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以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为主线,围绕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针对高职大学生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系统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了大学生在入学适应、生命价值、自我意识、人格完善、情绪管理、面对学业、人际交往、恋爱和性心理、应用网络、精神疾病等诸方面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及预防途径,旨在引导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从而客观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学会心理调适的方式方法,挖掘自身潜能,不断完善人格,终促进自身和谐发展并达到自我实现。该书内容结构清晰,栏目设计科学新颖,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内容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实用性高,既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工作者、学校管理人员的阅读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关注心理走进健康
第一节 健康及心理健康
第二节 高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二章 珍爱生命应对危机
第一节 生命的珍贵
第二节 心理危机应对
第三节 自杀的预防与干预
第三章 积极进取主动适应
第一节 入学后你是否适应不良
第二节 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第四章 悦纳自我健全人格
第一节 你喜欢自己吗
第二节 认识自己的人格
第三节 让自己的人格更有魅力
第五章 管理情绪快乐生活
第一节 认识情绪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第三节 管理情绪
第六章 改善交往和谐人际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奥秘
第二节 人际交往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
第三节 改善交往的良方
第七章 学会学习勇于创新
第一节 什么影响了你的学习
第二节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节 融入创新者的队伍
第八章 学会爱管控性
第一节 学会爱
第二节 管控性
第九章 善用网络健康上网
第一节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
第二节 预防网络成瘾
第三节 怎样调试网络心理
第十章 心理疾病与精神障碍
第一节 心理疾病与健康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分类及其常见症状的识别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人际交往很重要人为什么要交朋友呢?人活在世界上不和周围的人与事物打交道,行不行?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与周围的人与事物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复杂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重要保证。因此,探讨和人际交往有关的心理问题,帮助高职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交往心理,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概述
1.人际交往的含义人际交往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接触,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通过人际交往,人们之间可以相互交换意见、传达信息、表达感情和需要、交流经验等。人际交往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体现着人类所共有的生存、安全和归属的心理需要,是人们根据需要选择交往对象,并向对方发出信息进行沟通交换的过程。交往双方互为主体,即使在某种情况下,一方好像是交往的发起者、具有主动性,但只要一进入交往过程,交往的双方就互为主体。人们彼此间的相互接触是交往实现的前提条件,这种接触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交往的结果是双方形成一定的思想、情感的联系。整个交往过程都是双方各种信息的相互交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心理与行为都在发生着变化。双方通过语言、行为、思想、情感的作用,彼此相互影响。2.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认知、情感互动和交往,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际关系反映了交往双方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好坏取决于人们的心理需要满足的程度。如果交往双方的社会心理需要都能获得满足,那么,人们之间就会发生并保持一种亲近的、信赖的、友好的关系;如果一方对另一方因某种原因表示不友好、不尊重,则另一方就会产生疑虑和不安,就会增大心理距离,使原来亲密的关系变成疏远关系,甚至有可能发展到敌对关系。
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实现的根本前提、基础和途径;而人际关系则是人际交往的表现和结果。人际交往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接触的过程;人际关系侧重于形成的心理状态和结果。人际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人际交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二)高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着合作与竞争的世界,随着职业的流动性和自主创业机会的增大,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生活在校园里,接受着高等教育,交往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同学,因而,高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人际交往的愿望强烈进入大学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随着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愿望更加强烈了。青年大学生情感丰富,充满活力,兴趣爱好广泛,渴望交到知心朋友,诉说心中的秘密,获得理解和支持,从而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另外,很多高职大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面对陌生的环境独立地生活和学习,要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必须与他人打交道。再加上招生制度的改革,用人单位择人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要求高职学院的学生去了解社会、接受更多的信息,必须进行人际交往。
2.人际交往理想化高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由于他们经历简单,对社会了解很少,思想单纯,很少受社会一些世俗的影响,对未来、对社会充满憧憬,对人际关系抱有较高的期望。他们崇尚高雅、真诚、纯洁的友谊,而较少带功利色彩。他们认为朋友应该是志趣相投、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真正的朋友应该是无话不说、坦‘诚相见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职大学生对同学关系感到不满意或比较不满意的人数逐渐增加。事实上,大学生们感到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正反映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富于理想色彩的倾向。
3.人际交往讲究平等相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高职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有强烈的“成人感”,对人交往的平等性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逐渐摆脱对父母、老师的依赖,靠自己的力量与他人交往,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怎样交往,都由自己来决定,表现出较强的理性和选择性。高职学生处于同一年龄阶段,个人阅历、社会经验、认知能力、思想观念等都大致相同,因此,他们没有尊卑长幼之分,比较容易产生平等的心理和意识。他们渴望理解与尊重,渴望平等相处。他们既对他人平等相处,又希望朋友对自己也一视同仁。即便是师生关系,他们也渴望能平等相处。老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既是老师、又是朋友,高职学生与老师之间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事实证明那些在人际交往中,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傲慢无理、不尊重他人、不能与人平等相处的高职大学生,常常是不受欢迎的。
4.人际交往复杂性增强近年来,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网络交际平台的兴起,也促进了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化。从交往对象、内容、范围及形式上看,出现了关注价值的趋势,即追求实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不再局限于同校.、同班、同寝、同乡,交往对象大幅增加,交往得越来越频繁。人际交往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其复杂性也随之增强。大学生通过手机、固定电话、传真和QQ、E-mail、博客、微信等实现了一对一或一对多等方式交流。这种交往的多样性给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从而使得大学生获得社会交往的可能性增大。
5.异性交往频繁处于青春期后期的高职大学生性生理已经完全成熟,性意识被唤醒。他们逐渐对异性产生了兴趣,喜欢与异性交往。大学阶段是异性交往最频繁的时期。高职大学生异性之间的交往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躲躲闪闪、拘谨、严肃,而是公开、开放的,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大胆,也有的发展成为恋爱关系。正常的异性交往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恋爱、婚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相反过分地排斥异性,对高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极为不利。
6.人际交往情感色彩浓高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比较注重情感需求,讲究情投意合和心灵深处的共鸣。他们交往的动机中功利性少,情感成分多,很少从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学习成绩来考虑,更多是为了获得情感的满足,既消除孤独又获得友谊和爱情。比如,女大学生之间往往注重情感,男大学生比较强调兴趣的一致、价值观的趋同。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意志力不太强,因此同学间的情感不很稳定,变化较多,表现为时而欢欣鼓舞,时而焦虑悲观,经常容易以感情代替理智。
……
前言/序言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开展多年。与刚开设时比较,无论是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还是师资力量的配备、教材教法的改革,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就教材来说,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已有多种版本。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对这些领域的心理问题给予关注,并在教学内容中反映出来。近些年,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资源,把这些资源及时充实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来,使教材得到更新,无疑会大大提高教材的时代性和适用性。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教材。编者团队在多年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规律的了解,积累了大量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经验,把这些经验编进教材,既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也对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书有以下特点:
1.科学性与逻辑性本书教学内容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学内容编排遵循学生心理的逻辑规律。在章的编排上,从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开始,按照高职学生入学后心理问题出现的先后顺序及轻重缓急依次引入珍爱生命、主动适应、健全人格、管理情绪、改善交往、学会学习、学会爱与管控性、善用网络、识别心理疾病等主题,使教学尽量与学生心理困惑的发生同步。在节的编排上,从问题入手,然后进行问题分析,再提出解决方案。在栏目设置上,严格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名人名言及阅读提示导入,依次出现心灵探索、案例、读一读、测一测、做一做等栏目,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严格的内在逻辑性。
2.易读、易用性本书用轻松活泼的形式阐述了科学严谨的理论知识。章节的标题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章节标题直指问题和对策,使学生看到目录,就有想读的欲望。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很容易根据章节目录找到相关内容,使其具有了心理指导手册的功能。书中的理论知识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使学生能轻松阅读。穿插其中的小栏目丰富多彩,充满乐趣,长时间阅读也不觉枯燥乏味。
3.实用实效性,教、学、做一体化本书在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还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测试,方便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测评,更设计了大量简单有趣的心理活动及训练,使教与学、理论与实践、静与动有机结合为一体。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心理成长,具有明显的实效性。本书按照课堂教学环境编写,教师可以很容易组织教学。以本书作为教材无论对教师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与做,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由肖淑梅、彭彤任主编。编写分工为:肖淑梅(副教授,二级心理咨询师)编写第四、五、八章;彭彤(教授,二级心理咨询师)编写第九章;许雅滨(副教授,二级心理咨询师)编写第十章;朱艳(副教授,二级心理咨询师)编写第六章:任程坤(副教授,二级心理咨询师)编写第一、二章;何明(助教,二级心理咨询师)编写第七章:杨雯雯(二级心理咨询师)编写第三章。
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和案例,在此,谨向相关作者表示真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