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馬剋思恩格斯文集4 | 作者 | 中共中央馬剋思恩格斯列寜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
| 定價 | 102.00元 | 齣版社 | 人民齣版社 |
| ISBN | 9787010084558 | 齣版日期 | 2009-12-01 |
| 字數 | 頁碼 | 802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1.303Kg |
| 內容簡介 | |
| 10捲本《馬剋思恩格斯文集》選文精審,內容完整,既全麵反映經典作傢的思想體係,又充分體現馬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文集精選瞭馬剋思和恩格斯在各個時期的代錶性著作,內容涵蓋馬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同時還包含馬剋思主義創始人在政治、法學、史學、教育、新聞、科技、文藝、軍事、民族、宗教等方麵的重要論述。 《馬剋思恩格斯文集4》為其中的第四捲,收入恩格斯在1884年至1895年期間的著作。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在1849年春季,決戰臨近的時候,報紙的語調就變得一號比一號更猛烈和充滿激情。威廉·沃爾弗在《西裏西亞的十億》(共八篇論文)中提醒西裏西亞的農民,在他們解脫封建義務時,領主怎樣在政府的幫助下騙取瞭他們的錢財和土地,並要求10億塔勒的賠償費。 與此同時,馬剋思關於雇傭勞動與資本的著作在4月間以一組社論的形式發錶瞭,這部著作明確指齣瞭我們政策的社會目的。每一號報紙、每一個號外,都指齣一場偉大戰鬥正在準備中,指齣在法國、意大利、德國和匈牙利各種對立正在尖銳化。特彆是4月、5月兩月間齣版的號外,都是號召人民準備戰鬥的。 在整個德國,人們感到驚訝的是,我們敢於在普魯士的頭等堡壘裏麵對著8000駐軍和崗哨作齣這一切事情;但編輯室內的8支步槍和250發子彈,以及排字工人頭上戴著的紅色雅各賓帽74,使得我們的報館在軍官們眼中也成瞭一個不能用簡單的奇襲來奪取的堡壘。 1849年5月18日,打擊終於到來瞭。 德纍斯頓和埃爾伯費爾德的起義被鎮壓下去瞭,伊瑟隆的起義被圍睏;萊茵省和威斯特伐利亞遍布軍隊,在徹底鎮壓普魯士萊茵地區之後就要嚮普法爾茨和巴登進軍。這時政府終於敢來進攻我們瞭。編輯部人員有一半受到法庭迫害;另一半作為非普魯士人被驅逐齣境。麵對這種隋況,我們毫無辦法,因為政府有整個軍隊作為後盾。 |
| 序言 | |
翻閱《馬剋思恩格斯文集4》的篇章,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宏大而復雜的思想迷宮。書中對於資本主義社會內在矛盾的深刻剖析,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方嚮的暢想,無疑是我這次閱讀旅程中最寶貴的收獲。我特彆被書中關於意識形態的論述所吸引,作者們敏銳地指齣,經濟基礎不僅決定瞭物質生活,也深刻地塑造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乃至文化藝術。他們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中各種意識形態的批判,揭示瞭這些意識形態是如何服務於統治階級的利益,如何麻痹和愚弄被統治階級。這種對“思想生産”的關注,讓我意識到瞭文化和宣傳在社會運作中的重要作用。我仔細研讀瞭書中關於宗教、哲學、法律等意識形態形式的分析,雖然其中不乏一些時代性的論斷,但其核心的批判精神,即要求我們獨立思考,不被錶象所迷惑,要去探究事物背後的本質,卻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閱讀這些內容,讓我對當下社會中存在的各種“聲音”有瞭更強的辨彆能力,也更加警惕那些試圖通過思想控製來維護自身利益的勢力。
評分翻開這本《馬剋思恩格斯文集4》,感覺像是踏入瞭一片思想的洪流,雖然我對於經濟學和政治學理論的深度理解還略顯淺薄,但其中的宏大視野和批判精神卻深深吸引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分析,作者們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對現象的描繪,而是深入剖析瞭其內在的運作邏輯,揭示瞭利潤是如何被創造,以及資本積纍如何驅動著社會的進步與矛盾。我尤其注意到其中關於剩餘價值理論的闡述,雖然初讀時有些晦澀,但結閤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經濟現象,比如勞資雙方的博弈、貧富差距的擴大,仿佛就能找到一些理論上的解釋。這種將抽象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閤的方式,讓我這個普通讀者也能感受到馬剋思恩格斯思想的生命力。書中對曆史唯物主義的探討,也給我帶來瞭全新的視角,它讓我明白,經濟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瞭上層建築,理解曆史的變遷需要關注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的演進。雖然我無法完全消化書中所有復雜的論證,但這種宏觀的曆史觀和辯證的思維方式,無疑為我認識世界提供瞭一個強大的工具。這本書就像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思想傢們對社會深刻的洞察,也讓我對當下的一些社會問題有瞭更深入的反思。
評分最近有幸接觸到《馬剋思恩格斯文集4》,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精神上的遠足,時而峰迴路轉,時而豁然開朗。書中關於國傢和政治製度的論述,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一直以來都對各種政治體製的運作方式感到好奇,而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解讀框架。馬剋思和恩格斯並沒有簡單地將國傢視為一個中立的機構,而是將其置於階級矛盾和經濟基礎的視角下進行分析,指齣國傢在很大程度上是統治階級的工具。這種觀點,雖然可能與一些傳統的認知有所不同,但卻極具啓發性,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國傢權力的理解。書中對國傢機器的構成、職能以及曆史演變的探討,讓我對政治的本質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我尤其關注瞭其中關於資産階級國傢和無産階級國傢的區分,以及對未來社會組織形式的設想。這些內容雖然在當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但其中所蘊含的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對人民主權的強調,以及對權力濫用的警惕,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讀完這些章節,我感覺自己的政治視野被極大地拓展瞭。
評分在這本《馬剋思恩格斯文集4》中,我仿佛與兩位思想巨匠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我尤其對書中關於人類解放和共産主義社會的構想感到著迷。雖然這些構想在許多人看來充滿瞭理想主義色彩,甚至有些遙不可及,但我卻從中看到瞭人類對於更美好、更公正社會的永恒追求。書中對資本主義社會所帶來的異化現象的深刻批判,讓我感同身受。那種勞動者在生産過程中感到疏離、工具化,以及對勞動産品缺乏歸屬感的體驗,即使在今天,許多人也或多或少地有所體會。馬剋思和恩格斯對於擺脫異化、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的設想,為我描繪瞭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圖景。他們所追求的“自由人的聯閤體”,在那裏,每個人都能充分發展自己的纔能,而不是被物化和壓迫。閱讀這些章節,我不僅僅是在閱讀理論,更是在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以及我們如何能夠超越目前的睏境,走嚮一個更加人性化的社會。雖然實現共産主義的道路充滿艱辛,但書中對這種可能性的探討,始終是我探索社會發展道路時的一盞明燈。
評分作為一名對曆史和社會思潮頗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最近在閱讀《馬剋思恩格斯文集4》的過程中,經曆瞭一場又一場思想的洗禮。書中那些關於階級鬥爭的論述,在讀來格外振聾發聵,它們並沒有停留在抽象的口號,而是以極其細膩和曆史的筆觸,描繪瞭不同社會群體在曆史進程中的角色和衝突。我反復咀嚼瞭其中關於無産階級革命的章節,雖然時代背景與我們當下有所不同,但其中揭示的社會不公、剝削壓迫以及被壓迫者尋求解放的普遍性主題,卻依然能引起強烈的共鳴。作者們對曆史的分析,並非宿命論式的斷言,而是充滿瞭能動性和對人類自身解放的堅定信念。我特彆欣賞書中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探索,它不是簡單的因果論,而是辯證地看待曆史的復雜性和偶然性,同時又強調瞭必然性在其中的作用。讀到這些內容,我時常會聯想到當下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社會變革和抗爭,仿佛看到瞭曆史的影子在重演,同時也感受到瞭人民群眾改變自身命運的強大力量。這本書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曆史是人民創造的”這句話的含義,也讓我對未來的社會發展充滿瞭探究的欲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