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书架: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李晨曦 译林出版社

典藏书架: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李晨曦 译林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辜鸿铭
  • 中国文化
  • 精神世界
  • 译林出版社
  • 文化随笔
  • 思想史
  • 近代史
  • 国学
  • 传统文化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安庆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65992
商品编码:1319062277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典藏书架:中国人的精神

定价:27.00元

作者:辜鸿铭;李晨曦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44765992

字数:105000

页码:1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人的精神/典藏书架》由国学大师辜鸿铭的一系列英文论文结集而成,是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早期代表作品。辜鸿铭在书中把中国人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对比,指出中国人同时具备深刻、博大、简朴和灵性四种美德,并主张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造。《中国人的精神/典藏书架》力图捍卫中国传统文化,出版后在西方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先后被译为德语、法语、日语、汉语等多种语言,并多次再版。德国因为《中国人的精神/典藏书架》面掀起数十年的辜鸿铭热。

目录


作者介绍


辜鸿铭(1857-1928),近代学者、翻译家,福建同安人,字汤生,自号汉滨读易者。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学贯东西,**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

文摘


序言



《典藏书架:中国人的精神》 作者: 辜鸿铭 译者: 李晨曦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典藏书架:中国人的精神》是译林出版社精心策划的“典藏书架”系列中的一册,精选了近代著名学者辜鸿铭的代表性思想著作。本书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试图从深层次理解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的根本原因。 辜鸿铭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挑战了当时西方学界普遍存在的对中国文明的片面认知和误解。他认为,中国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并非源于物质文明的先进,而是植根于其深厚的精神内核。本书便是他解读这一精神内核的重要载体。 书中,辜鸿铭着重阐述了“中国人的精神”的几个关键维度: 一、 儒家思想的基石地位: 辜鸿铭坚信,儒家思想是中国国民性的塑造者和灵魂所在。他并非简单地复述儒家经典,而是深入剖析了儒家思想中关于“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以及其对个人修养、家庭伦理、社会秩序乃至国家治理的深远影响。他强调,儒家思想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活的智慧,能够引导中国人形成温良恭俭让的品格,培养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他认为,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忍受苦难、保持民族的统一和延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儒家思想所赋予的内在精神力量和道德约束。 二、 礼乐文明的独特魅力: 辜鸿铭高度评价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认为它是维持社会和谐、培养国民教养的重要途径。他指出,礼不仅仅是外在的规矩,更是内在的道德自觉;乐也不仅仅是声音的享受,更是情感的抒发和心灵的净化。礼乐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中国人含蓄内敛、注重和谐的人格特质。他认为,现代社会过度强调个人自由和物质追求,而忽视了礼乐文明在培养群体意识、维系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这是中国精神失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精神而非物质的主导: 在许多西方人眼中,中国的落后是物质贫乏的体现,但辜鸿铭对此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物质的贫瘠反而促使中国人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长期的历史经验让中国人明白,真正的幸福和安宁并非物质的充裕所能带来,而更多地存在于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宁静之中。这种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在面对外在的物质诱惑和挑战时,能够保持一份超然和淡定。 四、 东西方文明的比较与融合: 辜鸿铭生活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他对东西方文明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他并非简单地贬低西方文明或歌颂中国文明,而是试图在比较中寻找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并倡导一种更具包容性和智慧的文明观。他认为,西方文明在科学技术和物质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可能在精神层面存在着不足。而中国文明则在精神领域拥有独特的智慧,但需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吸取西方文明的优点。他希望通过对“中国人的精神”的阐释,能为东西方文明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提供一条路径。 五、 对中国未来的思考: 尽管本书侧重于对传统精神的解读,但辜鸿铭的论述也蕴含着对中国未来的深切关注。他希望通过唤醒国人对自身精神传统的认识,重拾民族自信,并在现代化过程中,找到一条既能拥抱进步又不失自身文化特色的发展道路。他认为,一个民族的真正崛起,不仅仅是经济和军事的强大,更是其精神力量的复苏和升华。 《典藏书架:中国人的精神》以其深邃的思想、严谨的论证和优美的文笔,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本书不仅为我们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对当今社会如何重塑民族精神、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李晨曦先生的翻译,忠实地传达了辜鸿铭先生的原意,使得这部思想精深的书籍得以更加广泛地传播。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本书,像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被其中深刻的洞察力所折服,那些对中国人精神特质的剖析,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实的关照。我从中看到了我们民族的韧性,我们的智慧,以及我们独特的生存哲学。它让我更加理解了我们为何会以某些方式行事,为何会有某些思考模式。这种理解,并非简单的模仿或认同,而是一种基于深刻认识的共鸣。我开始更加珍视那些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文化基因,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并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对自我和民族精神的深刻洗礼,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当我沉浸在书页之间,脑海中涌现出的是一种久违的、却又异常熟悉的情感。那些文字,如同潺潺流水,一点点地渗透进我的心田,涤荡着我平日里被喧嚣尘世所沾染的浮躁。我仿佛看到了古老的智慧在字里行间闪耀,那些关于“精神”的论述,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根植于中国人生活方式、文化传承以及民族性格之中的实在体现。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审视我们这个群体,去思考那些让我们与众不同的地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不断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这种反思是深刻的,甚至是带有几分震撼的。我不再仅仅将自己视为一个渺小的个体,而是感受到了自己与民族、与历史的深层联结。书中传递的那种力量,不是激进的呐喊,也不是颓废的哀叹,而是一种内敛、坚韧、充满智慧的生命力,一种在顺境中不骄傲,在逆境中不屈服的独特姿态。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充实感,仿佛在阅读中,我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滋养。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世界的互动方式,去理解那些细微之处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似乎越来越倾向于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建设。这本书,恰恰在此时如同一股清流,提醒着我,在物质之外,还有更值得我们去追求和珍视的东西。它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独立,如何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又融入当代的时代精神。这种思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在一次次的顿悟中,逐渐清晰起来。

评分

翻阅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静谧的冥想,每一次的阅读都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又庄严的殿堂。那些被译者精心打磨的文字,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和力量,引导着我去感受那些超越物质层面的东西。我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那些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是面对复杂世界时的通达与包容,还是在历史变迁中始终不曾磨灭的文化根基?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种引导性的方式,让我自己去探索、去体悟。我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去挖掘它们背后更深层次的精神意蕴。那些关于“道”的阐释,关于“礼”的理解,关于“和”的追求,都仿佛在为我开启一扇扇新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书,我被它厚重的质感和典雅的书名所吸引。“典藏书架”,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沉淀感,而“中国人的精神”更是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我总觉得,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璀璨的思想,这些思想是如何塑造了我们,又将如何影响未来?这本书的名字,仿佛是一把钥匙,预示着将带我一同探索那古老而又鲜活的精神世界。辜鸿铭,这个名字自带一种神秘的光环,他是我一直以来非常景仰的学者,他的思想如同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而李晨曦先生的翻译,更像是为这些甘醇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让古老的声音得以清晰地传递。我迫不及待地想在这“典藏书架”中,寻找那些关于中国人精神的独特印记,去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智慧,去理解那些深植于我们骨血之中的特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场与历史对话的邀请,一次对自我身份的深刻探寻,我期待着它能带给我无尽的启迪和思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