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手册

简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秋芳 著
图书标签:
  • 市政工程
  • 公用工程
  • 施工手册
  • 工程技术
  • 建筑工程
  • 实用指南
  • 施工规范
  • 工程管理
  • 城市建设
  • 技术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9813215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135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04
字数:7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11章 ,其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测量、城镇道路工程、城市桥梁工程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城市管道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园林绿化工程 、海绵城市和施工管理。
本书可作为市政建设的实际工作指导书,也可作为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参考的图书。

作者简介

姓名吴秋芳,工作单位泉州东海建筑有限公司宁德分公司职称高级工程师主要技术经历毕业于天津大学,曾获得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园林花卉的生产、绿化养护管理及园林工程施工建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曾参与锦绣香江花园一期至三期的开发建设

目录

前言
第(di)一章 施 工 准 备1
第(di)一节 施 工 准 备 工 作 计 划 的 编 制
一 、施 工 准 备 工 作 的 意 义 和 要 求
二 、施 工 准 备 工 作 的 重 要 性
三 、施 工 准 备 工 作 的 内 容
第二节 施 工 场 地 临 时 设 施 的 准 备
一 、临 时 房 屋 设 施 2
二 、临 时 道 路 2
第三节 施 工 技 术 资 料 的 准备
一 、施 工 技 术 资 料 准 备 的 意 义二 、施 工 技 术 资 料 准 备 的 内 容
第四节 施 工 现 场 准备 6
一 、施 工 现 场 准 备 工 作 的 重 要 性
二 、施 工 现 场 准 备 工 作 的 范 围
三 、施 工 现 场 准 备 工 作 的 主 要 内 容 6
第五节 资 源 准 备
一 、劳 动 力 组 织 准 备 7
二 、物 资 准 备 7
第六节 季 节 性 施 工 准 备8
一 、季 节 性 施 工 准 备 的 必 要 性
二 、季 节 性 施 工 准 备 的 内 容8

第二章 施 工 测 量
第(di)一节 路 基 测 量
一 、中 线 测 量9

二、高程放样测量 10

三、路基边桩放样测量12
第二节 路 面 基 层 测量
一 、路 面 基 层 中 桩 和 边 桩 的 测 量15
二、路拱放样测量 16
第三节 垃 圾 场 施 工 测 量
一 、施 工 测 量 的 基 本 概 念
二 、常 用 仪 器 及 测 量 方 法 19
三、场区控制测量 22
四、竣工图编绘与实测28
第三章 城 镇 道 路 工程32
第(di)一节 城 镇 道 路 工 程 施 工 基 础 知识32
一 、城 镇 道 路 分 类
二 、城 镇 路 面 分 类
三、城镇道路施工特点34
四 、城 镇 道 路 施 工 原 则 和 程 序 36
五 、城 镇 道 路 工 程 施 工 准 备 36
第二节 城 镇 道 路 工 程 结 构 与 材 料
一 、沥 青 路 面 结 构 组 成 与 材 料 39
二 、水 泥 混 凝 土 路 面 构 造 特 点 与 材 料42
三 、沥 青 混 合 料 组 成 与 材 料 45
四 、沥 青 路 面 材 料 的 再 生 应 用 48
五 、不 同 形 式 挡 土 墙 的 结 构 特 点50
第三节 路 基 工 程 施工
一、路基工程概述 53
二、路基用土的工程性质55
三、路基施工程序 59
四 、路 基 地 上 排 水 施 工
五 、路 基 地 下 排 水 施 工65
六 、路 基 开 挖 施 工
七 、路 基 压 实 施 工74
八、路基的季节性施工78
第四节 路 面 基 层 施工82
一 、路 面 基 层 概 述
二 、砂 石 基 层 施 工84

三、碎石基层施工 86
四、石灰石类基层施工89
五 、水 泥 稳 定 碎 石 基 层 施 工 92
第四章 城 市 桥 梁 工程94
第(di)一节 城 市 桥 梁 工 程 施 工 基 础 知识94
一、城市桥梁的分类94
二 、桥 墩 的 构 造
三 、桥 台 的 构 造 四 、桥 面 的 构 造101
第二节 城 市 桥 梁 施 工 准备105
一 、施 工 技 术 准 备
二 、施 工 物 资 准 备三 、劳 动 组 织 准 备四 、施 工 现 场 准 备
第三节 模 板 工 程 施工
一 、模 板 的 分 类 111
二 、模 板 与 支 架 的 设 计 、制 作 、安 装 与 拆 除 114
第四节 明 挖 基 础 施工
一 、基 坑 围 堰
二 、基 坑 开 挖三 、基 坑 排 水四 、基 底 处 理 131
第五节 桩 基 础 施 工 133
一 、桩 基 础 的 特 点 及 分 类 133
二 、桩 与 桩 基 础 的 构 造 特 点 和 要 求
三 、桩 基 础 施 工 方 法 与 设 备 选 择139
第六节 墩台、盖梁施工
一 、桥 梁 墩 台 的 类 型 二 、墩 台 模 板 及 骨 架146
三 、墩 台 、盖 梁 施 工方 法 147
第七节 简 支 桥 梁 施工149
一 、桥 面 铺 装 149
二 、桥 面 排 水 设 施 152
三 、钢 筋 混 凝 土 简 支 梁 桥 155

四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简 支 梁 桥 166
五 、装 配 式 简 支 梁 桥 的 运 输 和 安 装
第八节 悬 臂 与 连 续 体 系 梁 桥 施 工 188
一 、桥 梁 的 基 本 结 构 体 系
二、支架 (模)法施工192
三 、平 衡 悬 臂 法 施 工 195
四 、顶 推 法 施 工 208
五 、移 动 模 架 法 施 工
第九节 混 凝 土 拱 桥 施 工
一 、拱 桥 的 构 造 与 分 类 217
二 、拱 架 法 施 工 220
三 、缆 索 吊 装 法 施 工
四 、少 支 架 法 施 工 245
五 、悬 臂 施 工 法 245
第五章 城 市 给 水 排 水 工程 248
第(di)一节 城 市 给 水 排 水 工 程 概 述
一 、给 水 系 统 的 组 成 和 布 置248
二 、排 水 体 制 及 其 选 择
三 、场 站 工 程 结 构 与 施 工253
第二节 城 市 给 水 排 水 管 道 工 程 施工256
一 、开 槽 管 道 施 工
二 、不 开 槽 管 道 施 工 三 、砌 筑 沟 道 施 工 262
四 、给 水 排 水 管 网 维 护 与 修 复 技 术 264
第三节 城 市 给 水 与 污 水 处理 266
五 、沉 井 封 底 285
第六章 城 市 管 道 工程 287
第(di)一节 城 市 供 热 管 道 工程287
一 、供 热 管 道 的 分 类 287
二 、供 热 管 道 施 工 基 本 要 求 288
三 、供 热 管 道 施 工 前 的 准 备 工 作 291
四 、供 热 管 道 施 工 技 术 292
五 、供 热 管 道 附 件 安 装 要 求 293
六 、供 热 管 道 回 填
七 、供 热 管 网 附 件 296
八 、供 热 站 301
第二节 城 市 燃 气 管 道 工 程 施 工302
一 、燃 气 的 分 类 302
二 、燃 气 管 道 的 分 类
三 、燃 气 管 道 安 装 要 求四 、燃 气 管 道 安 装 施 工 310
五 、燃 气 管 网 附 属 设 备 安 装
六 、燃 气 管 道 的 穿 跨 越 施 工 324
七 、燃 气 管 道 防 腐 工 程
第七章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工程
第(di)一节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概述336
一 、轨 道 结 构 及 组 成 336
二 、地 铁 与 轻 轨 车 站 的 特 征 341
三 、地 铁 车 站 的 选 型 343
第二节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工 程 结 构346
一 、地 铁 车 站 分 类 与 构 造
二 、地 下 车 站 工 程 结 构 347
三 、地 铁 区 间 隧 道 工 程 结 构
第三节 轻 轨 交 通 高 架 桥 梁 结 构368
一 、高 架 桥 梁 概 述 368
二 、高 架 桥 的 运 行 特 点
三 、高 架 桥 的 基 本 结 构
四 、高 架 桥 梁 的 断 面 形 式371

五 、高 架 车 站 结 构六 、高 架 结 构 桥 墩 382
第四节 明 (盖)挖法施工 384
一 、明 挖法
二 、盖 挖法396
三 、基 槽 土 方 开 挖 及 基 坑 变 形 控 制 400
四 、地 基 加 固 处 理 方 法
第五节 浅 埋 暗 挖 法 施 工
一 、浅 埋 暗 挖 法 概 述408
二 、浅 埋 暗 挖 法 施 工 技 术 408
第六节 盾 构 法 施 工 413
一 、盾 构 机 选 型 与 分 类 413
二 、盾 构 法 施 工 条 件 与 现 场 布 置
三 、盾 构 法 施 工 阶 段 划 分 及 施 工 419
四 、盾 构 法 掘 进 技 术 422
五 、盾 构 机 的 出 发 与 到 达
六 、盾 构 法 衬 砌 拼 装 与 防 水 434
第八章 生 活 垃 圾 处 理 工程
第(di)一节 生 活 垃 圾 填 埋 场
一 、生 活 垃 圾 填 埋 场 结 构二 、填 埋 场 防 渗 层 施 工
三 、填 埋 场 导 排 系 统 施 工450
第二节 焚 烧 处 理452
一 、焚 烧 原 理 及 基 本 条 件 452
二 、焚 烧 工 艺 452
三 、焚 烧 排 放 物 控 制 460

四 、焚 烧 技 术 的 发 展 463
第三节 生 物 处 理464
一 、生 物 处 理 的 意 义 与 依 据 464
二 、生 物 处 理 的 分 类 464
三 、堆 肥 处 理
四 、厌 氧 发 酵 471
第九章 园 林 绿 化 工程
第(di)一节 园 林 基 础 工程
一 、栽 植 前 土 壤 处 理473
二 、土 壤 改 良 的 一 般 措 施
三 、设 施 顶 面 栽 植 基 层 工 程 475
第二节 园 林 给 水 排水
一 、园 林 给 水 施 工 基 础 475
二 、园 林 管 网 布 置 476
三 、园 林 排 水 工 程 的 性 质 及 特 点
四 、园 林 排 水 工 程 的 基 础 施 工478
第三节 园 林 绿 化 工程486
一 、草 坪 种 植
二 、花 坛 种 植三 、花 境 种 植 490
四 、水 生 植 物 种 植 491
五 、树 木 栽 植
六 、大 树 移 植 495
第四节 园 林 附 属 工程497
一 、园路
二 、园 桥 三 、广 场 四 、假 山 五 、置石 512
六 、塑 石 、塑 山
第十章 海 绵 城 市 516
第(di)一节 海 绵 城 市 概述
一 、海 绵 城 市 定 义 516

二 、海 绵 城 市 建 设 基 本 原 则 三 、海 绵 城 市 的 建 设 途 径
第二节 海 绵 城 市 规 划 设计517
一 、海 绵 城 市 设 计 原 则
二 、海 绵 城 市 专 项 规 划
三 、排 水 规 划 与 流 域 治 理521
第三节 海 绵 城 市 建 设 的 意 义 与 管理522
一 、海 绵 城 市 的 生 态 效 益
二 、海 绵 城 市 的 社 会 效 益三 、海 绵 城 市 的 经 济 效 益四 、海 绵 城 市 的 艺 术 价 值五 、海 绵 城 市 的 管 理 机 制526
第四节 生 态 基 础 设 施 设 计 技 术
一 、城 市 雨 水 管 理 系 统 设 计 二 、海 绵 城 市 渗 透 铺 装 设 计 三 、分 散 式 污 水 处 理 厂 设 计
四 、工 程 建 设 中 水 土 流 失 防 治534
第 十一章 施 工 管 理536
第(di)一节 市 政 公 用 工 程 施 工 现 场 管理536
一 、施 工 现 场 布 置 与 管 理 536
二 、环 境 保 护 管 理 542
三 、劳 务 管 理 544
第二节 市 政 公 用 工 程 施 工 进 度 管理
一 、施 工 进 度 计 划 编 制 方 法 的 应 用546
二 、施 工 进 度 计 划 调 控 措 施
三 、施 工 进 度 报 告 的 注 意 事 项550
第三节 市 政 公 用 工 程 施 工 质 量 管理551
一 、质 量 保 证 计 划 编 制 原 则
二 、质 量 保 证 计 划 主 要 内 容 551
三 、质 量 计 划 实 施 552
四 、施 工 准 备 阶 段 质 量 管 理 措 施 553
五 、施 工 质 量 控 制 要 点 555
第四节 市 政 公 用 工 程 施 工 安 全 管理
一 、施 工 安 全 风 险 识 别 与 预 防 措 施557

二 、施 工 安 全 保 证 计 划 编 制 561
三 、安 全 生 产 管 理 562
四 、施 工 安 全 检 查 的 方 法 和 内 容 569
第五节 施 工 成 本 管 理 的 应用 572
一 、施 工 成 本 管 理 目 的 与 主 要 内 容 572
二 、施 工 成 本 管 理 组 织 与 方 法
三 、施 工 成 本 管 理 的 基 础 工 作四 、施 工 成 本 控 制 目 标 与 原 则
五 、施 工 成 本 目 标 控 制 主 要 依 据 576
六 、施 工 成 本 目 标 控 制 方 法 577
七 、项 目 施 工 成 本 核 算
八 、项 目 施 工 成 本 分 析 580
第六节 事 故 应 急 与 救 援 管理
一 、应 急 救 援 的 原 则 和 任 务
二 、应 急 救 援 系 统 的 组 织 结 构582
三 、应 急 救 援 装 备 与 资 源 584
四 、应 急 救 援 的 实 施 586
参 考 文 献 589

前言/序言

随着建筑设备施工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投入使用,一批新的 施工规范和施工技术也相继颁布实施,这就对市政公用工程从业人员的知识要
求也越来越广泛为了使读者能系统地掌握更多先进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
方面的知识,编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特编写了本书
《简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手册》从施工准备、施工测量讲起,先后介绍了城 镇道路工程、城市桥梁工程、城市给水排水工程 、城市管道工程、城市轨道交 通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海绵城市,最后还详细地介绍了 施工管理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全面性 内容全面,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等内容
(2)针对性 针对市政公用工程的特点,运用最有效的施工方法,提高劳 动生产率,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3)可操作性 工艺流程严格按照施工工序编写,操作工艺简明扼要,满 足材料、机具、人员等资源和施工条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可直接引用
(4)知识性 在编写中,对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了较全 面的介绍,淘汰已经落后的、不常用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本书与其他书籍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对施工管理的介绍如果没有管理的 过程,施工现场怎么能有序地进行,怎么能完成一份满意的工作 所以在施工 过程中,施工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书由吴秋芳主编,姬惠颖 、王艳、杨鹏、魏文彪、张跃、高海静、葛新 丽 、吕君、梁燕等人参加了编写,全书由吴秋芳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承蒙有关高等院校、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工程咨 询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方面的领导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以及对本 书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的学者、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书中参考了许多相关教材、规范、图集等文献资料,在此谨向这些文献的作者
致以诚挚的敬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若出现疏漏或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 便改进

编者
2018年 3月
《城市脉搏:现代市政工程建设的深度解析》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其发展与活力离不开坚实而高效的市政公用工程体系。从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网到连接四方的交通网络,从守护居民健康的供水排水系统到照亮夜晚的照明设施,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智慧、汗水与精密的科技。本书,《城市脉搏:现代市政工程建设的深度解析》,正是致力于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当前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为行业内外的专业人士、决策者以及对城市建设充满好奇的读者提供一份详实而富有洞察力的参考。 本书内容涵盖了现代市政工程建设的多个关键领域,旨在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我们不仅仅是罗列技术和规范,更侧重于探讨在复杂多变的城市环境中,如何通过创新与实践,实现工程的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与可持续性。 第一部分:城市生命线的基石——地下管网系统 地下管网是城市的“地下血管”,承载着城市运行的命脉。本部分将深入探讨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的设计、施工、维护与智能化管理。 供水系统: 我们将从水源地保护、净水处理工艺、管网输配优化、漏损检测与修复技术等方面展开。文章将详细介绍不同材质管道(如球墨铸铁管、HDPE管、PPR管)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及施工要点。同时,还将探讨智慧供水系统在水量监测、压力控制、水质预警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管网压力管理和爆管预警系统,最大程度地减少停水事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排水系统: 城市雨水和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和居民健康的重要环节。本部分将详细分析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包括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雨水花园和透水铺装等)、污水收集与输送系统(包括泵站设计与选型、重力流管道施工技术)、以及一体化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理念与工艺流程。我们还将关注黑臭水体治理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排水管网的运行状况,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问题。 燃气系统: 城市燃气的安全输配是保障民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本部分将重点阐述燃气管网的设计压力等级、管材选择(如钢管、聚乙烯管)、焊接工艺、防腐蚀措施,以及管道的敷设与回填要求。此外,还将深入探讨燃气泄漏监测技术、智能阀门控制、安全应急响应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潜在风险,提升燃气供应的可靠性。 电力与通信管廊: 随着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和通信管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部分将介绍各类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模式(如干线管廊、支线管廊、舱室划分)、结构设计、通风排水、监控消防系统,以及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管廊在抵御外部环境影响、方便检修维护、保障城市运行连续性方面的优势,并探讨其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第二部分:城市连接的动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城市活力的重要体现。本部分将聚焦于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等关键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技术创新。 城市道路建设: 从路基处理、沥青和混凝土路面铺设,到交通组织优化、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应用,我们将全面解析城市道路的建设流程和技术要点。内容将涵盖不同类型道路(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设计原则、路面结构设计、排水设施、绿化景观等,并重点探讨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提升、耐久性路面的施工技术、以及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新模式。 桥梁与隧道工程: 桥梁和隧道作为跨越障碍、连接断点的关键工程,其技术要求极高。本部分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桥梁(如梁式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的设计理念、施工工艺、材料选择(如高强度钢筋、高性能混凝土),以及桥梁结构的监测与健康诊断技术。对于隧道工程,我们将深入探讨掘进方法(如盾构法、明挖法)、支护结构设计、通风排水、消防安全,以及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难点与应对策略。 轨道交通系统: 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出行效率的“巨龙”。本部分将从线路规划、车站设计、隧道施工(特别是盾构法的应用)、轨道铺设、供电牵引系统、信号控制系统等方面,系统阐述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流程。同时,还将探讨其在城市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乘客体验和运营效率。 第三部分:城市宜居的保障——环境工程与公共设施 市政公用工程不仅仅是连接和支撑,更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的关键。 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生活垃圾的处理成为严峻的挑战。本部分将介绍不同类型的垃圾处理技术,如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厌氧消化、渗滤液处理,并重点探讨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如废旧塑料、电子垃圾的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的最新进展。我们将分析如何通过技术升级和政策引导,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 保护水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河湖水系的生态修复工程(如清淤疏浚、生态护岸、人工湿地),以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综合性策略。我们将关注绿色环保的污水处理工艺,以及如何通过水生态修复,重塑健康的城市水景观。 城市照明与景观工程: 适宜的城市照明不仅提供安全保障,更营造宜人的夜间环境。本部分将探讨城市道路照明、广场照明、景观照明的设计原则、光源选择(如LED技术)、节能技术应用,以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同时,还将涉及城市绿化、广场建设、公共艺术装置等景观工程,探讨其在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居民幸福感方面的作用。 第四部分: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市政工程的未来展望 面对日益增长的城市化进程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市政公用工程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智慧市政与大数据应用: 本部分将展望智慧市政的发展蓝图,探讨物联网(IoT)、大数据、人工智能(AI)、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在市政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我们将分析如何通过智能监测、预测性维护、数字化运营,提升市政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并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建设: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市政工程的各个环节。本部分将介绍绿色建材的应用、节能降耗的施工技术、可再生能源在市政设施中的利用(如太阳能路灯)、以及海绵城市建设在雨水管理和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构建低碳、环保、韧性的城市基础设施。 韧性城市与应急管理: 面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提升城市的韧性至关重要。本部分将分析如何通过优化市政管网布局、加强应急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城市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我们将探讨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快速恢复、持续运行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结语 《城市脉搏:现代市政工程建设的深度解析》力求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详实的工程案例、前沿的技术视角,为读者勾勒出现代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全貌。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些关键领域的深入探索,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城市运行的内在逻辑,认识到市政公用工程在塑造美好城市生活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为推动行业创新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本书不仅仅是对现有技术的梳理,更是对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思考与指引。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项目经理,在管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时,经常需要协调各方资源,解决各种突发问题。《简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手册》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全能的参谋,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它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还对项目管理中的一些关键环节进行了阐述,例如施工进度的控制、成本的核算、合同的管理以及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等等。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和优化的章节。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进度控制的方法和工具,例如甘特图、网络图等等,并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分析。这对于我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有效利用资源,确保项目按时完成,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大型市政道路改造项目中,由于天气原因,导致施工进度严重滞后。在阅读了这本书中关于进度延误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的章节后,我及时调整了施工方案,增加了投入,最终赶上了进度。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它强调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书中详细列举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并提供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这对于我提前识别和规避风险,减少项目损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常常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施工技术手册,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我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确保项目成功的宝典。

评分

说实话,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得知这本书的,当时我正在为一个棘手的市政管网修复项目而焦头烂额。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地下管道老化严重,接头处渗漏不断,而且由于施工区域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线密集,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既能有效修复又能最小程度影响交通的方案。《简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手册》里面的内容,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非开挖修复技术,包括内衬修复、局部修复、注浆修复等等,并且对每种技术的适用范围、优缺点、施工流程都做了清晰的阐述。书中关于如何根据管道材质、管径、损坏程度以及现场环境选择最合适的修复方法的分析,让我茅塞顿开。我还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CCTV内窥镜检测的章节,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管道内部的图像来判断管线损坏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这对于我们精准定位问题,制定修复方案至关重要。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就是按照书中的指导,结合CCTV检测的结果,最终选择了一种内衬修复技术,不仅成功解决了渗漏问题,还将对交通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这本书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理论层面,更在于它提供了大量实践性的指导。书中很多施工工艺的描述,都配有详细的步骤图解,这对于我们基层施工人员来说,简直就是福音。我常常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你迷茫的时候,为你指点迷津。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技术信息,更在于它所传达的一种职业精神。作为一名市政公用工程的从业者,我深知这项工作的责任重大。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简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手册》以其严谨的态度,系统的梳理,精炼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技术支撑。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的章节印象深刻。书中介绍了如何利用环保材料,如何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如何进行节能降耗等等。这对于我们提升工程的环保水平,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施工一个新建污水处理厂的项目时,就积极借鉴了书中关于绿色施工的理念,采用了多种环保技术,最终成功地将工程的碳排放量降到了最低。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它鼓励创新。书中在介绍传统施工技术的同时,也对一些新的、创新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并鼓励我们积极尝试。这对于我们打破传统思维,不断提升工程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我常常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能够激发我们对工程事业的热爱,指引我们不断前进的灯塔。

评分

作为一名在市政公用工程领域工作多年的老技术员,我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教科书上的知识太过抽象,而现场的施工却充满了变数。《简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手册》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坚实桥梁。它并没有堆砌大量的学术术语,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排水管道施工的章节。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排水管道的选型、基础处理、管道铺设、接口连接、回填以及闭水试验等关键环节。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施工一个大型雨水管道时,遇到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塌方的情况,当时我们团队束手无策。后来,我翻阅了这本书,其中关于基坑支护的章节,提供了多种支护方案的优缺点分析,以及具体的施工要求。我们根据书中的建议,及时调整了支护方案,才避免了更大的危险。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它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书中不仅列举了各种质量检验的方法和标准,还针对常见的质量问题,提供了详细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这对于我们确保工程质量,减少返工,提高效率,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应该成为每一个市政公用工程从业人员的书架上的必备藏品,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种对工程品质的承诺。

评分

我一直认为,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是一项极其考验细节和经验的工作。很多时候,一个微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延误,甚至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我是一名有着十几年经验的施工技术员,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这么久,深知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还是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将理论转化为成果。《简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手册》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标准规范,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施工工艺的要点和难点。例如,在章节中关于混凝土浇筑的部分,我印象非常深刻。书中不仅详细说明了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还特别强调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施工要点,比如夏季高温如何防止混凝土过快失水开裂,冬季低温如何采取保温措施等等。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们项目所在地,气候条件比较复杂,常常会遇到极端天气。这本书提供的这些具体指导,帮助我们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预防措施。我曾经在一次道路改造工程中,就遇到了路面早期强度不足的问题,导致车辆通行后出现早期损坏。如果当时我们仔细研读了这本书中关于水泥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部分,我相信就能够提前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避免后续的返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工程施工中的“经验”转化为“知识”,让更多的技术人员能够从中受益。

评分

在市政公用工程这个领域,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新的设备层出不穷。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而《简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手册》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我对最新技术信息的需求。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施工技术,还对一些新兴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并且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前景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智慧市政建设的部分很感兴趣。书中介绍了物联网、大数据、BIM等技术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来提升工程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振奋,因为它预示着市政公用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我记得书中曾提到过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和碰撞检测,这对于提前发现设计中的冲突,优化施工方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返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这本书在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结合了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这对于我们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避免法律风险,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常常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提升专业能力的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这样的基层市政公用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本随时可以翻阅的宝典。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很多时候需要快速做出判断和决策。以往,我们往往需要翻阅厚重的专业书籍,或者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上搜寻相关信息,效率不高,而且容易被碎片化的信息误导。《简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手册》的出现,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一座灯塔,它用精炼的语言,清晰的条理,系统地梳理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的各个关键环节。从前期准备、技术方案的制定,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再到后期的验收和维护,几乎涵盖了所有我们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书中对于一些常见施工难点的解决方案,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建议,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我曾经在一次雨污分流改造项目中,遇到了地下水位高的问题,导致施工困难,进度受阻。当时我们团队为此头疼不已,翻阅了许多资料,都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解决办法。如果当时我们有这本书,我相信里面的相关章节一定会给我们提供思路,比如如何进行有效的降水处理,或者采用哪些特殊的施工工艺来应对高水压环境。而且,这本书的“简明”二字也恰如其分,它并没有像某些学术专著那样堆砌大量的理论,而是将复杂的工程问题,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非常适合我们这些需要快速掌握核心要点的人。我尤其欣赏书中大量的图表和实例分析,这使得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应该成为每个市政公用工程从业人员的标配,它的存在,不仅仅是技术的指导,更是一种职业精神的体现——严谨、务实、高效。

评分

在我看来,《简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手册》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将枯燥的技术规范,转化为生动实用的操作指南。我是一名质检员,工作中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简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手册》中的内容,为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依据。书中详细列举了各项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以及各种检验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混凝土强度、密实度和耐久性检验的章节。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还对如何分析检测结果,判断混凝土是否合格,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检查一个市政桥梁的承台浇筑时,发现混凝土强度有异常。如果当时我们没有这本书,可能就会束手无策。但在查阅了书中关于混凝土强度检测的章节后,我们按照书中的方法,进行了复检,并最终确认了问题所在,及时进行了返工处理,避免了更大的安全隐患。这本书的另一大优点是,它强调了细节管理。书中针对每一个工序,都列举了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这对于我提前发现和预防质量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常常觉得,这本书就像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时刻提醒着我们,在工程施工中,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评分

我是一名初入市政公用工程行业的年轻人,对于许多施工技术和工艺还处于学习阶段。《简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手册》的出版,对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在我刚开始接触施工现场时,我常常感到无所适从,面对各种设备和材料,以及各种复杂的工序,我总是摸不着头脑。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导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让我逐渐熟悉这个行业。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城市道路施工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道路的组成、路基路面施工工艺、沥青混凝土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以及路面病害的处治等等。书中配有大量的插图和流程图,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步操作的细节。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现场进行沥青摊铺作业,由于对温度控制不够精确,导致路面出现早期泛油现象。后来,我查阅了这本书中关于沥青混合料温控的章节,才明白了其中的关键。这本书的另一大特点是,它注重实践性。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施工技巧和经验分享,这些都是在教科书中很难学到的。例如,书中关于曲线段沥青摊铺的技巧,以及如何处理路口平曲线衔接的问题,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常常觉得,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做什么”,更教会了我“怎么做”,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投入到工作中。

评分

坦白说,我参加过不少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也接触过很多相关的技术书籍,但《简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手册》给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它真正做到了“简明”,但绝不“简单”。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安全管理的章节。在施工现场,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有时候,我们往往会在忙碌中忽略一些细节。《简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手册》非常系统地梳理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比如,在章节中关于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它不仅仅是提到了要佩戴安全带,还详细阐述了脚手架的搭设要求、临边洞口的防护措施、以及坠物防护等等。这些细节对于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我曾经参与过一个高层建筑的市政配套管线安装项目,其中涉及到大量的垂直管线安装和交叉作业。在施工前,我们组织了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了这本书中关于高处作业和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章节,并且严格按照书中的要求进行现场布置和人员培训。最终,整个项目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这本书的另一大优点是,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从道路、桥梁、隧道,到给排水、燃气、电力管线等等,几乎囊括了市政公用工程的主要领域。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跨领域协作的项目管理人员来说,非常有帮助。它让我们能够对不同专业的施工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协调各方,确保项目的整体推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