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 3054-2005 石油化工厂区管线综合设计规范
【标准编号】 SH 3054-2005
【标准名称】 石油化工厂区管线综合设计规范
【英文名称】 Coordination of pipelines design code for petrochemical plant
【出版单位】 中国石化出版社
【代替标准】 SH3054-1993
【发布部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归口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
【起草单位】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2006年7月1日
【出版日期】 2006年10月
【开本页数】 16 开 / 18 页
【标准定价】 15.00 元
内容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石油化工企业厂区管线综合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工艺装置的单元及其他设施内部的管线综合设计。
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1 总则
2 一般规定
3 地下管线
4 地上管线
附录A 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条文说明
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细节上的追求。例如,在油漆和涂层质量验收这部分,它不仅规定了漆膜的厚度、附着力等基本要求,还对涂层的均匀性、是否有针孔、气泡等缺陷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对于石油化工装置的防腐蚀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而且,书中还针对不同类型的防腐涂层,给出了相应的验收方法和参考标准,这大大提高了验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对于我们这些一线工程师来说,这就像是一本“操作手册”,能够指导我们在具体的验收工作中,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评判。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相当合理,从宏观的总体要求,到微观的每一个施工步骤,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比如,在总则部分,它明确了规范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以及术语定义,为后续内容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随后,它详细阐述了材料、加工、安装、防腐、防火等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方法。最后,它还包含了附录,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表格和图示,极大地增强了规范的可读性和易用性。这种系统性的编写方式,使得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全过程。
评分我曾多次在实际工作中参考这本书,尤其是遇到一些复杂节点或者特殊要求的工程时。它提供的详细的验收标准,让我能够更有底气地进行质量评判,也方便我与施工队伍进行沟通和确认。书中的图文并茂,虽然不是以插画为主,但关键部位的示意图和表格,都非常直观,有助于理解复杂的条文。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对工程的验收。它更是一种技术传承和知识沉淀的载体。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和应用,年轻一代的工程师可以快速掌握石油化工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的核心要点,避免走弯路。它为行业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技术人才,为国家能源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质量保障。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的落地性上。它提出的验收标准,都是基于长期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的计算得出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承担了一个炼化装置的钢结构项目,其中有很多大跨度的梁柱节点,以及复杂的设备支撑结构。在验收过程中,我们就严格对照《SH/T3507-2011》中的相关条款,对每一个连接、每一个构件都进行了细致的检查。 正是得益于规范的指导,我们能够精准地发现并解决了一些潜在的质量隐患,避免了因疏忽而带来的重大风险。这本书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质检员”,时刻提醒着我们,在追求进度和效益的同时,绝不能放松对质量的把控。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初读之下可能会觉得比较晦涩,毕竟是技术性很强的规范条文。但是,一旦你熟悉了它的逻辑和术语,就会发现它的严密性。书中没有一句废话,每一条每一款都直指核心。比如在材料验收部分,它明确规定了钢材的牌号、规格、力学性能等需要符合的标准,以及复验的程序和要求。这为我们源头控制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记得之前遇到过一个项目,就是因为前期材料进场验收不够严格,导致后期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处理起来费时费力。有了这样的规范,就能有效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而且,书中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检验,从尺寸检查到焊缝探伤,再到涂层厚度测量,都有明确的检验方法和合格标准。它强调了“预防为主、检验为辅”的原则,通过加强过程控制,来保证最终的验收合格。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验收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验收”,以及“为什么这么验收”。这种指导性,对于刚入行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每次接触到新的石化钢结构项目,我都会第一时间翻阅《SH/T3507-2011》,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指导。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不仅告诉我“是什么”,更教会我“怎么做”。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施工记录和文件归档的规定。 规范要求详细的施工记录,这对于质量追溯和工程总结至关重要。清晰的记录,能够帮助我们分析质量问题的根源,总结施工经验,为今后的项目提供借鉴。这本书对于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关键部位的特别关注。例如,石油化工装置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特殊材质的钢结构,比如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种钢材。对于这些材料的采购、加工、焊接,以及最终的验收,《SH/T3507-2011》都有非常详细且严格的指导。这确保了在极端工况下,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且,书中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比如施工区域的划分、物料的堆放、人员的组织协调,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虽然它不是一本纯粹的管理手册,但好的施工质量离不开良好的现场管理。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质量保障的框架,而具体的执行,则需要我们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来细化。
评分这本书所蕴含的严谨和专业性,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钢结构工程的人学习和尊重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一种行业精神的体现。在石油化工这样高风险、高要求的行业,质量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安全,意味着国家的能源安全。 《SH/T3507-2011》以其详尽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为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它是我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也是我坚守工程质量的座右铭。
评分这本书,怎么说呢,作为一本行业内的施工规范,它确实承担着它应有的使命。我手头这本《SH/T3507-2011 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翻开的第一感觉就是那种厚重感,一种对严谨的承诺。我是一名常年在一线工作的钢结构工程师,对于规范的要求,那是日常的“作战手册”。这本书在石油化工领域,尤其是钢结构施工质量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它系统地梳理了从材料进场、构件加工、连接施工,到防腐、防火保护、以及最终的整体验收,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详尽的标准和验收依据。 我特别关注的是它对连接工艺的规定,毕竟钢结构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连接的可靠性。焊接、螺栓连接,书中都给出了非常细致的要求,比如焊缝的类型、尺寸、外观质量,还有焊工的资质要求,以及螺栓的预紧力控制。这些细节的严谨,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而且,它还考虑到了石油化工环境的特殊性,比如腐蚀性介质对材料和涂层的影响,对防腐蚀措施的规定也相当到位,这在其他一些通用规范里可能就没这么细致。
评分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行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经验积累。尤其是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它提出的要求也是与时俱进的。比如,对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控制,以及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施工安全措施,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不仅是对工程质量的保障,也是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负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把它和一些国际先进的规范进行对比。不得不说,在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的质量验收这一细分领域,《SH/T3507-2011》在很多方面都做得非常扎实,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一些国外标准更有针对性。比如,它对连续焊接接头和间断焊接接头的要求,对不同受力部位焊缝的加强措施,都考虑得非常周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