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馬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捲) | 作者 | 中共中央馬剋思恩格斯列寜大林著作編譯局譯 |
| 定價 | 140.00元 | 齣版社 | 人民齣版社 |
| ISBN | 9787010076966 | 齣版日期 | 2009-12-01 |
| 字數 | 977000 | 頁碼 | 1072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1.743Kg |
| 內容簡介 | |
| 《馬剋思恩格斯文集》是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重點項目,旨在為深入學習和研究馬剋思主義理論提供譯文更準確、資料更翔實的基礎文本。 《馬剋思恩格斯文集》編為十捲,精選瞭馬剋思和恩格斯在各個時期寫的有代錶性的重要著作。文集的內容涵蓋瞭馬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以及馬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法學、史學、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軍事、民族、宗教等方麵的重要論述,並體現瞭馬剋思主義理論體係形成和發展的曆史進程。第十捲為馬剋思和恩格斯的書信選編。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第十捲說明 1842年 1.馬剋思緻阿爾諾德·盧格(11月30日) 1843年 2.馬剋思緻阿爾諾德·盧格(3月) 3.馬剋思緻阿爾諾德·盧格(9月) 4.馬剋思緻路德維希·費爾巴哈(10月3日) 1844年 5.馬剋思緻路德維希·費爾巴哈(8月11日) 6.恩格斯緻馬剋思(10月初) 7.恩格斯緻馬剋思(11月19日) 1845年 8.恩格斯緻馬剋思(大約1月20日) 1846年 9.馬剋思緻皮埃爾·約瑟夫·蒲魯東(5月5日) 10.恩格斯緻布魯塞爾共産主義通訊委員會(9月16日) 11.恩格斯緻馬剋思(9月18日) 12.恩格斯緻布魯塞爾共産主義通訊委員會(10月23日) 13.馬剋思緻帕維爾·瓦西裏耶維奇·安年科夫(12月28日) 1847年 14.恩格斯緻馬剋思(1月15日) 15.恩格斯緻馬剋思(11月23—24日) 1848年 16.恩格斯緻埃米爾·布蘭剋(3月28日) 1849年 17.恩格斯緻燕妮·馬剋思(7月25日) 18.馬剋思緻約瑟夫·魏德邁(12月19日) 1851年 19.馬剋思緻恩格斯(1月7日) 20.恩格斯緻馬剋思(1月29日) 21.馬剋思緻恩格斯(2月3日) 22.恩格斯緻馬剋思(2月25日) 23.恩格斯緻約瑟夫·魏德邁(6月19日) 24.恩格斯緻馬剋思(7月20日前後) 25.恩格斯緻馬剋思(8月11日前後) 26.馬剋思緻恩格斯(8月14日) 27.恩格斯緻馬剋思(8月21日) 28.馬剋思緻約瑟夫·魏德邁(9月11日) 29.恩格斯緻馬剋思(9月26日) 30.恩格斯緻馬剋思(12月3日) 31.恩格斯緻馬剋思(12月11日) 1852年 32.馬剋思緻約瑟夫·魏德邁(3月5日) 33.恩格斯緻馬剋思(3月18日) 1853年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深邃的思想和對社會變革的預見性。作者在探討未來社會形態時,並沒有給齣僵化的藍圖,而是著重於揭示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和發展趨勢,以及由此可能催生的新社會形態的可能性。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技術進步與社會生産力發展的關係,以及這些進步如何可能被用於改造社會,服務於全人類的討論感興趣。作者對於意識形態的分析也相當到位,他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同時也強調瞭思想在社會變革中的能動作用。讀到一些關於知識分子在社會運動中的角色以及他們所麵臨的挑戰的部分,讓我對知識與權力的關係有瞭更深入的思考。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啓發是,它不僅僅是對過去曆史的迴顧,更是對當下和未來的一種深刻反思。它鼓勵讀者去審視自己所處的社會,去思考如何通過積極的行動來推動社會的進步。
評分我非常欣賞這本書在分析社會經濟結構方麵的深度。作者對於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批判,不是停留在錶麵現象,而是深入到其內在的運行規律和矛盾。他對於剩餘價值理論的闡釋,雖然初讀有些挑戰,但一旦理解,便會豁然開朗,對整個經濟體係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分析,也讓我對全球經濟格局的形成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作者揭示瞭這些現象背後的經濟動因,以及它們對被殖民地區造成的深遠影響。我特彆注意到,作者在論述這些宏大主題時,並沒有迴避細節,而是通過具體的曆史事件和案例來支撐他的論點,這使得他的分析更具說服力。讀到關於國際工人運動如何從分散走嚮聯閤的部分,我感到一種曆史的必然性。這種跨越國界的閤作和鬥爭,展現瞭人類追求解放的共同願望。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一種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被作者的邏輯嚴謹性和論證的充分性所摺服。他提齣的每一個觀點,似乎都建立在紮實的史料和細緻的分析之上。尤其是在反駁一些當時流行的經濟和社會理論時,作者展現齣的深刻洞察力和批判精神令人印象深刻。我發現,很多看似是現代社會纔齣現的社會問題,在這本書裏其實都有跡可循。作者對於社會發展規律的把握,仿佛是一種跨越時代的預言。讀到關於社會階級分化以及由此産生的社會矛盾的論述時,我感到瞭一種強烈的現實感。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理解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方嚮,需要深入到其最根本的經濟基礎和曆史進程中去。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教導我關於某個特定曆史時期的知識,更是在教會我一種觀察和分析社會現象的思維方式,一種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論。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樸實無華,但翻開扉頁,一股厚重的曆史感撲麵而來。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19世紀歐洲工人運動的部分,作者對於當時社會矛盾的剖析入木三分,仿佛親曆瞭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那些關於資本主義發展初期工人階級所遭受的壓迫和剝削的細緻描述,讓我對今天的社會現狀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描繪工人們聚集起來,懷揣著對公平正義的渴望,為自己爭取權益時的場景,那種集體的力量和個人的呐喊交織在一起,極具感染力。書中對於不同國傢工人運動的比較分析,也展現瞭作者宏大的視野和嚴謹的學術態度。即使是那些看似枯燥的數據和理論,也被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案例串聯起來,讓即使不是專業研究者也能從中獲得啓發。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書中的某些觀點所震撼,也時常停下來思考,這些思想在跨越時空之後,依然能引發如此強烈的共鳴,著實令人驚嘆。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透過它,我看到瞭曆史的脈絡,也窺見瞭人類社會發展的底層邏輯。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吸引我,尤其是在論述一些抽象概念時,作者總能運用極富畫麵感的比喻和生動的敘述,將復雜的思想變得淺顯易懂。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科學社會主義起源和發展曆程的探討印象深刻。作者追溯瞭那個時代思想的碰撞,不同流派的觀點是如何交織、演變,最終形成馬剋思主義的理論體係。他對於一些早期社會主義思想傢的評價,既有肯定也有批判,顯示齣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讀到關於巴黎公社的章節時,我被書中描繪的英勇事跡所感動,那些在絕望中迸發齣的革命熱情,以及最終的悲壯結局,都讓我對曆史人物的命運産生瞭深深的同情和敬意。作者在分析失敗原因時,並沒有簡單地歸咎於外部因素,而是深入到內在的策略和認識上,這種反思的精神非常有價值。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述曆史,更是在引導讀者進行獨立思考,去理解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又為何會走嚮失敗,以及從中可以汲取怎樣的經驗教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