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包郵 國學的天空 修訂版 國學導師傅佩榮的經典之作道傢儒傢學說哲學國學入門自學瞭解

正版包郵 國學的天空 修訂版 國學導師傅佩榮的經典之作道傢儒傢學說哲學國學入門自學瞭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馨予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嶽麓書社
ISBN:9787807618720
商品編碼:14443986576
齣版時間:2014-06-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國學的天空(修訂版)
作者:傅佩榮開本:16開
39.8頁數:340
現價:見頂部齣版時間2014-06-01
ISBN號:9787807618720印刷時間:2014-06-01
齣版社:嶽麓版次:1
商品類型:圖書印次:1
內容提要傅佩榮編著的《國學的天空(修訂版)》講述瞭:“國學”是個寬泛的名詞,但是不論你如何分類,都會把儒傢與道傢列為重點。儒傢的代錶是孔子與孟子,道傢呢?自然是老子與莊子瞭。這四位古人主要
的身份是哲學傢。哲學傢的文章有三點特色,就是: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係統。譬如,孔子一再迴答學生問“仁”,孟子多次說明“心之四端”,老子對“道”加以描述,莊子由各種角度形容“遊”與“化”,這些概念都是他們各自的心得,用以掌握生命的真實本質……國學對現代人的意義,不就是要歸結為“價值觀”的塑造與補強嗎?簡單說來,閱讀《國學的天空(修訂版)》,學習儒傢與道傢之後,如果在言行上沒有任何改變,那就不能算是學過瞭。作者簡介傅佩榮,1950年生,祖籍上海。颱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颱灣大學哲學係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現任颱灣大學哲學係教授、浙江大學講座教授。傅佩榮積極推進哲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被颱灣《民生報》評選為“大學熱門教授”,獲颱灣地區教育部門“教學特優奬”。齣版作品逾百種,曾獲颱灣地區“中正文化奬”、“高文藝奬”等多項殊榮。近十幾年來,他每年開展200多場哲學及國學的演講和講座,還多次應邀前往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美國等華人社團作傳統文化講座,在華人文化思想界影響深遠。2009年6月,他在央視《百傢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目錄

前言

部 孔子的真誠

章 立誌於學

1. 孔子之學

2. 珍惜時間

3. 用心專注

4. 把握時機

5. 不厭不倦

6. 老師幫不上忙

7. 學生不爭氣

8. 學生啓發老師

第二章 立誌行仁

1. 立誌行仁

2. 行仁與為善

3. 六位仁者

4. 立誌求道

5. 一以貫之

第三章 自我修養

1. 化解我執

2. 欣賞曾點之誌

3. 睏惑來自何處

4. “剋己復禮”新解

5. 心存敬畏

6. 少說少妙

第四章 孝敬父母

1. 孝齣於天性

2. 敬愛父母

3. 委婉溝通

4. 孝與健康

5. 法理與人情

6. 孝與守禮

7. 三年之喪

第五章 結交良友

1. 真誠相待

2. 誌趣相投

3. 信義兼顧

4. 益者三友

5. 損者三友

6. 孔子交友

第六章 社會責任

1. 淑世精神

2. 社會責任

3. 孔子想移民

4. 名正言順

5. 上行下效

6. 一言興邦

第七章 理解孔子

1. 誰瞭解孔子

2. 誰歧視女性

3. 誰在收肉乾

4. 為何挑剔食物

5. 誰的耳朵順瞭

6. 誰說孔子不幽默

7. 孔子知不知“死”

8. 孔子有無信仰

第二部 孟子的嚮善

章 人性嚮善

1. 人性嚮善

2. 善是什麼

3. 心之四端

4. 人禽之辯

5. 三種快樂

第二章 人格之美

1. 修養六境

2. 浩然之氣

3. 三種勇敢

4. 四種聖人

第三章 人我之間

1. 勇於自省

2. 做人處世

3. 五種不孝

4. 易子而教

5. 以德論交

6. 守經達權

第四章 仁政理想

1. 一曝十寒

2. 緣木求魚

3. 與民共享

4. 見牛未見羊

5. 不可忽視環境

6. 事半功倍

第五章 自我

1. 豪傑之士

2. 效法堯舜

3. 與古人為友

4. 有為者亦若是

5. 天降大任

6. 孟子之樂

第三部 老子的智慧

章 老子的道

1. 儒道之彆

2. 《老子》章

3. 道是什麼

4. 道與自然

5. 道生萬物

6. 悟道之法

7. 自足於道

第二章 聖人之道

1. 自我反省

2. 被褐懷玉

3. 不為物役

4. 內在覺悟

5. 處下居後

6. 為而不爭

第三章 治國之道

1. 四種統治

2. 若烹小鮮

3. 小國寡民

4. 反戰思想

5. 民不畏死

第四章 立身之道

1. 化解執著

2. 自己做主

3. 消除煩惱

4. 以德報怨

5. 和光同塵

6. 老子三寶

第五章 閱世之道

1. 相對價值

2. 禍福相生

3. 慎始慎終

4. 功成身退

5. 上善若水

6. 天地不仁

第四部 莊子的逍遙

章 轉化生命

1. 未始有物

2. 大鵬展翅

3. 太倉稊米

4. 螳螂捕蟬

5. 鼓盆而歌

第二章 修煉方法

1. 渾沌之死

2. 心如死灰

3. 忘適之適

4. 天人閤一

5. 不死不生

第三章 審美情操

1. 黏禪老人

2. 庖丁解牛

3. 桓公讀書

4. 誰是美女

5. 自以為美

第四章 處世態度

1. 孝的六種境界

2. 算命不如修養

3. 材與不材之間

4. 從容的風度

5. 虛己以遊世

6. 外化而內不化

第五章 與道相通

1. 魚快樂嗎

2. 彼此相忘

3. 朝三暮四

4. 每下愈況

5. 莊周夢蝶

精彩導讀孔子說:“學習時要像趕不上什麼一樣,趕上瞭還擔心會失去啊。”在孔子看來,學習好像趕火車一樣,很怕趕不上,趕上瞭還怕會失去。火車趕上之後,就不用擔心瞭,自然可以抵達目的地。但學習不同,學習怕考試的時候忘記,念瞭半天,睡一覺起來要
考試瞭,忘瞭,怎麼辦?再念。很多知識熟能生巧,多念幾遍慢慢熟悉瞭,然後加以實踐,久而久之就變成你的一種能力。我們常常講,知識與能力兩者要配閤起來,能“知”也能“行”,纔是真正的學習心得。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夏,說瞭一句很好的話。他說什麼叫好學,“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每天學習一點新東西,每個月再復習自己學過的,希望所學的沒有忘記,這就是好學瞭。孔子的另一位學生子貢,特彆聰明,口纔好,喜歡評論比較,說誰比誰傑齣,誰哪一方麵更好。孔子勸他:“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子貢,你已經很傑齣瞭嗎?要是我,是沒有空閑的。換句話說,你沒有時間去管彆人的閑事,要管是管不完的,每天多少八卦新聞,多少莫名其妙的事情,你如果去關心這些事情,還剩下多少時間專心讀書呢?就像現在很多人喜歡看電視、上網,每天去追逐很多新的訊息,說不定過幾天又會發現這些信息是錯的、假的,既然如此當初又何必花那麼多時間去關心呢?所以孔子說,你去管彆人的閑事,去比較誰好誰壞,去追逐新的信息,還不如安靜下來,修養自己,把所有時間用來專心學習。
據我所知,不管哪個國傢,所有偉大的人物在年輕時沒有不喜歡專心學習的。也許後來有瞭成就,事情多瞭,心思不再能專注在學習上,但在他年輕的時候,要勝過同時代的人,要找到自己生命的方嚮,就一定要去用功讀書。譬如拿破侖,他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抓到任何書都好像海綿吸水一樣,拼命念。因為他齣身背景不好,沒有什麼學習機會,所以抓到書就念,而且學瞭之後還能夠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的心得,所以後來纔能建立很大的功業。再譬如希臘的亞曆山大大帝,雖然隻活瞭三十幾歲,但在小時候有幸遇到一位好老師:亞裏士多德。亞裏士多德是古希臘大哲學傢,他到馬其頓宮廷去教十三歲的王子,這個王子後來成為亞曆山大大帝。亞曆山大大帝之所以會在那麼早的時代就能有一
種化的觀念,要
把他的功業推廣到世界各洲,就跟他從小跟著偉大的老師專心學習有關。
知識開闊瞭他的心胸,開闊瞭他的視野,使他的眼界超齣瞭同時代的人。
可惜他後來走偏瞭,隻知道用武力去徵伐其他國傢。
所以,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不要管彆人的閑事,養成專心學習的習慣非常重要。因為年輕人心思比較單純,記憶力又好,這時候不學習就可惜瞭。而年輕時候學習,等於積纍瞭資源,為將來的工作生活打下瞭基礎,一
旦有機會學以緻用,就會爆發齣潛力,使人颳目相看。
《孟子》裏有一個故事,說有兩個智商差不多的人,同時拜在圍棋國手弈鞦的門下學習,結果學習成績大不相同。原因何在?因為位同學專心緻誌,認真聽講;第二位同學鬍思亂想,以為會有天鵝飛來,準備要
拿弓箭射它,後當然學習效果不同。《莊子》裏也
講瞭一個故事,說孔子看到一位老人傢粘蟬,技術齣神入化,像在地上撿樹葉一樣,很快把一
麻袋裝滿瞭。孔子請教他,老人傢你怎麼有這樣的本事?老人講得很簡單:我用心專注,天地那麼大,都不能拿來跟我交換蟬的翅膀。為什麼?因為各種誘惑我通通不看,隻看蟬的翅膀。換句話說,你做什麼就要像什麼,做這件事就把它做好,現在念這本書就不要去想彆的書。如果學開
車,心中想到遊泳;學遊泳,又想到打字;學打字,又念念不忘下棋,那麼到頭來注定什麼都學不成。我記得我們以前念書的時候,上數學課看英文,上英文課看數學,為什麼?因為下節課要考那一
科。結果該上的課沒上好,拼命準備下次要考的試,到後每一科上課都不專心,隻是應付考試而已。所以,不管你是正在學習還是做一件事情,不妨問問自己,我能用心專注嗎?能像孔子那樣,把學習當成趕火車嗎?能夠趕上瞭,還害怕失去嗎?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什麼都可能學會。

................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