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港澳研究(2017年第3辑) [Studies on Hong Kong and Macao]

当代港澳研究(2017年第3辑) [Studies on Hong Kong and Macao]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广汉 黎熙元 著
图书标签:
  • 港澳研究
  • 当代中国
  • 区域研究
  • 政治
  • 经济
  • 社会
  • 文化
  • 香港
  • 澳门
  • 两地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23969
版次:1
商品编码:12363577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Studies on Hong Kong and Macao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页数:136
字数:9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当代港澳研究》是目前国内一份公开发行的港澳研究专题刊物,也是早创办的港澳研究学术刊物之一。刊物由国内港澳研究的主要学术机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办,集中刊载有关港澳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以及港澳与内地合作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充分反映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状况,是港澳研究及实践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陈广汉,现任中山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88年1月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8月-1996年8月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1991年9月-1999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教授、经济学副主任。1999年-2000年任中山大学港澳研究所所长,负责组建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2000年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陈广汉教授被聘任中心主任。他还担任中山大学“985”港澳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港澳经济研究负责人,中山大学“211”三期粤港澳区域合作项目主持人。2012年初组建区域国别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与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港澳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共同组建“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并担任负责人。

目录

专题
专题导言【徐海波】/3
近年“香港社会思潮”问题研究述评
  ——基于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研究团队的审视与思考【刘海娟】/5
对“香港公民民族主义”理论的审视与批判【杨晗旭 徐海波】/35
香港国家认同理论、功能与路径探析
  ——基于“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冯庆想】/49

港澳社会
论香港“福利新政”及其延续【刘祖云 戴思源】/69

优秀研究生论文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澳门博彩企业投资分析【袁持平 刘偲民 杨继超】/85
CEPA下粤港律师业合作的“失衡”及其回归【郭燕明】/107
当代港澳研究(2017年第3辑) [Studies on Hong Kong and Macao] 前言 2017年的第三辑《当代港澳研究》如期而至,继续聚焦中国最富活力的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与澳门。本辑研究汇集了多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法律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当下香港和澳门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它们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独特角色与作用。我们力求通过严谨的学术探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前瞻性的视角,以理解这两个高度自治的城市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如何不断演进,并为“一国两制”的实践贡献独特的经验。 经济发展与区域联动 本辑在经济领域的研究,重点关注了香港和澳门如何在新常态下保持其经济活力,并进一步深化与内地的区域联动。 在香港部分,研究深入探讨了香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定位与新机遇。学者们分析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内地之间扮演桥梁和枢纽的角色。这包括金融服务创新、法律服务配套、专业人才输出等方面。同时,本辑的研究也关注了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特别是在创新科技、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以及如何吸引和留住相关人才,巩固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此外,研究也探讨了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在产业协同、要素流动、创新合作等方面的具体路径和面临的挑战,旨在为香港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对于澳门,本辑的研究则着重分析了其经济适度多元化的进展与挑战。在旅游博彩业依然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学者们探讨了如何有效发展会展经济、文化体育产业、中医药产业以及对葡语国家商贸服务等新兴产业,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研究详细分析了澳门在这些领域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与内地的合作模式。同时,本辑的研究也关注了澳门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机遇,例如如何借助横琴自贸区的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并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澳门经济的未来发展,本辑的研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思考,强调了创新驱动、产业协同和人才战略的重要性。 政治治理与社会变迁 在政治治理与社会变迁层面,本辑的研究同样呈现出多维度的视角。 对于香港,研究深入分析了其政治生态的变化。学者们回顾了近年来香港政治发展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议题,并对其深层原因和未来走向进行了研判。这包括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实践中的一些重要原则的解读,以及对“一国两制”方针在具体实施中遇到的挑战的探讨。本辑的研究也关注了香港社会内部的多元声音,以及不同群体在政治参与和诉求表达方面的特点。研究力图在尊重香港高度自治原则的基础上,促进香港社会各界对国家安全、国家认同等重要议题的理解和共识,为香港的长治久安贡献智慧。 在澳门方面,研究关注了其政治制度的稳定与发展。学者们分析了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主导体制的运作特点,以及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研究也探讨了澳门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社会阶层流动、青年发展以及社区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本辑的研究强调了澳门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如何通过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研究也关注了澳门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角色,以及如何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 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 文化是香港和澳门独特性的重要载体,本辑的研究也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 在香港文化研究方面,学者们探讨了香港在后殖民时代的文化转型。研究分析了香港流行文化,如电影、音乐、文学等,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如何反映香港社会的变迁和身份认同的演变。本辑的研究也关注了香港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同时,研究也深入探讨了香港与内地文化交流的新模式,以及如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 对于澳门文化,本辑的研究则着重于其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学者们分析了澳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其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如何通过文化旅游、文化产业等方式,提升澳门的文化软实力。研究也关注了澳门在保留其葡语文化元素的同时,如何与中华文化深度融合,形成具有澳门特色的文化景观。此外,本辑的研究还探讨了澳门青年一代的文化认同,以及如何在新形势下,传承和发扬澳门多元文化。 法律制度与司法实践 法律制度是维护香港和澳门社会秩序、保障其繁荣稳定的基石。本辑的研究也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香港法律研究方面,学者们关注了《基本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与挑战。研究分析了香港终审法院在处理涉及中央管辖权、国家安全等重大案件时的判决,以及这些判决对香港法治的深远影响。本辑的研究也探讨了香港作为国际仲裁中心的地位,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其法律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研究也关注了香港与内地在法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在刑事司法协助、跨境民商事纠纷解决等方面。 对于澳门法律,研究则着重分析了其法律体系的特点及其在实践中的运作。学者们探讨了澳门《基本法》在确立和维护特别行政区制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法律体系如何体现“一国两制”原则。本辑的研究也关注了澳门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权、促进商业活动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同时,研究也探讨了澳门在法律领域与内地的合作,例如在法律人才培养、法律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进展。 总结与展望 《当代港澳研究(2017年第3辑)》在多个关键领域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和富有建设性的分析。本辑的研究不仅梳理了香港和澳门在2017年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也前瞻性地指出了它们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经济发展、政治治理、社会变迁、文化传承、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细致剖析,本辑的研究为理解“一国两制”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我们相信,本辑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增进学界、政策制定者以及社会公众对香港和澳门的认识。同时,我们也期待这些研究能够为推动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为“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注入新的活力,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未来的研究将继续聚焦当代港澳的最新动态,不断深化对这一独特区域的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实说,我最初是被本书的封面设计吸引,简洁而又不失学术的严谨感。翻开书页,我被其涵盖的议题的广度所震撼。从政治体制的比较分析,到文化认同的社会学探讨,再到法律制度的演进轨迹,本书几乎触及了当代港澳研究的各个前沿领域。有一篇关于澳门居民身份认同的社会调查研究,其访谈对象的选择和访谈内容的深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不同代际、不同背景的澳门居民在身份认同上的微妙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受到历史事件和社会思潮的影响。这让我意识到,身份认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此外,关于香港青年创业生态的分析,也让我看到了新一代香港人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活力和潜力,虽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障碍,但整体而言,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幅描绘当代港澳社会图景的精美画卷,每一篇研究都细致入微,展现了作者们对这片土地深刻的洞察力。我特别被其中关于香港社会福利体系改革的讨论所吸引。文章对比了香港现有的福利制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异,并提出了若干富有建设性的改革建议,其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都非常充分。读到这里,我才真正了解到,在繁荣的经济背后,港澳社会也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而这些问题并非易事。另一篇关于澳门文化保育的论文,则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作者们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如何将其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探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评分

《当代港澳研究(2017年第3辑)》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著作。它的论证逻辑严密,分析视角多元,让我有机会从不同的学科维度去审视香港和澳门。我尤其对其中关于两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角色定位的讨论很感兴趣。文章详细梳理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优势,以及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交流平台的独特价值,并深入分析了这些优势如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这让我对“一国两制”的优越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本书也毫不避讳地探讨了两地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例如如何协调各自的法律体系和行政管理模式,如何处理好本地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等等。这些坦诚的讨论,让本书的学术价值更上一层楼。

评分

阅读《当代港澳研究(2017年第3辑)》是一次思想的盛宴。本书的选题切合时代脉搏,内容深入浅出,既有宏观的战略分析,也有微观的案例研究。其中关于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的专题研究,分析了双方在产业结构、资本流动、人才吸引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融合对双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既有正面效应,也存在一些需要审慎处理的潜在风险。我尤其欣赏作者们在分析这些复杂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客观性和前瞻性。此外,本书还涉及了关于两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议题,探讨了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守护好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对于我们理解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整本书的学术质量很高,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当代香港和澳门的人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参考。

评分

这本《当代港澳研究(2017年第3辑)》让我对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一直对“一国两制”的实践及其带来的独特社会经济模式非常感兴趣,而本书的内容恰好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其中一篇关于香港金融市场韧性的文章,深入分析了在外部环境变化下,香港如何保持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以及其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这部分内容非常扎实,数据分析详尽,为我揭示了许多我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细节。另一篇探讨澳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论文,则从宏观政策到微观经营,多角度地剖析了其发展模式的演变,以及如何在经济多元化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我尤其欣赏作者们对于具体案例的深入研究,以及他们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这些都让我觉得不仅仅是阅读学术论文,更像是与该领域的专家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关注港澳发展的人们提供了一扇宝贵的窗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