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1.繁花 金宇澄
2.黄雀记 苏童
3.生命册 李佩甫
4.这边风景2册 王蒙
5.格非:江南三部曲3册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从2011年起,由于李嘉诚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高的文学奖项。
|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素,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江南三部曲分别是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 | |
| 《这边风景》是王蒙六七十年代下放 新疆农村劳动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因各种缘由未曾付梓,但在《王蒙自传》和各版本评传中都有所提及,因而是一本早有耳闻却迟迟未露面的小说。小说反映了 汉、维两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带有历史沉重的份量,又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悬念迭生,独具新疆风情。 | |
| 《生 命册》是李佩甫“平原三部曲之作。作品主人公“我”,是一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一个“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他从乡村到省城,从省城到北京, 再从北京到上海,一路走来,“我”的身份也从大学老师、北漂者枪手、南方股票市场上的操盘手,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药厂负责人。“我”是一个深刻、冷静,内 敛、节制,不偏执,不轻狂,有着一切自省者的特点和带有知识分子尊严的人物,所以自始至终都在默默地观察和审视着周围的一切。 | |
| 《繁 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 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 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 |
| 《黄雀记》延续了苏童惯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叙事风格和节奏。故事并不复杂,就是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分为三章: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三章的标题暗示了三个不同的叙事视角。 |
读《这边风景(上下)》的时候,我立刻被那种开阔的史诗感所吸引。这部作品仿佛是用全景镜头在描绘一片广袤的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它叙事的跨度很大,时间轴拉得很长,人物众多,但作者的笔力足够稳健,能够将所有线索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使得宏大叙事中不失个体命运的鲜活。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地理环境和社会变迁的细致入微的刻画,那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观念在字里行间体现得淋漓尽致。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参加了一场漫长而庄严的仪式,对中国特定区域的历史脉络有了更具象化的理解,那种沉浸感是非常强大的。
评分《格非江南三部曲》的阅读体验则完全是另一种境界,它更像是一场迷宫般的智力探险。格非的文字有一种疏离感和精密的结构,你需要不断地去拆解、去拼凑,才能窥见故事背后的深层意图。那种阅读的“困难”并非是枯燥,而是一种与作者博弈的乐趣,每一次理解上的突破都带来极大的满足感。江南的水乡意象在他的笔下被赋予了全新的、近乎魔幻的色彩,传统的故事内核被现代的叙事手法重新包裹,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张力。我感觉自己像个侦探,在文字构筑的烟雨蒙蒙的场景中寻找线索,那种被文字引导着深入思考的感觉,是其他小说很难提供的。它不迎合你,而是要求你拿出全部的专注力来对待,非常过瘾。
评分至于《生命册》,这本书给我的冲击力是深沉而持久的。它探讨的主题往往直指人生的本质——生、死、记忆与遗忘。作者的笔触是冷峻的,却又饱含着一种克制的悲悯。我读到那些关于生命流逝和个体在宏大历史面前的无力感时,内心深处被深深触动。它不像快餐文学那样提供即时的情感宣泄,而是需要读者沉淀下来,慢慢消化那些哲学层面的思考。书中的人物,他们的挣扎和选择,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生命中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选择。合上书本时,心情会有些沉重,但那是一种被洗涤过的沉重,让你对“活着”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敬畏。
评分这套书光是名字就让人心头一紧,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字的张力。《繁花》那种独特的沪语风味,读起来就像是亲眼目睹了上个世纪上海滩的潮起潮落,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对话都充满了烟火气和宿命感。我记得我第一次读到金宇澄用那种近乎白描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悲欢离合时,整个人都被吸了进去,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特有的味道。那种细腻到近乎苛刻的描摹,让读者无法逃避,只能跟随人物的命运起伏。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份用文字精心保存的城市记忆档案,让人在赞叹文字功力的同时,也为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时光感到淡淡的惆怅。读完后,那种久久不能散去的回味,让人忍不住去搜索那个年代的影像资料,想要抓住一些更真实的碎片。
评分而《黄雀记》,则展现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叙事魅力,它带着一股强烈的现实主义的韧劲。这部作品往往聚焦于那些被时代洪流推向边缘的小人物,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彼此间的扶持与伤害,构成了复杂的人性图景。作者的文字是朴素而有力的,不加矫饰,直抵人心最柔软或最坚硬的部分。阅读过程中,你不需要去费力寻找隐藏的象征,因为故事本身的力量就足以令人动容。它就像是街角偶遇的一个真实故事,充满了生活本身的粗粝感和不屈的生命力,让人在为书中人物的境遇感到唏嘘的同时,也由衷地为他们身上展现出的那种顽强的“韧性”而折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