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合成树脂及应用丛书--环氧树脂及其应用
定价:68.00元
作者:陈平 刘胜平 王德中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12210898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合成树脂及应用丛书》的一个分册,该书环氧树脂的基础知识、具体的应用领域等进行了论述,全面、系统。可环氧树脂应用领域技术人员参考。强烈推荐您购买:《合成树脂及应用丛书》(超值特惠套装,全套共17册)(这套书由众多专家合力打造,是合成树脂研发、生产、销售与加工应用的工具书)● 作者队伍: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化工集团、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及相关的科研院所等共20余家单位合力打造;● 内容实用、先进:突出合成工艺、树脂牌号与性能、加工特性以及应用等。
内容提要
本书在系统介绍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的制造及基本性能,环氧树脂的辅料和改性,环氧树脂的分析与表征,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环氧树脂的加工流变学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在胶黏剂、浇注料、涂料、复合材料、泡沫塑料、齿科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该书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书可供从事环氧树脂科研、生产、应用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和阅读。
目录
章 绪论
1.1 环氧树脂的发展简史
1.2 环氧树脂的定义
1.3 环氧树脂的分类
1.4 环氧树脂的产量与应用
第2章 环氧树脂的合成与制造
2.1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与制造
2.2 脂环族环氧树脂的生成反应与合成方法
第3章 环氧树脂的基本性能与表征分析
3.1 环氧树脂的基本性能
3.2 环氧当量与环氧值
3.3 羟值与羟基值
3.4 氯含量
3.5 双键的定量
3.6 黏度
3.7 软化点
3.8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第4章 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固化剂和促进剂
4.1 环氧基的反应性
4.2 与活泼氢化物的反应
4.3 固化剂的概况
4.4 胺类固化剂
4.5 酸酐固化剂
4.6 马来酸酐及其几种改性固化剂
4.7 其他固化剂
4.8 环氧树脂固化用促进剂
4.9 潜伏型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特征
第5章 环氧树脂用辅助材料及其改性
第6章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转变与松弛
第7章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结构形成?形态?性能间的关系
第8章 环氧树脂的加工流变学
第9章 环氧树脂胶黏剂
0章 环氧树脂浇注料及反应注射成型
1章 环氧树脂模塑料
2章 环氧树脂涂料
3章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4章 环氧树脂泡沫塑料及齿科材料
5章 环氧树脂及其应用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拿到这本《合成树脂及应用丛书——环氧树脂及其应用》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有点小小的失落,因为我本来是抱着一种“挖宝”的心态来寻找关于环氧树脂最新合成技术突破的。我期待的是能够深入了解那些最新的单体合成方法,或者在聚合过程中实现对分子量分布的精确控制,甚至是一些在实验室阶段就已经展现出巨大潜力的新型环氧树脂体系。我甚至设想书中会包含一些最新的研究论文摘要,或者对一些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专利进行解读。我一直对纳米材料与环氧树脂的复合,以及由此带来的性能提升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关于如何设计和制备高性能纳米复合环氧树脂的详细指南。我也对生物基环氧树脂的研发进展感到好奇,期待能够看到一些关于从可再生资源中提取单体,并成功合成高品质环氧树脂的案例。然而,这本书的内容似乎并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前沿”和“学术”。它更像是一本梳理现有成熟应用的百科全书,而非一本探索未知领域的先锋指南。这让我不禁思考,这本书的目标读者究竟是谁?难道是那些只需要了解现有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产中的基础技术人员吗?这种想法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产生了疑问,我开始怀疑它是否能满足我对于技术深度和创新性的追求。
评分拿到《合成树脂及应用丛书——环氧树脂及其应用》这本书,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本涵盖环氧树脂整个生命周期的详尽指南。我设想书中会从原材料的选择开始,详细介绍各种单体(如双酚A、环氧丙烷等)的合成方法、纯化技术以及它们的关键性能指标。接着,我期待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固化剂(如胺类、酸酐类等)的作用机理、选择标准以及与环氧树脂的配比对最终性能的影响。此外,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关于各种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比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以及这些复合材料的失效分析和寿命预测。我还对环氧树脂的环保性问题有所关注,期待能够找到关于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或无VOC环氧树脂的开发和应用的信息。然而,这本书的内容似乎并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全景式”。它更像是选取了环氧树脂应用中的一些“亮点”,并进行了一些较为浅显的介绍。这让我感觉像是看到了冰山一角,却未能窥见其巨大的主体。我原本期望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关于环氧树脂整个产业链的系统性知识,但它的内容似乎并没有达到这个深度。
评分《合成树脂及应用丛书——环氧树脂及其应用》这本书,从书名上看,我以为会是一本关于环氧树脂性能极限的探索,比如如何通过结构设计和添加剂优化,来赋予环氧树脂超乎寻常的机械强度、耐高温性,甚至是导电性或阻燃性。我特别想看到一些关于高韧性环氧树脂的研究,以及如何通过引入柔性链段或者纳米填料来解决脆性问题。我甚至期待书中会有一些关于环氧树脂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案例,比如在航天航空、深海探测等领域的应用,以及为此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我也对环氧树脂的固化动力学和热稳定性分析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找到关于如何精确控制固化过程,以获得最佳性能的方法。同时,我也对环氧树脂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有所期待,毕竟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课题。然而,这本书的实际内容却让我有些出乎意料。它似乎并没有深入探讨这些“硬核”的性能挑战,而是将更多的篇幅放在了介绍环氧树脂在不同行业中的普遍应用。这让我感觉像是翻阅了一本产品手册,而非一本技术宝典。我本来期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克服材料瓶颈、实现性能飞跃的深入分析,但这本书的内容似乎更侧重于“是什么”以及“在哪里用”,而非“如何做得更好”。
评分《合成树脂及应用丛书——环氧树脂及其应用》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一直想找来仔细研读一下。但这次拿到手里,却发现它并不是我预想的那种纯粹的理论堆砌。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厚重的、充斥着各种化学式和反应机理的学术专著,毕竟“合成树脂”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股严谨和专业的气息。我期待的是能够深入了解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它们是如何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以及各种催化剂和助剂在其中的作用。我尤其想看到关于不同类型环氧树脂性能差异的详细分析,比如它们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强度、耐化学品性等等。同时,我也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复杂的化学原理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是否会有大量的图表和实例来辅助理解。然而,翻阅了这本书的目录和部分章节后,我发现它更多地侧重于实际应用层面,这倒是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环氧树脂。我原以为书里会详尽介绍各种合成路线、工艺优化,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甚至是一些前沿的合成技术。但这本书似乎更像是为那些已经了解基础知识,并希望将环氧树脂应用到实际项目中的工程师、设计师或者技术人员准备的。这让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发生了一些微妙的转变,我开始期待它能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为我提供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的信息。
评分《合成树脂及应用丛书——环氧树脂及其应用》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确实充满了期待,特别是“应用”这个词,让我觉得会是一本非常贴近实际操作的书。我原本设想,书中会详细解析环氧树脂在各种不同领域,比如建筑、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案例,并且会深入分析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为什么选择环氧树脂,以及如何针对特定需求来优化环氧树脂的配方和工艺。我特别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关于如何解决实际应用中常见问题的技术指导,比如在潮湿环境下如何保证粘接强度,或者在高温环境下如何提高材料的耐候性,再比如如何防止环氧树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或剥落等现象。我还对一些新兴应用领域,如3D打印、生物医学材料等方面的环氧树脂应用很感兴趣,期待能从中找到一些前沿的思路和解决方案。然而,读了书之后,我发现它似乎更多地是在“列举”应用,而不是“解析”应用。它列出了很多应用领域,也提到了一些应用,但对于“为什么”、“如何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的深入探讨却显得有些不足。这让我感觉像是走马观花,对具体的应用细节和技术难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答,这与我期望的“深入了解”还有一定的距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