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供應鏈環境下,為瞭提升庫存效率,眾多製造型企業與其上遊的零部件供應商聯閤實施瞭供應商管理庫存(VMI)模式。供應鏈上遊段VMI模式雖然有助於提高供應鏈柔性、降低缺貨率、削弱“牛鞭效應”、提升各方績效,但零部件供應商物流能力不足成為製約該庫存模式高效實施的*大瓶頸。因此,製造型企業、零部件供應商開始與具有專業物流能力的第三方物流(TPL)展開閤作,將供應鏈上遊段VMI模式與TPL集成,至此,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便應運而生。本書選取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為研究對象,以運籌學、博弈論、庫存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理論為依據,遵循“TPL評價與選擇―VMI與TPL集成―利益分配機製構建―案例分析”這一邏輯主綫展開研究,旨在構建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的理論框架,完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領域的理論積纍,同時為實業界推動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的順利實施提供實踐指導。
作者簡介
李雷,男,黑龍江哈爾濱人,華南理工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任桂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桂林理工大學現代企業管理研究院研究員,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嚮為供應鏈管理、服務管理。主持在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持完成廣西高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1項、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一般項目1項,參與***、省部級項目多項。以**作者身份在“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管理科學學報》《管理工程學報》《管理科學》《科研管理》等期刊公開發錶和錄用學術論文30餘篇,齣版專著1部。以**完成人身份獲得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2項。擔任《外國經濟與管理》《財經論叢》期刊審稿專傢。楊懷珍,女,廣西桂林人,東南大學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管理學碩士學位,大連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高級訪問學者。現任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商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為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1項、廣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項,主持在研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1項,參與***、省部級課題多項。以**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al Science”、《運籌與管理》《工業工程與管理》《計算機工程與科學》等期刊公開發錶和錄用學術論文40餘篇,齣版專著1部。以**完成人身份獲得廣西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奬、廣西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三等奬等奬勵10餘項。擔任《控製與決策》《工業工程》期刊審稿專傢。
目錄
第1章 緒論 001
1.1 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 002
1.1.1 供應鏈的起源與發展 002
1.1.2 供應鏈的結構與特徵 003
1.1.3 供應鏈管理的概念與流程 005
1.2 VMI模式 006
1.2.1 傳統庫存管理模式 006
1.2.2 傳統庫存管理模式在供應鏈環境下暴露齣的弊端 011
1.2.3 VMI模式的定義 013
1.2.4 VMI模式的特徵 014
1.2.5 VMI模式的實施步驟與基本原則 016
1.3 VMI&TPL模式 018
1.3.1 TPL與VMI集成的動因 018
1.3.2 TPL與VMI集成的可行性 022
1.3.3 VMI&TPL模式的優點 025
1.4 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 026
1.4.1 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的結構和特徵 026
1.4.2 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的三大關鍵問題 028
1.4.3 研究目標 032
1.4.4 本書的研究框架與內容安排 032
第2章 TPL評價與選擇 035
2.1 TPL的內涵與理論基礎 036
2.1.1 TPL的內涵 036
2.1.2 TPL的理論基礎 036
2.2 基於DEA的TPL評價與選擇 038
2.2.1 DEA簡介 039
2.2.2 TPL評價與選擇的指標體係 040
2.2.3 算例分析 042
2.2.4 小結 042
2.3 基於ANP的TPL評價與選擇 043
2.3.1 ANP簡介 043
2.3.2 SD軟件 045
2.3.3 TPL評價與選擇的指標體係 046
2.3.4 算例分析 048
2.3.5 小結 053
2.4 基於DEA-ANP的TPL評價與選擇 053
2.4.1 DEA、ANP的分析與比較 053
2.4.2 DEA-ANP兩階段模型簡介 054
2.4.3 TPL評價與選擇的指標體係 056
2.4.4 算例分析 057
2.4.5 小結 060
第3章 VMI與TPL集成 061
3.1 VMI與TPL集成的基本原則 062
3.2 VMI與TPL集成的過程 063
3.3 VMI與TPL集成的策略 065
3.3.1 分散協調型集成策略 066
3.3.2 集中控製型集成策略 068
3.3.3 兩種集成策略的比較 069
3.4 VMI與TPL集成的支撐條件 070
3.4.1 契約 070
3.4.2 信息技術 071
3.4.3 供應鏈物流集成者的能力 071
3.4.4 物流運作規範 072
第4章 利益分配機製的相關變量和假設 073
4.1 變量說明 074
4.2 假設說明 075
第5章 分散協調型集成策略下的利益分配機製 077
5.1 研究情境 078
5.2 經濟效果模型 079
5.2.1 實施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前的
經濟效果模型 079
5.2.2 製造商、TPL與任意m個供應商聯閤實施供應鏈
上遊段VMI&TPL模式的經濟效果模型 081
5.2.3 製造商、TPL與n個供應商聯閤實施供應鏈上遊段
VMI&TPL模式的經濟效果模型 085
5.3 確定需求時基於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機製 085
5.3.1 Shapley值法簡介 086
5.3.2 函數分析 086
5.3.3 利益分配機製的構建 089
5.3.4 算例分析 093
5.3.5 小結 094
5.4 確定需求時基於最大熵值法和正交投影法的利益分配機製 095
5.4.1 基於最大熵值法的利益分配機製的構建 095
5.4.2 正交投影法對利益分配機製的修正 096
5.4.3 算例分析 098
5.4.4 小結 102
5.5 隨機需求時基於不對稱Nash談判的風險共擔型
利益分配機製 102
5.5.1 相關說明 102
5.5.2 供應鏈期望收益函數 103
5.5.3 “利益分享―批發價格”契約 104
5.5.4 基於風險共擔的“利益分享―批發價格”契約 105
5.5.5 基於不對稱Nash談判的相關契約參數 109
5.5.6 算例分析 111
5.5.7 小結 112
第6章 集中控製型集成策略下的利益分配機製 113
6.1 隨機需求時基於不對稱Nash談判的風險共擔型
利益分配機製 114
6.1.1 相關說明 115
6.1.2 供應鏈期望收益函數 115
6.1.3 利益分享契約 116
6.1.4 基於風險共擔的“利益分享”契約 118
6.1.5 基於不對稱Nash談判的相關契約參數 121
6.1.6 算例分析 124
6.1.7 小結 125
6.2 隨機需求時基於不對稱Nash談判與ANP方法改進的
利益分配機製 125
6.2.1 相關說明 126
6.2.2 經濟效果模型 127
6.2.3 基於不對稱Nash談判的利益分享契約 128
6.2.4 基於ANP方法改進的利益分配機製 129
6.2.5 算例驗證 132
6.2.6 小結 136
第7章 分散協調型集成策略下的案例分析 139
7.1 案例背景 140
7.1.1 A公司概況 140
7.1.2 A公司庫存管理現狀 141
7.1.3 A公司庫存存在的問題 142
7.2 實施流程和措施 145
7.2.1 實施目標 145
7.2.2 實施基礎 148
7.2.3 實施準備 149
7.2.4 實施流程 158
7.3 實施效果評價與持續改進 161
7.3.1 實施效果評價 161
7.3.2 持續改進 164
7.4 案例啓示 165
7.4.1 對A公司的啓示 165
7.4.2 對供應商的啓示 166
7.4.3 對TPL的啓示 168
第8章 集中控製型集成策略下的案例分析 171
8.1 案例背景 172
8.1.1 S公司概況 172
8.1.2 S公司庫存管理現狀 172
8.1.3 S公司庫存管理問題 174
8.2 實施流程和措施 176
8.2.1 實施目標 176
8.2.2 實施基礎 177
8.2.3 實施準備 179
8.2.4 實施流程 185
8.3 實施效果評價與持續改進 188
8.3.1 實施效果定性評價 188
8.3.2 實施效果定量評價 191
8.3.3 持續改進 195
8.4 案例啓示 198
8.4.1 對S公司的啓示 199
8.4.2 對供應商的啓示 200
8.4.3 對TPL的啓示 201
參考文獻 203
前言/序言
前言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製造型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産等方麵的技術日趨成熟,加之組織網絡、信息網絡的形成導緻各企業之間同生共贏的趨勢已經在所難免。為此,製造型企業在關注企業內部價值鏈優化和業務流程再造的同時,開始將尋求利潤的目光轉移至供應鏈層麵。其中,如何與供應鏈夥伴通力閤作,將傳統的、各自為政的庫存管理模式轉變為依靠各方協同的、更加高效的庫存管理模式,受到瞭製造型企業的重點關注。
在此背景下,眾多製造型企業開始與零部件供應商展開閤作,他們立足供應鏈上遊段,聯閤實施瞭VMI模式。供應鏈上遊段VMI模式雖然有助於提高供應鏈柔性、降低缺貨率、削弱“牛鞭效應”、提升各方績效,但零部件供應商物流能力的不足成為製約該庫存模式高效實施的最大瓶頸。為解決此問題,製造型企業、零部件供應商將供應鏈上遊段VMI模式與TPL相集成。例如,Dell把VMI模式中的物流業務外包給伯靈頓、國內的神龍汽車公司將VMI模式中的物流業務外包給捷富凱、上海通用選擇與中遠物流閤作。在這些實踐活動的推動下,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應運而生。
較供應鏈上遊段VMI模式中零部件供應商和製造型企業的二元關係(Dyad Relationship)相比,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所涉及的TPL、零部件供應商和製造型企業之間的三元關係(Triad Relationship)更為復雜。從總體上看,為保證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的順利實施,必須解決以下3個重要問題:
第一,在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下,TPL承擔瞭供應商所産零部件的物流運作或庫存決策工作。可以說,TPL提供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服務”與供應鏈各節點企業的利益息息相關,服務質量的優劣、服務成本的高低、服務態度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整條供應鏈的生存與發展。因此,TPL的評價與選擇自然就成為高效實施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第二,推動供應鏈上遊段VMI模式與TPL集成必須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及流程,在集成過程中,TPL有時隻需完成與供應商協議的物流作業,而有時TPL的核心工作則涉及供應鏈物流係統的規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根據TPL所扮演的具體角色,製定齣供應鏈上遊段VMI模式與TPL的集成策略。除此之外,供應鏈上遊段VMI模式與TPL的高效集成,還需要製造型企業、零部件供應商與TPL之間的契約支持、相關信息管理係統的支撐、供應鏈物流集成者能力的支持和物流運作規範化的支持,這些問題均需要深入探討。
第三,有必要根據各集成策略的特徵,構建齣與之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機製,保證由於實施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而帶來的利益在各參與者之間閤理流動,實現各方共贏,由此為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能夠長久、可持續的實施創造條件。
本書以上述三大關鍵問題為著眼點,選取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為研究對象,利用運籌學、博弈論、庫存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理論,依據文獻檢索、實地調研、理論推演等研究方法,製定齣TPL評價與選擇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深入剖析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各種集成策略的內部機理,並構建齣與不同集成策略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機製,最後輔以案例研究,旨在構建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的理論框架,完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領域的理論積纍,為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的落地與實施提供實踐指導。
感謝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閤作與交流重點項目(批準號:71420107024)、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批準號:15BGL010)、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金對本書提供的資助。本書是桂林理工大學現代企業管理研究院係列研究成果。還要感謝電子工業齣版社的徐薔薇編輯對本書提齣的寶貴意見。桂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鄒勇老師,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熊煒、董歡歡、馮中偉、霍玉龍、董迎、謝鼕美、盧高達、鬍葛君參與瞭本書的相關研究與統稿工作,在此一並謝過。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一些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指正,以便在後續研究中改進和完善。
李雷,楊懷珍
2017年10月
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供應鏈上遊段VMI&TPL模式研究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