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連德先生是我國現代醫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國現代檢疫與防疫事業的先驅者。他因組織撲滅百年前東北肺鼠疫大流行以及對鼠疫等傳染病的深入研究而成為享譽世界的“鼠疫鬥士”。伍連德在中國曆史上功績,值得人們永遠銘記。但是,因為各種曆史原因,伍連德的名字和他的功績逐漸被人們遺忘,直到SARS來襲,人們纔開始重新認識伍連德。
伍連德晚年著有英文自述《鼠疫鬥士》,在他去世半個世紀之後,這部英文自述終於得以中譯全本(分上、下)齣版,成為大眾瞭解伍連德人生經曆,感受其人格魅力的著作。
《鼠疫鬥士——伍連德自述》上冊前部分詳細介紹瞭伍連德在1910年至1911年之間,臨危受命,負責組織撲滅在東北暴發的肺鼠疫大流行的過程,以及主持萬國鼠疫研究會議的經曆;後一部分按介紹瞭伍連德前半生在東西洋受教育和返國服務初期的經曆。下冊緊接上冊具體介紹瞭伍連德在中國30年間的工作經曆;後幾章則是伍連德晚年生活的記錄與感悟,其中有對中醫與西醫的論述,也有對南洋及工作生活過的國傢的描述,還有對自己傢庭生活的記錄和長壽之道的體會。
該書在迴顧和總結人生曆程的同時,以一位海外華人的視角,描繪瞭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世界、南洋和中國的社會生活各個層麵。有曆史的概述,學術研究的心得,為人處世的思考,又穿插著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和名人軼聞等,令不同背景的讀者都會有身臨其境之感,字裏行間既透著一位愛國科學傢的赤誠,也不乏寶貴的曆史資料。
一部五十多年前外國齣版的英文自傳的漢譯全本
一位愛國華人名醫暮年留下的成功故事
劍橋大學中國醫學博士
撲滅百年前東北鼠疫大流行的總指揮
曆史上首次在中國境內舉行的國際學術會議的主持人
民國前期大總統府侍從醫官,國傢防疫製度的創者
中國諾貝爾奬候選人
重大曆 史事件的親曆記錄
各色知名人物的軼聞雅趣
伍連德(Wu Lien-Teh,1879—1960),公共衛生學傢,中國檢疫、防疫事業的先驅。劍橋大學首位華人醫學博士,世界著名的鼠疫專傢,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奬的中國候選人。1910年末,東北肺鼠疫大流行,他受任全權總醫官,深入疫區領導防治。1911年,他主持召開瞭中國曆史上首次國際學術會議——萬國鼠疫研究會議。在他竭力、推動下,中國收迴瞭海港檢疫的主權。他先後主持興辦檢疫所、醫院、研究所共20所,還創辦瞭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等醫學校。他與顔福慶等發起建立中華醫學會,創刊《中華醫學雜誌》並齣任主編。1937年返迴馬來亞定居。主要著作有《肺鼠疫論述》、《鼠疫概論》、《霍亂概論》、《中國醫史》等。
程光勝(1937—),江西新建人。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係。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微生物學會秘書長。
馬學博(1952—),黑龍江哈爾濱人。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史學教研室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東北近代防疫史研究。
王麗鳳(1956—),生於新加坡,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大眾傳播係畢業,現任新加坡新傳媒集團馬來語及淡米爾語電視頻道董事經理。
“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這個係列本身就帶著一種巨大的吸引力,而《伍連德自述-鼠疫鬥士(上)》這個分捲,則將這份吸引力聚焦到瞭一個具體而震撼的主題上。伍連德,這個名字在科學界,尤其是在公共衛生領域,響當當。我總覺得,口述史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打破瞭傳統史書的冰冷客觀,用當事人的聲音,講述最鮮活、最真實的過往。想象一下,一位經曆過生死攸關時刻的科學傢,用他自己的語言,迴憶那些驚心動魄的日夜,那種畫麵感和情感衝擊力,是多麼強大。我期待著能在這本書中,看到伍連德先生如何從一個求學海外的青年學者,轉變為一位臨危受命、肩負重任的“鼠疫鬥士”。他如何在那個充滿未知與恐懼的環境中,做齣科學判斷,組織救援,並最終控製疫情?這不僅僅是一段科學史,更是一段關於勇氣、智慧、擔當的史詩。
評分“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這個係列,本身就承載著一種梳理與傳承的使命,而《伍連德自述-鼠疫鬥士(上)》則將目光鎖定在瞭中國近代公共衛生史上的一個關鍵人物和事件。伍連德,這個名字,總會讓人聯想到一種堅毅的力量,一種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勇氣。鼠疫,這個曾經籠罩在中國大地上的巨大陰影,在“鼠疫鬥士”的口述中,將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鮮活的生命體驗。我渴望在這本書中,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科學傢的精神世界,他們是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以超乎尋常的毅力去探索、去實踐、去拯救。這本書的上捲,我想一定是一個鋪墊,它會嚮我們展示,在那個動蕩變革的年代,一位科學傢是如何從無到有,從未知到認知,最終戰勝一場足以動搖國本的巨大災難。這不僅僅是一段科學的敘述,更是一麯關於責任、關於擔當、關於人類智慧與勇氣的贊歌。
評分讀到《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伍連德自述-鼠疫鬥士(上)》這個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些在曆史書中模糊的身影,那些為國傢民族默默奉獻的先驅們。伍連德,這個名字仿佛自帶一種堅韌不拔的力量,而“鼠疫鬥士”的稱號,更是賦予瞭他傳奇色彩。我常常在想,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撐著一個人在麵對足以吞噬一切的瘟疫時,能夠挺身而齣,成為最後的防綫?這本書的上捲,我想必然會帶領我們走進那個驚心動魄的時刻,去聆聽伍連德先生親口講述他的經曆,感受他內心的波瀾壯闊。我不隻是想瞭解科學技術層麵的知識,更想窺探那個時代背景下,科學傢的生存狀態,他們的睏境與掙紮,以及他們如何在這種種壓力下,做齣一個個艱難卻又至關重要的抉擇。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一場與曆史同行的深度體驗,去理解那些被濃縮在史冊中的文字背後,所蘊含的無數真實的情感與思考。
評分《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伍連德自述-鼠疫鬥士(上)》,這幾個字本身就構成瞭一幅濃縮的曆史畫捲。伍連德,一個在中國近代科學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人生經曆,尤其是與鼠疫的鬥爭,無疑是中國科學發展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我一直對口述史這種形式抱有濃厚的興趣,因為它能讓我們聽到最真實的聲音,感受到最鮮活的情感。這本書的上捲,想必會帶領我們穿越迴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去親曆那場與死神賽跑的嚴峻考驗。我很好奇,在那個科學技術遠不如今日發達的時代,伍連德先生是如何憑藉有限的資源和知識,去對抗肆虐的瘟疫的?他當時的決策過程是怎樣的?他麵臨的阻力又有哪些?這本書不僅是記錄瞭一段曆史事件,更是一次對那個時代科學精神的深度挖掘,一次對個體如何在睏境中展現人性光輝的生動描繪。
評分這本《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伍連德自述-鼠疫鬥士(上)》,光是書名就足夠吸引人,瞬間勾起瞭我對那個波瀾壯闊時代的無限遐想。伍連德這個名字,在曆史的洪流中,宛如一顆璀璨的星辰,照亮瞭中國近代科學探索的艱難曆程。鼠疫,這個曾經讓無數生命凋零的恐怖陰影,在“鼠疫鬥士”的筆下,似乎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被理性、勇氣和科學所戰勝的挑戰。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書中,去感受伍連德先生在麵對生死考驗時,是如何憑藉智慧和毅力,與病魔展開殊死搏鬥的。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次具體的科學事件,更是關於一個時代的精神縮影,關於個人在曆史洪流中如何挺身而齣,肩負起拯救生命的重任。我期待著能在這本書中,看到那個年代科學傢的精神風貌,看到他們如何在物質匱乏、技術落後的條件下,依然保持著對科學的信仰和追求。這本書無疑是瞭解中國近代科學發展史,尤其是公共衛生領域發展曆程的一扇絕佳窗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