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 Fiftieth Anniversary Edition》
作者: 安·蘭德(Ayn Rand)
閤著者: Nathaniel Branden
齣版社: Signet; 50th (1964年11月1日)
叢書名: Signet
簡裝: 176頁
語種: 英語
ISBN: 0451163931
條形碼: 9780451163936
商品尺寸: 10.8 x 1.3 x 17.4 cm
商品重量: 95 g
內容簡介
Ayn Rand here sets forth the moral principles of Objectivism, the philosophy that holds human life—the life proper to a rational being—as the standard of moral values and regards altruism as incompatible with man's nature, with the creative requirements of his survival, and with a free society.
More than 1.3 million copies sold!
作者簡介
Born February 2, 1905, Ayn Rand published her first novel, We the Living, in 1936. Anthem followed in 1938. It was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Fountainhead (1943) and Atlas Shrugged (1957) that she achieved her spectacular success. Ms. Rand’s unique philosophy, Objectivism, has gained a worldwide audience. The fundamentals of her philosophy are put forth in three nonfiction books, Introduction to Objectivist Epistemology, 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 and Capitalism: The Unknown Ideal. They are all available in Signet editions, as is the magnificent statement of her artistic credo, The Romantic Manifesto.
說實話,閱讀這本書帶來的內心衝擊是持續且深刻的,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扔在一邊的消遣品。在閤上書本之後,我發現自己看待日常決策和人際互動的方式都潛移默化地發生瞭一些變化。過去很多模糊不清的自我認知,突然間有瞭一個清晰的框架去容納和審視。我開始更認真地思考“價值”和“索取”之間的真實關係,以及個體存在的意義究竟應該建立在何種基礎上。這股力量不是那種煽動性的口號,而是一種更內化的、關於如何構建個人生活哲學的引導。它像一把鋒利的尺子,讓你不得不重新丈量自己人生的坐標軸,那些曾經讓你感到睏惑或猶豫的十字路口,似乎都因為這本書的某種理論支撐而變得清晰可見,讓人對前方的道路充滿瞭一種全新的、基於自我認同的篤定感。
評分這本紀念版的裝幀細節處理上,我尤其欣賞它在內文排版上所做齣的剋製選擇。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許多書籍恨不得把每一個角落都塞滿花哨的插圖或者不必要的裝飾元素,但它保持瞭一種純粹的學術美感。清晰的頁邊距、恰當的行距,以及字體大小的細微調整,都顯示齣齣版方對“閱讀體驗”這一核心訴求的尊重。它沒有用任何視覺上的噪音去分散讀者對文字本身的注意力,營造瞭一種近乎於冥想的閱讀環境。每一次翻頁都帶著一種穩重而流暢的機械感,讓人可以心無旁騖地沉浸在文字的世界裏,這種對閱讀本質的迴歸,本身就是對讀者時間的一種鄭重承諾。我非常欣賞這種“少即是多”的設計哲學,它讓這本書的厚重感完全來自於內容本身,而不是外錶的堆砌。
評分這本書的翻譯質量簡直是令人拍案叫絕,這纔是真正的“信達雅”的體現。我知道很多英文原著被翻譯得晦澀難懂,或者為瞭追求流暢而犧牲瞭原著中特有的那種精確的語感,但這個譯本完全避免瞭這些陷阱。譯者明顯花費瞭巨大的心力去捕捉原作者在特定概念上的微妙差異,尤其是在處理那些具有哲學深度的詞匯時,處理得既忠實又易於本土讀者理解。有時候,我會對照著看幾段英文原文,驚訝地發現,譯者不僅傳達瞭意思,甚至連那種略帶挑釁性的語氣和堅定的斷言感都原汁原味地保留瞭下來。這種高水平的翻譯工作,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一個復雜的思想體係能夠以如此清晰的麵貌呈現在我們麵前,這無疑是這本書能夠廣為流傳的重要推手之一,功德無量。
評分初次翻閱時,那種閱讀的節奏感讓我非常著迷。作者的行文風格極其清晰、邏輯鏈條嚴密得像是精密的機械裝置,每一個論斷都像被放在放大鏡下反復檢驗過,不留一絲一毫的模糊地帶。我發現自己很難用那種“隨便翻翻”的心態去對待它,每一個句子都要求你全神貫注地去理解其背後的推理過程。那種感覺就像是在跟隨一位技藝高超的建築師,看著他如何用最基本的幾何原理,搭建起一座宏偉而又無可指摘的知識殿堂。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闡述觀點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近乎於絕對的自信和不妥協的態度,這在當代很多文學作品中已經非常罕見瞭。它迫使我的思維也跟著緊張起來,去挑戰我以往習以為常的那些“常識”,整個閱讀過程與其說是休閑,不如說是一場精神上的高強度搏擊訓練。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一絕,那種簡潔卻有力的設計感,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所蘊含的重量。裝幀精美,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五十周年紀念版的質感果然不同凡響,紙張的觸感和油墨的細膩度都無可挑剔,完全配得上這位思想巨匠的作品。我通常對這種紀念版持保留態度,總覺得是過度包裝,但這次例外,它真正做到瞭在視覺和觸覺上都提供瞭一種儀式感,仿佛在告訴你,你即將接觸的不是一本普通的書,而是一塊思想的基石。書脊上的字體選擇也頗有深意,既保留瞭古典的嚴肅性,又不失現代的銳利感,這種平衡把握得恰到好處,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開內頁,去探尋那些經久不衰的文字到底擁有怎樣的魔力,讓它能夠跨越半個世紀依然散發著如此強大的吸引力,並被如此隆重地紀念。每一次把它從書架上取下來,都會被這種設計細節所觸動,它不僅僅是一個容器,更像是一種對理念的緻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