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毛澤東文集 (1-8) (精) 全8冊 | ||
| 定價 | 377.00 | |
| 齣版社 | 人民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09年12月 | |
| 開本 | 32開 | |
| 作者 | 毛澤東 | |
| 裝幀 | 精裝 | |
| 頁數 | 0 | |
| 字數 | 0 | |
| ISBN編碼 | 9787010018317,9787010018348,9787010021690, 9787010023588,9787010023243,9787010028705, 9787010028644,9787010030296 | |
是繼《毛澤東選集》 一至四捲之後的又一部體現毛澤東思想科學體係的綜閤性的多捲本毛澤東著作集。這部《文集》的編輯工作從1992年開始,至1999年全部完成,曆時8年。《文集》共八捲,由人民齣版社齣版,分3次陸續齣齊。1993年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時齣版 一、二捲,1996年毛澤東逝世20周年時齣版第三、四、五捲,1999年7月1日齣版第六、七、八捲。 一至五捲為民主革命時期的著作,第六至八捲為社會主義時期的著作。全部選稿803篇,其中民主革命時期504篇,社會主義時期299篇。《毛澤東文集》(第1捲)是其一捲。
彌補瞭毛澤東在社會主義時期的著作沒有選集這個空缺。《文集》的編輯工作曆時8年,分3次齣齊。《文集》隻選內容正確或基本正確的文稿。對手稿和已經公開發錶過的講話、談話記錄稿,編輯工作主要是作史實的核查考訂和文字、標點的校訂。對沒有公開發錶過的講話、談話記錄稿,還要花較大的工夫進行文字上的技術性整理。《文集》的注釋,大量的是對人物、事件、引語、文件等的注釋,還有通過注釋介紹與正文內容有聯係的毛澤東的思想觀點,或通過注釋訂正不準確的地方。我們廣查資料、請教專傢、嚴謹考證,力求把注釋作得更完滿。
在新民學會長沙會員大會上的發言(一九二一年一月一日、二日)
給蔡和森的信(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所希望於勞工會的(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更宜注意的問題(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
外力、軍閥與革命(一九二三年四月十日)
《廣東省黨部代錶大會會場日刊》發刊詞(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日)
答少年中國學會改組委員會問(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政治周報》發刊理由(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五日)
國民黨右派分離的原因及其對於革命前途的影響(一九二五年鼕
紀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義(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
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一九二六年九月一日)
在土地委員會 一次擴大會議上的發言(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九日)
在中央緊急會議上的發言(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
土地法(一九二八年十二月)
紅軍第四軍司令部布告(一九二九年一月)
紅軍第四軍前委給中央的信(一九二九年四月五日)
給林彪的信(一九二九年六月十四日)
中國共産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錶大會決議案(一九二九年十二月)
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
黨的組織問題
黨內教育問題
紅軍宣傳工作問題
士兵政治訓練問題
廢止肉刑問題
優待傷病兵問題
紅軍軍事係統與政治係統關係問題
尋烏調查(一九三○年五月)
一章 尋烏的政治區劃
第二章 尋烏的交通
第三章 尋烏的商業
第四章 尋烏的舊有土地關係
第五章 尋烏的土地鬥爭
《東塘等處調查》前言(一九三○年十一月)
分青和齣租問題(一九三○年十一月十五日)
《興國調查》前言(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關於加強春耕工作的意見(一九三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遍地舉辦《時事簡報》(一九三一年三月)
一 總政治部的通令
二 怎樣辦《時事簡報》
總政治部關於調查人口和土地狀況的通知(一九三一年四月二日)
查田運動的群眾工作(一九三三年六月)
長岡鄉調查(一九三三年十一月)
纔溪鄉調查(一九三三年十一月)
鄉蘇怎樣工作?(一九三四年四月十日)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抗日救國宣言(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直羅戰役同目前的形勢與任務(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關於轉變對富農的策略等問題給張聞天的信(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關於改變對富農政策的命令(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關於戰略方針和作戰指揮的基本原則(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讀完這套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毛澤東思想的博大精深。它不僅僅是政治理論,更是一種深刻的哲學思考,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智慧。我尤其對其中關於戰略戰術的論述印象深刻,特彆是那些關於如何在復雜局麵下製定周密計劃、如何調動各方力量、如何抓住關鍵環節的分析,即使放在今天,也極具藉鑒意義。它教會我們不僅要看清錶麵的現象,更要深入分析問題的本質,找到根本的解決方案。同時,書中對群眾路綫的強調,對人民力量的信任,也讓我深受觸動。理解瞭這些,纔能真正理解那個時代為什麼能夠取得那樣的成就,纔能理解為什麼人民會支持他。這不僅僅是一部政治著作,更是一部關於如何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寶庫。
評分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時代,繞不開那個時代的核心人物。而毛澤東,無疑是塑造中國近現代史的關鍵人物之一。這套文集,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理解那個時代的一扇門。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論述,它們揭示瞭在那個特殊的曆史時期,中國是如何摸索前行,如何在實踐中探索齣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雖然其中有些觀點可能與當今的社會發展存在差異,但其背後蘊含的對國傢發展方嚮的深切關懷,對民族獨立和復興的堅定信念,是毋庸置疑的。這本書讓我能夠從一個更宏觀、更深入的角度去審視中國的發展曆程,也讓我對曆史的復雜性有瞭更深的敬畏。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確實是沒得說,拿到手就有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分量感。我一直對那個時代的曆史進程和思想發展很感興趣,而毛澤東思想無疑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環。拿到這套精裝本,翻開第一捲,那些年代久遠的文字,穿越時空來到我眼前,仿佛能聽到那個時代的迴響。我尤其喜歡其中一些關於農村土地改革的論述,裏麵的分析透徹,邏輯嚴謹,讓人對那個時期巨大的社會變革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僅僅是政治層麵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其中蘊含的對人民的關懷和對民族命運的擔當。有時候看著看著,會不自覺地停下來,想象作者在寫下這些文字時的情景,那是一種怎樣的心境,怎樣的曆史責任感。這套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每一篇都像一個時代的縮影,值得反復研讀,細細品味。
評分這套書給我的感覺,遠不止是一堆文字的堆砌。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也映照齣那個時代塑造的獨特思想體係。我常常在閱讀中思考,為什麼某些理論能夠在當時産生那麼巨大的影響?為什麼這些思想能夠凝聚起億萬人民的力量?書中很多關於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論述,雖然年代久遠,但其關於如何統一思想、如何激發集體力量的思路,依然有著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它讓我看到,一個偉大的事業,離不開清晰的思想指引和強大的思想凝聚力。閱讀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反思和學習的過程,讓我對曆史的理解更加立體和深刻。
評分坦白說,剛開始拿到這套書,我對其中一些概念和論述是有些距離感的,畢竟年代和語境都不同。但是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其中很多思想的內核,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我尤其被書中對於“鬥爭”的理解所吸引。這裏的“鬥爭”不僅僅是指軍事上的對抗,更包含瞭在思想、理論、經濟、文化等各個層麵的不懈努力和積極進取。它是一種永不滿足、不斷超越的精神。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挑戰和睏難,而如何以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和剋服這些挑戰,是至關重要的。這套書提供瞭一種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獨特視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