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大成国学:易隐 文白对照
定价: 43.00元
作者:曹九锡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1日
ISBN:9787501239924
页码:445页
版次:di1版
装帧:平装
冒者,盖、蒙、包纳也。孔子在《系辞传》中,以“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一句,赞《易》之博大。本书作者以“易冒”为书名,足见其对本书的期许和自信。
《易冒》是历史上少有的由盲人写成的易卜著作之一,自成一家,操作性很强。它摆脱了《黄金策》的论断,侧重于对具体事情做定性的分析推断,将纯六爻理论与卦象卦名结合而用,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断卦理念。其论断说:“卜筮之道,因象以见吉凶。吉凶之见,因事以兆趋避。趋避之兆,乃系用神。用神所系,殊途而同归,万变而一致。辨之不详,而吉凶趋避不得其正矣。”其所阐述的用神之法,或以卦,或以爻,或以内外,或以世应,或以五行六而考,或以八卦六神而占,然后以年月日时经之,飞伏互变纬之,旺相建生空破散绝进退刑害消息之,大抵舍静求动,舍衰求旺,舍病而求不病,而吉凶之轻重迟速也就了然于胸了。其法先辨卦,后辨爻,卦有卦用,爻有爻用。
全书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阐释易卜之理论,论述清晰明澈。后半部分演说易卜之应用,涉及占题凡三百七十七个,内容涵盖广泛。且其所用之占法,虽然综合运用五行生克、八卦、六兽、年月日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等诸多因素,但仍旧专而不杂,精而不怪。实为一部关于易卜的上乘之作。
程良玉,字元如,新安人。五岁时因病双霸失明。父便让他弃儒学医。学医五年后,他对父母说:“医生讲究望闻问切,我连看都看不到,又怎么能学好医术呢?”于是放弃学医,拜当时的易卜名家张星元为师,专心学习占卜之术,二十年后,尽得其传。后又向枯匏老人学习,所学更加精深。由于其占卜灵验无比,所以当时的士大夫们争相引重。四十岁时,他忧心自己的学问不能传承下去,便闭门谢客,专心著述。完成《易冒》一书后不久,因病而逝。
《易冒》一书是一位盲人易卜大师的生命绝唱。与绝大多数同类书籍的文字晦涩、语言曲奥形成巨大抬头的是,本书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的真诚和热忱,无论是行文举例,还是说理明经,都如剥丝抽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无不以通俗、翔实为要。由此形成了本书的特色:既全面精辟,又相对通俗易懂;既适合同道玩味,又可以作为初学者借以入门的指南。所以本书一经面世,即成为经典,为名家所**,为后学所传颂。
王序
顾序
陆序
自序
易冒 卷
甲子章di一
成爻章di二
成卦章di三
纳甲章di四
五行章di五
六章di六
六神章di七
世应章di八
身法章di九
间爻章di十
易冒 卷二
变互章di十一
飞伏章di十二
反伏章di十三
归游章di十四
升降章di十五
进退章di十六
有无章di十七
墓绝章di十八
卦候章di十九
干化章di二十
易冒 卷三
岁君章di二十一
月将章di二十二
日主章di二十三
时辰章di二十四
月破章di二十五
旬空章di二十六
日冲章di二十七
遇时章di二十八
独发章di二十九
两现章di三十
易冒 卷四
长生章di三十一
官鬼章di三十二
绝生章di三十三
合冲章di三十四
随墓章di三十五
……
易冒 卷五
易冒 卷六
易冒 卷七
易冒 卷八
易冒 卷九
易冒 卷十
卦候章di十九
【原文】
夫五行以旺、相、休、囚、死之分,复有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之义,而八卦岂无旺、相、胎、没、死、囚、休、废之用哉?然以月令言,毋以日时言也。
注:八卦旺相休废之法,诀云:立春归艮土,春分震木齐,立夏时当巽,夏至本寻离,立秋坤土主,秋分兑泽奇,立冬乾旺处,冬至坎方宜。当权八卦临八节,逐卦循环细细推。
【今译】
五行的状态以旺、相、休、囚、死来区分,此外又有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十二种意义,八卦岂能没有旺、相、胎、没、死、囚、休、废的分别?但是必须以月令为根据,不要以日辰为依据。
注:八卦旺相休废的法则是:艮主立春,震主春分,巽主立夏,离主夏至,坤主立秋,兑主秋分,乾主立冬,坎主冬至。只要记住八卦在八大节气(四立、四分)中,各自旺于何时,逐卦循环,就不难推论出其旺相休废的状态了。
【原文】
阳之生也,气有十二;阴之生也,亦气有十二。阳之候①三十有六,阴之候亦三十有六,是以岁有七十二候也。
注:阳生候十二气,如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阴生候十二气,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一气三候,阴阳各三十有六,合得七十二候为岁。六个,阴气上升的节候也有三十六个,所以一年当中共有七十二节候。
注:阳气上升的十二个节气,即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阴气上升的十二个节气,即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一个节气分为三候,因此阴阳各自对应三十六个,合在一起共七十二候为一年。
【原文】
冬至坎旺,艮相;春分震旺,巽相;夏至离旺,坤相;秋分兑旺,乾相。卦旺三气,亦有一候之余旺;支司六候,亦有一候之先司。
注:如立春艮旺,至春分后艮尚旺五日,未即废也。支神主一月之权。如巳司六候,而未及巳五日,其巳已得气,盖余寒兆暑之义。
【今译】
冬至时坎旺而艮相,春分时震旺而巽相,夏至时离旺而坤相,秋分时兑旺而乾相。一卦可旺三个节气的时间,之后另有一候(五日)的余旺时间。每个地支执掌(旺)六候(一个月)的时间,之前另有一候提前执掌(旺)的时间。
注:例如立春时艮旺,到春分之后还能再旺五日,并不立即休废。地支执掌一月的权力。例如巳掌管六候的时间,而在还没有到巳的五日,巳就已经得气,和余寒兆示暑天将至的意思一样。
【原文】
夫一阴一阳,生子午之半者,南极北极之道,穷而复返也。
注:日行南极,冬至而还北;日行北极,夏至而还南。还北,则日轮之行舒,而日加长;还南,则日轮之行疾,而日渐短。惟二分日行赤道,乃得其中,故以冬至方旺于坎,夏至方旺于离。盖震兑得东西之经,坎离得穷返之理,自然之妙也。
这套《易冒》和《易隐》的合集,内容之丰富和体系之完整,着实令人惊叹。我原本以为这只是简单地将两部著作拼凑在一起,没想到它更像是一套经过精心编纂的“导读手册”。它不仅仅是术数知识的罗列,更是对古代卜筮思维模式的深度揭示。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对于“时空观念”和“象数关系”的阐述极其细致入微。例如,书中对于不同卦象在不同时间节点下的细微差别推演,那种逻辑的严密性,即便是用今天的数学模型去审视,也体现出了古人观察入微的智慧。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复杂预测体系时,能穿插一些历史典故和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立刻变得鲜活起来。这套书的深度已经超越了普通入门读物的范畴,它迫使读者去思考,古代智者是如何构建起这个庞大而精密的宇宙符号体系的。对于想深入挖掘风水玄学理论根源的爱好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提供了一把探究其核心逻辑的钥匙。
评分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编排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尤其是对于我这种需要反复查阅对照的读者而言。“文白对照”的设计不仅仅是左右分栏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思维的导图。当我被某句古文的意象所困扰时,目光一侧的白话翻译立刻提供了清晰的指引,但同时,我又可以随时切换回原文,去体会古人语言凝练的魅力。这种无缝衔接的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减少了因查阅其他工具书而产生的阅读中断感。此外,全书的装帧设计,包括纸张的选择和字体大小,都非常适合长时间阅读,这对于一本内容如此厚重且专业的书籍来说至关重要。它不是那种让你“翻一翻就放一边”的书,而是真正鼓励你沉下心来,逐字逐句去啃、去体悟的学术著作,完全值得我为此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读。
评分这套《易冒+易隐》合集,最大的价值可能在于它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框架”。在古代预测学中,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各种流派和口诀散落在不同的古籍中,让人难以把握全貌。然而,这套书将易学中用于预测的“形而上”的原理和“形而下”的具体技法进行了有机整合。它并非只关注算得准不准,更注重阐述“为什么能算”的底层逻辑。通过深入研读,我逐渐理解了古代预测学中的“应期”、“取象”等核心概念是如何在不同的预测场景中统一起来的。这对于现代人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是一个极好的窗口。它不仅仅是一本“术数秘笈”,更是一部融合了哲学、宇宙观和实践方法的综合性古代科学读本,让我对中国传统智慧的深度有了更立体的认识。
评分说实在话,我购买这套书主要是冲着“知识出版社”这个名号去的,他们家出版的国学系列向来以考据严谨著称。拿到手后,我对其中对于“易冒”的整理尤为满意。很多市面上流传的“易冒”版本往往断章取义,或者因为年代久远而信息缺失。《中国古代预测学 易冒+易隐 全2册》的“足本全译”名副其实,它似乎尽力还原了原著的完整面貌。尤其是在涉及具体技法(比如某些断事口诀)时,译者在保留原文的同时,加入了不少现代学者对这些口诀背景的考证性说明,这种多层次的解读,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这些古老“秘籍”的理解。它不像某些玄学书籍那样故弄玄虚,而是带着一种冷静的学术态度去梳理和呈现这些预测系统,让人在学习术数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敬畏之心。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中国古代预测学 易冒+易隐 全2册》,这套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首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排版和翻译质量。我之前看过一些古代典籍的白话翻译版,总觉得要么译文过于生涩拗口,要么又过于“自由发挥”,失去了原文的韵味。但这套书的文白对照做得非常到位,古文部分保持了原貌的典雅,而现代汉语的翻译则精准、流畅,既保留了学术的严谨性,又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对传统易学有兴趣但古文功底尚浅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的注释非常详尽,很多关键概念的解释都点到了位,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顺畅地跟上作者的思路。翻开书页,那种墨香和纸张的质感也让人心情愉悦,看得出来出版社在装帧设计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完全对得起“大成国学”这个名头。总之,对于想系统了解古代预测学,又不想被晦涩文言劝退的朋友,这套书绝对是极佳的选择,它成功架起了古代智慧与现代读者之间的桥梁,让人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审美上的双重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