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第2版相比,除瞭“成人眼白內障” “小兒眼科評估” “弱視” “內斜視和外斜視”幾冊PPP沒有修改外,其餘的PPP都重新修訂。對於這幾冊沒有修改的PPP,又重新進行瞭校譯。
趙傢良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眼科教授。1996年起任第六屆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全國委員會委員;2000年後他擔任第七屆、第八屆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主任委員、防盲學組組長;第九屆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前任主任委員。2001~2009年擔任中華眼科雜誌總編輯,2009年起為中華眼科雜誌名譽總編輯。2003年起擔任中國殘疾人聯閤會康復協會副理事長,2002年起擔任中國醫師協會理事,2005年起擔任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會長。2004牛仔民當選為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2005年當選為亞太眼科學會理事會理事,2006年當選為國際眼科理事會理事,2008年當選為亞洲太平洋地區眼科學會副主席。
眼科臨床指南的摘要基準
青光眼
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
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疑似者
原發性前房角關閉
視網膜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特發性視網膜前膜和玻璃體黃斑部牽拉
特發性黃斑裂孔
玻璃體後脫離,視網膜裂孔和格子樣變性
視網膜靜脈阻塞
白內障
成人白內障
角膜
細菌性角膜炎
瞼緣炎
結膜炎
角膜水腫和混濁
乾眼綜閤徵
小兒眼科
小兒眼科評估
弱視
內斜視和外斜視
屈光
屈光不正和屈光手術
視覺
成人眼部綜閤評估
視覺康復
2006年,在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和國際眼科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Ophthalmology, ICO)的支持下,在美國眼科學會和美國國傢眼科研究所的幫助下,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組織編譯瞭美國眼科學會編寫的《眼科臨床指南》(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 PPP),第一次齣版瞭美國眼科學會認可的中文版。隨著眼科學的發展,PPP增加瞭許多新內容,提供瞭大量新證據,提齣瞭許多新的臨床診治的建議。因此在2013年齣版瞭《眼科臨床指南》中文版第2版。近年來,PPP又做瞭許多更新,修改和增加瞭許多新的臨床診治建議,因此有必要重新編譯。2017年初,我得到瞭美國眼科學會2016年的版本,並在2017年的頭幾個月裏陸續獲得瞭一些尚未正式付印齣版的修改稿。根據這些PPP最新資料,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完成的《眼科臨床指南》中文版第3版的編譯工作。在這一版中,“眼科臨床指南的摘要基準”是2015年批準公布,2016年更新的;“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 “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疑似者” “原發性前房角關閉”是2015年批準公布的;“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是2014年批準公布,2015年又做更新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2014年批準公布,2016年更新的;“特發性視網膜前膜和玻璃體黃斑部牽拉”和 “視網膜靜脈阻塞”是2015年批準公布的;“特發性黃斑裂孔”和“玻璃體後脫離,視網膜裂孔和格子樣變性”是2014批準公布的;“成人眼白內障”是2011年批準公布的;“細菌性角膜炎” “瞼緣炎” “結膜炎” “角膜水腫和混濁” “角膜膨隆重” “乾眼綜閤徵”是2013年批準公布的;“小兒眼科評估” “弱視” “內斜視和外斜視”是2012年批準公布的;“屈光不正和屈光手術”是2015年批準公布的;“成人眼部綜閤醫學評估”是2015年批準公布的;“視覺康復”是2012年批準公布的。與第2版相比,除瞭“成人眼白內障” “小兒眼科評估” “弱視” “內斜視和外斜視”幾冊PPP沒有修改外,其餘的PPP都重新修訂。對於這幾冊沒有修改的PPP,又重新進行瞭校譯。
在我國,引入和推廣PPP的工作始於2003年9月。時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的我在WHO組織的全球眼科研究工作會議期間,得知為瞭提高發展中國傢的眼科臨床水平,鼓勵將ICO認為最好的臨床服務指南轉移到發展中國傢去,當即代錶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嚮WHO提齣將PPP轉移到中國來的申請,得到瞭批準,並委派瞭一些專傢來華幫助推廣工作。當時,PPP對於我們來說是全新的,對於其編製原則、方法、結構和內容有很多不瞭解的地方。但是感覺到這是眼科學應用循證醫學的重要成果,是縮短我國眼科學與國際眼科學差距的一次難得的契機。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的主要領導們也認為這是規範我國眼科醫療服務,提高眼科醫療水平的一個極好的機會。為此開展瞭大量工作。在我組織PPP第一次編譯的過程中,我的一些同事和學生,如於偉泓、馬建民、毛進、李海燕、劉小偉、張華、張順華、周琦、羅岩、程鋼煒、睢瑞芳、霍東梅花費瞭大量時間進行翻譯和多次審校,為PPP引入我國做齣瞭貢獻。2004年9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在武漢市召開瞭第一次PPP工作會議,WHO、美國眼科學會和美國國傢眼科研究所的專傢們嚮國內一些專傢第一次介紹瞭編寫PPP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編排結構等,得到瞭良好地反應。2005年6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在北京召開第二次PPP工作會議,WHO、美國眼科學會和美國國傢眼科研究所的專傢們再次參加會議,並同國內各亞科專傢一起就PPP在我國適用性問題進行瞭認真的討論。從2005年第十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開始,在全國眼科大會都設立瞭PPP特彆講演,意在全國範圍內推廣PPP。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也為推廣PPP做瞭大量工作。曆任的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會長在推廣PPP中做瞭大量工作,特彆是黎曉新、趙堪興教授。在黎曉新教授的努力下,2009年中華醫學會和美國眼科學會簽訂協議,錶示我國原衛生部支持在我國采用PPP。正是在大傢的努力下,PPP在我國得到瞭極大的推廣,使廣大的眼科醫師瞭解到國際上最先進的眼科診療水平,並在實踐中逐步應用,提高瞭眼科診療水平。從國際眼科學的發展和我國眼科實踐來看,在我國引入和推廣PPP一場有組織的旨在提高發展中國傢眼科臨床水平的大規模的偉大實踐,是一場沒有先例但獲得成功的國際眼科界之間緊密閤作的範例。一些眼科同道敏銳地認識到,在我國引入和推廣PPP可以使我國眼科醫師有機會接觸和瞭解到國際眼科臨床的先進水平,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實施PPP可以快速地提高我國眼科臨床水平,有可能使我國能在較短時間內進入國際眼科先進之列。隨著在我國更廣泛地推廣PPP,PPP對我國眼科臨床和人纔培養的影響還將會進一步顯現齣來。
PPP中文版第三版的譯稿做瞭重新編排。考慮到“摘要基準”部分的重要性,將其安排到最前麵。各冊PPP的次序基本上按“摘要基準”的次序來編排。考慮到“眼保健服務的質量”一節的重要性,認為需要特彆強調,因此各冊PPP中均做瞭保留。
我衷心希望全國眼科醫師繼續關注、重視和實踐PPP,以期全麵地提高我國眼保健服務水平,全麵推動普遍的眼健康工作。雖然以本書的編譯已經傾注瞭大量時間和精力,但由於本人水平所限,本版PPP的中文版可能還存在著不足和錯誤,敬請大傢批評指正。
趙傢良
2017年12月30日
終於讀完瞭這本期待已久的《眼科臨床指南(第3版)》,說實話,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衝擊遠比我預期的要大。我是一名剛入行的眼科醫生,對臨床實踐中的各種疑難雜癥總感到些許力不從心。這本書的齣現,就像為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指導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娓娓道來,將復雜晦澀的眼科理論與生動鮮活的臨床案例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常見眼病的診斷思路的梳理,那種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邏輯,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每一個病癥的本質,不再被錶麵現象所迷惑。舉個例子,在講解青光眼的診斷部分,書中並沒有簡單羅列檢查項目,而是深入剖析瞭不同類型青光眼的發病機製,以及如何根據病史、體徵和輔助檢查進行鑒彆診斷,甚至還提到瞭早期篩查的策略和最新進展。這讓我深刻意識到,精準的診斷是有效治療的前提。而且,書中大量的插圖和錶格,更是讓原本枯燥的醫學知識變得直觀易懂,我常常一邊閱讀一邊對照,感覺自己就像置身於臨床現場,與書中的案例進行著一場場“頭腦風暴”。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相當接地氣,沒有過多艱澀的專業術語,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這一點對於我這樣剛踏入這個領域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
評分這次閱讀《眼科臨床指南(第3版)》,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的“全麵”與“精深”。我是一名資深的眼科醫生,工作多年,自認為對眼科的各個方麵都有一定的瞭解。然而,這本書還是讓我眼前一亮,甚至有些“汗顔”。它在涵蓋眼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麵,做得非常細緻,幾乎涵蓋瞭所有主要的眼科領域,從角膜病、白內障、青光眼,到視網膜疾病、眼底血管病、眼外傷,甚至是眼腫瘤和神經眼科,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更讓我驚嘆的是,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疾病,更是在其中融入瞭最新的研究進展和臨床實踐的經驗。比如,在處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時,它詳細闡述瞭不同階段的治療方案,包括激光治療、抗VEGF藥物注射以及玻璃體手術等,並且對比瞭各種治療方法的優缺點和適用人群,這對於指導臨床決策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對一些復雜病例的處理思路也提供瞭寶貴的參考,讓我能夠從更宏觀的角度去審視問題,而不是局限於單一的治療手段。這本書的更新速度也讓我印象深刻,它能及時收錄最新的技術和藥物信息,讓讀者能夠時刻掌握眼科領域的最新動態。我不得不說,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並且在日常工作中隨時翻閱的“寶典”。
評分作為一名眼科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我一直關注著學術前沿的動態。《眼科臨床指南(第3版)》的齣版,無疑是我期待已久的重要文獻。這本書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它對臨床實踐的指導意義,更在於它對眼科基礎研究和未來發展方嚮的梳理。書中對於一些新興的治療技術,如基因治療、乾細胞療法在眼科疾病中的應用前景,以及最新的診斷設備和成像技術,都有深入的介紹和探討。這對於我們這些從事科研的人員來說,提供瞭非常寶貴的思路和參考。它能夠幫助我們瞭解臨床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科研攻關。此外,書中對一些爭議性問題的討論,也相當精彩,它能夠引用大量的文獻,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並給齣閤理的解釋,這對於促進學術爭鳴和推動學科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參考文獻的嚴謹引用,這充分體現瞭編者在學術上的嚴謹態度。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集臨床實踐、學術前沿和未來發展於一體的力作,值得所有眼科從業者和研究者深入閱讀和藉鑒。
評分我是一名眼科護士,每天的工作都與眼科疾病的患者打交道。在我看來,《眼科臨床指南(第3版)》不僅僅是一本提供給醫生參考的書籍,更是我們一綫護士提高專業技能、更好地服務患者的“得力助手”。書中對護理操作流程的詳細描述,比如眼部消毒、藥物滴眼、傷口換藥等,都非常清晰易懂,並且強調瞭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患者的配閤要點。這讓我能夠更自信、更規範地完成日常護理工作,也能夠更好地嚮患者解釋操作步驟,減輕他們的緊張情緒。此外,書中關於患者教育的內容也十分豐富,它提供瞭許多關於眼部疾病的預防、日常護理和藥物使用的建議,這使我能夠更有效地指導患者,幫助他們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提高生活質量。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常見眼科並發癥的識彆和處理部分,它能夠幫助我們提前預判,及時發現並報告異常情況,為患者的治療爭取寶貴的時間。這本書的實用性,對於我們這些在臨床一綫工作的護士來說,意義重大。
評分我是一名眼科愛好者,對眼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雖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醫學訓練,但一直緻力於通過各種途徑瞭解眼科知識。這次偶然接觸到《眼科臨床指南(第3版)》,我深感榮幸。雖然這本書的專業性很強,但我並沒有因此望而卻步,反而被它嚴謹的邏輯和條理清晰的結構所吸引。書中對於眼部解剖結構的介紹,非常詳細,搭配精美的插圖,讓我對眼睛這個精妙的器官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在描述各種眼部疾病時,它循序漸進,從病因、癥狀到診斷、治療,層層深入,讓我能夠逐步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一些常見眼部不適的科普性講解,比如乾眼癥、結膜炎等,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這些疾病的成因,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預防和緩解。雖然我無法直接進行臨床操作,但這本書幫助我建立瞭一個初步的眼科知識框架,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眼科醫生的診斷和建議,也讓我對自己的眼部健康有瞭更科學的認識。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很多啓發,也讓我更加渴望深入瞭解這個迷人的醫學領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