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原版】1Q84 BOOK 3.
作者:
出版社: 時報文化
译者:
出版年: 2010/10
页数: 472
定价: NT 380
装帧: 平裝
ISBN: 9789571352497
「你為什麼死的?」
「為了要這樣再生。」
「再生需要有什麼?」
「人無法為自己再生。要為別人才行。」
諾貝爾文學獎呼聲zui高的日本作家
村上春樹超過30年創作履歷中,自我期待zui重要的一部!
《1Q84 Book3》突破性完結!
少年時代的愛戀,分隔二十年後再重逢…
天吾和青豆,兩個孤獨的靈魂
同樣的十二月,終於在這1Q84年的世界,相遇了…
「不要被外表騙了,現實經常只有一個。」
「再生!」想再見到天吾一次。青豆這樣想。於是青豆沒有扣手搶的扳機。 事實上,村上春樹從去年五月底推出《1Q84》Book1、Book2以來,村上迷就不斷在問:故事好像還沒結束,是不是有Book3啊?什麼時候會推出呢?今年四月,Book3果然在眾人的引頸期盼中上市了,從青豆沒有扣下板機的九月底,到經歷重重驚人際遇的十二月,並為這對戀人的命運帶來突破性的完結。《1Q84 Book3》發賣後,光今年日本就狂銷百萬冊,穩占全日本2010年文藝類銷售。Book1至3全系列銷售則逼近400萬冊。
在Book1 及Book2中,故事以數學老師天吾與健身教練青豆雙線進行,並以村上較少用的第三人稱全知觀點來說故事。到了Book3,則加上曾在Book2短暫現身的新日本學術藝術振興會理事、「傳話者」牛河,這個外貌醜陋的中年男子,堪稱「背面」人物的牛河,以西貝流士協奏曲姿態加入天吾、青豆,編織出Book3獨特的三重奏。以三線故事進行。Book3敘述青豆終究沒有扣下扳機,並決定以原來的名字、原來的面貌再多活一段時間,直到與天吾相會的那來臨。天吾和青豆到底能不能見面、NHK的收費員為什麼會對天吾、青豆,甚至牛河都知之甚詳、這裡到底是1984年或1Q84年呢?……村上把種種謎團及解答編織在Book3 的三重奏樂章中,等待讀者一一探尋。
「不只是Little People。
還有空氣蛹、Mother 和Daughter、兩個月亮,
在這個世界都是實際存在的。」青豆說。
這部村上春樹沈澱七年推出的長篇鉅作,孤獨神祕卻又命題浩大,架構穿梭現實與真實、過去與未來的磅礡大作。在續篇《1Q84 Book3》中不僅突破性地將天吾與青豆的命運絞緊,更全面揭露Little People及空氣蛹的神祕面紗。誤進神祕入口卻苦尋不著出口的青豆,在1Q84年裡更遭逢奇異恩典;另一方面,天吾則深入Little People領域,自己走進森林深處,自此,出口和入口交換了。為先驅組織調查青豆的牛河,終於遭遇與Little People和空氣蛹,發生神祕接觸…
從青豆並未扣下板機那刻,Book3戲劇線的全面復活,直接進入高潮。「再生」「輪迴」「轉世」的串連中,村上春樹似乎架構出比擬三島由紀夫《豐饒之海》的宿命世界。「人無法為自己再生,要為別人才行。」想要再見一面的緣份,沒有善惡的分別,沒有力量也沒有知識。「心裡只要喜歡誰,人生就有救了,就算不能跟那個人在一起。」始終如此,只有村上春樹的小說,能跨越文化與語言,深深擁有孤獨者的心。
30年來從來不讓我們失望的村上春樹,真正代表作,顯然是它了。
村上春樹
一九四九年生於日本兵庫縣,日本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
一九七九年以《聽風的歌》獲得「群像新人賞」,新穎的文風被譽為日本「八○年代文學旗手」,一九八七年暢銷七百萬冊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出版,奠定村上在日本多年不墜的名聲,除了暢銷,也屢獲「野間文藝賞」、「谷崎潤一郎文學賞」等文壇肯定,三部曲《發條鳥年代記》更受到「讀賣文學賞」的高度肯定。除了暢銷,村上獨特的都市感及寫作風格也成了世界年輕人認同的標誌。
作品中譯本至《1Q84》今已有50本。
阅读村上春树的作品,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与自我对话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追逐情节发展。他的叙事总是在看似漫不经心地闲聊中,突然抛出一个直击灵魂的哲学命题,让人不得不停下来,放下书,望着窗外发呆好一阵子。我常常在想,他是不是真的能听到我们那些深埋心底、不愿对任何人启齿的疑问?这本书的文字风格,依然保持着那种标志性的冷静与克制,但字里行间却涌动着一股强大的情感暗流。尤其是那些关于“失落”与“寻找”的主题,处理得极其细腻。他从不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将一堆看似无关紧要的碎片——一只猫的去向、一首老歌的歌词、一个不合时宜的梦境——散落在不同的章节里,然后,等待读者自己去拼凑出属于自己的理解。这种开放式的解读空间,正是他作品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悟。
评分这次入手的是平装版本,说实话,平装本的装帧总给人一种更亲近、更适合“携带”的感觉,不像硬壳精装那样摆在书架上显得高不可攀。我喜欢那种可以随意弯折书脊,让它彻底服帖在手掌心的阅读体验。当然,纸张的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太薄太容易透墨,阅读的沉浸感就会大打折扣。幸运的是,这本的纸张厚度和光泽度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太过疲劳。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这种“实体书”的仪式感,翻页时指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记录下自己阅读进度的轻微折痕,都是电子阅读无法替代的慰藉。村上春树的文字本身就具有一种催眠的魔力,需要配上这样的载体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效用。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个邀请函,邀请读者进入他构建的那个略带潮湿、弥漫着爵士乐和猫咪气息的异次元空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艺术品,那种沉静中蕴含着躁动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一个迷离的境界。初次翻开时,那种纸张的触感,带着一丝微妙的油墨香,让人忍不住想多嗅几下。我一直对村上春树的作品情有独钟,他文字里那种特有的疏离感和对日常细节的精准捕捉,总能轻易击中我内心深处某些柔软的地方。虽然我还没完全读完手头这本,但仅仅是前几章的铺陈,就已经能感受到那种熟悉的、缓慢升腾的宿命感。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在不经意间被卷入一些超乎寻常的事件,而他们应对的方式,那种带着一丝茫然的坚韧,太真实了。比如他描绘主角在某个平凡的清晨,突然察觉到周围世界一丝不易察觉的偏差,那种细微的错位感,如同耳边突然响起的、不属于这个时空的音乐片段,让人脊背发凉,又充满了探究的欲望。那种叙事节奏的拿捏,张弛有度,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指挥家,知道何时该让弦乐低吟,何时该让定音鼓轰鸣,让人欲罢不能。
评分作为一个资深“村上粉”,我对时报出版的港台原版系列一直保持着高度的信赖。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原著的忠实还原,更在于他们对翻译质量的把控。很多时候,村上作品的精髓恰恰就藏在那些看似简单的口语化表达,或是对特定文化符号的精准翻译之中。如果译者稍有偏差,那种独特的“村上味儿”就会瞬间消散。这本《1Q84》的翻译,从我翻阅的片段来看,保持了极高的水准,既有日式特有的那种精确到毫厘的刻画,又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没有出现那种生硬的“翻译腔”。这种对细节的坚持,对于理解书中那些关于“平行世界”、“符号学”的探讨至关重要,因为一旦翻译的颗粒感太粗糙,读者很容易就会在迷宫里迷失方向,抓不住作者精心布置的那些线索。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本身就给人一种“史诗感”,捧在手里沉甸甸的,预示着一段漫长而深刻的旅程即将展开。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读村上春树的厚作,一定要选一个能完全沉浸进去的、不受打扰的时段,比如一个漫长的周末,或者一次长途的、可以安安静静待上十几个小时的旅行。因为我知道,一旦开始,你就必须完全交出你的注意力,去跟随那些在现实与虚幻边缘游走的灵魂。这本书的结构之宏大,布局之精巧,单凭前几百页的铺垫就能窥见一斑。他似乎总是在探讨人与人之间那种深刻的、却又常常无法言说的联结。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可以束之高阁的书,而是那种读完之后,会像一个挥之不去的梦境一样,长久地盘踞在你的意识深处,时常在不经意间,让你停下手头的事情,重新思考一下自己所处的世界,是否真的只有你所看到的那一个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