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信息安全是國傢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密碼理論和加密技術是網絡安全技術的核心。可以說,沒有密碼技術就沒有網絡安全,然而,在密碼基礎理論、密碼技術的應用方麵,我國與美國等國相比差距更大,需要廣大科研人員奮起直追,現今密碼學領域的三大很好靠前會議論文集代錶瞭密碼學研究領域近期新成果,這些靠前會議論文中也齣現瞭大量近期新的英語術語,為幫助廣大科研工作者更好地閱讀會議論文及其他外文文獻,我們編寫瞭一本《簡明密碼學與信息安全英漢詞典》,詞典主要收集瞭各個渠道,特彆是近幾年靠前會議論文中齣現的密碼學與信息安全詞匯,約有5000多個詞條。 郎永清 主編 郎永清,1989年四川大學本科畢業後即入職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主要承擔大學英語和研究生英語教學與研究任務,常年從事大學英語與研究生英語教學與科研工作,曾兩次獲得學院教育教學成果一等奬。這本《英漢密碼學與網絡安全詞典》簡直是技術學習者的福音,尤其是對於我這種需要頻繁查閱專業術語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我記得有一次在處理一個涉及加密協議的棘手問題時,被一個生僻的英文縮寫卡住瞭好幾天,各種搜索也找不到滿意的解釋,直到翻開這本書,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至今難忘。它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不像有些詞典那樣隻是簡單地羅列條目,而是將相關的概念進行瞭有效的串聯,使得在理解一個術語時,能夠順藤摸瓜地掌握其上下文的意義。比如,它對“公鑰基礎設施”(PKI)的解釋,不僅僅給齣瞭直譯,更深入地剖析瞭其在數字證書、證書頒發機構(CA)以及證書吊銷列錶(CRL)中的具體作用和相互關係,這對於構建一個完整的安全認知體係至關重要。此外,它對一些前沿技術的術語收錄也非常及時,比如量子密碼學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也能在書中找到較為權威和準確的釋義,這極大地拓寬瞭我對未來網絡安全趨勢的理解範圍。這本書的質量遠超齣瞭一個普通參考工具的範疇,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你迷茫時給予及時的指引和精準的定位,讓我能夠更自信地踏入這個日新月異的領域。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排版細節也體現瞭齣版方的用心良苦,這對於長時間閱讀技術書籍的人來說,體驗感會直接影響學習效率。內頁紙張的質量上乘,即便是長時間在強光下翻閱,眼睛的疲勞感也明顯低於其他一些紙質較差的同類書籍。更值得稱贊的是其版式設計,索引係統做得非常人性化。除瞭標準的字母排序外,它似乎還內置瞭一個“概念關聯索引”,當你查找某個核心算法時,會附帶指嚮相關密鑰管理、哈希函數或攻擊方法的交叉引用,這極大地促進瞭係統性的知識學習,而不是零散的知識點堆砌。我特彆喜歡它對復雜數學公式和算法流程圖的清晰呈現,通常這些內容在其他詞典裏都是一筆帶過或者模糊不清,但在這裏,每一個符號的定義、每一步操作的邏輯都被清晰地標識齣來,即便是初次接觸這些復雜內容的讀者,也能有章可循地進行推導和理解。這份對細節的執著,絕對是區分一本優秀工具書和平庸參考書的關鍵所在。
評分對於我這種半路齣傢轉行到信息安全領域的人來說,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快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識體係框架,而這個《英漢密碼學與網絡安全詞典》恰恰在無形中充當瞭那個骨架。它的選詞深度非常考究,並非隻停留在基礎的TCP/IP或者常見的惡意軟件名稱,而是深入到瞭密碼學理論的根基部分。我發現它對橢圓麯綫密碼學(ECC)的各種參數定義、對各種隨機數生成器(RNG)的分類以及它們在不同安全等級下的適用性都有詳盡的解釋。這種深度,使得它不僅僅是一個查詢工具,更像是一本迷你版的專業教科書。我曾經嘗試用它來輔助學習一門高等密碼學課程,發現很多課程中一掃而過的概念,在這本書裏都能找到對其曆史背景、數學基礎和實際應用場景的完整論述。這種“一詞一世界”的編纂理念,對於想要從應用層深入到原理層的學習者,無疑提供瞭最佳的橋梁和跳闆。
評分這本書真正體現瞭“與時俱進”的價值。在網絡安全領域,新的漏洞、新的攻擊手法和新的防禦機製層齣不窮,很多舊的詞典在齣版幾年後就成瞭“文物”。然而,這本《英漢密碼學與網絡安全詞典》的生命力在於其對新興領域的快速捕獲和準確定義。例如,在涉及到零知識證明(ZKP)和同態加密(HE)這類熱點技術時,它的釋義不僅跟上瞭最新的研究進展,而且對不同流派的實現方式和安全假設也做瞭區分。我注意到,它對不同標準的解讀非常謹慎和客觀,沒有偏袒任何一傢供應商或特定技術路綫,這為讀者提供瞭中立且可靠的信息源。在當前信息爆炸、真假難辨的環境下,一本能夠提供高度可信賴定義的工具書是多麼重要,它確保瞭我們在討論復雜的安全架構或進行技術選型時,大傢對術語的理解是完全一緻的,避免瞭因為基礎概念理解偏差而導緻的後續工作失誤。這份時效性和專業公正性,是這本書在我個人工具庫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所在。
評分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一本“詞典”抱有很低的期望值,通常這類書籍要麼翻譯生硬,要麼內容陳舊,但在接觸瞭這本《英漢密碼學與網絡安全詞典》之後,我的看法徹底被顛覆瞭。它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其語言的精準度和地道性。很多網絡安全領域的術語,直接從英文翻譯過來往往會産生歧義,但這本書的編纂者顯然對中西方技術語境都有著深刻的理解。舉個例子,對於“Side-Channel Attack”(側信道攻擊),它不僅解釋瞭其字麵意思,還非常到位地闡述瞭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利用的時間分析、功耗分析等具體攻擊嚮量,而且中文的錶達既專業又流暢,完全沒有那種“翻譯腔”。這種對語境的把控力,對於撰寫技術文檔或者進行國際會議交流的專業人士來說,是無價之寶。我用它來校對我部門內部的安全報告時,發現好幾處我原本模棱兩可的錶達,在參考瞭這本書的釋義後,變得邏輯嚴密,錶述無可指摘。可以說,它提升瞭我的專業錶達的“含金量”,讓我的技術溝通更具說服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