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疝外科治疗学

腹壁疝外科治疗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无 著
图书标签:
  • 腹壁疝
  • 疝外科
  • 外科治疗
  • 腹壁重建
  • 疝修补
  • 微创手术
  • 开放手术
  • 外科手术
  • 临床医学
  • 医学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22029
商品编码:1265301743
出版时间:2014-06-01

具体描述

作  者:唐健雄;(英)Kingsnorth,A.N. 等 著 定  价:248 出 版 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06月01日 页  数:395 装  帧:精装 ISBN:9787547822029 疝外科的概论和历史
腹壁解剖概要
原发性腹股沟疝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
日间手术流程管理
疝修补术的经济学评价
疝外科原则
疝修补术假体补片产品
假体材料的生物学特性
麻醉
疝常见并发症
儿童腹股沟疝
婴幼儿脐疝
成.人腹股沟肿块的诊断
成.人开放式前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
开放式腹膜外或腹膜前应用假体材料腹股沟疝修补术
……

内容简介

本书涉及内容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疝外科的发展历史;2。腹壁的局部解剖;3。疝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经济学;4。疝外科的原则及如何组织展开;5。疝修补的材料学及相关产品介绍;6。各种腹壁疝的诊治原则及相关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等。
腹壁疝外科治疗学 引言 腹壁疝,作为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给诊断和治疗带来诸多挑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壁疝的外科治疗手段日益丰富,手术方式也在不断演进。本书旨在系统、全面地阐述腹壁疝的外科治疗学,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份详实的参考指南。 第一章 腹壁解剖与生理 1.1 腹壁的层次结构 皮肤与皮下组织 筋膜层:腹直肌鞘、腹横筋膜、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 腹膜 1.2 腹壁肌肉的功能 腹直肌:屈曲躯干,辅助呼吸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旋体、侧屈,辅助呼吸 腹横肌:维持腹内压,稳定脊柱 1.3 神经血管系统 支配腹壁的神经:肋间神经、胸腹壁神经、股神经等 腹壁的动脉供应:腹壁上、下动脉,腹壁浅、深动脉 腹壁的静脉回流 1.4 腹腔内压的维持机制 腹壁肌肉的协同作用 腹膜的张力 腹腔内脏器的支持 第二章 腹壁疝的病因学与发病机制 2.1 腹壁薄弱因素 先天性因素:胚胎发育异常,腹壁发育不全 后天性因素: 腹壁创伤:手术切口、外伤 慢性咳嗽、便秘、肥胖等增加腹内压的因素 长期体力劳动,腹壁过度负荷 妊娠、腹水等导致腹腔压力增高 肿瘤、炎症等破坏腹壁结构 2.2 腹内压增高因素 咳嗽、喷嚏、剧烈运动 提重物、排便努责 妊娠、分娩 腹水、腹腔肿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2.3 腹壁疝的形成过程 腹膜覆盖的脏器或组织通过腹壁薄弱处突出 疝囊的形成 疝内容物的移位 第三章 腹壁疝的临床分类与诊断 3.1 腹壁疝的常见类型 腹股沟疝(斜疝、直疝) 股疝 脐疝 白线疝 腹直肌旁疝 切口疝 腔隙疝 3.2 腹壁疝的临床表现 腹股沟区、脐部、腹部或其他部位出现的包块 站立、咳嗽、用力时包块增大,平卧、休息时缩小或消失 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嵌顿疝:剧烈疼痛,包块不能回纳,出现肠梗阻症状 3.3 腹壁疝的体格检查 视诊:观察包块的位置、大小、形态 触诊:评估包块的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 卧位、站位、咳嗽试验:判断疝的可复性 3.4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诊断早期、复发性疝,评估疝内容物 CT/MRI:评估复杂的疝、巨大疝、合并其他腹腔病变 第四章 腹壁疝的外科治疗原则 4.1 手术适应证 症状性腹壁疝,影响生活质量 存在嵌顿、绞窄风险的疝 巨大疝,有复发风险 4.2 手术禁忌证 严重全身性疾病,无法耐受手术 局部感染,炎症未控制 4.3 手术原则 根治性原则:修复薄弱的腹壁,预防复发 安全原则: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减少并发症 微创原则: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微创手术 第五章 腹壁疝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 5.1 腹股沟疝的开放手术 Lichtenstein手术(无张力修补): 采用聚丙烯网片,修复腹股沟管后壁 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 Shouldice手术(张力修补): 缝合腹股沟管后壁的肌肉筋膜层 适用于年轻患者,网片过敏者 Bassini手术(张力修补): 缝合腹内斜肌腱膜与腹横筋膜于腹股沟韧带 5.2 股疝的开放手术 采用网片修补股管后壁 5.3 脐疝的开放手术 适用于巨大脐疝,网片植入法 5.4 切口疝的开放手术 网片植入法,根据切口位置和大小选择不同术式 第六章 腹壁疝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6.1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TEP/TAPP) TEP(经腹膜外腹腔镜): 在腹膜外腔进行操作,不进入腹腔 优点:避免腹腔内操作,对肠道影响小 TAPP(经腹腹腔镜): 经腹腔进入,在腹膜下进行操作 优点:视野清晰,可同时处理腹腔内其他病变 6.2 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术 IPOM(腹膜内网片植入术): 网片植入腹膜和腹壁肌肉之间 适用于中等大小切口疝 6.3 腹腔镜下股疝、脐疝修补术 6.4 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疼痛轻 疤痕小 复发率相对较低 6.5 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大多数腹壁疝,特别是双侧腹股沟疝、复发性疝 禁忌证:腹腔粘连严重、不能耐受气腹的患者 第七章 腹壁疝修补材料的选择 7.1 网片 聚丙烯(PP)网片: 最常用,性价比高,耐用性好 缺点:术后可能出现慢性疼痛、感染 聚四氟乙烯(PTFE)网片: 表面光滑,不易粘连 适用于早期感染或预防感染 生物补片: 由生物材料制成,可吸收 适用于有感染风险或年轻患者,避免永久性植入物 7.2 缝线 可吸收缝线 不可吸收缝线 第八章 腹壁疝手术并发症与处理 8.1 术后疼痛 原因:手术创伤、神经损伤 处理:止痛药物,物理治疗 8.2 感染 原因:手术切口感染,网片感染 处理:抗生素治疗,必要时网片取出 8.3 血肿/浆液肿 原因:术中出血,淋巴漏 处理:保守治疗,必要时引流 8.4 神经损伤 原因:术中损伤腹壁神经 处理:药物治疗,康复训练 8.5 复发 原因:修补不牢固,腹壁薄弱 处理:再次手术修补,可采用微创技术 8.6 肠梗阻、肠缺血 原因:术中肠道损伤,嵌顿疝未及时处理 处理:急诊手术 第九章 腹壁疝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9.1 根据疝的类型、大小、部位制定手术方案 9.2 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合并症选择手术方式 9.3 考虑患者的职业、生活习惯,评估复发风险 第十章 腹壁疝的预防与康复 10.1 预防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戒烟,减少慢性咳嗽 避免长期便秘,规律排便 避免长时间提重物,量力而行 孕期注意腹部保护 10.2 康复 术后早期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逐渐增加腹部肌肉锻炼 注意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结论 腹壁疝的外科治疗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发展的领域。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手术方式日益多样化,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本书力求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系统地梳理腹壁疝的诊治要点,为外科医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唯有深入理解腹壁解剖生理,准确把握发病机制,熟练掌握各种手术技术,并结合个体化治疗策略,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此部分为模拟,实际书中应列出相关文献) 致谢 (此部分为模拟,实际书中应包含致谢内容) 附录 (例如:常见腹壁疝病例讨论、腹壁解剖图谱等)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偶然在书店翻阅到这本《腹壁疝外科治疗学》,第一眼就被其厚重的质感和严谨的排版所吸引。虽然我平时主要关注的是人文社科类书籍,但医学这个领域总是有种神秘而又引人入胜的魅力。特别是像腹壁疝这样,听起来就跟“漏”有关的疾病,让我忍不住想了解更多。这本书的标题非常直接,点明了其核心内容,让人一眼就能知道它是一部关于腹壁疝手术治疗的权威著作。我很好奇,在这本书里,作者会如何系统地梳理腹壁疝的分类?从腹股沟疝、脐疝到切口疝,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手术难点吧?我脑海中浮现出书中可能详细介绍的各种手术入路,比如传统的开放手术,以及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腹腔镜微创技术。我想象着,书中会不会对不同材料的疝修补材料进行详细的比较,比如聚丙烯网片、生物补片等,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在选择和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此外,对于一些复杂性腹壁疝,比如伴有腹腔粘连、肥胖患者,或者复发性疝,书中是否会提供特殊的处理策略和技巧?我甚至猜测,书中可能还会涉及一些最新的技术进展,例如机器人辅助手术在腹壁疝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亦或是3D打印在术前规划和模拟中的作用。总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一定是一份全面、深入,且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参考资料。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沉稳而专业的视觉感受,深蓝色调搭配银色字体,立刻就勾勒出这是一本关于医学领域的专业书籍。书名“腹壁疝外科治疗学”的字样清晰有力,仿佛预示着其中蕴含着严谨的科学知识和精湛的手术技巧。尽管我并非医疗专业人士,但被它所传递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深深吸引。我常常在想,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腹壁疝这种常见而又可能带来极大困扰的疾病,究竟有哪些最新、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浅出地介绍各种手术方式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事项和术后康复等关键环节?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腹腔镜手术、开放手术,甚至是微创手术的优劣对比,以及在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腹壁疝中,外科医生会如何权衡选择?我想象着,书中可能还会包含大量的高质量插图和手术录像截图,用直观的方式展示手术过程,这对于理解复杂的解剖结构和手术步骤来说,将是无价的。同时,我也期待它能涵盖关于腹壁疝预防、复发原因分析以及长期随访方面的讨论,因为疾病的防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这本书的厚度也暗示着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让人有理由相信,它能够为读者,无论是医学生、年轻医生,还是经验丰富的外科专家,提供一份详尽的参考指南。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书名《腹壁疝外科治疗学》就充满了学术气息,一看就知道不是那种轻松读物。我虽然不是学医的,但平时对一些身体健康相关的知识有比较强的好奇心。腹壁疝这个词,听起来就感觉不是小问题,可能是身体某个部位“不结实”了,需要“修补”。这本书既然是“外科治疗学”,那想必里面一定是讲了很多关于手术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我最想知道的是,腹壁疝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是什么原因导致腹壁出现破损或者薄弱?书中会不会从解剖学和病理学角度进行解释,让我们普通人也能大致理解?然后,就是关于手术的部分了。我猜想,这本书里会详细介绍各种类型腹壁疝的手术方法,比如开放手术的 incision(切口)有多大,术后大概需要多久恢复;而微创手术,比如腹腔镜手术,是不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书中会不会有关于不同手术方式的对比,比如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等?另外,我比较好奇的是,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治疗腹壁疝有没有什么特别先进的技术?比如,是不是有新的材料可以用来加固腹壁?手术过程中会不会有3D导航之类的技术辅助?这本书的厚度看起来不薄,感觉内容应该很丰富,能够解答很多关于腹壁疝手术的疑问,也希望它能包含一些术后护理的指导,以及如何预防复发的信息,让大家不仅能了解治疗,也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评分

当我看到《腹壁疝外科治疗学》这本书时,我便被它所散发出的那种沉静而专业的学术气质所吸引。虽然我本人并非外科医生,但对于人类身体的奥秘和医学的进步总是抱有浓厚的兴趣。腹壁疝,听起来就是一个与身体结构“完整性”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明了其关注的领域,这让我立即联想到其中必然包含了大量关于如何“修复”这些“破损”的技术细节。我设想,书中会首先对腹壁疝进行详细的分类,从最常见的腹股沟疝、脐疝,到可能由手术引起或加重的切口疝,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挑战。然后,书中必定会深入探讨各种外科手术方法,比如,我会好奇书中会如何详细描述各种手术入路,是经典的开放手术,还是日益普及的腹腔镜微创技术?它们在手术操作、并发症预防、患者恢复期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我还会猜测,书中可能会详细介绍各种用于腹壁修补的材料,例如不同类型的网片,它们在选择和植入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对于一些高难度或复发性腹壁疝,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特殊的、创新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体量让我觉得,它应该是一本包含丰富案例、详尽图表,并可能引用大量最新研究成果的著作,能够为理解腹壁疝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清晰且深入的框架。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印象深刻的书,尽管它的主题——腹壁疝外科治疗——对我而言并非日常关注的焦点。但我被它传递出的严谨和专业所吸引。书名《腹壁疝外科治疗学》朴实无华,却精准地概括了其核心内容。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书本里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解剖图谱以及各种手术流程的详尽描述。我想象着,书中会深入探讨腹壁疝的发病机制,从解剖学的角度剖析腹壁的结构,以及哪些因素会导致其发生薄弱或缺损。随后,必然会是各种外科治疗手段的详细介绍。我尤其好奇,书中会如何权衡不同手术方式的优劣,比如,传统的开放式修补与现代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在疗效、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会有哪些差异?书中是否会提供具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在面对不同类型、大小的腹壁疝时,外科医生是如何进行个体化选择的?我还会猜测,书中可能会包含关于各种合成网片材料的特性分析,包括它们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以及长期随访数据。更进一步,我推测书中可能还会涉及一些特殊的腹壁疝,例如巨大切口疝、复发性疝,甚至是伴有腹腔脏器脱垂的情况,这些复杂病例的治疗策略又会是怎样的?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一部极其专业、内容翔实,能够为腹壁疝外科治疗提供全面指导的宝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