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替代GB 50204-20

正版现货 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替代GB 50204-2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混凝土结构
  • 施工质量
  • 验收规范
  • GB50204-2015
  • 建筑工程
  • 规范标准
  • 工程建设
  • 质量控制
  • 现货
  • 正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建筑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出版社
ISBN:1511220251
商品编码:1244992227

具体描述

  详情信息:

  Product Details 基本信息

ISBN-13 书号:9781497927582

Author 作者:Tingley, Katherine

出版社:Literary Licensing, LLC

Publication Date 出版日期:2014-03-29

Shipping Weight 商品重量:1.85kg

Shipping Weight Language 语种:ENG

pages 页数:684


  Book Contents 内容简介

    This Is A New Release Of The Original 1912 Edition.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解读与应用指南(GB 50204-2015) 前言 混凝土结构工程是现代建筑工程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耐久性和使用功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是我国当前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取代了原有的GB 50204-2002版本。新版规范的发布,旨在适应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升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书并非对GB 50204-2015规范条文的简单罗列或复述,而是旨在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包括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咨询等相关从业者,提供一本深入理解规范精神、准确掌握规范条文、有效指导实际工程应用的实用性参考书。我们将从规范的编制背景、核心内容、关键技术要点、常见问题分析及应用策略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力求帮助读者真正掌握规范的精髓,并将其灵活运用于日常工作中,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 第一章 规范的背景与发展 1.1 时代背景与编制动因 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技术、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巨大进步。 阐述原GB 50204-2002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在适应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应对日益复杂的工程项目方面所显现出的不足。 探讨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日益提高的重视程度,以及强制性标准更新的必要性,以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更高要求。 1.2 GB 50204-2015的主要修订内容与技术亮点 1.2.1 结构体系的更新与完善 详细介绍新版规范在何种程度上引入或完善了对各类新型混凝土结构体系(如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等)的验收要求。 分析针对不同结构类型,规范在材料、施工工艺、检测方法等方面提出的具体指导。 1.2.2 材料质量控制的提升 重点阐述新规范对水泥、骨料、外加剂、掺合料等混凝土关键原材料的性能指标、检测要求、供应管理等方面提出的更严格或更细化的规定。 分析新版规范在推广使用高性能混凝土、绿色建材等方面的导向作用。 1.2.3 施工工艺的精细化与标准化 深入解读新规范在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浇筑与养护、预应力工程、现浇结构、装配式结构等关键施工工序上的具体验收标准和技术要求。 强调规范在新技术、新工艺(如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冬季施工、夏季施工等)应用方面的指导作用,以及对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 1.2.4 检测手段的先进性与准确性 分析新规范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尺寸偏差、裂缝等关键质量指标的检测方法、频率、精度等方面的规定。 介绍新规范对无损检测、低损检测技术(如回弹法、超声法、表面硬度法、裂缝宽度测量等)的应用建议与要求,以及对检测人员资质和设备校准的重视。 1.2.5 质量管理体系与过程控制的强化 阐述新版规范在强调施工企业质量主体责任、项目监理的监督责任、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独立性等方面的要求。 分析新规范对施工质量控制计划、技术交底、样板引路、隐蔽工程验收、变更管理等全过程质量控制环节的细化规定。 1.2.6 其他重要修订 对规范中其他具有普遍意义的修订内容进行说明,例如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与工程质量相关的方面。 1.3 GB 50204-2015与GB 50204-2002对比分析 以条文对照或重点修订内容对比的方式,清晰地呈现新旧规范之间的差异,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更新了什么”、“加强了什么”、“取消了什么”。 重点分析这些变化对工程实践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从业人员需要做出的适应性调整。 第二章 核心技术要点解析 本书将深入剖析GB 50204-2015规范中的核心技术要点,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解读。 2.1 混凝土原材料的验收与控制 2.1.1 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有害物质含量等,以及供应商的资质与产品合格证要求。 2.1.2 骨料: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粒径、颗粒形状、级配、含泥量、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等,以及对机制砂、天然砂、碎石等不同类型骨料的特殊要求。 2.1.3 水:饮用水标准,以及其他可用于混凝土拌合的水的适用性判断。 2.1.4 外加剂与掺合料:品种、性能指标、适用性试验,以及与水泥的适应性要求,详细说明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膨胀剂、粉煤灰、矿渣粉等的使用规范。 2.1.5 钢筋:钢筋的种类(如热轧钢筋、冷轧带肋钢筋、焊接钢筋网、预应力钢筋等)、规格、牌号、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表面质量、除锈要求以及钢筋的加工(弯折、调直、截断)精度要求。 2.1.6 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的使用:重点关注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掺量控制、均匀混合、适应性试验的要求,以及对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特殊要求。 2.2 钢筋工程的质量验收 2.2.1 钢筋的加工与制作:钢筋弯折、调直、截断、绑扎、焊接(电弧焊、闪光对焊、电阻点焊等)的工艺要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以及钢筋连接(搭接、机械连接、焊接连接)的质量要求。 2.2.2 钢筋的绑扎与安装:钢筋的间距、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搭接长度、绑扎工艺,以及对受力钢筋、架立筋、分布筋、箍筋等具体位置的控制要求。 2.2.3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阐述不同构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保护层厚度要求,以及保证保护层厚度的有效措施(如垫块、支架等)。 2.2.4 钢筋的质量检验:外观检查、尺寸检查、钢筋接头性能检测(如抗拉强度、延性等)、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等。 2.3 模板工程的质量验收 2.3.1 模板的材料与构造:模板材料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模板的结构设计、安装精度要求,以及模板的支撑、加固措施。 2.3.2 模板的安装:模板的轴线位置、标高、垂直度、平整度、构件尺寸的控制,以及模板拼缝的严密性要求。 2.3.3 模板的拆除:模板拆除的时间、顺序、方法,以及模板拆除对混凝土结构安全的影响。 2.3.4 模板的质量检验:安装偏差检查、表面平整度检查、模板整体稳定性检查等。 2.4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验收 2.4.1 混凝土拌合与运输: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拌合均匀性、运输过程中的离析与泌水控制。 2.4.2 混凝土的浇筑: 分层浇筑与振捣:阐述分层厚度、振捣方法、振捣时间、振捣器的选用与布置,以及避免漏振、过振和夹渣的措施。 接缝处理:新旧混凝土的接缝处理工艺,包括凿毛、冲毛、清洗、界面剂涂刷等。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重点讲解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如掺用缓凝剂、布置冷却管道、表面覆盖保温等)和裂缝控制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养护时间、养护温度控制等。 特殊结构与部位的浇筑:例如:叠合楼板、剪力墙、梁、柱、楼板等不同构件的浇筑要点。 2.4.3 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方法:洒水养护、覆盖养护、涂刷养护剂、蓄水养护等,以及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养护时间与温度: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养护时间与温度要求。 冬季与夏季施工养护:特别强调冬季和夏季施工对混凝土养护的特殊要求,以及相应的防冻、防裂、防晒措施。 2.4.4 混凝土外观质量:麻面、蜂窝、空鼓、露筋、夹渣、裂缝等缺陷的判定标准、允许偏差及修补要求。 2.4.5 混凝土强度检验: 试件制作与留置:试件的留置数量、留置部位、制作方法、养护条件。 强度评定: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检测与评定方法,以及针对不同强度等级和使用要求的强度评定标准。 无损检测与低损检测:回弹法、超声法、表面硬度法等检测方法的原理、操作要点、数据分析与应用,以及对检测结果的判定。 2.5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验收 2.5.1 预应力材料的选用与检验:预应力筋、锚具、夹具、灌浆材料的性能要求和检验。 2.5.2 预应力施工工艺:预应力筋的张拉、测量、锁定、灌浆等工艺过程的质量要求。 2.5.3 预应力工程的质量检验:张拉力偏差、预应力损失、灌浆密实度等关键指标的检测。 2.6 混凝土结构构件尺寸与偏差控制 2.6.1 轴线、标高、垂直度、平整度:各构件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形状控制要求。 2.6.2 截面尺寸、构件长度:混凝土构件的几何尺寸精度要求。 2.6.3 允许偏差的判定与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偏差,规范给出的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 2.7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环境保护 2.7.1 混凝土抗渗、抗冻、抗侵蚀等耐久性指标的控制:以及针对不同使用环境对混凝土配制和施工提出的特殊要求。 2.7.2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例如:拌合站的环境控制、废弃物的处理、噪音与粉尘的控制等。 第三章 常见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 3.1 钢筋工程常见问题 钢筋锈蚀、保护层不足、保护层过大、钢筋位移、搭接长度不足、焊接质量不合格、机械连接失效等。 深入分析产生原因,并提供具体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3.2 模板工程常见问题 模板变形、位移、漏浆、拆除过早、拆除过晚、模板拼缝不严密等。 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如加强支撑、定期检查、制定拆模方案等。 3.3 混凝土工程常见问题 3.3.1 强度不达标:配合比不准、材料质量不合格、拌合不均匀、浇筑与振捣不到位、养护不及时等。 3.3.2 裂缝: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结构裂缝、施工裂缝等,分析其产生机理,并提出预防和控制方法,如优化配合比、加强养护、控制浇筑温度等。 3.3.3 蜂窝、麻面、空鼓、露筋:分析原因,提出修补方案,如剔凿、清理、界面剂、二次浇筑或抹灰等。 3.3.4 结构变形与不均匀沉降:与设计、施工、地基等多种因素相关,分析施工层面的影响因素。 3.4 预应力工程常见问题 张拉力不足、预应力损失过大、灌浆不密实、锚具失效等。 分析原因,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第四章 规范的应用与实践 4.1 工程项目启动阶段的规范应用 设计阶段:如何根据规范要求,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确定结构设计参数。 招投标阶段:如何在技术规格中体现规范要求,选择合格的施工单位。 4.2 施工过程中的规范执行 4.2.1 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如何依据规范,编制详细、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方案。 4.2.2 材料采购与进场验收:建立完善的材料进场验收制度,确保所有进场材料符合规范要求。 4.2.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强调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实施样板引路制度。 4.2.4 隐蔽工程验收:严格执行隐蔽工程验收程序,确保各项工程符合规范要求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4.2.5 质量记录与文件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地建立和保存各类质量记录,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4.3 监理与检测在规范应用中的作用 4.3.1 监理的职责与方法:如何通过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方式,确保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4.3.2 检测的必要性与技术要求:合理安排检测计划,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工程质量评定提供客观依据。 4.4 质量验收与竣工 4.4.1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依据规范,逐一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 4.4.2 整个工程的质量验收:如何整合各项验收资料,完成工程的最终质量验收。 4.4.3 常见验收疑难点解析:针对验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争议或难点,提供解决思路。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混凝土结构工程项目,从材料、施工、检测、验收等环节,结合GB 50204-2015规范,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 分享工程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包括在应对复杂工程条件、特殊技术难题、以及处理质量缺陷时的有效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直观地展示规范条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提升工程质量的指导意义。 结语 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保障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石。本书旨在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该规范的平台。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解读与指导,能够帮助从业人员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掌握规范精髓,并在实际工作中科学、严谨地执行规范要求,为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建造更多安全、优质、可靠的混凝土结构工程。 (请注意:本书内容仅为解读与应用指南,不能替代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原文本。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请务必以GB 50204-2015原文本为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尤其欣赏它在“不符合项处理”和“返工要求”这部分的处理逻辑。很多标准只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但很少详细说明“做错了怎么办”。这本书在多个章节后面都附带了清晰的判定标准和整改流程,而不是简单地用一句“按规定处理”带过。比如,当发现保护层厚度偏差超标时,它不仅指出了验收等级,还明确了是需要局部凿除修复还是需要整体结构评估。这种“预设错误解决方案”的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效率和纠偏的及时性。在压力巨大的工期面前,能够迅速找到符合规范的补救措施,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本书提供的这种前瞻性的指引,绝对是它区别于其他普通参考资料的核心价值所在。

评分

从学习和培训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保持了国家标准一贯的严谨性,但相比更早的版本,它在某些条款的表述上似乎更注重“可理解性”。一些复杂的验收条件被拆解成了更易于理解的步骤或列表形式,这对于新入行的技术人员来说,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我试着让一位刚毕业的同事去查找一个关于后植钢筋锚固的验收指标,他竟然能很快定位并理解了要求,这在以前的版本中是比较难实现的。当然,严谨性丝毫不减,关键术语的定义依然精确无误,确保了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无碍。这种在专业深度和易读性之间的巧妙平衡,使得这本书不仅是质检部门的案头必备,也成了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提升业务能力的重要教材。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质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很专业。我特别喜欢它封面设计的那种简约大气,没有太多花哨的图案,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眼就知道这是本实打实的标准规范。内页的印刷清晰度也无可挑剔,字迹锐利,图表排版井井有条,即便是涉及到复杂的结构图示,也丝毫不会让人感到费力。作为一名常年与建筑施工打交道的工程师,我对工具书的“手感”是有一定要求的,这本书的开本拿在手上正好合适,无论是放在工地上随时查阅,还是在办公室整理资料时翻阅,都非常方便。而且,它这种硬壳精装,估计能承受住工地环境的磨损,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长期使用的耐用性。说真的,比起那些软皮或者纸质较差的版本,这本的质感直接提升了学习和执行标准的体验,让人在使用过程中感到一种对质量的尊重。这种对细节的把控,也从侧面反映了编制者在内容组织上的严谨态度,毕竟,规范这种东西,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安全和质量。

评分

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粗略地浏览了一下全书的章节结构,感觉它的逻辑组织非常符合实际工程的推进流程。从原材料的进场检验,到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浇筑、养护,再到最后的结构实体检验和保护层的验收,整个体系的构建是环环相扣的。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不同部位、不同等级混凝土的施工控制点做了非常细致的区分和强调,不像有些旧标准那样一概而论。举个例子,在模板和钢筋安装验收部分,它对间距偏差、对齐度、保护层厚度的要求描述得极其具体,并且明确了不同偏差限值下的处理意见,这对于一线班组的指导作用是立竿见影的。这种“可操作性极强”的设计理念,大大减少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标准模糊而产生的争议和返工,让质量控制从“经验主义”向“科学量化”迈进了一大步。它不仅仅是一本验收标准,更像是一本高质量施工的“操作手册”,对于提升整个项目管理水平都有积极意义。

评分

这次更新的内容,个人感觉在技术前沿和新型材料的应用方面做得相当与时俱进。我注意到其中增加了对一些新型外加剂应用条件和性能验证的明确要求,这在过去的标准中往往是缺失或描述模糊的。在现今,环保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确保这些新材料在现场的施工质量,是行业面临的共同难题。这本书显然捕捉到了这一点,并提供了较为清晰的验收路径。同时,针对BIM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趋势,虽然没有直接描述软件操作,但其验收指标的量化程度,无疑为未来数字化质量记录和追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表明编制者在着眼于当前施工难点的同时,也对未来行业发展方向进行了预判和兼容性设计,体现了标准的生命力和前瞻性。

评分

正版的,不错,买来送搞施工的朋友。

评分

正版,配送速度快,赞!

评分

质量不错,考一建买的,17好运。

评分

实用。。。。。。。。。。。。。。。

评分

客服服务态度很好,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

书籍很好,送的小礼品也不错,就是选的快递不咋的,居然还能送错地方!!!还好打电话反映后又送回来了。

评分

送货迅速,工地上用。

评分

很好,但觉得帮助不是很大,只是了解一下规范

评分

看评论,下面清一色都是很长很长的评论,从产品、物流、服务态度都夸到位的,都是刷的。钻级用户告诉你,收到货一般用户是不会给出字面评价的,因为收到货的时候只是看了一眼产品,并没有试用,无法说出它真正的好坏,只有使用过一段时间,才会去追加评论来说一说使用感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