集宋學大成的硃熹154
九四、陸象山與楊慈湖157
九五、浙東學派159
九六、宋末至明初之理學160
九七、王陽明之學161
九八、清初各大師對於理學的批判163
九九、理學批判的最高發展165
一〇〇、宋明理學的沒落與新理學的産生168
第十章 詩賦詞麯170
一〇一、文學的範圍與類彆171
一〇二、最早的詩總集172
一〇三、楚辭174
一〇四、賦175
一〇五、樂府177
一〇六、五言詩179
一〇七、陶淵明與南北朝詩180
一〇八、唐詩182
一〇九、李白、杜甫184
一一〇、唐以後的重要詩人185
一一一、詞186
一一二、重要詞人188
一一三、散麯189
第十一章 散文和駢文191
一一四、散文和駢文的分彆192
一一五、散文與駢文的分閤194
一一六、周秦漢的散文195
一一七、六朝文197
一一八、唐宋八大古文傢198
一一九、明清兩代的古文傢200
一二〇、所謂古文義法202
一二一、駢文的標準化及其支流203
一二二、八股文及對聯205
一二三、文藝論評207
一二四、文體解放和文學觀念的變動208
第十二章 新被重視的文學210
一二五、戲麯的搖籃期211
一二六、戲麯的成長期212
一二七、唐以前的小說214
一二八、宋元明的小說216
一二九、清代的小說217
一三〇、寶捲、彈詞、鼓詞219
一三一、中國文學與東方諸民族的相互影響220
一三二、中國文學與西洋文學的關係222
第十三章 科學及藝術224
一三三、自然科學在國學中的地位225
一三四、天文學和曆法226
一三五、數學228
一三六、物理學及化學230
一三七、醫學231
一三八、應用技術232
一三九、科學與迷信233
一四〇、藝術234
一四一、繪畫及書法篆刻235
一四二、音樂238
本書參考書目242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概 說
一、所謂國學
國學這個名詞發生於清末,但不知究竟是誰所創造。有人說,章炳麟(太炎)在日本組織“國學講習會”,劉師培(申叔)氏也有“國學保存會”的發起,大概他們就是國學兩個字的最初使用者。這是不是正確,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是,國學這個名詞,是因為歐美學術輸入纔發生的。它的範圍,是把西學輸入以前中國原有的全部學術包括進去的。
和國學相當的名詞,還有國粹和國故。國粹兩個字,似乎有點誇大中國學術乃完全精粹物的意思,又似乎有點選擇精粹部分而拋
棄其他部分的意思,所以人們覺得不甚妥當,改稱國故。國故,就是本國文獻的意思。不論精粹不精粹,過去的文獻總是可寶貴的史料,都可包括在國故範圍裏麵去,這樣看起來,國故這個名詞總算是公平而完備瞭。但它也有它的缺點,就是隻能夠代錶研究的對象,而不能代錶研究這種對象的學問,因此大傢又想起用國故學的名稱來代替它,最後又簡化而稱為國學。
可是這個名稱還不是十分閤理的,因為學術沒有國界,當代各國都沒有特殊的國學,而我們所謂國學,從內容上看,也就是哲學、文學、史學等等的東西,都是可以作為世界學術的一部分的,而且事實上外國也已經有研究我國古代文化的人瞭,我們為什麼不采取世界公用的名稱,如中國史、中國文化史、中國哲學史、中國文學史等類的名詞呢?而且對於具有種種內容的學術,為什麼不加以各彆的名稱而必須采用籠統的總名稱呢?這都是值得考慮的。
但我們為瞭依從習慣,並且因為中國各科學術還沒有整理清楚,和世界學術融閤為一的緣故,隻得仍舊采用國學這個名稱。
二、國學在清代
中國學術,以周秦諸子時代最為發達,當時諸子百傢,各有專長,不相剿襲。自漢代錶彰六經,儒傢定於一尊,諸子之學衰落,而經學成為唯一的學術。兩韆年來,除解釋經書外無學問。但到瞭清朝,似乎從解經之中有開闢一條新路的趨勢。過去漢儒解經,注重字句的解釋和製度的考證,但宋儒反對漢儒的方法,主張依經義而修養心性。清初學者黃梨洲、顧亭林、王船山等,因宋明諸儒無補時艱,於是起而批評宋明心性之學的流弊,提倡經世緻用的實學。然而他們所謂實學,仍然以通經緻用為中心,因此便是非常留心當世之務的顧亭林,也不敢稍為懈怠他的經學研究,並由經學而奠立瞭清代考證學的初基。顔習齋(元)、李恕榖(塨)繼起,提倡實踐,反對空言,無論性理考據,都在排擊之列,但由於他們要實行三代政治,最後也不得不歸於考古。其後戴東原(震)齣來,一方麵以新理學姿態批評宋明思想,一方麵繼承顧亭林的考證學而加以發展。同時惠定宇(棟)亦標榜漢學。惠、戴以後,繼起有人,考證學派於是占瞭學術界的支配地位。但正統的考證學派繼承東漢經師為學而學的精神,埋頭研究,不談現實政治,到道光、鹹豐以後,內憂外患交逼而來,不容許士大夫的脫離現實,於是正統漢學又逐漸衰落瞭。代之而興的於是有繼承西漢學者經世緻用精神的公羊學派。公羊學派中的康(有為)、梁(啓超),最後亦不嚴格地遵守西漢經說,而直接以己意解釋孔孟,以作維新運動的根據,清代思想如再進一步,就有解脫孔孟束縛的可能。本來正統派中著名的學者如王念孫、王引之、俞樾、孫詒讓以及最後的章炳麟,都是對孔孟以外的諸子有精深研究的,他們開始的時候隻是“以子證經”,拿子學做經學的工具,其結果便使擱置瞭幾韆年的諸子學說也為之昌明,又,康梁派之譚嗣同,更主張“衝決一切網羅”(見《仁學》)。這種發展的趨勢,非至推倒孔孟偶像不止,是顯然的。因此梁啓超氏曾說清代很像是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但是有一個問題。歐洲的文藝復興,是研究希臘羅馬的古學,解放中世紀的思想鐐銬,其結果引起瞭近代科學的勃興;中國的文藝復興,是闡揚周秦時代的古學,解放秦漢以來儒傢思想的束縛,其結果應當也引起科學的發達,可是我國的科學為什麼沒有發達起來呢?這是清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停滯及反動政治的妨害所緻。
如上所說,清代考證學派本來是因糾正性理學派的缺點而起,性理學派的缺點是空疏而不切實用,考證學派以客觀態度研究經書,就解經而言,誠然不空疏,但是流於瑣碎支離,解經也終於不得要領,至於國計民生之現實問題,更是他們所不瞭解的,他們學問的不切實用,仍然同性理學派一樣。晚清諸學者因為受瞭列強內侵的刺激,及外來思想的影響,大傢對於現實問題有所主張,如康有為的倡導維新,章炳麟的參加革命,他們各自代錶考證學派的一分支,作為二韆年來經學的光榮的殿軍者。辛亥革命以後,儒傢的地位,至少在一般學者的眼裏,已經迴復到與諸子同等的地位,國學不應當再以解釋經書為唯一任務,已是當然之理,而自己創立的學說,尤其不必假托古人的招牌來傳布,也是無庸多說的。不過前代學術的源流和得失,可供我們藉鏡的地方很不少,而且他們整理古代典籍的成果,很可以供我們利用,所以我們不能忽視。
溯古問今,明道悟德——《國學精粹:智慧之光》 在這個信息洪流奔湧、文化交融激蕩的時代,迴溯傳統、汲取智慧,已成為一種靜謐而深刻的追求。我們常常在浩瀚的書海中迷失,不知何處是真正滋養心靈的沃土。今日,為您奉上這本《國學精粹:智慧之光》,它並非簡單堆砌古籍的斷章殘句,而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思想之旅,一次對中華民族精神脈絡的深度探尋。 《國學精粹:智慧之光》猶如一位溫厚而睿智的長者,循循善誘地引領我們走進博大精深的國學世界。它以一種更加精煉、更為貼近現代人閱讀習慣的方式,剝離瞭繁復的學術考證,聚焦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最具生命力、最能啓迪智慧的精華部分。這本書的核心在於“精粹”,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內,呈現齣最濃縮、最閃耀的思想火花,幫助讀者快速而有效地理解國學的精髓,感受其曆久彌新的魅力。 內容之遼闊,智慧之深邃 本書的編纂,並非是簡單地將《論語》摘錄幾段,《道德經》羅列幾章,而是經過精心梳理與提煉。它涵蓋瞭儒、釋、道三傢思想的代錶性論述,從人生哲學到政治倫理,從修身養性到治國方略,無不觸及。 在儒傢思想方麵,本書深入淺齣地闡釋瞭“仁、義、禮、智、信”的核心價值。您將看到,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推己及人的同理心,是如何構建和諧人際關係的基石;顔迴“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迴也不改其樂”的安貧樂道,是如何展現精神的富足;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是如何體現超越個體利弊的政治遠見。書中還會解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求知樂趣,“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學習方法,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遜態度,這些都將幫助您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找到學習的動力與方嚮,塑造健全的人格。 道傢智慧,則如一股清泉,洗滌浮躁,迴歸本真。《道德經》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啓瞭對宇宙本源的哲思;“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的至高境界,教會我們順應自然,以柔剋剛;“無為而治”並非消極避世,而是強調遵循規律,減少乾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書中還將引導讀者領略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的安寜之道,以及莊子“逍遙遊”中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豁達情懷。這些思想,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尤顯珍貴,能幫助我們擺脫物欲的束縛,尋得內心的平靜與安寜。 佛教的東方智慧,則以一種更具慈悲與智慧的視角,審視生命與解脫。《金剛經》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讓我們認識到世間萬象的無常與虛幻,從而減少執著與痛苦。《心經》中“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妙理,揭示瞭物質與精神的辯證關係,以及萬物皆空的智慧。本書會從更易理解的角度,講解“緣起性空”的道理,引導讀者培養慈悲心,體悟生命的平等,並提供一些簡單易行的修行方法,幫助讀者在紛繁復雜的現實中,保持內心的清明與超脫。 不僅僅是經典,更是生活實踐 《國學精粹:智慧之光》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非僅僅羅列古人的語錄,而是將這些智慧融入現代生活場景。書中會通過生動的案例、通俗的語言,解讀這些古老的思想在當代社會依然具有的指導意義。 例如,在談論“仁”時,書中可能引用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化解衝突的案例,說明“仁”不僅是古代的道德準則,更是現代人際關係和諧的法寶。在探討“無為而治”時,可能會聯係到企業管理、個人時間規劃等方麵的實際應用,展現其“順勢而為”的智慧。在闡釋佛教的“空”性智慧時,則會引導讀者思考,如何麵對生活中的失落與不如意,如何從執著中解脫齣來,獲得心靈的自由。 本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旨在幫助讀者將國學智慧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它不是一本束之高閣的學術著作,而是一本觸手可及的生活指南,一本滋養心靈的清泉。 編纂的匠心獨運 為瞭讓內容更具可讀性和感染力,本書的編纂團隊傾注瞭大量心血。 精煉的語言: 拋棄瞭晦澀難懂的古文,采用白話文的錶達方式,並輔以精準的注釋,確保每個讀者都能輕鬆理解。 結構清晰: 全書按照主題或思想流派進行組織,邏輯嚴謹,便於讀者循序漸進地學習。 圖文並茂: 適時配以精美的插圖、古樸的版式設計,營造齣濃鬱的文化氛圍,提升閱讀的愉悅感。 點睛的解讀: 並非簡單的翻譯,而是提煉齣核心思想,並加以深入淺齣的解讀,幫助讀者領會作者的真正意圖。 為何選擇《國學精粹:智慧之光》? 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我們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沉澱心靈、啓迪智慧的方式。《國學精粹:智慧之光》恰恰能滿足這一需求。它為您提供瞭一個係統而高效的國學入門途徑,讓您在最短的時間內,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果您渴望提升個人修養,理解為人處世的智慧,本書將為您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 如果您在事業或生活中感到迷茫,需要一種精神的指引,本書將為您點亮前行的燈塔。 如果您想瞭解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古聖先賢的智慧光芒,本書將是您最好的嚮導。 《國學精粹:智慧之光》是一場關於自我認知、生命意義的深度對話。它邀請您一同穿越曆史的煙塵,聆聽先賢的教誨,在古老的智慧中,發現當下的力量,塑造更美好的未來。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份對您心靈的饋贈,一份對您智慧的期許。翻開它,您將開啓一段屬於自己的,與智慧同行的人生旅程。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以來都對詩詞歌賦有著莫名的情愫,總覺得那些優美的文字裏藏著說不盡的故事和情感。這本書雖然名叫“國學常識”,但它在詩詞方麵的講解卻著實讓我驚喜。它沒有枯燥地羅列詩人的生平,而是巧妙地將詩人的情感、創作背景與當時的社會風貌相結閤,讓我仿佛穿越時空,親眼目睹瞭李白“舉杯邀明月”的豪情,杜甫“安得廣廈韆萬間”的憂民情懷。書中對很多經典詩句的解讀也相當到位,不僅僅是字麵意思,更挖掘瞭其深層的意境和文化內涵,讓我對很多耳熟能詳的詩句有瞭全新的認識。特彆是它還提到瞭一些詩歌與曆史事件的聯係,比如《長恨歌》背後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這些都讓我在欣賞詩歌之美的同時,也對曆史有瞭更直觀的瞭解。讀這本書,感覺像是請瞭一位博學的老師,帶著我一步步走進詩詞的世界,享受那份語言的盛宴。

評分

在我看來,一本好的國學入門讀物,不僅要內容豐富,更要語言生動,能夠引發讀者的興趣。《國學大講堂——國學常識》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我之前也嘗試過一些國學書籍,但往往因為過於學術化而望而卻步。而這本書,用瞭一種非常平實、親切的語言,把那些看似遙遠的古代智慧,拉近到瞭我們身邊。它並沒有迴避一些復雜的概念,但總是能用類比、講故事的方式來解釋,讓我一點點地理解。而且,書中穿插瞭許多有趣的典故和傳說,比如“畫蛇添足”的由來,“守株待兔”的寓意,這些都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時發齣會心的微笑。最重要的是,這本書給我建立瞭一個係統性的國學知識框架,讓我知道從哪裏開始,又可以往哪個方嚮深入。讀完之後,我不再覺得國學是遙不可及的,而是覺得它就在我的指尖,等待我去探索。

評分

作為一名對傳統建築和工藝品略有涉獵的人,我一直很想瞭解這背後的文化淵源。《國學大講堂——國學常識》在這方麵的內容簡直是我的福音。書中對中國傳統建築的講解,不僅僅是介紹鬥拱飛簷的結構,更是將這些建築背後蘊含的哲學思想,比如天人閤一的理念,陰陽五行的和諧,都闡述得非常清楚。我以前隻知道故宮的宏偉,現在纔知道那紅牆黃瓦的色彩搭配,宮殿的布局都蘊含著深刻的象徵意義。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涉及瞭一些傳統工藝,比如陶瓷、絲綢、剪紙等,介紹瞭它們的起源、發展以及在古代社會中的地位,讓我看到瞭中國古代匠人的智慧和創造力。讀完這部分,我對那些精美的中國傳統工藝品,比如汝窯的青瓷,蘇綉的精巧,有瞭更深層次的欣賞,覺得它們不僅僅是物品,更是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藝術品。

評分

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是深入理解其文化精髓的關鍵。《國學大講堂——國學常識》在這方麵的探討,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書中對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梳理,雖然篇幅有限,但卻非常精準地抓住瞭核心要義。比如,它解釋瞭“陰陽”在中國傳統觀念中的作用,不僅僅是字麵的兩極對立,更是相互依存、變化統一的宇宙規律。它還對“五行”的相生相剋進行瞭生動的闡釋,讓我明白瞭為何中國古代的許多事物都與金木水火土有關聯。更讓我覺得有價值的是,書中將這些抽象的哲學概念,巧妙地與中國人的處世哲學聯係起來,比如“中庸之道”是如何影響瞭中國人的待人接事,以及“知足常樂”的生活態度是如何形成的。這些內容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思維模式,也更能理解一些中國式的錶達方式和行為習慣。

評分

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很感興趣,但總是覺得零散,不成體係。拿到《國學大講堂——國學常識》之後,我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智慧寶庫的大門。從最基礎的“仁義禮智信”到深奧的“道法自然”,這本書都用一種非常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讀起來特彆舒服。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古代思想傢們的生活故事,像是孔子周遊列國的艱辛,老子歸隱山林的淡泊,這些故事讓那些抽象的哲學理論變得鮮活起來,讓我更能體會到他們思想的精髓。而且,它還介紹瞭許多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國學常識,比如待人接物的禮儀,古代的節日習俗,甚至是一些諺語的來源和含義,這些都讓我覺得傳統文化並非高高在上,而是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熱愛我們自己的文化瞭。

評分

好看

評分

挺好的 看這應該是正版 還會迴購!

評分

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京東購物這麼久,有買到很好的産品,也有買到比較坑的産品,如果我用這段話來評價,說明這款産品沒問題,至少85分以上,而比較垃圾的産品,我絕對不會偷懶到復製粘貼評價,我絕對會用心的差評,這樣其他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會作為參考,會影響該商品銷量,而商傢也會因此改進商品質量。

評分

好看

評分

很好的書,搞活動很劃算

評分

物流很快,價格便宜,*選10買的,超劃算

評分

要評價的商品實在太多瞭,我隻是來拿京豆的……

評分

京東買東西十分方便,快遞好,客服服務也好,好東西要評價,隨便寫點

評分

超級劃算*元10本*元10本贊贊贊贊贊贊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