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伍連德自述-鼠疫鬥士(上)

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伍連德自述-鼠疫鬥士(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伍連德 著
圖書標籤:
  • 口述曆史
  • 鼠疫
  • 伍連德
  • 醫學史
  • 公共衛生
  • 中國科學
  • 20世紀中國
  • 科學史
  • 傳記
  • 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湖南教育齣版社
ISBN:9787535576927
版次:2
商品編碼:1235971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7-07-01
用紙:輕型紙
字數:30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伍連德先生是我國現代醫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國現代檢疫與防疫事業的先驅者。他因組織撲滅百年前東北肺鼠疫大流行以及對鼠疫等傳染病的深入研究而成為享譽世界的“鼠疫鬥士”。伍連德在中國曆史上功績,值得人們永遠銘記。但是,因為各種曆史原因,伍連德的名字和他的功績逐漸被人們遺忘,直到SARS來襲,人們纔開始重新認識伍連德。

伍連德晚年著有英文自述《鼠疫鬥士》,在他去世半個世紀之後,這部英文自述終於得以中譯全本(分上、下)齣版,成為大眾瞭解伍連德人生經曆,感受其人格魅力的著作。

  《鼠疫鬥士——伍連德自述》上冊前部分詳細介紹瞭伍連德在1910年至1911年之間,臨危受命,負責組織撲滅在東北暴發的肺鼠疫大流行的過程,以及主持萬國鼠疫研究會議的經曆;後一部分按介紹瞭伍連德前半生在東西洋受教育和返國服務初期的經曆。下冊緊接上冊具體介紹瞭伍連德在中國30年間的工作經曆;後幾章則是伍連德晚年生活的記錄與感悟,其中有對中醫與西醫的論述,也有對南洋及工作生活過的國傢的描述,還有對自己傢庭生活的記錄和長壽之道的體會。

該書在迴顧和總結人生曆程的同時,以一位海外華人的視角,描繪瞭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世界、南洋和中國的社會生活各個層麵。有曆史的概述,學術研究的心得,為人處世的思考,又穿插著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和名人軼聞等,令不同背景的讀者都會有身臨其境之感,字裏行間既透著一位愛國科學傢的赤誠,也不乏寶貴的曆史資料。


內容簡介

  一部五十多年前外國齣版的英文自傳的漢譯全本
  一位愛國華人名醫暮年留下的成功故事
  劍橋大學中國醫學博士
  撲滅百年前東北鼠疫大流行的總指揮
  曆史上首次在中國境內舉行的國際學術會議的主持人
  民國前期大總統府侍從醫官,國傢防疫製度的創者
  中國諾貝爾奬候選人
  重大曆 史事件的親曆記錄
  各色知名人物的軼聞雅趣


作者簡介

   伍連德(Wu Lien-Teh,1879—1960),公共衛生學傢,中國檢疫、防疫事業的先驅。劍橋大學首位華人醫學博士,世界著名的鼠疫專傢,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奬的中國候選人。1910年末,東北肺鼠疫大流行,他受任全權總醫官,深入疫區領導防治。1911年,他主持召開瞭中國曆史上首次國際學術會議——萬國鼠疫研究會議。在他竭力、推動下,中國收迴瞭海港檢疫的主權。他先後主持興辦檢疫所、醫院、研究所共20所,還創辦瞭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等醫學校。他與顔福慶等發起建立中華醫學會,創刊《中華醫學雜誌》並齣任主編。1937年返迴馬來亞定居。主要著作有《肺鼠疫論述》、《鼠疫概論》、《霍亂概論》、《中國醫史》等。

   程光勝(1937—),江西新建人。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係。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微生物學會秘書長。

   馬學博(1952—),黑龍江哈爾濱人。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史學教研室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東北近代防疫史研究。

王麗鳳(1956—),生於新加坡,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大眾傳播係畢業,現任新加坡新傳媒集團馬來語及淡米爾語電視頻道董事經理。



好的,這裏為您提供一本虛構的、與您提到的《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伍連德自述-鼠疫鬥士(上)》內容完全不相關的圖書簡介,旨在提供一個詳盡、引人入勝的閱讀導嚮,並保持自然流暢的敘事風格。 --- 《失落的星圖:亞曆山大圖書館的最後守夜人》 作者: 伊利亞·凡·德·維爾德 譯者: 陳 曦 齣版社: 遠帆文化 開本: 16開 定價: 88.00元 內容簡介: 在曆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光芒太過耀眼,以至於它們熄滅時的陰影也格外深重。亞曆山大圖書館,這個曾被譽為“世界知識心髒”的知識寶庫,它的毀滅不僅是建築的崩塌,更是人類文明記憶的一場浩劫。然而,如果那座宏偉的知識殿堂,並非如我們所知的曆史記載般徹底化為灰燼呢?如果,在它熊熊燃燒的火焰中,有一小部分核心知識,被一群不為人知的守護者秘密轉移,並延續至今呢? 《失落的星圖:亞曆山大圖書館的最後守夜人》是一部橫跨兩韆年、融閤瞭古典曆史考證、密碼學解密與現代懸疑敘事的恢弘史詩。本書帶領讀者進入一個由學者、間諜和秘密社團交織構成的隱秘世界,追溯一個橫跨地中海、歐亞大陸的知識傳承鏈條。 故事始於公元三世紀的亞曆山大港,藉由敘事者——當代古文獻修復專傢,亞曆山大大衛·科恩的視角展開。大衛在一次偶然的埃及文物修復工作中,發現瞭一捲看似平平無奇的莎草紙殘片,其上用極為古老的希臘字母寫著一串晦澀難懂的數字序列。這串序列,引發瞭他對古老文獻的癡迷,並最終將他捲入一場關於“知識神聖性”的韆年博弈之中。 隨著調查的深入,大衛發現,關於亞曆山大圖書館的最終命運,曆史記載充滿瞭矛盾和刻意的遺漏。他開始接觸一個代代相傳,自稱“星圖守衛者”的隱秘組織。這個組織的核心使命,便是保護那些被認為過於危險、或足以顛覆現有曆史認知的“亞曆山大核心典籍”。這些典籍中,不僅包含失傳的歐幾裏得幾何論證、托勒密的宇宙模型新解,更有可能觸及古代工程學、化學乃至對人類起源的顛覆性認知。 本書的敘事結構精妙復雜,如同大衛解開的古老謎題一般層層遞進。前半部分,作者以嚴謹的考據筆觸,重構瞭亞曆山大圖書館鼎盛時期的輝煌圖景,並細膩描繪瞭知識分子們在羅馬帝國晚期政治動蕩下的掙紮與抉擇。我們得以窺見,那些被視為異端的哲學思想、被禁錮的科學理論,是如何在曆史的夾縫中艱難求生。 後半部分,故事驟然轉嚮現代的國際地下文物交易網絡和情報戰的漩渦。大衛發現,不僅有緻力於保護知識的“星圖守衛者”,更有意圖利用這些失落知識以謀取絕對權力的跨國勢力——“鐵十字財團”。財團認為,知識的絕對壟斷纔是新時代的統治工具,他們不惜一切代價追捕大衛及其盟友,試圖搶奪被藏匿的最後一份星圖——一份據說指引著通往一個“未被汙染的知識源頭”的綫索。 作者在書中巧妙地融入瞭大量的曆史細節與專業知識,無論是對拜占庭時期抄寫本製作工藝的描述,還是對中世紀煉金術符號的解讀,都顯示齣作者深厚的文獻功底。書中關於“知識的倫理邊界”的探討尤為深刻:當知識的力量足以改變人類文明的走嚮時,誰有資格保管它?知識的傳承是應該麵嚮大眾,還是應該被少數精英保護起來,以防範其被濫用? 《失落的星圖》並非一部簡單的尋寶冒險小說,它更是一麯獻給人類求知精神的贊歌。它探討瞭記憶、遺忘、信仰與理性之間的永恒衝突。最終,大衛能否成功地將這份跨越韆年的知識火種傳遞下去?那份關於宇宙和人類命運的終極“星圖”,究竟是希望的藍圖,還是潘多拉的魔盒? 閱讀此書,你將不僅僅是跟隨一個探險傢的腳步,更將親身參與到一場守護人類文明中最珍貴遺産的史詩行動中。當翻開最後一頁時,你或許會重新審視我們所熟知的一切曆史和科學的基石。這是一部會讓所有熱愛知識、敬畏曆史的讀者,徹夜難眠的傑作。 --- 裝幀特色: 本書采用進口高剋重啞粉紙印刷,內頁采用特殊防反光處理,最大程度還原古老文獻的質感。封麵采用深海藍與古銅色燙印工藝,模擬星空下的圖書館穹頂,並輔以精美的希臘式幾何邊框裝飾,極具收藏價值。附贈一張可展開的“亞曆山大圖書館未竟之圖”復刻插頁。

用戶評價

評分

“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這個係列本身就帶著一種巨大的吸引力,而《伍連德自述-鼠疫鬥士(上)》這個分捲,則將這份吸引力聚焦到瞭一個具體而震撼的主題上。伍連德,這個名字在科學界,尤其是在公共衛生領域,響當當。我總覺得,口述史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打破瞭傳統史書的冰冷客觀,用當事人的聲音,講述最鮮活、最真實的過往。想象一下,一位經曆過生死攸關時刻的科學傢,用他自己的語言,迴憶那些驚心動魄的日夜,那種畫麵感和情感衝擊力,是多麼強大。我期待著能在這本書中,看到伍連德先生如何從一個求學海外的青年學者,轉變為一位臨危受命、肩負重任的“鼠疫鬥士”。他如何在那個充滿未知與恐懼的環境中,做齣科學判斷,組織救援,並最終控製疫情?這不僅僅是一段科學史,更是一段關於勇氣、智慧、擔當的史詩。

評分

“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這個係列,本身就承載著一種梳理與傳承的使命,而《伍連德自述-鼠疫鬥士(上)》則將目光鎖定在瞭中國近代公共衛生史上的一個關鍵人物和事件。伍連德,這個名字,總會讓人聯想到一種堅毅的力量,一種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勇氣。鼠疫,這個曾經籠罩在中國大地上的巨大陰影,在“鼠疫鬥士”的口述中,將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鮮活的生命體驗。我渴望在這本書中,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科學傢的精神世界,他們是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以超乎尋常的毅力去探索、去實踐、去拯救。這本書的上捲,我想一定是一個鋪墊,它會嚮我們展示,在那個動蕩變革的年代,一位科學傢是如何從無到有,從未知到認知,最終戰勝一場足以動搖國本的巨大災難。這不僅僅是一段科學的敘述,更是一麯關於責任、關於擔當、關於人類智慧與勇氣的贊歌。

評分

讀到《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伍連德自述-鼠疫鬥士(上)》這個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些在曆史書中模糊的身影,那些為國傢民族默默奉獻的先驅們。伍連德,這個名字仿佛自帶一種堅韌不拔的力量,而“鼠疫鬥士”的稱號,更是賦予瞭他傳奇色彩。我常常在想,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撐著一個人在麵對足以吞噬一切的瘟疫時,能夠挺身而齣,成為最後的防綫?這本書的上捲,我想必然會帶領我們走進那個驚心動魄的時刻,去聆聽伍連德先生親口講述他的經曆,感受他內心的波瀾壯闊。我不隻是想瞭解科學技術層麵的知識,更想窺探那個時代背景下,科學傢的生存狀態,他們的睏境與掙紮,以及他們如何在這種種壓力下,做齣一個個艱難卻又至關重要的抉擇。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一場與曆史同行的深度體驗,去理解那些被濃縮在史冊中的文字背後,所蘊含的無數真實的情感與思考。

評分

《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伍連德自述-鼠疫鬥士(上)》,這幾個字本身就構成瞭一幅濃縮的曆史畫捲。伍連德,一個在中國近代科學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人生經曆,尤其是與鼠疫的鬥爭,無疑是中國科學發展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我一直對口述史這種形式抱有濃厚的興趣,因為它能讓我們聽到最真實的聲音,感受到最鮮活的情感。這本書的上捲,想必會帶領我們穿越迴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去親曆那場與死神賽跑的嚴峻考驗。我很好奇,在那個科學技術遠不如今日發達的時代,伍連德先生是如何憑藉有限的資源和知識,去對抗肆虐的瘟疫的?他當時的決策過程是怎樣的?他麵臨的阻力又有哪些?這本書不僅是記錄瞭一段曆史事件,更是一次對那個時代科學精神的深度挖掘,一次對個體如何在睏境中展現人性光輝的生動描繪。

評分

這本《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伍連德自述-鼠疫鬥士(上)》,光是書名就足夠吸引人,瞬間勾起瞭我對那個波瀾壯闊時代的無限遐想。伍連德這個名字,在曆史的洪流中,宛如一顆璀璨的星辰,照亮瞭中國近代科學探索的艱難曆程。鼠疫,這個曾經讓無數生命凋零的恐怖陰影,在“鼠疫鬥士”的筆下,似乎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被理性、勇氣和科學所戰勝的挑戰。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書中,去感受伍連德先生在麵對生死考驗時,是如何憑藉智慧和毅力,與病魔展開殊死搏鬥的。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次具體的科學事件,更是關於一個時代的精神縮影,關於個人在曆史洪流中如何挺身而齣,肩負起拯救生命的重任。我期待著能在這本書中,看到那個年代科學傢的精神風貌,看到他們如何在物質匱乏、技術落後的條件下,依然保持著對科學的信仰和追求。這本書無疑是瞭解中國近代科學發展史,尤其是公共衛生領域發展曆程的一扇絕佳窗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